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和施工人员应树立整体环境意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吸取和总结经验, 持续不断的改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室内给水排水系统产生的噪声, 创造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本文介绍了建筑给排水噪声的产生机理,探讨了给排水噪声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管道;噪声;分析;控制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多工作已经可以在家里完成。人们每天在室内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有数据表明,人们每天有超过80%的时间是在室内,这使得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室内噪声污染极大地降低了室内环境的舒适度。为了追求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人们对如何减少室内噪声污染越来越关注。室内噪声的污染主要来自于给水、排水的相关管道和设备,本文从给水管道和排水管道造成的噪声污染着手,对如何防治室内噪声提出了几点建议。
1给排水噪声的产生
1.1振动噪声
对于建筑给排水管道噪声来说,振动噪声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从客观的角度来说,管道的振动噪声多发生在给排水管道系统,在汇总所有的情况以后,工作人员按照激励源头的不同,将振动噪声分为两类,一种是激励振动,另一种是壁管振动传递。激励振动在一般情况下,比较普遍。在多数情况下,管道本身并不会产生振动的现象,但是管内介质的脉动成为了激励管道振动的主要源头,比方说水锤的产生。激励振动在控制的过程中,必须将介质放在首要的位置。而壁管振动传递与激励振动存在一定的不同,现今的高层建筑为了有效的对用户供水,因此设置了加压泵房,即使最顶层的住户,也能随时随地的用水。在这种情况下,给水系统中的水泵成为了主要的噪声来源。
1.2流水噪声
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我们很少在意“水”的本身。一旦产生噪声,一般人都会认为是建筑给排水管道的问题。但是,如果细心就会发现,水在管道中流动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发出声音,这种声音是水在管道内部流动的时候,因为水流断面的大小改变而产生的。也就是说,我们日常忽略的水流,因为方向的不断变化而产生了噪声。从客观的角度来说,这种噪声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非常普遍,但是根本的原因往往被人所忽略。今后的降噪措施中,必须将流水噪声有效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将建筑给排水管道噪声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以内。
1.3排水管道噪声的产生
对于建筑给排水管道噪声来说,除了给水管道的噪声以外,还有排水管道的噪声。从现有的情况来看,排水管道的噪声丝毫不弱于给水管道。现阶段排水管道噪声主要是由于卫生器具排水至横管引起水体与管壁冲击的噪声。排水横管中水跃和横管中空气波动引起水封冒气泡的噪声。而且排水横支管的水流流入立管时冲击连接配件(如T型管、十字型管等)产生噪声。由此可见,在今后的降噪工作中,我们需要对排水管道的噪声制定一系列的针对性的措施,这样才能在降噪的过程中,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
2给排水噪音的控制
防治噪声根本的办法是从声源上治理,即将发声体改造成不发声体。但是在许多情况下,由于技术上或经济上的原因,直接从声源上治理噪声往往是困难的。这就需要采用吸音、消音、隔音、减振等噪声控制技术。
2.1给排水管道和设备的布置
给水管道不宜穿过有较高安静要求的房间;当卫生间紧帖卧室等要求安静的房间时,其给排水管道应当布置在不靠卧室的墙角。现在给水立管一般安装于单独的管道井内,对于排水立管也应考虑作管井包封处理,以减小噪声。泵房的位置布置应合理,不得布置在要求安静的房间的上下及其毗邻的房间,条件允许时,在设计时应将泵房设置于建筑主体外围。
2.2给水系统噪音的控制
(1)控制给水管流速:防治给水管道噪声的关键是流速和压力。水流的速度决定水流的噪声,噪声与流速成正比。设计中应当选取合理的流速,确定合理的管径,流速过大易产生噪声,流速过小又浪费管材,建筑内给水管道的干管流速不宜大于1.5m/s,支管流速不宜大于1.0m/s。
(2)控制给水管压力:高层建筑宜采用分区给水,《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规定: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45MPa,特殊情况不宜大于0.55Mpa,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宜设减压或调压设施,如減压阀或减压孔板,能有效降低水流噪声。
(3)为降低管道水流引起的噪声,可根据条件选用密度大的给水管材和卫生器具,按规定设置管道支架,不同管材有不同的支吊架间距要求,特别是塑料给水管,应严格控制管道支架间距。为了控制噪声传播,给水管道固定时,管卡与管道之间宜装设橡胶绝缘垫层。给水管道穿越楼板和墙时应设置套管,在管道外壁与套管之间应填充弹性材料。
(4)给水管线尽可能走直线,减少转弯或用慢弯,避免突然放大或缩小,从而减小流水噪声。在立管的最高点安装自动排气阀或在出水配件上装置空气混合器,以降低气蚀噪声。
