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就去见你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y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一年我做过最值得的事情,就是去见了两个人。
  一次是暑假和朋友羽衡旅游时,行至山东境内,我随口提起两年多没见的济南好友橙子,羽衡便提议不如顺道去看看对方。我的第一反应是算了吧,虽说橙子是我最为珍视的异地友人,但总觉得临时起意的造访是一种打扰,万一他并不乐意被我占用宝贵的休息时间呢?但羽衡说:“别想那么多,人都是见一面少一面的。”
  说见就见,我立刻将原定的行程延长了两日。在微信上跟橙子说了计划后,他迅速确定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并嘱咐我济南近日持续高温,一定要注意防暑。
  说起来,不算这次,我和橙子也只见过两面而已。作为职场上的前辈和婚恋问题上的军师,他在我心里是最为依赖的朋友。虽然我们平时在微信上聊得频繁,但奈何相距遥远,见一面并不容易。



  我不是头一回来济南,在认识橙子之前,这座城市对我而言从来没有太多新鲜感。但这次,我准备认真记住“去见他”的每一个时刻——下了高铁后排队等公交车时停留的树荫,在酒店里匆忙洗漱、更衣、化妆的专注,下班高峰期乘坐网约车在狭窄的街道里走走停停,“全国最长城市道路”经十路宽敞整洁,马路两边高楼鳞次栉比……好像这座城市的细枝末节,全都值得期待。
  我们约在经十路的万象城见面。橙子比从前更精神了,岁月仿佛没有在他身上烙下印记。他夸我比之前气色好很多,我笑了,现在的我,比任何时候都更爱自己。
  我们边吃边聊,我滔滔不绝,橙子微笑倾听,不时接话,手也没闲着,几乎剥完了整份小龙虾,一颗一颗全进了我的碟子。
  有人说,约人见面能使见面的前后几天都沾光变成好日子。深以为然。我常常觉得,某些遥远的情谊真是神奇的际遇,哪怕几年才见一面,但彼此之间相处舒服,聊天绝不会冷场,身心放松得好像天天在一起一样。


  另一次是秋天某个暑热未退的傍晚。下班后,我匆匆去见阔别三年半、曾经心仪了很久的人。
  許多年前,我所莽撞践行的轰轰烈烈、即刻启程的为爱奔赴,全都与他有关。曾经我耗尽笔墨装点着这场自我感动的遥远单恋,只有极其偶然的机会,才能见他一面。
  见了面,好像除了吃饭、聊天,最多再增加一项散步吹风,就没有其他内容了。不谈恋爱,所以没有爱情里常见的怨怼嗔怪、小心翼翼,每次都大大方方地插科打诨。到头来,纵然跋山涉水,也只有记忆是唯一的行李。
  后来我和他因为一点儿误会渐行渐远,内心始终万分遗憾,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再见对方了。直到最近两年,或许是年纪渐长,或许是环境改变,我开始放下一些无意义的执着,重新拥抱内心深处的冲动:珍惜眼前的一切,即刻去见想见的人。
  这一回,他有事相求,我不卑不亢,我们约在彼此熟悉的商圈,到处都有当时的回忆。但当我面对着已变得“沧桑”的他时,臆想的感慨万千、无语凝噎根本来不及登场就被理智打败。我认真思考如何处理他拜托我的事情,以及烤鱼该点什么口味的……整个席间,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叙旧,气氛波澜不惊。
  饭毕,两个人重新融入热气蒸腾的暗夜,我跳上路边拉客的小车对他挥手道别,他则朝着不远处的地铁口走去——这是我曾经幻想过无数次却从未上演的潇洒剧情。他不会知道,我多么感谢这一次短暂的相见,不为改变任何,只为一场告别。


