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年来,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必须深入调查,才能找出问题的症结,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 教育;职业定位
【中图分类号】 G40-05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1074(2009)04-0152-01
1 做好教育中的职业定位的途径
1.1 教师的生命意义 教师的生命意义体现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性。做到这点需要具备三个条件,首先教师对于教育必须有比较清晰和坚定的立场和价值观。再次教师必须有自主的愿望和能力。再有就是教师要具备自主发展的方法和策略。作为一个教师,必须注重其生命意义的提升。自我反省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不仅对我们显而易见的行为进行反思,更要对处处存在的缄默知识进行反思。
1.2 做好教育中的职业定位,要重视教师职前教育的经验课程 在教师培养中,对实践的重视并不是新近的事。虽然在接触教育实际意义上,教师职前教育活动中的经验课程早已存在,但建立在严格的认识论意义上的经验课程还没真正建立起来。教师职前教育经验课程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关于运用教育工具的经验,二是运用教育工具于对象的经验。
1.3 使课程定位与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1.3.1 应围绕自己的主体专业建立校本课程 其次在教材内容的取舍上体现在目前还没有一种具有专业特色的教材的情况下,教师要突出专业特色,对现行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按照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教学的内容。
1.3.2 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成功教学的一个根本的经验是变小为大,将教学从课内引向课外。在课内教学的基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还可以通过整合校园文化资源,参与团委、学生会、校园文化社团组织的各类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包括开设讲座、组织征文、组织演讲比赛、辩论赛等。
1.3.3 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课程教学手段的使用要注意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一方面,要积极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另一方面,保留和吸收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在现代教育手段的采用上,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资源优势。
1.3.4 结合其他课程开发人文素质课程群 从长远而言学校应当建立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大课程群。当前而言,通识教育课程群的建设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通过课程建设,可以推动人文通识课程群建设。
1.4 要针对课程进行评价 如一个语文教师,在国家的课程标准颁布之前,研制结束之后,根据已有的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经验,提出自己的修订意见。
1.5 要帮助学生做好职业发展规划 职业生涯个人规划的意义体现在全面、深入、客观的分析和了解学生,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有明确的定位。在学生自我剖析与定位的基础上,设立职业目标,通过积极的行动与措施争取职业目标的实现。
1.6 教师进行职业指导的理论基础
1.6.1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说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发展人的劳动能力,其主要特征是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多方面的广泛、充分、自由、统一发展,实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马克思指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就是要帮助他们实现智力和体力在实际工作岗位上中的完美结合,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操作,提高职后的转岗换岗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6.2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连续从事和承担的职业、职务、职位的过程,是人的一生中与工作相关的活动、行为、态度、价值观、愿望的有机整体。学生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通过对就业环境和形势的分析,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品质等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避免就业的盲目性,降低就业失败的可能性,为个人走向职业成功提供最有效的途径。职业生涯规划包含了目标的确定、计划的实施及目标的实现的全过程,要求高职院校从学生入学起,就应开始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并把它纳入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帮助高职学生顺利就业与成才发展。
1.6.3 过程取向理论 人的职业心理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因而个性与职业的匹配不可能一次就可以完成的。过程取向理论就是从动态角度研究人的职业行为、职业发展阶段的。随着实践的发展,过程取向理论日趋成熟,
1.7 生涯教育的途径主要有课程介入、专题辅导和教学渗透,具体可以通过这样几个途径实施
1.7.1 课程介入 它是通过专门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充分发挥课程在职业生涯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通过正规教学的形式,由专职教师或职业指导专家担任教学工作,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职业知识,帮助学生探索自我,了解职业世界,合理地设计自己接受教育的计划和选定未来的职业。其教学方式多种多样,除课堂教学之外,还可采取其他方式。
1.7.2 专题辅导 主要有心理辅导、信息咨询辅导和校正性辅导。心理辅导主要针对在职业选择方面个人心理准备不足的学生,指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增进自我认识,并确定与个人特征相符合的职业领域。信息咨询指导是一种通过职业信息的提供来帮助学生增进对职业世界的了解的方法。校正性辅导主要针对职业选择错误的学生。这类学生包括:职业选择与个性心理、生理素质不相符合者,职业选择与个人能力、所学专业不相符合者,以及非主观原因引起的职业选择错误的学生。校正性指导应了解造成学生职业选择错误的原因并帮助他们去克服。
1.7.3 教学渗透 这是指在学科或专业教学中,以拓展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念、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设计意识与思维等。学科与专业教学的内容中富含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素材语文教学中的人物传记,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素材,心理学原理等等,合理加以运用,即可使教学收到“双重”功效。将职业生涯教育与学科教学工作、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并与技能训练相结合。进一步增强职业意识,明确学习努力方向。
