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上最无奈的事,或许就是变老吧,因为谁都无法避免。
当你老了,只能无奈地回忆过去的峥嵘岁月,豪情壮志已然成烟。
吃饭跟幼儿一样
81岁的公公坐在饭桌前,系着围兜,像幼儿园的孩子一样等着先生给他喂饭。饭食是十分软烂的米饭和一小碗肉汤煮成的土豆胡萝卜泥,跟幼儿的食物一样。
多年的帕金森综合征让公公失去了行动能力,连咀嚼功能也退化了——成塊的肉、蔬菜早已不能咀嚼,只能吃半流食。
先生舀起一勺饭,命令他:“张开嘴!”他就乖乖地张开嘴,食物到了嘴里却来不及咀嚼,汤汁与饭粒顺着嘴角流下来。先生拿起手巾替他揩净嘴角,责备他:“看嘛!咀嚼的方法不对,应该这样!”边说边做出咀嚼的姿势让公公模仿。
第二口饭,公公终于完全吃了下去,先生表扬他:“不错不错,自己完全可以嘛。”然后把勺子交给公公,让他试着自己吃。公公颤巍巍地拿起勺子,舀向米饭,手颤抖得厉害,勺子“当”地一声掉在了地上,他惶惑地望着先生,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
我连忙用眼神示意先生,让他不要去责备公公,公公已经尽力了。
谁不曾意气风发
生病前,公公是个要强的人,做什么事都不甘落于人后。
早年,他留学莫斯科大学,为挑战自我,在莫斯科冬季凛冽的寒风中,应同学邀约去伏尔加河比赛游泳。他以坚强的意志力与过人的技艺勇夺第一,但由于在冰水中浸泡时间太长,肾脏受损,落下了肾病这个后遗症。
在学术研究方面,他亦是十分精进,全国数一数二的机电专家。他设计的一款机床,曾出口罗马尼亚,罗马尼亚的工厂至今仍在使用。
公公出身于名门望族,家学渊博,自幼饱读诗书。天文地理、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他无所不涉,直到年老,他仍能顺畅地背诵屈原的《离骚》。退休之后数年,他仍专注于古诗词的研习创作,滋养精神。
因此,他身上有着浓浓的旧知识分子的习气:品性高洁,眼里容不得沙子,喜针砭时弊,个性张扬,特立独行,蔑视权贵。
上个世纪50年代,他因看不惯单位领导的官僚作风,而辞去了哈尔滨某研究所的公职。然后,他远赴西南,后因专业上的卓越成就,成为重庆某大学的教授,是该校为数不多的几位怪教授之一,却深受学生的爱戴、同事的尊敬。
记得当年他教的一个学生,成绩优异,但家境贫寒、缺吃少穿,他于是常常叫其到家里来,不仅在学习上为其答疑解惑,还常留其吃饭。平素生活节俭的他,这时却出手大方,买来鸡鸭鱼肉,并亲自下厨,做出一桌佳肴美味。还拿出珍藏的美酒,与学生并肩而坐,觥筹交错、高谈阔论,毫无大教授的架子。
有一次放寒假,他特意将这名学生叫到家里,让其饱餐了一顿不说,还给他买了一大堆水果、饼干、牛肉干等零食,让他带在路上吃。先生嘴馋,偷拿了一个桔子吃,没想到却遭到公公一顿严厉的批评,说他不懂得体恤贫寒下士。
公公60岁那年,不顾校长的苦苦挽留,毅然退了休。他说,想过自己喜欢的生活了。退休之后,他果然过得逍遥自在,吟诗作文、游泳登山、上网冲浪,任意随性,好不快哉!然而,迈入70岁这个门槛之后,他却被帕金森这个病缠上了。
只剩下柔弱与温顺
先生常说,小时候对公公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背影。
公公坐在桌前,专心致志,读书写字,让儿时的先生十分崇拜,觉得父亲十分高大。夜里醒来,只要看到那个高大的背影还坐在灯前,他便又能安心地睡去。那个背影,就是全家人的依靠。
