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在2013年初,就把这一年确定为“教育经费管理年”,要尽最大努力做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此,已经实施或准备实施一系列制度、措施对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加强监管。在对教育经费进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发现,教育经费划拨不合理,严重制约了基础教育发展。
应体现法定增长要求
生均教育经费,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如某省、某市),政府按照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实际,制定财政年度预算的依据;同时,也是当地财政部门按照计划内在读学生数额,向相关教育部门拨款的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13年)》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项收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生均教育经费的合理拨付,对促进教育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重要意义。《纲要》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促进教育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此,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统一生均经费指标。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存在两大突出问题:投入不足和分布不均。一是各级各类教育生均经费投入水平偏低,基建经费、公用经费和人员性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教师待遇低,还存在着大量的历史欠债。二是地区间、城乡间和学校间的生均经费水平差距很大。要解决这两大问题,制定各级各类办学经费生均标准是必要的。教育经费的大额拨付以专项经费为主,专项经费主要用于硬件投入。在教育上,用于支撑运营的公用经费投入同样不容忽视。我国公用经费支出水平长期偏低,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严重影响教育质量。以普通中学为例,我国有20%的普通中学实验室不达标,有30%的普通中学音体美设备和器材不达标。公用经费支出水平偏低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农村学校。
人员经费支出水平低,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更严重影响教育质量。教育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教师的劳动付出是创造教育价值的核心。从世界范围看,教育行业中人员性经费支出的比例往往是高的,这样才能把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教育系统中来。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世界各国教育经费中用于人员性经费的比例平均约为75%,而我国人员性教育经费占教育总经费比例仅约为40%。因此,应当提高教师待遇,增强教育事业的吸引力。
基础教育经费占比过少
资料显示,1995年,我国普通小学、中学、高校生均经费分别为265.78元,605.97元,5442.O9元,小学、中学、大学生均经费之比为1:2.28:20.47。而世界一般发展中国家为1:1.7:8,发达国家为1:1.1:4.3。经过十几年的演变,虽然总体上有所改善,但是高校学生均经费远高于基础教育生均经费的现象依然严重。
2000年,从小学、初中、高中到高校,我国各级各类人均教育经费成倍递增。小学生均经费为791元,初中生均经费为1211元,高中生均经费为3209元,高校生均经费则高达13324元。高校生均经费分别是小学、初中、高中生均经费的16.8倍、11倍和4.1倍。各级教育生均基建支出的差异更大,高校生均基建支出分别是小学、初中、高中生均经费的68倍、27倍和5.8倍。到2012年,小学、中学、大学生均经费分别为800元、1000元、1.2万元,经费比为1:1.25:15。
上述对比数字显示,大学生均经费远远高于中小学,目前,中小学生均经费仍然停留在千元上下。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指出,通过生均经费指数(指某级教育生均经费占人均GDP的比例,这一指标的含义是,相对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国家拿出了多少财力支持相关教育的发展)的国际比较,可以更清晰地看出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投入的巨大差异。2000年,我国三级教育生均经费指数相比为1:2:17,而1997年有统计数据的47个国家的三级教育生均经费指数比例平均为1:1.17:2.45。与这些国家比较,我国小学生均经费占比与发展中国家持平,但低于发达国家6到8个百分点;我国中学生均经费占比高于发展中国家,但低于发达国家;我国大学生均经费占比大大超过所有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这说明,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基础教育公共支出水平明显偏低,而高等教育公共支出水平明显过高,公共教育资源向高等教育过度倾斜与集中。