2.3排水系统嗓声的控制
(1)随着普通排水铸铁管道的淘汰,排水管道普遍使用塑料管道,但内壁光滑的UPVC管的隔音效果比铸铁管差,排水噪音要比铸铁管高约10DB。在噪声受到严格限制的地方建议采用排水铸铁管,或选用比重大且隔音性能好的塑料排水管道。
(2)对于高层住宅优先采用双立管排水系统,即设置专用通气立管。双立管系统能有效增加立管的排水能力,平衡排水立管内的正负气压,减少气塞现象,从而降低排水噪声。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只保留伸顶通气管,在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安装的特殊配件,可有效降低水流速度,减小立管中的压力波动,从而降低排水噪声。
(3)选用合适的配件,改善排水水流工况。
排水水平支管与排水立管连接应采用Y型或TY型三通、四通,使横支管水流在进入立管前改变方向,减少水流进入立管时发生的碰撞,减少噪声。加大横干管管径和立管与横干管连接弯头的曲率半径。或装设具有稳定排水管内气压功能的特制配件,改善横干管的排水工况。保证排水系统中的水封特别是地漏的水封高度,以抵抗排水管道中的压力波动。
(4)对安静要求很高的建筑,可以采用同层排水方式。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规定:住宅卫生器具的排水管不宜穿越楼板进入他户。同层排水具有排水噪音小、渗漏水机率小、卫生器具的布置灵活等优点。同层排水安装方式上分为三种不同的方式:
①降板:即采用卫生间楼板(或局部楼板)下沉的方式
②墙排:俗称“管道井”墙体内管道排水。是指卫生间洁具后方砌一堵假墙,形成一定宽度的布置管道的专用空间,排水支管不穿越楼板在假墙内敷设、安装,在同一楼层内与主管相连接。
③垫层式。指垫高卫生间地面的垫层法。
2.4泵房嗓声的控制
住宅小区应尽可能独立设置给水泵房,没有条件时,应设置于最下层地下室,以降低泵房噪声对住户影响。
(1)水泵机组根据水泵型号等参数设置橡胶减振垫、弹簧减振器等隔振元件。
(2)水泵吸水管和出水管上,应安装可曲挠橡胶接头或其它隔振管件,以减少噪声沿管道传播。
(3)管道支架宜采用弹性支架或弹性托架等减振支架,水泵出水管穿墙和楼板处,洞口与管外壁之间填充弹性减振消音材料。
(4)水泵出水管上安装缓闭式止回阀,用以消除水锤。
3总结
本文针对建筑给排水管道噪声的分析与控制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从全国的整体情况来看,此类噪声依然比较严重,在部分地区并没有采用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将降噪工作放在首位,这样才能保证为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王颂,刘英奇.室内给水排水噪声的产生与控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1(06).
2、高风林.公路施工中的噪声污染与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3).
3、常金秋.浅谈住宅给排水噪声防治[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3):61-64.
【关键词】建筑;管道;噪声;分析;控制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多工作已经可以在家里完成。人们每天在室内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有数据表明,人们每天有超过80%的时间是在室内,这使得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室内噪声污染极大地降低了室内环境的舒适度。为了追求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人们对如何减少室内噪声污染越来越关注。室内噪声的污染主要来自于给水、排水的相关管道和设备,本文从给水管道和排水管道造成的噪声污染着手,对如何防治室内噪声提出了几点建议。
1给排水噪声的产生
1.1振动噪声
对于建筑给排水管道噪声来说,振动噪声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从客观的角度来说,管道的振动噪声多发生在给排水管道系统,在汇总所有的情况以后,工作人员按照激励源头的不同,将振动噪声分为两类,一种是激励振动,另一种是壁管振动传递。激励振动在一般情况下,比较普遍。在多数情况下,管道本身并不会产生振动的现象,但是管内介质的脉动成为了激励管道振动的主要源头,比方说水锤的产生。激励振动在控制的过程中,必须将介质放在首要的位置。而壁管振动传递与激励振动存在一定的不同,现今的高层建筑为了有效的对用户供水,因此设置了加压泵房,即使最顶层的住户,也能随时随地的用水。在这种情况下,给水系统中的水泵成为了主要的噪声来源。
1.2流水噪声
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我们很少在意“水”的本身。一旦产生噪声,一般人都会认为是建筑给排水管道的问题。但是,如果细心就会发现,水在管道中流动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发出声音,这种声音是水在管道内部流动的时候,因为水流断面的大小改变而产生的。也就是说,我们日常忽略的水流,因为方向的不断变化而产生了噪声。从客观的角度来说,这种噪声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非常普遍,但是根本的原因往往被人所忽略。今后的降噪措施中,必须将流水噪声有效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将建筑给排水管道噪声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以内。
