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ct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学科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学习方式,都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很好的给予指导,不仅能使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会对学生良好学习态度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初中的历史课程,跨越的时间长,内容琐碎,涵盖的范围广,如何在有限的历史课堂中,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获得有效的教学成果,是需要我们历史教师长期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 策略 兴趣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营造一个生动有趣,令学生喜爱的课堂,对新课改的实施至关重要。初中历史与社会一直不能得到广大师生的足够重视,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教学也大都只是草草了事,这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背道而驰。本人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针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怎样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面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探讨。
  一、运用精彩的课堂导入吸引学生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把他们课下兴奋的思维带到课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基石,对其有重要意义。教师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课堂导入:①故事导入法。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还不成熟,故事伴随着他们成长。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在讲解本节课前,可以讲一个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入课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②歌曲导入法。初中生紧跟时代潮流,流行歌曲成为他们的挚爱。在教学中,如果把现代流行音乐元素带入课堂,将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享受的同时学到了知识。在课堂开始,用优美的音乐开头,给课堂带来锦上添花的效果。③问题导入法。教师可在教学开始,提出一些与所要讲的知识有关联的问题,引发学生去思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求知欲增强,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听课,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提高。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学习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处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工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很大影响。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下学习,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质量提高。教师应努力营造一个有和谐氛围的课堂。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改下,要转变师生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起着主导作用,是指导者,参与者。这样便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与教师的地位平等,不再是以前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而是很好的伙伴、朋友关系。教师成为了学生信任的知己,双方共同学习,一起进步,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气氛。②注重教学的语言艺术。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学语言。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语言生硬,呆板无趣,没有新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枯燥的感觉,很难调动起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也没有学习的兴趣,对教师产生反感情绪,从而讨厌这门学科。教师应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在课堂上,态度要温和,语气要温柔,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富有情趣,同时要紧跟时代步伐,讲些现代时尚的流行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怀着轻松快乐的心情学习,学习效率更高。③让微笑充满课堂。教师的肢体语言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个鼓励的眼神,轻轻的抚摸,给课堂增添了色彩。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忽视无声的语言。面部表情尤为重要。教师在讲课时,总是面带笑容,平易近人,给学生亲切和蔼的感觉,学生会更容易接近,课堂气氛融洽,学习效率提高。
  三、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
  历史与社会教学,重在与实践的结合。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单纯的讲解课本内容,而没有搜集很多的事例来充实教学的内容,或者举的例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甚远,与学生身边的生活脱节,学生很难理解其要讲的深层含义。就算教师讲的多么生动具体,学生听的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率也低下。这时,教师应把重点转移到课堂外,走出课堂,努力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把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多举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件,把学生平时体验到的感受到的拿到课堂上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有亲切感。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效率明显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不是单一的,教师可在课堂通过口头的方式讲授给学生,让他们了解到学好课本知识对于现实的重要性,生活中处处有课本知识的影子,学好理论知识可以帮助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去尝试,去体验,学生走出了课堂,亲近了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在亲近自然的同时,掌握了知识,同时学到了许多从课本上不能学到的知识。
  四、注意安排活动,培养学生兴趣
  教育不是让学生去接受真理,而是让学生去探究真理。在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适当安排辩论活动,通过辩论来发掘问题,提炼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问题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功过历代都有人评说,有人称他“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还有人认为他“是圣是魔,未可轻议”。将这些观点交给学生去讨论,有的肯定他的功绩,有的持否定态度,辩论过程很激烈也出现了不少亮点,既增强了学生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认知水平。再如《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李鸿章是其中的关键人物,他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那么,到底该对李鸿章作如何评价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认为,李鸿章是天大的卖国贼,是他为洋人开启了卖国的大门。又有的认为,李鸿章虽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但他只是一朝臣子而已,他只是受命于朝廷,真正的卖国贼应当是清政府。对于不同的结论,学生们各有见解,但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可以。最后,老师对双方的辩论观点做出点评,同时将正反两方的论据进行综述,并将更全面的认识反馈给学生,让学生获得更加准确的知识。
  总之,历史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形成新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教学方法多样化,构建一个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体系。
其他文献
摘要: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现有认知体系为基础,摒弃僵化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从教学方法、管理理念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创新,给相对枯燥的知识附之以生动的情境,并且用恰当的、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数学课堂 生活化 游戏化 活用教材  中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乡镇中学,这种情况尤为严重。造成中学生厌学,最终走向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
期刊
支教已经3个月了,我也经历了一个从高中到初中老师的角色转变,现将自己的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1、热爱学生  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要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觉得和孩子们在一起很快乐,爱孩子。其实“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我的信条。教师的爱如温馨的风,又似无声的雨,它不仅能融化冰山雪岭,而且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2、沟通心灵  有爱做基础,跟学生沟通起来就相对简单。沟通就是情感交融。师生间的心灵沟通,它
期刊
摘要:“以活动为中心, 学生自主学习”强调通过学生的自我发现去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与热爱,使学生把语言的学习看作为内在的需要,学生的角色从接受者转变为分析者、探究者。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和谐交往可以激发学生对认知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意境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活动 自主学习 新课程标准 运用英语的能力  一、什么是“以活动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  “以活动为中心,学生自主
期刊
摘要:国内一些教育工作者提出的目标层次的设想: 目标层次的设计必有灵活性,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学习内容,区分出哪些是最低限的学习内容,哪些是基本的学习内容,哪些是加深或扩展的学习内容,提出与学生能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学听课过程对我的启示是:教学层次设计,首先,教师应吃透每个知识点的理解层次。然后,应根据知识点要求的理解层次从最基本的层面开始设计,根据学生的理解能
期刊
摘要:生物活动教学是指在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建构一些既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又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学生主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以下就生物活动教学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物 活动教学  一、生物学科课堂活动化教学的研究  1、寻找“动点”  (1)“科学、人文”的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动点”。  “科学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时,大多语文教师在课堂感到十分的无奈,不知道如何教和教什么。一节课下来感到并未达到自己的目的。随着课程的改革又给语文课带来新的生机,课程改革中的课标主要从教师在课堂中应该教什么和怎样去教做了概括性要求,使我们这些语文教师有了方向。好的教学方法来自教师们的经验和同事们的交流,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大家都知道,每个教师都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不管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只要能激起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学习
期刊
摘要: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采用“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兴趣索然,被动接受。这种唯我独尊,远离学生的教学态度,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效果不佳。只有从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向学好英语迈进,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本文就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激
期刊
摘要:当今的社会是个信息大爆炸的社会,面对潮水般涌来的信息,唯有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能力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信息。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增强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任务。阅读理解题在高考试卷中所占的分值高达40分,是总卷面分的37.4%,这一点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着英语整体水平的高低。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在阅读
期刊
摘要: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种方式,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情境 创设 生活  在语文课堂中恰当的创设教学情境,将知识生活化,可以很好地激发和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知识,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
期刊
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率,我们要好好思索。要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自己对高中数学知识要有很好的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再次要正确处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能力;不但要发展智力,而且要发展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学生会学,特别是自学;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下面谈一谈我的一些看法:  1、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