可是,现在的公公,是那么矮小羸弱:手抖得厉害、弯腰驼背、走路不便,连吞咽功能都下降了。那个曾经健步如飞的公公不见了,现在他只能长时间地坐在椅子上,呆滞地看着窗外的风景。曾经激荡的风云,都已烟消云散,只有冬日枯瘦的树枝,在漫卷的窗帘上,留下稀薄的影子。
初秋的一天,天气晴朗,金桂开了满园,花香四溢。我和先生决定带公公出去散步。和子女一同散步,曾是公公最喜爱的事情,既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又能倾心交谈,享受其乐融融的亲情。
先生将轮椅推过来,要扶公公坐上去,公公却连连摆手,口齿不清地咿咿唔唔。听了半天才明白,他不要坐轮椅,要自己走。刚扶他到门边,他又不干了,指着自己的衣服裤子,又咿咿唔唔地说了一串。原来,他不愿穿着这身皱皱巴巴的家居服出去。
于是,又替他换上格子衬衫、西裤,扎上皮带,他才露出满意的神情,让我们扶着出门了。
在院子里的桂花树下,公公驻足而观,微风飒飒,几粒细碎的金黄色花瓣飘落在他的肩头。突然,耳边传来动人的旋律,竟然是公公在用俄语轻轻地哼唱着那首经典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清晰而流畅。每每兴致高时,公公就喜欢唱俄语版的歌曲,没料到帕金森病日益严重,口舌已极不灵便的他,还能自如地吟唱这首歌曲。
见他兴致高,我们提议再走远点,去中庭看那株树干粗壮、枝繁叶茂的桂花树王。刚走了几步,他便气喘吁吁、跌跌撞撞,我们只好让他在石凳上坐下。在重重花影里,他遥望着远方,脸上满是无奈之情。先生轻轻地揽着他瘦弱的肩膀,像拍一个婴孩那样,轻拍着他的背。他靠住自己的儿子,是那么的柔弱温顺。
灵魂仍向高处,就够了
长时间不吃绿叶蔬菜,使得公公身体缺乏维生素,便秘了。
我尝试着给他做青菜羹。见我在厨房忙碌,公公拄着拐杖挪过来,问可以帮我做点什么?明知他什么都做不了,但我还是指指搁在灶头的一只碗:“把这个洗一下吧!”
他艰难地拿住碗,手颤抖得厉害,勉强够到水龙头下,将那只碗冲了一下。我将碗拿过去,盛上菜羹,他安心地吃起来。
患帕金森病之初,他一直坚持不让别人照顾饮食起居,后来病情加重失去了生活自理的能力,他才不得不接受别人的帮助。曾经骄傲的他,在病魔的肆虐下,连简单的吃饭穿衣、起床上厕所都要别人的帮助,我可以想象他的无奈。
有一天,公公摔倒了,摔得很重,额头一条口,血流如注。还好,到医院确诊只是受了皮外伤,无大碍。摔倒的原因,是他半夜去上厕所,因腿脚不灵便,被卫生间门口的台阶绊倒,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先生埋怨他为何不叫醒我们扶上一把?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公公就是不想麻烦我们。
记得公公以前最喜登山,每每登山便不走寻常路,尽挑杂草丛生、艰险曲折的小路。登上山顶,站在山峰之巅,鸟瞰这座他生活并奋斗了几十年的城市,无论是气势雄伟的高楼大厦,还是奔流不息的滔滔江水,都在他脚下俯首帖耳。
他敞开衣襟,一览众山小的王者气概尽显。不知那时的公公有没有设想过他年老的时光?也许,那时他设想的年老,就是李白诗中“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充满了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的悲壮与豪情。
世上最无奈的事,或许就是变老吧,因为谁都无法避免。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炉火旁打盹,只能无奈地回忆自己过去的峥嵘岁月,豪情壮志已然成烟。但是,你的灵魂仍然如朝圣者一样,历经万水千山,风刀霜剑,仍然不断地向着高处,踽踽而行。