1.3排水管道噪声的产生
对于建筑给排水管道噪声来说,除了给水管道的噪声以外,还有排水管道的噪声。从现有的情况来看,排水管道的噪声丝毫不弱于给水管道。现阶段排水管道噪声主要是由于卫生器具排水至横管引起水体与管壁冲击的噪声。排水横管中水跃和横管中空气波动引起水封冒气泡的噪声。而且排水横支管的水流流入立管时冲击连接配件(如T型管、十字型管等)产生噪声。由此可见,在今后的降噪工作中,我们需要对排水管道的噪声制定一系列的针对性的措施,这样才能在降噪的过程中,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
2给排水噪音的控制
防治噪声根本的办法是从声源上治理,即将发声体改造成不发声体。但是在许多情况下,由于技术上或经济上的原因,直接从声源上治理噪声往往是困难的。这就需要采用吸音、消音、隔音、减振等噪声控制技术。
2.1给排水管道和设备的布置
给水管道不宜穿过有较高安静要求的房间;当卫生间紧帖卧室等要求安静的房间时,其给排水管道应当布置在不靠卧室的墙角。现在给水立管一般安装于单独的管道井内,对于排水立管也应考虑作管井包封处理,以减小噪声。泵房的位置布置应合理,不得布置在要求安静的房间的上下及其毗邻的房间,条件允许时,在设计时应将泵房设置于建筑主体外围。
2.2给水系统噪音的控制
(1)控制给水管流速:防治给水管道噪声的关键是流速和压力。水流的速度决定水流的噪声,噪声与流速成正比。设计中应当选取合理的流速,确定合理的管径,流速过大易产生噪声,流速过小又浪费管材,建筑内给水管道的干管流速不宜大于1.5m/s,支管流速不宜大于1.0m/s。
(2)控制给水管压力:高层建筑宜采用分区给水,《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规定: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45MPa,特殊情况不宜大于0.55Mpa,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宜设减压或调压设施,如減压阀或减压孔板,能有效降低水流噪声。
(3)为降低管道水流引起的噪声,可根据条件选用密度大的给水管材和卫生器具,按规定设置管道支架,不同管材有不同的支吊架间距要求,特别是塑料给水管,应严格控制管道支架间距。为了控制噪声传播,给水管道固定时,管卡与管道之间宜装设橡胶绝缘垫层。给水管道穿越楼板和墙时应设置套管,在管道外壁与套管之间应填充弹性材料。
(4)给水管线尽可能走直线,减少转弯或用慢弯,避免突然放大或缩小,从而减小流水噪声。在立管的最高点安装自动排气阀或在出水配件上装置空气混合器,以降低气蚀噪声。
2.3排水系统嗓声的控制
(1)随着普通排水铸铁管道的淘汰,排水管道普遍使用塑料管道,但内壁光滑的UPVC管的隔音效果比铸铁管差,排水噪音要比铸铁管高约10DB。在噪声受到严格限制的地方建议采用排水铸铁管,或选用比重大且隔音性能好的塑料排水管道。
(2)对于高层住宅优先采用双立管排水系统,即设置专用通气立管。双立管系统能有效增加立管的排水能力,平衡排水立管内的正负气压,减少气塞现象,从而降低排水噪声。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只保留伸顶通气管,在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安装的特殊配件,可有效降低水流速度,减小立管中的压力波动,从而降低排水噪声。
(3)选用合适的配件,改善排水水流工况。
排水水平支管与排水立管连接应采用Y型或TY型三通、四通,使横支管水流在进入立管前改变方向,减少水流进入立管时发生的碰撞,减少噪声。加大横干管管径和立管与横干管连接弯头的曲率半径。或装设具有稳定排水管内气压功能的特制配件,改善横干管的排水工况。保证排水系统中的水封特别是地漏的水封高度,以抵抗排水管道中的压力波动。
(4)对安静要求很高的建筑,可以采用同层排水方式。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规定:住宅卫生器具的排水管不宜穿越楼板进入他户。同层排水具有排水噪音小、渗漏水机率小、卫生器具的布置灵活等优点。同层排水安装方式上分为三种不同的方式:
①降板:即采用卫生间楼板(或局部楼板)下沉的方式
②墙排:俗称“管道井”墙体内管道排水。是指卫生间洁具后方砌一堵假墙,形成一定宽度的布置管道的专用空间,排水支管不穿越楼板在假墙内敷设、安装,在同一楼层内与主管相连接。
③垫层式。指垫高卫生间地面的垫层法。
2.4泵房嗓声的控制
住宅小区应尽可能独立设置给水泵房,没有条件时,应设置于最下层地下室,以降低泵房噪声对住户影响。
(1)水泵机组根据水泵型号等参数设置橡胶减振垫、弹簧减振器等隔振元件。
(2)水泵吸水管和出水管上,应安装可曲挠橡胶接头或其它隔振管件,以减少噪声沿管道传播。
(3)管道支架宜采用弹性支架或弹性托架等减振支架,水泵出水管穿墙和楼板处,洞口与管外壁之间填充弹性减振消音材料。
(4)水泵出水管上安装缓闭式止回阀,用以消除水锤。
3总结
本文针对建筑给排水管道噪声的分析与控制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从全国的整体情况来看,此类噪声依然比较严重,在部分地区并没有采用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将降噪工作放在首位,这样才能保证为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王颂,刘英奇.室内给水排水噪声的产生与控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1(06).
2、高风林.公路施工中的噪声污染与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3).
3、常金秋.浅谈住宅给排水噪声防治[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3):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