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荀子研究中,关于性恶何以产生礼法的问题,一直多有讨论,其实这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荀子性恶论的根本困难是无法保障其学理的活动性.休谟早就证明了“理性是完全没有主动力的”,牟宗三批评朱子的核心理由也是嫌其学理“只存有不活动”,是一个“死理”.休谟和牟宗三提醒我们注意这样一个道理:一门道德学说除智性外,还必须有仁性,有了仁性才能有动力,这就是我所说的“道德动力学”.性恶论的根本困难正在于此.因为荀子学理的基础是智性,仁性的缺位导致无法解决认知之心在认识礼义法度后自愿行动的问题,最后不得不将希望寄托于礼法并重.
【机 构】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0043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荀子研究中,关于性恶何以产生礼法的问题,一直多有讨论,其实这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荀子性恶论的根本困难是无法保障其学理的活动性.休谟早就证明了“理性是完全没有主动力的”,牟宗三批评朱子的核心理由也是嫌其学理“只存有不活动”,是一个“死理”.休谟和牟宗三提醒我们注意这样一个道理:一门道德学说除智性外,还必须有仁性,有了仁性才能有动力,这就是我所说的“道德动力学”.性恶论的根本困难正在于此.因为荀子学理的基础是智性,仁性的缺位导致无法解决认知之心在认识礼义法度后自愿行动的问题,最后不得不将希望寄托于礼法并重.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智性和仁性的关系方面入手,补足仁性是克服荀子学理困难的根本之法.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研究了女性受教育程度对多个维度家务分工和育儿分工的影响.研究发现,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有助于降低家务分工的性别不平等,但是对育儿分工的性别不平等却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且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学习辅导这一维度.分城乡、子女数量和子女年龄的研究发现,女性受教育水平对育儿分工的影响在农村、多孩家庭和子女年龄较大时表现得更加突出.在教育扩张的背景下,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因而未来必须加强对受教育程度较高女性的育儿状况及其性别分工状况的研究,只有不断降低受教育程度较高女
违法判断模式影响法定犯的处罚范围.既允许又禁止的裁判结论让民众无所适从.法定犯的违法判断模式应从判断立场和判断方法两个维度建构.判断立场涉及法域间静态冲突,违法一元论和多元论都不足取,应当采用缓和的违法一元论立场,基于刑事违法从属性,建立“前置法确认、保护”与“刑事法保障”的判断机制.判断方法涉及法规范与外在因素的动态矛盾,极端法律形式主义和法律现实主义都不合理.法定犯违法判断应建立从属双阶层的判断模式:第一层为行政违法判断,以法律形式主义判断为主;第二层为刑事违法性判断,以法律现实主义判断为主.只有第一
在大生产运动和精兵简政的背景下,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学陈敏运动".基于劳动英雄模范评选、"算账"和劳动竞赛、"制定个人生产计划",共产党实现了对家属妇女的生产动员.此外,"学陈敏运动"还包含着"组织起来"的治理诉求.在这一过程中,家属妇女劳动的技术、经济和政治价值被直接承认.在"学陈敏运动"的生产动员和组织中,共产党提出"建设革命家务"的话语塑造和制度安排.嵌套着公私结构的"革命家务"包含三个层面内涵:首先,革命家务不仅指革命组织及边区财政和物资的生产和积累,更隐喻着革命事业;其
刑法修正案(十一)涉及的条文数量众多、内容广泛,既有罪状的修订,又有法定刑的调整,可以划分为升格、降格、入罪、出罪四种类型.部分条文包含多种修订内容,有同向的修订也有反向的修订.最新修正案生效后,新增罪名是否能溯及既往需要结合个罪的立法背景及目的具体分析.当行为时法与裁判时法之间出现“中间法”时,应有条件地适用“看两头,弃中间”的规则.从旧兼从轻的溯及力原则中,“从旧”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基本内容,“从轻”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的根本精神.处刑轻重的比较应以法定刑为标准,且应排除条文中量刑情节的考量.处刑轻重的
当前密集的大学内部规则创建提供了大学内部治理的制度基础,同时却又造成规则创建中心化、职能化和祛魅化等现象,影响着规则的治理效能.大学内部规则创建应借鉴规制空间理念,秉持全局考量、动态演化、规制体系的基本思路.面对大学组织与环境的不确定性,大学内部规则创建与运行要处理好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因果性与关联性、不确定性的误判与无视之间的关系.聚焦治理主体交互作用,通过大学内部规制的分散化实现多元主体的策略性互动.针对管理跨界和无边界组织的趋势,坚持大学内部规则创建的开放性,促使大学内部规则和内部治理迅速而富有创造性
课程思政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模式,是实现“三全育人”的重要载体.当前,高校课程思政进入全面推进阶段,财经类高校应把握经济发展的时代脉搏,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四个自信”新实践,践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使命.财经类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财经类高校应立足国家经济战略、夯实财经理论、紧密结合经济实际,通过思政资源融入、教师思政能力提升、探索多元化教学方式、搭建育人平台、加强督查督导等路径,切实提升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
学科话语体系是对特定的社会交往方式的认识和反映,同时也规范着人们在该领域的行为方式.教学理论话语方式的构建是教学意义和价值的选择过程,对其进行反思和批判是实现教学理论话语方式创新的需要.“关键时刻”和“语境”与教学理论话语密切相关,但近代以来教学理论话语方式的学科化取向忽略了这两个方面,导致教学理论远离教学实践.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要植根于中国教学理论实践变革的实际,强化教学理论学科自觉,坚持问题导向原则,虚心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准确揭示中国教学理论实践变革的内在逻辑,用自己的话语去说明自己正在做的事.
伟大建党精神发源、孕育于中国共产党百年的生动实践,并贯穿在百年党史之中,是理解和认识百年党史的一把“金钥匙”.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历史源头,伟大建党精神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意涵和价值旨归,内含使命、担当、情怀三重意蕴.在逻辑认知层面,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目标的契合性、内容的耦合性和时机的恰切性.基于此,需要在把握伟大建党精神核心要义的基础上,遵循内在逻辑规律,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融合、日常化叙事与权威性阐释融通、地方性资源与时代化特质融汇,构建多维立体、贯通融合的大
服务育人作为高校育人改革的先行领域和重要内容,其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共同构成了高校的三大基本活动.进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地,高校服务育人也应融会“五育”并举和“三全育人”理念,在育人目标上,聚焦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均衡发展的时代新人;在育人方式上,精准推进服务育人与教育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互嵌;在育人资源上,统筹整合覆盖高校全系统的多样化资源,从而发挥“全人培养”和“协同育人”重要价值.面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校服务育人要在更宽的领域发挥作用,就必须以明晰的“谁来育人、育什
企业社会责任可大体分为法律层面和道德层面两方面内容,法律层面的责任指企业承担的与社会利益相关的法定义务,而道德层面的责任是要求企业承担比法律更高标准的道德义务.法律层面的社会责任可以通过硬性的法律规定来强制企业履行,但道德责任的调整方式则更加复杂.如何促进企业更多承担道德责任需要投入格外的关注.道德责任的承担,虽不能以法律强制,但可以加以引导,通过软性的激励和惩戒手段让道德责任承担较好的企业获得更多利益,道德责任承担较差企业受到相应惩罚.以激励惩戒机制为核心的规制体系与道德责任的多方面需求相互契合,在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