  “现在就去见你”像是专属于青春的浪漫。年纪渐长后,大家不得不更关注眼下的问题,维系情感成了繁忙生活中的点缀。如果不是双向奔赴,好像就没有意义。我们拼命想去更远的地方,结交更多的朋友,努力变成更好的自己,却常常忘记认真对待已经拥有的一切。
  朋友羽衡则像个异类。他珍视的友人在几年前选择了北漂,此后的每个国庆假期,成了他们固定的见面时间。通常他们会提前商量好一个目的地,分头前往,一起在陌生的地方游逛几天,再从不同的登机口飞回自己的城市。
  记得有一年,羽衡告诉我国庆假期他们约在海南见面,叫我陪他逛街置办行头。我大为震惊。认识他快20年了,还从来没见过他如此重视一次旅行。那个周末我陪他挑了衣服、鞋子、背包……旁观他一遍遍确认机票、酒店细节、景区通知等,他如此慎重,只为一年一度的见面万无一失,不虚此行。
  说实话,也是在最近两年,我才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羽衡坚持的那份仪式感。过去我总有太多借口,工作繁忙,距离遥远,没有时间,等天凉快(暖和)……实际上,那些本能拥有更多回忆与意义的碎片时间,也不过是用来刷手机了而已。
  尤其在“后疫情时代”,我更加明白:凡事应当做则做,尽量不留遗憾。
  前不久我退了出租屋,搬回离家近的地方,哪怕要面对爸妈的唠叨和催婚,我也想多陪陪他们;周末,我积极约老朋友叙旧,不再计较“凭什么每次都是我主动发消息”,事实上每次见面大家都既激动又开心;我放弃了跳槽的机会,只因现在的单位离姥姥家近,我还能多蹭几顿姥姥做的饭……疫情动摇了我一心往外跑的念头,我只想认真拥抱我在乎的人们,多看他们几眼。
  当我试着改变生活的主线,逐渐认清自身真实的需要时,我终于发现,只有行动力强,遗憾才会肉眼可见地变少。
  一次或远或近的奔赴,就像给生命充电,当再回到原本的生活里,便增添了坚持下去的力量。
  这力量如此珍贵。当生活的琐碎压在身上,当自己快要被消耗成只会感叹生命无常的人,只要一想起我还有想要见的人,我还没有见他们一面,或我还有见他们一面的可能时,再崎岖的前路,都不算漫长。
其他文献
身为演员、音乐人、主持人、环球小姐、服装设计师,张萌集美貌智慧与气质于一身。与《宝贝》中静波的大胆奔放不同,出身于音乐世家的张萌性格温婉、顾家、喜欢小孩,平时最爱弹钢琴,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型。  这次和六六合作,作为新一代“六女郎”,有没有和海清、李念比较的压力?  我觉得任何一个人刚出来都会不适应,但是最大的压力其实是跟我自己比,因为我这次是一种比较大胆创新的表演方式,有很多人很喜欢,觉得她很真实
期刊
我年轻的时候喜欢跑来跑去,所以使用过各种交通工具。  我偏爱夜途,这样会遇到不同于白日的美,照片根本无法还原。  石河子到塔城的双层大巴卧铺上,同行的老师指着黏满胶带的车窗说:“据说这辆车冲进过赛里木湖。”  现在想来,冲进赛里木湖根本是个笑谈,那时竟然信以为真。12个小时的夜班车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侧是茫茫的骆驼刺。每隔几个小时会停車短暂休息,司机师傅喊道:“上厕所的同志们,男的左边女的右
期刊
早晨刚一起床,阿尔姗娜就问奶奶:“妈妈什么时候回来?”  “下午五六点吧。”奶奶回答。  但阿尔姗娜搞不懂时间的确切界限,只是觉得下午遥遥无期,迟迟不来,于是问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爸爸同意带她去公园玩,以此来消磨漫长的等待时间。她骑了木马,采了芒草,看了红葉,又在秋天的湖边走了一圈,把对我以及我所带来的礼物的巨大期待,消磨在湖水细细的涟漪中,最后再让爸爸带她吃了一顿馆子,这才快马加鞭地朝家中赶。  
