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画”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把题目的意思用简单的图形画出来,或者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来的一种学习方式。“数学画”这种学习方法不仅直观形象,通过画“数学画”让学生在“画”的过程中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数学的价值,欣赏到了数学的美,并且有意识地利用“画”来解决问题。
在我多年的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发现了这样的现象:许多孩子在初学数学时,存在很多共性的问题,有时会不明白老师说什么;有时候题目看了很多遍还是不明白意思;问他是怎么想的,支吾了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一次偶然课堂,学生在解决排队重叠问题时,关于这个加1或者减1求一列总人数时,我请一个学生说想法,他说着说着就跑到黑板前边画边讲起来,他的画很稚嫩可是却能把他的想法形象地表示了出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了这段插曲,当时我就想,能否让学生用“画数学画”的方法来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呢?“数学画”出来不仅直观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数学,而且还可以弥补用学具的缺点。有了这个想法,我针对怎样“画数学画”?在什么时“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现将我教学中的一些方法和大家共享。
一、在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时候画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有比较多的生活经验,但是把这些所谓的生活经验提炼到数学问题时却往往难以理解。这时候,“数学画”在这里就起到了一种“桥梁”的作用,学生在创造出自己看得懂的“数学画”的同时,他们的头脑中也正在不断地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比如在一年级解决问题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从前面数小红排在第8,从后面数小红排在第7,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在刚接触这类题目時,由于受前面学习和练习的影响,学生形成了这样的一个观点:求一共有多少就是用加法,所以当他们看到这一题时,不加思考地列出了算式“8+7=15”。教学时,我问了学生们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这个“小红”在8和7中间数了几次,然后让他们讨论如何解决,最后汇报讲解。这样的一个过程下来,只有一部分学生理解,后来我又讲了两遍,理解的孩子虽然多了,可是换了一道类似的题:小红前面有8人,后面有7人,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大部分学生又习惯地用8+7-1=14。看到这样现象,我在思考怎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呢?我采用了“画数学画”这一方法,就提出“你能用两种不同的图形表示‘小红’和其它人,把这两列队伍画出来吗?”学生们很快地就画出类似了这样的图:
二、在学生思维不通的时候画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的学习是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学生在自己的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不可能总能选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必然会出现思维不通的时候。所以当学生的思维受到阻碍而不通的时候,不妨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在画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全面、深入地理解问题,并通过与同伴的相互协作,相互交流,在不断的尝试和选择中解决问题,掌握知识,从而也扩散自己的数学思维。
比如,学生有了表内乘法基础后,在一次复习课上,我给学生出了一道提升思维题:有9棵树,要求每行种4棵,种成3行,应该怎么种?学生读了题后,受乘法思维定势的影响,马上就嚷嚷开了,“老师,这道题错了,每行种4棵,种成3行,应该是12棵,9棵是不够的”“是吗?”我又故意看看了书上题目,假装思考后说:“没错呀。”“那是怎么回事呢?”学生瞪着迷惑的眼睛看着我,这时我提议他们:“要不用我们‘数学画’来试试吧,你们试着画一画,看看秘密藏在哪里了,好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边讨论边画,经过了议议画画,很快就有学生举起手,并且大叫“我知道了。”我没有急着让他回答,而是让他在小组里把画的过程再一次进行交流。交流汇报时,我收集了学生“数学画”如下:
三、在学生感觉到数学枯燥的时候画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各种计算的学习和练习既单调又乏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如果让学生把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数学素材用“画”的形式表示出来,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有趣,从而也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的课堂也变得生动形象起来。同时,学生在“画数学画”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了解题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喜欢上了数学。
在一个课间,我发现一群学生围在一起,津津有味看漫画书还不时边聊边笑,我走过去,看了看,“这漫画书不但有意思,画的真漂亮!你知道这里面藏着哪些数学知识吗?”我顺口问了一句。话音刚落,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说开了。“我知道这一页一共有12幅小漫画,”“他说了一句话有9个字,她说的一句话有7个字,一共有16个字。”“他说的字比她多2个。”“漫画里还有5元人民币,3个人物,2只宠物”……“这个周末作业就让学生画美丽的数学画”一个念头一闪而过,我就布置了此项作业。周一返校,学生迫不及待把作业上交,还禁不住问道“老师,我画的好不好?符合要求不?”当我检查孩子们作业时,我惊喜的发现:学生有的用数字画出小动物;有的画出了去商场购物的情景,还写上商品价格计算的算式;有的用学过的平面图形拼成蜻蜓、房子、树……通过这次的作业,我发现学生学数学的热情高了,写作业的兴趣也高了。
总而言之,数学是一门思维含量较高的学科,很多时候依赖学生的思维活动,与文科类的学科相比,缺少了一些趣味性。再则数学的作业一般也都是以文本的形式出现,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倦。让学生把数学画出来,并及时地进行交流,学生非常喜欢,从而也喜欢上了数学,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从实践中我也发现,学生在画的过程中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有丰富的想象力,喜欢出“新点子”等。同时我的数学课堂也变得更加生动,学生也渐渐的爱上了数学,感受着学数学的乐趣。