这种情况的出现,与中国国家建设的思路与现实有关。几十年来,中国的发展战略主要是集中精力办大事。提高全国基础教育需要大量合格的教师,要得到如此数量的教师,首先要建设能培养这些教师的大学。在教育行业发展需要大量教师的同时,各行各业也需要大量的专家学者。所以中国的教育资源分配战略不得不采取优先发展高等教育的战略,先培养足够教师,才能全面提高全国基础教育。但情况是发展变化的,中国大学全面扩招至今已有十几年,包括教师在内的各行各业已不缺乏本科毕业层次的人才。现在,全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的时机已经到来。上述不合理的经费分配比例已经不适合中国国情,亟需做出调整。
新增开支无以应对
教育经费多了起来,开支项目也相应增加。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海涛分析说,城市的发展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更多支出项目,一些新增支出项目是开支大户,吃掉了大量新增教育资金。由于全国城镇化的推进,更多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而城市生活节奏加快,从而加大了学校的开支。学校城镇化带来的后勤需求,要求学校给孩子们配备安全的校车;课程改革带来的教学内容丰富,要求相应的教室配置;原来回家吃饭的学生现在要在学校就餐,学校应该提供营养的午餐;校园活动增加,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开阔的校园;更重要的是學校要配备更好的师资力量。在教育经费以个位数增加的时候,教育支出项目带来的开支则以十位数甚至百位数增加。在城镇化建设初期,社会资源不够完备,教育部门压力更大。张海涛提出,还有一个更有趣的现象,就是教育水平提升越快,教育开支提升就越快。在各地都出现了学区房概念,一所中小学的教学水平越高,其带动周边房价物价的增长就越快,导致中小学自身开支就越大。他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在学校布局上做出应对,尽量利用学校布局的机会疏散城市人口,减少人口聚集压力带来的成本压力。 城镇化和城市化发展给教育部门带来了新的压力,但也带来了机遇。东华理工大学经管学院教师周军霞指出,普通小学和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东部最高省份,与中西部最低的省份相差7倍,教育经费分配不均造成了择校问题突出。由于地区发展不均衡,靠地方自筹资金很难解决区域性不均衡的问题;因此,需要中央统筹。教育经费达到GDP4%之后,政府应调整教育经费分配比例,着重考虑加大对基础教育的关注与投入力度,中央级教育经费应向不发达地区重点倾斜。
在今年初的全国两会上,有人大代表提出,制定全国统一的生均教育经费最低标准,宏观调整地域间义务教育经费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建立了生均财政拨款制度。但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现有的生均拨款标准是分区域制定的,并不是全国统一标准,如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为每生每年小学500元、初中700元,东部地区则为小学550元、初中750元。整体上看,东部地区标准高于中西部地区标准。上述分区域的生均拨款标准,基本可以作为相对统一的生均拨款最低标准。
在农村地区演化为撤点并校
高达7倍的生均经费差距存在巨大不公,同时,过低的生均经费标准只能支持大型学校的运作,导致小型学校和教学点因为生源较少,靠低标准的生均经费无法维持运营,只能撤点并校。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文利表示,全面提高生均经费标准,可以减小差距和维持更多的教学网点运营。工资政策、补贴政策等都无法做到全国执行一个标准,教育领域的生均经费拨款标准也不可能一致。但可以全面提升生均经费标准,并加大低标准经费的增幅,从而缩小差距。
李文利认为,地区间、城乡间、学校间生均经费差距大,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具体体现。在大城市演化成为择校问题,在农村地区演化成为撤点并校。并校造成上学难,加重了孩子家长负担。解决这個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全面提高经费标准。李文利介绍,近年来全国性的房地产大开发,实质是弥补多年来全国性的基础建设欠账。教育行业的基础设施欠账十分严重,近年来已经开始弥补,但不能忽视后续工作。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世界各国教育经费中用于人员性经费的比例,平均大概是75%,美国是72%,英国是73%,日本大概是80%,德国是79%。我国人员性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只有40%,反映了近年来教育经费中的很大部分被作为专项经费用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忽略了人员工资的增长。提高硬件水平后,教师待遇也要随之提高,才能吸引优秀的人才,所以要提高用于人员的经费比例。
福建省厦门市是教育基础设施发展较好的地区。在基础设施逐步完备之后,厦门市不断提高生均经费标准。厦门市在2012年统一了各区生均经费标准后,今年继续提高经费标准。今年9月起,用于保证中小学校运转的生均公用经费再度提高,每年每生增加幅度从110元到160元不等,高中增幅最大。按照新标准,厦门市中小学的生均公用经费在福建省“第一高”,市财政每年因此要增加投入3458万元。由厦门市地方财政承担提高标准所增加的经费。
