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探索高职计算机专业发展模式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我国中小型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不足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科研的现状,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师生应以帮助企业开发MIS和建设企业网站为切入点,加强校企联合,探索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高职;计算机专业;产学研结合
  
  中小型企业,特别是老国有企业普遍存在资金少、包袱重、人才缺乏、产品单一、市场狭窄的情况,面临发展困境。信息技术革命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失为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一条有效途经。然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远非简单地配置几台计算机或者连接Internet就能实现的,还需要有切合企业实际的管理软件与适当的信息发布渠道。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没有自主研发软件系统的部门和人才,购买商品软件或委托软件公司结合企业实际业务需求进行系统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也不一定能够保证软件的适用性与及时维护。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师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实用技术,具有软件系统开发、实施与维护能力,但却苦于没有项目可做,英雄无用武之地。笔者认为,应探讨企业与高职院校的最佳结合方式,使企业用有限的资金获得信息化水平的大幅提高,使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师生通过为企业开发信息系统实现产学研的完美结合,从而开创企业、学校、教师、学生多方良性互动的共赢局面。
  
  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我国中小企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国有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这些企业相互之间有一些交叉。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尤为迅猛,已成为中国经济中的新亮点。中小企业具有规模小、机构简单,对市场反应快、善于捕捉商机,进入和退出壁垒较低、可塑性强等显而易见的优势。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凸显出不可替代且大有可为的地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加入WTO、《中小企业促进法》颁布实施以及国家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给中小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使中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在世界经济浪潮中,企业发展不进则退、慢进则衰,中小企业面对全球化的经济形势,存在着发展战略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治理结构不合理,管理水平低、人才缺乏,资金短缺、筹资渠道有限,技术创新水平偏低以及受管理观念、经营条件、员工素质限制导致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等不利因素。具体表现在原材料供应不及时、产品生产周期长、交货不准时、产品积压及资源利用不合理等方面。要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营销系统,及时掌握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对市场需求做出迅速反应,必须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这样可以明显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与工作效率,增加新产品的开发能力,扩大市场销售空间,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在信息化时代生存与发展的中小企业,还要不断追求管理进步,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客户满意度、扩大企业影响力、挖掘企业资源。技术创新与信息化建设是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利器。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建立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而且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现代管理思想与方法。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业务重组、组织重组与管理重组,尽快改变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粗放、落后的局面,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企业信息化是指通过先进的技术配置优化企业内外部资源,使企业的运作与管理实现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进而改变工作方式、管理方式与组织架构,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过程。从国外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可知,实施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最高境界,完整的ERP是一个以MRPⅡ(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制造资源计划)为核心的庞大工程(如图1所示),是对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管理,对企业的三大流即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实施全面一体化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由于ERP系统非常复杂庞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实施工作量大、维护难度大、系统易用性与灵活性差等问题,尤其是对于现阶段的我国中小企业来说,无论从人力、物力还是财力上都难以承受。其实,大多数中小企业并不需要ERP的所有功能,只须根据企业的具体业务实际需求确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突破口即可。根据对相关资料的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当前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有两个,一是在企业内部使用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进行企业管理,对于生产制造型企业即相当于MRPⅡ,可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进行必要的扩充,包括人事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以及财务数据接口等主要模块;二是连接Internet,组建企业网站,发布商品信息,开展网上直销,收集客户信息,了解市场需求。
  
  学生学习现状高职学生的高考成绩大都不太理想,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有些学生是不得已而就读高职,多数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效果差,最终导致就业出路不畅。关键的问题是学生没能找准自己的位置与将来发展的方向。我国的计算机软件人才整体上结构不合理,这种不合理的结构形如橄榄球,缺少高级管理者和基础程序员。软件产业的人才结构通常分为“金领”、“白领”和“蓝领”,懂技术、行业知识与管理的软件高级人才属于“金领”,系统分析及设计人员属于“白领”,能够熟练编程的技术工人或基础程序员属于“蓝领”。三类人才的正常比例约为1∶4∶7,呈“金字塔”形,如图2所示。据市场调查,“蓝领”是软件产业人才结构中最紧缺的职位,应成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正确的就业定位与发展方向。而仅仅通过两年时间的课堂学习,是很难成为能够熟练编程的技术工人或基础程序员的,必须经过实际项目的开发与应用,才能积累实战经验,逐渐成熟。
  