在我多年的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发现了这样的现象:许多孩子在初学数学时,存在很多共性的问题,有时会不明白老师说什么;有时候题目看了很多遍还是不明白意思;问他是怎么想的,支吾了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一次偶然课堂,学生在解决排队重叠问题时,关于这个加1或者减1求一列总人数时,我请一个学生说想法,他说着说着就跑到黑板前边画边讲起来,他的画很稚嫩可是却能把他的想法形象地表示了出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了这段插曲,当时我就想,能否让学生用“画数学画”的方法来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呢?“数学画”出来不仅直观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数学,而且还可以弥补用学具的缺点。有了这个想法,我针对怎样“画数学画”?在什么时“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现将我教学中的一些方法和大家共享。
一、在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时候画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有比较多的生活经验,但是把这些所谓的生活经验提炼到数学问题时却往往难以理解。这时候,“数学画”在这里就起到了一种“桥梁”的作用,学生在创造出自己看得懂的“数学画”的同时,他们的头脑中也正在不断地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比如在一年级解决问题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从前面数小红排在第8,从后面数小红排在第7,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在刚接触这类题目時,由于受前面学习和练习的影响,学生形成了这样的一个观点:求一共有多少就是用加法,所以当他们看到这一题时,不加思考地列出了算式“8+7=15”。教学时,我问了学生们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这个“小红”在8和7中间数了几次,然后让他们讨论如何解决,最后汇报讲解。这样的一个过程下来,只有一部分学生理解,后来我又讲了两遍,理解的孩子虽然多了,可是换了一道类似的题:小红前面有8人,后面有7人,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大部分学生又习惯地用8+7-1=14。看到这样现象,我在思考怎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呢?我采用了“画数学画”这一方法,就提出“你能用两种不同的图形表示‘小红’和其它人,把这两列队伍画出来吗?”学生们很快地就画出类似了这样的图:
二、在学生思维不通的时候画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的学习是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学生在自己的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不可能总能选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必然会出现思维不通的时候。所以当学生的思维受到阻碍而不通的时候,不妨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在画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全面、深入地理解问题,并通过与同伴的相互协作,相互交流,在不断的尝试和选择中解决问题,掌握知识,从而也扩散自己的数学思维。
比如,学生有了表内乘法基础后,在一次复习课上,我给学生出了一道提升思维题:有9棵树,要求每行种4棵,种成3行,应该怎么种?学生读了题后,受乘法思维定势的影响,马上就嚷嚷开了,“老师,这道题错了,每行种4棵,种成3行,应该是12棵,9棵是不够的”“是吗?”我又故意看看了书上题目,假装思考后说:“没错呀。”“那是怎么回事呢?”学生瞪着迷惑的眼睛看着我,这时我提议他们:“要不用我们‘数学画’来试试吧,你们试着画一画,看看秘密藏在哪里了,好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边讨论边画,经过了议议画画,很快就有学生举起手,并且大叫“我知道了。”我没有急着让他回答,而是让他在小组里把画的过程再一次进行交流。交流汇报时,我收集了学生“数学画”如下:
三、在学生感觉到数学枯燥的时候画
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各种计算的学习和练习既单调又乏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如果让学生把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数学素材用“画”的形式表示出来,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有趣,从而也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的课堂也变得生动形象起来。同时,学生在“画数学画”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了解题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喜欢上了数学。
在一个课间,我发现一群学生围在一起,津津有味看漫画书还不时边聊边笑,我走过去,看了看,“这漫画书不但有意思,画的真漂亮!你知道这里面藏着哪些数学知识吗?”我顺口问了一句。话音刚落,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说开了。“我知道这一页一共有12幅小漫画,”“他说了一句话有9个字,她说的一句话有7个字,一共有16个字。”“他说的字比她多2个。”“漫画里还有5元人民币,3个人物,2只宠物”……“这个周末作业就让学生画美丽的数学画”一个念头一闪而过,我就布置了此项作业。周一返校,学生迫不及待把作业上交,还禁不住问道“老师,我画的好不好?符合要求不?”当我检查孩子们作业时,我惊喜的发现:学生有的用数字画出小动物;有的画出了去商场购物的情景,还写上商品价格计算的算式;有的用学过的平面图形拼成蜻蜓、房子、树……通过这次的作业,我发现学生学数学的热情高了,写作业的兴趣也高了。
总而言之,数学是一门思维含量较高的学科,很多时候依赖学生的思维活动,与文科类的学科相比,缺少了一些趣味性。再则数学的作业一般也都是以文本的形式出现,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倦。让学生把数学画出来,并及时地进行交流,学生非常喜欢,从而也喜欢上了数学,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从实践中我也发现,学生在画的过程中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有丰富的想象力,喜欢出“新点子”等。同时我的数学课堂也变得更加生动,学生也渐渐的爱上了数学,感受着学数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