厦门市还规定,对100人以下的完小和教学点,可根据实际需要编列年度预算。生均公用经费是按学生人数额定的,如果一所学校只有十几人,按照生均经费乘以学生人数后拨付的运营费用就过少,实际上需要相当于二三十人的公用经费才能维持。这种情况就要按实际需要拨付,从而有效避免了因为经费不足造成的撤点并校。
应体现法定增长要求
生均教育经费,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如某省、某市),政府按照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实际,制定财政年度预算的依据;同时,也是当地财政部门按照计划内在读学生数额,向相关教育部门拨款的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13年)》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项收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生均教育经费的合理拨付,对促进教育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重要意义。《纲要》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促进教育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此,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统一生均经费指标。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存在两大突出问题:投入不足和分布不均。一是各级各类教育生均经费投入水平偏低,基建经费、公用经费和人员性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教师待遇低,还存在着大量的历史欠债。二是地区间、城乡间和学校间的生均经费水平差距很大。要解决这两大问题,制定各级各类办学经费生均标准是必要的。教育经费的大额拨付以专项经费为主,专项经费主要用于硬件投入。在教育上,用于支撑运营的公用经费投入同样不容忽视。我国公用经费支出水平长期偏低,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严重影响教育质量。以普通中学为例,我国有20%的普通中学实验室不达标,有30%的普通中学音体美设备和器材不达标。公用经费支出水平偏低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农村学校。
人员经费支出水平低,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更严重影响教育质量。教育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教师的劳动付出是创造教育价值的核心。从世界范围看,教育行业中人员性经费支出的比例往往是高的,这样才能把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教育系统中来。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世界各国教育经费中用于人员性经费的比例平均约为75%,而我国人员性教育经费占教育总经费比例仅约为40%。因此,应当提高教师待遇,增强教育事业的吸引力。
基础教育经费占比过少
资料显示,1995年,我国普通小学、中学、高校生均经费分别为265.78元,605.97元,5442.O9元,小学、中学、大学生均经费之比为1:2.28:20.47。而世界一般发展中国家为1:1.7:8,发达国家为1:1.1:4.3。经过十几年的演变,虽然总体上有所改善,但是高校学生均经费远高于基础教育生均经费的现象依然严重。
2000年,从小学、初中、高中到高校,我国各级各类人均教育经费成倍递增。小学生均经费为791元,初中生均经费为1211元,高中生均经费为3209元,高校生均经费则高达13324元。高校生均经费分别是小学、初中、高中生均经费的16.8倍、11倍和4.1倍。各级教育生均基建支出的差异更大,高校生均基建支出分别是小学、初中、高中生均经费的68倍、27倍和5.8倍。到2012年,小学、中学、大学生均经费分别为800元、1000元、1.2万元,经费比为1:1.25:15。
上述对比数字显示,大学生均经费远远高于中小学,目前,中小学生均经费仍然停留在千元上下。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指出,通过生均经费指数(指某级教育生均经费占人均GDP的比例,这一指标的含义是,相对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国家拿出了多少财力支持相关教育的发展)的国际比较,可以更清晰地看出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投入的巨大差异。2000年,我国三级教育生均经费指数相比为1:2:17,而1997年有统计数据的47个国家的三级教育生均经费指数比例平均为1:1.17:2.45。与这些国家比较,我国小学生均经费占比与发展中国家持平,但低于发达国家6到8个百分点;我国中学生均经费占比高于发展中国家,但低于发达国家;我国大学生均经费占比大大超过所有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这说明,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基础教育公共支出水平明显偏低,而高等教育公共支出水平明显过高,公共教育资源向高等教育过度倾斜与集中。