1.7.4 社会实践 通过组织对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的考察、参观,对以往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典型模范人物的调查、访问以及其它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对学生有关能力的培养。
1.7.5 与用人单位、劳动人事和其它相关政府部门及社会就业中介服务组织的联系与合作通过种方式广泛收集人才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要利用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人才信息网、组织供需见面会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进行就业辅导和求职就业行为训练。
1.8 生涯教育的方法 职业生涯教育的方法主要有个别咨询、团体辅导、范例引导、同伴互助、实践体验、模拟演练等。
1.8.1 个别咨询 个别咨询是指教师学生存在的个性问题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学校的学生个性鲜明,其职业意识、职业期望、职业兴趣、职业生涯发展同路选择等各不相同,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满足这种个性化的要求,采取个性化的设计;同时,职业生涯设计过程中,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期望等属于学生的个人秘密,集体辅导容易导致学生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不利于辅导效果的取得。
1.8.2 团体辅导 辅导又称集体咨询、群体咨询或小组咨询,是指教师对学生团体进行讲解和训练,同时接受多个学生咨询的辅导方法。
1.8.3 范例引导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的范例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职业生涯设计结果范例,即通过职业生涯设计获得职业生涯成功的范例,以帮助学生认识职业生涯设计的价值与意义;另一类是职业生涯设计过程范例,即职业生涯设计过程科学、适宜、规范,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范例引导以事实说服为主,具有真实性、现实性、可模仿性,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与采纳。
1.8.4 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是指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帮助、启发,提高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性,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教育。职业生涯设计教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让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共同讨论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与理想,选择职业生涯发展同路,制定职业生涯设计方案,相互监督职业生涯设计以及相应的学习与培训计划的落实,以形成正确的职业概念与职业观念;相互鼓励以战胜职业生涯设计及学习中的困难等。
2 结语
如何在教育过程当中强化“就业意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相关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也正处在不断成熟的阶段。值得一提的是,传统教育中关于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培养与塑造并没有过时,但面向实践的职业定位和培养也同样重要,两者均不可偏废。毕竟培养德才兼备,一出校门便能在职场上展现竞争力的学生,才是教育的方向和本质。如何进一步缩短校门与职场之间的距离,将是每一个教育者不容回避、不断思考总结的时代命题。
参考文献
[1] 张 瑞,刘志军.教师:不可或缺的课程评价主体[J].课程、教材、教法,2008,(8)
[2] 于泽元,田慧生.教师的生命意义极其提升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8,(4)
【关键词】 教育;职业定位
【中图分类号】 G40-05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1074(2009)04-0152-01
1 做好教育中的职业定位的途径
1.1 教师的生命意义 教师的生命意义体现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性。做到这点需要具备三个条件,首先教师对于教育必须有比较清晰和坚定的立场和价值观。再次教师必须有自主的愿望和能力。再有就是教师要具备自主发展的方法和策略。作为一个教师,必须注重其生命意义的提升。自我反省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不仅对我们显而易见的行为进行反思,更要对处处存在的缄默知识进行反思。
1.2 做好教育中的职业定位,要重视教师职前教育的经验课程 在教师培养中,对实践的重视并不是新近的事。虽然在接触教育实际意义上,教师职前教育活动中的经验课程早已存在,但建立在严格的认识论意义上的经验课程还没真正建立起来。教师职前教育经验课程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关于运用教育工具的经验,二是运用教育工具于对象的经验。
1.3 使课程定位与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1.3.1 应围绕自己的主体专业建立校本课程 其次在教材内容的取舍上体现在目前还没有一种具有专业特色的教材的情况下,教师要突出专业特色,对现行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按照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教学的内容。
1.3.2 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成功教学的一个根本的经验是变小为大,将教学从课内引向课外。在课内教学的基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还可以通过整合校园文化资源,参与团委、学生会、校园文化社团组织的各类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包括开设讲座、组织征文、组织演讲比赛、辩论赛等。
1.3.3 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课程教学手段的使用要注意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一方面,要积极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另一方面,保留和吸收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在现代教育手段的采用上,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资源优势。
1.3.4 结合其他课程开发人文素质课程群 从长远而言学校应当建立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大课程群。当前而言,通识教育课程群的建设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通过课程建设,可以推动人文通识课程群建设。
1.4 要针对课程进行评价 如一个语文教师,在国家的课程标准颁布之前,研制结束之后,根据已有的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经验,提出自己的修订意见。
1.5 要帮助学生做好职业发展规划 职业生涯个人规划的意义体现在全面、深入、客观的分析和了解学生,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有明确的定位。在学生自我剖析与定位的基础上,设立职业目标,通过积极的行动与措施争取职业目标的实现。
1.6 教师进行职业指导的理论基础