期刊
一  兰州倚居黄河,菜场里的鱼贩每天总有新鲜货叫卖。我家有一半南方血统,于是鱼也成了童年回忆里的一道常见菜。二  当时我们一家四口里包括一只名叫“丢丢”的猫。这只猫是寒冬腊月从自行车棚里跟着母亲回家的,没有做过绝育,没用过豆腐猫砂,没吃过冻干零食和进口猫粮,如今看来完全站在科学喂养的反面。但丢丢活得安然健康,平日里胃口很好,爱吃玉米和鱼汤。于是,我妈下班带回来的食材里,常常又加上“鱼杂”。  鱼肚
期刊
一  翻翻中国的文学地图,某一个地方因为某位作家的执着书写而闻名的,实在算不上少数。远一些的,有柳宗元的永州、柳州,苏轼的黄州、密州;近一些的,也有老舍的济南、郁达夫的北平、张爱玲的香港、迟子建的北极村……但像高邮这样,广为读者偏爱,并且能让人每每提起来脸上总洋溢着欢快的市井气息的,到底还是少数。  提起高邮,人们随口就能背出不少句子:“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下过大雨,你来
期刊
在丽江永胜古镇,刚被井水冲洗一新的石板路上,珐琅银匠小谭正以令人眼花缭乱的手速摇动抽银丝机器的把手。他媳妇手中握着银丝的一头,边向前跑边回头。小谭大声催促她:“别东张西望,别跑歪了,旁边是别人的赛道!要笔直地跑,要匀速跑!”一根纤细的银丝正在两人之间生成。小谭7岁的女儿说:“只要一抽银丝,爸爸就成了魔鬼教练,那一头不管是谁拉着银丝,都会挨训。”  小谭闻声说:“当年,我在这条石板路上跑了7年,我爷
期刊
四例确诊。两个小区升级为中风险区。全员核酸……  消息一个一个传来,我们安之若素,照常上班。  外地朋友打来电话询问情况,惊讶于我们的一切如常,问:“疫情都无法让你们停止工作吗?”笑答:“只会让我们的心更火热。”  这自然是开玩笑。但那时的我们,的确一切如常。  2021年10月底的兰州,因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出现,频频出现在新闻中。  与2020年初相比,所有人都淡然而笃定。我们一轮一轮做核酸检测
期刊
一  在北京读大学的女儿要回家一趟,因为暑假在家门口社区医院接种的某疫苗,到了接种第二针的时间。  在我们三个人的微信群里,女儿发了张回家的火车车次截图,我立即从沙发上弹起来,做出“磨刀霍霍向猪羊”的姿势:“回家,做什么给她吃?”  “她喜欢吃糖醋排骨、油爆小河虾,喜欢炒年糕,喜欢夹黄油的菠萝包。”我一边说着,一边在便签纸上唰唰写下要买的东西。  第二天一下班,我就直奔超市,提着满满两大兜东西回来
期刊
裂帛,是撕裂锦缎的声音。  锦缎,我没有撕过,粗布我倒是撕过,刺啦——那声音的确是爽利的,干脆利落,甚至接近轻灵。没有利刃的介入,只用两手一抻,布就裂作两半。这样想着,我开始羡慕旧时在布庄上班的人,那样,岂不是每天都可以听到裂帛之声?  帛,裂开,在案上,分成了“楚河汉界”。两片布就此别过,这一片被做成了旗袍,那一片被做成了夹袄;这一片被裁剪成了肚兜,那一片被做了鞋面。好听的裂帛之声,其背后也可能
期刊
一  1983年,我14岁。那一年的除夕是2月12日。早在几天前,父亲就跟母亲说,今年春节,他打算向领导申请值班,从除夕到初三。母亲坚决不同意,说:“家家户户都在家团圆过年,你却要在最关键的4天值班,不行!”  父亲附在母亲耳边低声说了几句什么,仿佛往蜡像上吹了口热风,母亲刚刚还愤怒不满的表情,瞬间变得柔和了,还高兴地点头表示认同。这是我记忆中唯一的父亲用言语说服母亲的场景,说服速度之快,母亲的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