这种情况的出现,与中国国家建设的思路与现实有关。几十年来,中国的发展战略主要是集中精力办大事。提高全国基础教育需要大量合格的教师,要得到如此数量的教师,首先要建设能培养这些教师的大学。在教育行业发展需要大量教师的同时,各行各业也需要大量的专家学者。所以中国的教育资源分配战略不得不采取优先发展高等教育的战略,先培养足够教师,才能全面提高全国基础教育。但情况是发展变化的,中国大学全面扩招至今已有十几年,包括教师在内的各行各业已不缺乏本科毕业层次的人才。现在,全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的时机已经到来。上述不合理的经费分配比例已经不适合中国国情,亟需做出调整。
新增开支无以应对
教育经费多了起来,开支项目也相应增加。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海涛分析说,城市的发展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更多支出项目,一些新增支出项目是开支大户,吃掉了大量新增教育资金。由于全国城镇化的推进,更多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而城市生活节奏加快,从而加大了学校的开支。学校城镇化带来的后勤需求,要求学校给孩子们配备安全的校车;课程改革带来的教学内容丰富,要求相应的教室配置;原来回家吃饭的学生现在要在学校就餐,学校应该提供营养的午餐;校园活动增加,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开阔的校园;更重要的是學校要配备更好的师资力量。在教育经费以个位数增加的时候,教育支出项目带来的开支则以十位数甚至百位数增加。在城镇化建设初期,社会资源不够完备,教育部门压力更大。张海涛提出,还有一个更有趣的现象,就是教育水平提升越快,教育开支提升就越快。在各地都出现了学区房概念,一所中小学的教学水平越高,其带动周边房价物价的增长就越快,导致中小学自身开支就越大。他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在学校布局上做出应对,尽量利用学校布局的机会疏散城市人口,减少人口聚集压力带来的成本压力。 城镇化和城市化发展给教育部门带来了新的压力,但也带来了机遇。东华理工大学经管学院教师周军霞指出,普通小学和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东部最高省份,与中西部最低的省份相差7倍,教育经费分配不均造成了择校问题突出。由于地区发展不均衡,靠地方自筹资金很难解决区域性不均衡的问题;因此,需要中央统筹。教育经费达到GDP4%之后,政府应调整教育经费分配比例,着重考虑加大对基础教育的关注与投入力度,中央级教育经费应向不发达地区重点倾斜。
在今年初的全国两会上,有人大代表提出,制定全国统一的生均教育经费最低标准,宏观调整地域间义务教育经费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建立了生均财政拨款制度。但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现有的生均拨款标准是分区域制定的,并不是全国统一标准,如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为每生每年小学500元、初中700元,东部地区则为小学550元、初中750元。整体上看,东部地区标准高于中西部地区标准。上述分区域的生均拨款标准,基本可以作为相对统一的生均拨款最低标准。
在农村地区演化为撤点并校
高达7倍的生均经费差距存在巨大不公,同时,过低的生均经费标准只能支持大型学校的运作,导致小型学校和教学点因为生源较少,靠低标准的生均经费无法维持运营,只能撤点并校。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文利表示,全面提高生均经费标准,可以减小差距和维持更多的教学网点运营。工资政策、补贴政策等都无法做到全国执行一个标准,教育领域的生均经费拨款标准也不可能一致。但可以全面提升生均经费标准,并加大低标准经费的增幅,从而缩小差距。
李文利认为,地区间、城乡间、学校间生均经费差距大,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具体体现。在大城市演化成为择校问题,在农村地区演化成为撤点并校。并校造成上学难,加重了孩子家长负担。解决这個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全面提高经费标准。李文利介绍,近年来全国性的房地产大开发,实质是弥补多年来全国性的基础建设欠账。教育行业的基础设施欠账十分严重,近年来已经开始弥补,但不能忽视后续工作。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世界各国教育经费中用于人员性经费的比例,平均大概是75%,美国是72%,英国是73%,日本大概是80%,德国是79%。我国人员性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只有40%,反映了近年来教育经费中的很大部分被作为专项经费用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忽略了人员工资的增长。提高硬件水平后,教师待遇也要随之提高,才能吸引优秀的人才,所以要提高用于人员的经费比例。
福建省厦门市是教育基础设施发展较好的地区。在基础设施逐步完备之后,厦门市不断提高生均经费标准。厦门市在2012年统一了各区生均经费标准后,今年继续提高经费标准。今年9月起,用于保证中小学校运转的生均公用经费再度提高,每年每生增加幅度从110元到160元不等,高中增幅最大。按照新标准,厦门市中小学的生均公用经费在福建省“第一高”,市财政每年因此要增加投入3458万元。由厦门市地方财政承担提高标准所增加的经费。
厦门市还规定,对100人以下的完小和教学点,可根据实际需要编列年度预算。生均公用经费是按学生人数额定的,如果一所学校只有十几人,按照生均经费乘以学生人数后拨付的运营费用就过少,实际上需要相当于二三十人的公用经费才能维持。这种情况就要按实际需要拨付,从而有效避免了因为经费不足造成的撤点并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