这,就足够了。
当你老了,只能无奈地回忆过去的峥嵘岁月,豪情壮志已然成烟。
吃饭跟幼儿一样
81岁的公公坐在饭桌前,系着围兜,像幼儿园的孩子一样等着先生给他喂饭。饭食是十分软烂的米饭和一小碗肉汤煮成的土豆胡萝卜泥,跟幼儿的食物一样。
多年的帕金森综合征让公公失去了行动能力,连咀嚼功能也退化了——成塊的肉、蔬菜早已不能咀嚼,只能吃半流食。
先生舀起一勺饭,命令他:“张开嘴!”他就乖乖地张开嘴,食物到了嘴里却来不及咀嚼,汤汁与饭粒顺着嘴角流下来。先生拿起手巾替他揩净嘴角,责备他:“看嘛!咀嚼的方法不对,应该这样!”边说边做出咀嚼的姿势让公公模仿。
第二口饭,公公终于完全吃了下去,先生表扬他:“不错不错,自己完全可以嘛。”然后把勺子交给公公,让他试着自己吃。公公颤巍巍地拿起勺子,舀向米饭,手颤抖得厉害,勺子“当”地一声掉在了地上,他惶惑地望着先生,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
我连忙用眼神示意先生,让他不要去责备公公,公公已经尽力了。
谁不曾意气风发
生病前,公公是个要强的人,做什么事都不甘落于人后。
早年,他留学莫斯科大学,为挑战自我,在莫斯科冬季凛冽的寒风中,应同学邀约去伏尔加河比赛游泳。他以坚强的意志力与过人的技艺勇夺第一,但由于在冰水中浸泡时间太长,肾脏受损,落下了肾病这个后遗症。
在学术研究方面,他亦是十分精进,全国数一数二的机电专家。他设计的一款机床,曾出口罗马尼亚,罗马尼亚的工厂至今仍在使用。
公公出身于名门望族,家学渊博,自幼饱读诗书。天文地理、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他无所不涉,直到年老,他仍能顺畅地背诵屈原的《离骚》。退休之后数年,他仍专注于古诗词的研习创作,滋养精神。
因此,他身上有着浓浓的旧知识分子的习气:品性高洁,眼里容不得沙子,喜针砭时弊,个性张扬,特立独行,蔑视权贵。
上个世纪50年代,他因看不惯单位领导的官僚作风,而辞去了哈尔滨某研究所的公职。然后,他远赴西南,后因专业上的卓越成就,成为重庆某大学的教授,是该校为数不多的几位怪教授之一,却深受学生的爱戴、同事的尊敬。
记得当年他教的一个学生,成绩优异,但家境贫寒、缺吃少穿,他于是常常叫其到家里来,不仅在学习上为其答疑解惑,还常留其吃饭。平素生活节俭的他,这时却出手大方,买来鸡鸭鱼肉,并亲自下厨,做出一桌佳肴美味。还拿出珍藏的美酒,与学生并肩而坐,觥筹交错、高谈阔论,毫无大教授的架子。
有一次放寒假,他特意将这名学生叫到家里,让其饱餐了一顿不说,还给他买了一大堆水果、饼干、牛肉干等零食,让他带在路上吃。先生嘴馋,偷拿了一个桔子吃,没想到却遭到公公一顿严厉的批评,说他不懂得体恤贫寒下士。
公公60岁那年,不顾校长的苦苦挽留,毅然退了休。他说,想过自己喜欢的生活了。退休之后,他果然过得逍遥自在,吟诗作文、游泳登山、上网冲浪,任意随性,好不快哉!然而,迈入70岁这个门槛之后,他却被帕金森这个病缠上了。
只剩下柔弱与温顺
先生常说,小时候对公公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背影。
公公坐在桌前,专心致志,读书写字,让儿时的先生十分崇拜,觉得父亲十分高大。夜里醒来,只要看到那个高大的背影还坐在灯前,他便又能安心地睡去。那个背影,就是全家人的依靠。
可是,现在的公公,是那么矮小羸弱:手抖得厉害、弯腰驼背、走路不便,连吞咽功能都下降了。那个曾经健步如飞的公公不见了,现在他只能长时间地坐在椅子上,呆滞地看着窗外的风景。曾经激荡的风云,都已烟消云散,只有冬日枯瘦的树枝,在漫卷的窗帘上,留下稀薄的影子。