  高职计算机专业产学研结合的途径
  
  产学研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计算机专业与职业院校其他专业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又有许多不同,这就注定了与其进行产学研合作的企业可能来自各行各业,而结合的途径又独具本专业特色。从办学水平和层次出发,高职计算机专业应该选择中小企业作为合作伙伴,与其他专业产学研结合工作一样,需要校企双方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在时间、设备、资金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可利用各种关系或通过学生假期社会实践进行调查等途径了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需求,选择为企业设计MIS和建立网站为突破口,确立产学研结合项目。
  需求分析阶段企业主管部门批准软件开发项目实施计划后,即可进入软件需求分析阶段。首先由教师带领学生进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用户对系统功能、性能、可靠性、安全性、资源消耗与利用、开发进度与接口等各方面的需求;其次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可行性分析与投资—效益分析,将可以接受的需求和分析结论编写成软件需求说明书或软件规格说明书。教师相当于系统分析员,学生的角色则为程序员,与企业用户之间的工作配合关系如图3所示。这一阶段往往还需要根据现代管理学理论与系统要求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必要的优化处理,相关专业教师、企业管理层的支持与未来的系统实际操作者之间的密切配合显得尤为重要。
  
  系统分析与设计阶段这是产学研结合中最重要的阶段。首先,根据项目要求和企业现有条件决定开发人员的配备和地点选择,如果有必要并且有条件的话,可以进驻企业进行项目开发,这样有利于听取企业对项目开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开发进度甚至功能细节;也可由学校提供开发所需的硬件配置、网络资源等,优点是教师可以不停课进行指导,各种可利用资源较企业丰富。其次,教师根据项目的特点进行功能划分,如MIS的开发需要进行数据库设计、软件界面与代码设计、开发文档的编写与整理、系统集成与测试、系统安装与维护等。网站建设需要素材收集、音视频信息处理、动画制作、静动态网页编辑、服务器安装与设置、数据采集与分析等。对学生要做到知人善任,根据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文字表达与处理能力以及美术功底进行分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再次,教师带领学生对项目所需的硬件配置与软件环境进行研究和完善,确定项目开发模式,选择软件开发方法,制定项目开发进度计划等,其间会用到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络原理与应用等课程的相关知识。最后,按照既定的计划、模式和方法,选择合适的开发环境和平台进行系统设计与实现,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不同的开发项目,可能涉及SQL Server、Access、VF、VB、VC、ASP.Net、JAVA、Delphi、PB等或者是PhotoShop、Freehand、CorelDraw、FrontPage、Flash、Dreamweaver、Fireworks中至少二至三门课程的内容以及一些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学生可以从中掌握各门知识的综合运用乃至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分析,由学生负责大部分的设计和实现工作,这样教师可以从繁重的界面与代码设计中解脱出来,还可让学生得到更多有效的锻炼。学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遇到问题可采取请教老师、查阅资料、上网求解、同学交流等多种途径进行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良好的职业道德。
  系统测试与实施阶段这个阶段包含大量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常规课堂上不太容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教师需要从系统集成、测试、打包到安装、调试、实施以及维护等各个方面给予详细讲解和耐心指导,有些内容也可贯穿在前面的设计阶段中。必要时可以安排学生常驻企业,负责系统的实施与维护工作,进一步积累项目开发经验。
  中小企业通过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可以利用有限的投资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规范企业管理,使企业尽快适应加入WTO后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充分利用信息社会带来的便利和发展机遇,同时可以解除企业对于系统实施与维护的后顾之忧,解决企业信息化人才不足等实际问题。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通过与中小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可以深化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充实教师教研活动内容,提高专业科研水平,加速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优化高职计算机专业师资,最主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适应就业市场的能力,提高职场竞争力,摆脱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困境,引导职业教育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王稳.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3.
  [2]马战宝.基于Intranet的商品混凝土生产控制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西安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6.
  [3]施伯乐.程序员级、高级程序员级软件知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4]陈天娥.计算机系产学研结合的实践与思考[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5]苏志刚.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企业科技,2003,(8).
  作者简介:
  马战宝(1969—),河南济源人,199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3~2006年在职攻读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应用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开发。
其他文献
摘要: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应根据国家教育部、各省教育厅有关学生考核成绩的评定办法,结合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参考企业、家长与学生的意见,提出科学合理的综合评定方法。  关键词:学生;学业成绩;评定依据    在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研室、教师(包括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依据有关学生学习成绩评定办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给出一个正确、客观的教学评价。针对如何深入进行教学评价的改革、在学生学
随着教育事业的逐步壮大,对于同学的素质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就要不断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学校化学的学习需要随着化学的实际
动液面对于确定油井合理的生产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油田一般使用基于声波反射原理的回声仪来记录反射声波信号,从而获得动液面。本文主要研究基于亚声波的动液面连续检测技术。
目的探索在农村如何更有效地开展好妇女健康行动任务,规范以防治"宫颈癌、乳腺癌"(两癌)为目的的普查模式。方法从分析我市032项目工作情况入手,探讨妇幼保健机构在农村妇女健康
阐述健康档案的定义,分析健康档案的建立、管理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康档案建立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