1.6.1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说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发展人的劳动能力,其主要特征是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多方面的广泛、充分、自由、统一发展,实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马克思指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就是要帮助他们实现智力和体力在实际工作岗位上中的完美结合,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操作,提高职后的转岗换岗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6.2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连续从事和承担的职业、职务、职位的过程,是人的一生中与工作相关的活动、行为、态度、价值观、愿望的有机整体。学生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通过对就业环境和形势的分析,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品质等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避免就业的盲目性,降低就业失败的可能性,为个人走向职业成功提供最有效的途径。职业生涯规划包含了目标的确定、计划的实施及目标的实现的全过程,要求高职院校从学生入学起,就应开始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并把它纳入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帮助高职学生顺利就业与成才发展。
1.6.3 过程取向理论 人的职业心理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因而个性与职业的匹配不可能一次就可以完成的。过程取向理论就是从动态角度研究人的职业行为、职业发展阶段的。随着实践的发展,过程取向理论日趋成熟,
1.7 生涯教育的途径主要有课程介入、专题辅导和教学渗透,具体可以通过这样几个途径实施
1.7.1 课程介入 它是通过专门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充分发挥课程在职业生涯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通过正规教学的形式,由专职教师或职业指导专家担任教学工作,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职业知识,帮助学生探索自我,了解职业世界,合理地设计自己接受教育的计划和选定未来的职业。其教学方式多种多样,除课堂教学之外,还可采取其他方式。
1.7.2 专题辅导 主要有心理辅导、信息咨询辅导和校正性辅导。心理辅导主要针对在职业选择方面个人心理准备不足的学生,指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增进自我认识,并确定与个人特征相符合的职业领域。信息咨询指导是一种通过职业信息的提供来帮助学生增进对职业世界的了解的方法。校正性辅导主要针对职业选择错误的学生。这类学生包括:职业选择与个性心理、生理素质不相符合者,职业选择与个人能力、所学专业不相符合者,以及非主观原因引起的职业选择错误的学生。校正性指导应了解造成学生职业选择错误的原因并帮助他们去克服。
1.7.3 教学渗透 这是指在学科或专业教学中,以拓展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念、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设计意识与思维等。学科与专业教学的内容中富含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素材语文教学中的人物传记,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素材,心理学原理等等,合理加以运用,即可使教学收到“双重”功效。将职业生涯教育与学科教学工作、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并与技能训练相结合。进一步增强职业意识,明确学习努力方向。
1.7.4 社会实践 通过组织对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的考察、参观,对以往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典型模范人物的调查、访问以及其它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对学生有关能力的培养。
1.7.5 与用人单位、劳动人事和其它相关政府部门及社会就业中介服务组织的联系与合作通过种方式广泛收集人才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要利用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人才信息网、组织供需见面会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进行就业辅导和求职就业行为训练。
1.8 生涯教育的方法 职业生涯教育的方法主要有个别咨询、团体辅导、范例引导、同伴互助、实践体验、模拟演练等。
1.8.1 个别咨询 个别咨询是指教师学生存在的个性问题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学校的学生个性鲜明,其职业意识、职业期望、职业兴趣、职业生涯发展同路选择等各不相同,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满足这种个性化的要求,采取个性化的设计;同时,职业生涯设计过程中,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期望等属于学生的个人秘密,集体辅导容易导致学生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不利于辅导效果的取得。
1.8.2 团体辅导 辅导又称集体咨询、群体咨询或小组咨询,是指教师对学生团体进行讲解和训练,同时接受多个学生咨询的辅导方法。
1.8.3 范例引导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的范例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职业生涯设计结果范例,即通过职业生涯设计获得职业生涯成功的范例,以帮助学生认识职业生涯设计的价值与意义;另一类是职业生涯设计过程范例,即职业生涯设计过程科学、适宜、规范,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范例引导以事实说服为主,具有真实性、现实性、可模仿性,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与采纳。
1.8.4 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是指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帮助、启发,提高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性,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教育。职业生涯设计教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让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共同讨论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与理想,选择职业生涯发展同路,制定职业生涯设计方案,相互监督职业生涯设计以及相应的学习与培训计划的落实,以形成正确的职业概念与职业观念;相互鼓励以战胜职业生涯设计及学习中的困难等。
2 结语
如何在教育过程当中强化“就业意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相关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也正处在不断成熟的阶段。值得一提的是,传统教育中关于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培养与塑造并没有过时,但面向实践的职业定位和培养也同样重要,两者均不可偏废。毕竟培养德才兼备,一出校门便能在职场上展现竞争力的学生,才是教育的方向和本质。如何进一步缩短校门与职场之间的距离,将是每一个教育者不容回避、不断思考总结的时代命题。
参考文献
[1] 张 瑞,刘志军.教师:不可或缺的课程评价主体[J].课程、教材、教法,2008,(8)
[2] 于泽元,田慧生.教师的生命意义极其提升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