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从何而来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_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掷地有声的话语,温暖着13亿人民的心窝,它如同一股春风拂过中华大地,如同一声春雷响彻在华夏天空。“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既是一种继承,又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和谐社会的体现。
  尊严是人类追求的理想。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民族,但也是一个有过贫穷落后,被动挨打,割地赔款,“东亚病夫”,“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等屈辱历史的民族。为了维护民族的尊严,多少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甚至牺牲生命。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先烈文天祥,驱舰撞击倭寇为国捐躯的邓世昌,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中国脊梁鲁迅,宁死不当俘虏的狼牙山五壮士,冒死不为日本侵略者唱戏的艺术大师梅兰芳等。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们的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家积累了巨额财富,政府有了更多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小康社会、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也因之加快,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幸福指数日益攀升。然而,我们同样遇到了很多来自人为的困难,由于体制机制等深层次的原因,还存在着贫富差距,看病贵、看病难,高企的房价,不菲的学费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一些百姓感觉没有了尊严。此外,有少数官员胡作非为损害民众利益,肆意践踏公民尊严,比如“钩鱼执法”、“躲猫猫”等重大公共事件轮番上演,令法律蒙羞。再比如,强行搜身,暴力拆迁,恶意欠薪,逼迫卖淫等等,使尊严受损。人们的幸福指数没有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而得到质的提升,反而感觉活得没有尊严、不体面。那么,如何才能让老百姓生活得“更有尊严”呢?
  首先,必须有一定的、坚实的物质基础做保障。人格尊严是一种体面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温总理说,要切实解决好包括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等民生问题。一句话,就是要解决好物质基础和制度保证。试想不为劳动者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不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甚至为讨要被拖欠的工资,跑断腿,磨烂嘴,何来尊严?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病危者,只因“差钱”,便被拒绝抢救,何来尊严?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家長为子女上学,被迫求人送礼走后门,何来尊严?住房、养老的尴尬和困窘缠身,更何谈尊严之有?因此,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要确保老百姓生活得更有尊严,就必须在继续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予以更多的关注,切实解决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各种民生问题。
  其次,必须确保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现在,相当一些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还比较严重,他们在老百姓面前或者盛气凌人、作风粗暴,或者野蛮执法、滥施淫威,甚至权力寻租、索贿受贿,致使相关老百姓的法定权利受到明显践踏、人格尊严受到严重侵害。要让老百姓生活得更有尊严,就必须严肃教育和规范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执法人员的思想、行为,坚决克服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使政府工作人员真正成为“人民公仆”。
  再次,必须注重于从自身做起。让老百姓生活得更有尊严也是全社会的事情,每个公民都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要自尊、自爱、自重、自律,严格遵行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这是赢得别人尊重、维护自身尊严的前提和重要途径。一个没有自尊的人,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很难在别人心目中确立起自己应有的尊严。如果能够把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结合起来,那就会体现为一种高雅的气质,有利于实现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可以说,一个人只有成为既充分享受权利、又认真履行义务的现代公民,才能无愧于宪法和法律对自己人格尊严的根本保障。
  (作者系中共启东市委常委、纪委书记)
  责任编辑:夏玉兰
其他文献
发展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进入第三阶段,即20世纪40年代,现代意义上的发展经济学兴起,其主要是研究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家或发
江苏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包括注重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在内的“六个注重”新要求,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着力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具有江苏特色的社会管理体系,在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上取得新进展,在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上取得新成效,在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上取得新进步,全省社会稳定形势持续向好,综治工作绩效
用分步傅里叶变换法求解二阶孤子传输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得到了在此条件下孤子传输的数值图形,发现二阶孤子在传输中被压缩,幅值振荡变化。2个二阶孤子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出现
体育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体育作为一种文化艺术,集中展现了人类的力量、智慧和自身的美,给人以力的震撼、美的享受,让人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人们通过体育运动,增强体质,不断克服困难、跨越障碍、挑战极限、战胜自我、积极进取、勇往直前;通过体育运动传播、交流各地文化,使人类文明传承生生不息。  新时期江苏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中华体育精神具有本质的一致性。奥林匹克精神博
民和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信仰并存的民族自治地区,在全县43.61万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到61.2%。海东撤地设市五年来,民和县委县政府在海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倾力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