初秋的一天,天气晴朗,金桂开了满园,花香四溢。我和先生决定带公公出去散步。和子女一同散步,曾是公公最喜爱的事情,既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又能倾心交谈,享受其乐融融的亲情。
先生将轮椅推过来,要扶公公坐上去,公公却连连摆手,口齿不清地咿咿唔唔。听了半天才明白,他不要坐轮椅,要自己走。刚扶他到门边,他又不干了,指着自己的衣服裤子,又咿咿唔唔地说了一串。原来,他不愿穿着这身皱皱巴巴的家居服出去。
于是,又替他换上格子衬衫、西裤,扎上皮带,他才露出满意的神情,让我们扶着出门了。
在院子里的桂花树下,公公驻足而观,微风飒飒,几粒细碎的金黄色花瓣飘落在他的肩头。突然,耳边传来动人的旋律,竟然是公公在用俄语轻轻地哼唱着那首经典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清晰而流畅。每每兴致高时,公公就喜欢唱俄语版的歌曲,没料到帕金森病日益严重,口舌已极不灵便的他,还能自如地吟唱这首歌曲。
见他兴致高,我们提议再走远点,去中庭看那株树干粗壮、枝繁叶茂的桂花树王。刚走了几步,他便气喘吁吁、跌跌撞撞,我们只好让他在石凳上坐下。在重重花影里,他遥望着远方,脸上满是无奈之情。先生轻轻地揽着他瘦弱的肩膀,像拍一个婴孩那样,轻拍着他的背。他靠住自己的儿子,是那么的柔弱温顺。
灵魂仍向高处,就够了
长时间不吃绿叶蔬菜,使得公公身体缺乏维生素,便秘了。
我尝试着给他做青菜羹。见我在厨房忙碌,公公拄着拐杖挪过来,问可以帮我做点什么?明知他什么都做不了,但我还是指指搁在灶头的一只碗:“把这个洗一下吧!”
他艰难地拿住碗,手颤抖得厉害,勉强够到水龙头下,将那只碗冲了一下。我将碗拿过去,盛上菜羹,他安心地吃起来。
患帕金森病之初,他一直坚持不让别人照顾饮食起居,后来病情加重失去了生活自理的能力,他才不得不接受别人的帮助。曾经骄傲的他,在病魔的肆虐下,连简单的吃饭穿衣、起床上厕所都要别人的帮助,我可以想象他的无奈。
有一天,公公摔倒了,摔得很重,额头一条口,血流如注。还好,到医院确诊只是受了皮外伤,无大碍。摔倒的原因,是他半夜去上厕所,因腿脚不灵便,被卫生间门口的台阶绊倒,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先生埋怨他为何不叫醒我们扶上一把?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公公就是不想麻烦我们。
记得公公以前最喜登山,每每登山便不走寻常路,尽挑杂草丛生、艰险曲折的小路。登上山顶,站在山峰之巅,鸟瞰这座他生活并奋斗了几十年的城市,无论是气势雄伟的高楼大厦,还是奔流不息的滔滔江水,都在他脚下俯首帖耳。
他敞开衣襟,一览众山小的王者气概尽显。不知那时的公公有没有设想过他年老的时光?也许,那时他设想的年老,就是李白诗中“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充满了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的悲壮与豪情。
世上最无奈的事,或许就是变老吧,因为谁都无法避免。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炉火旁打盹,只能无奈地回忆自己过去的峥嵘岁月,豪情壮志已然成烟。但是,你的灵魂仍然如朝圣者一样,历经万水千山,风刀霜剑,仍然不断地向着高处,踽踽而行。
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