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如今的大寨村,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村容整洁,乡风文明,村级产业蓬勃发展,旅游建设热火朝天……
2015年,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乡大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442元,较2014年增长755元,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这些变化与成绩,离不开大寨村民的辛勤付出,更凝聚了城步县发改局驻村扶贫工作组的智慧和汗水。
“六步曲”打造特色产业
大寨村距城步县城64公里,地处边远,交通闭塞,是典型的高寒山区村。全村735人,经济来源主要依靠传统农业,辅之以高山延季蔬菜种植,由于近几年市场不景气,农户种植信心严重受挫,部分种植大户损失惨重。
县发改局调研后,认真分析了村情,分“六步”制定了帮扶计划。
大胆决策。县发改局党组就大寨村驻村帮扶工作召开了专题会议,通过党组成员集体研究,达成共识:大寨村的驻村帮扶工作要结合当地优势,着眼长远,在特色产业上做文章。
科学论证。大寨村的土壤、气候适合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如何做到村级产业发展与旅游主导发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为此,驻村工作队员多次上门向农业、林业、旅游部门和相关专家咨询,最终确定在大寨村发展种植产业,即种植猕猴桃、苗乡梨、冬桃三种水果。这三种水果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受益面积大。猕猴桃、苗乡梨适应海拔500米以上高山种植,因昼夜温差大,种出的水果糖分足、口感好。大寨村完全符合这一条件,尤其难得的是这两种水果在城步本土技术成熟,能就近引进;冬桃属首次引进试种水果,九、十月成熟,正值旅游旺季,这一品种源自安徽,完全匹配旅游发展需要。
实地考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2014年7月,发改局派驻村工作组专员赴安微现场考察冬桃种植。同年9月18日,驻村工作组组织大寨村40名村民分别实地考察了本县茅坪镇大古联龙村和兰蓉乡尖头田村的猕猴桃、苗乡梨种植项目,村民们均对这两个项目怀有极大兴趣。经村“两委”及村民大会讨论通过,最后确定实施以上三种水果种植。
规划实施。根据大寨村山林田地的分布特点,结合当地旅游发展的需要,驻村工作组对猕猴桃、苗乡梨、冬桃三种水果的种植区域和面积进行了科学规划。苗乡梨花和冬桃花很漂亮,可供游客观赏,可靠近村公所和公路沿线种植,面积140亩;猕猴桃靠山种植,面积120亩。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驻村工作组分三批次向大寨村民发放水果苗木1.7万株,平均每户种植水果120株,种植户占村总农户90%以上。
跟踪管理。产业发展的成败关键在于管理,只种不管,等于白种。为此,驻村工作组自始至终把管理工作当作一件重要的工作来抓。与种苗供方签订技术与保质协议,从栽种、施肥、病虫防治到田间管理技术,实行全程跟踪服务。2015年短短半年时间,技术人员已到大寨村开展6次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为强化村民责任心,在发放种苗的同时,收取每株一元钱的苗木款,村里再用这笔钱买农药化肥,按种植规模面积返还给种植户。帮助成立了“侗寨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
以奖代补。对于以下两种产业种植情况,进行以奖代补:一是林下间种。凡按要求完成并经扶贫工作组验收合格的,每亩奖补200元,这样既发挥了农户的积极性,又能最大限度地产生经济效益。二是猕猴桃搭架补助。相对其它两种水果种植,猕猴桃种植成本较高,仅搭架就需将近2000元/亩,为激发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凡种植猕猴桃的农户,每亩奖补500元。以奖代补措施的实施,一方面让村民在产业产生效益前有其它收益来填补,另一方面又充分调动了村民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六到农家”助推旅游升温
大寨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这里有密集的侗族民族建筑群,有近1700年的东晋古杉群落,“中国杉树王”亦傲立于此。大寨村毗邻红军长征纪念碑,有着“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南山大草原后花园”之称,近年来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十大旅游名胜村”“湖南省名村名寨”,2014年被评为“湖南十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神奇的旅游景观和美誉吸引天下游客慕名而来,村旅游经济一度向好。
如何搞好村级旅游资源基础建设,让大寨村旅游继续升温,使之成为城步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2013年,湖南省发改委在全省进行一批“六到农家”示范村建设试点工作,每个试点村300万元,全省共50个名额。县发改局得此信息后,牢牢地抓住此机遇,全力做好前期工作,积极为城步县争取了一个建设名额。后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将此项目在大寨村实施。
“六到农家”是指在农村施行水、电、路、气、房、环境改善等六个方面的建设要求实施到村,甚至到每户农家。“六到农家”建设是湖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尝试,是改善民生的新举措,如果项目建设完成,将极大地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驻村工作组利用“六到农家”示范村建设的契机,协同村里和旅游指挥部紧扣建设项目,对大寨村民居改造、河堤、人安饮水、亮化、美化、绿化等建设进行了一系列艰苦细致的规划、协调、建设工作。
2014年开始,城步县以省级“六到农家”项目建设资金为牵引,整合各部门配套和自筹资金1610万元,着力打造“十里长寨”旅游景点。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800万元。如今,大寨村的“六到农家”示范村建设工作初见成效,尤其是民居改造,尽显民族特色,古朴、神秘,游人观之,无不举手点赞。如今的大寨村一到旅游旺季,游人如织,已经成为度假、休闲、观光的热门去处。
人人有帮 家家有扶
大寨村农业资源较贫乏,全村735人,耕地只有623亩,林地6000余亩,且全都分到农户,村集体没有一亩山和一分田,整个村级集体收入来源仅靠村里对外承包的游客接待中心每年8000元的承包费,村级财政十分困难。如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级财政收入?这又是一道难题。“改输血型扶贫为造血型扶贫”,2015年县扶贫工作大会后,县发改局党组集体研究,做出以上决定。
2015年初,由发改局投资对村游客接待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并于5月底完成。经升级改造后,游客接待中心的对外承包费大大提高,由每年8000元提高到现在的47500元,提高了近6倍。改造升级游客接待中心将会成为村里一笔源源不断的“扶贫款”,随着村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不断增量、扩大,将会成为旅游和产业发展的又一助推器。
2015年,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乡大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442元,较2014年增长755元,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这些变化与成绩,离不开大寨村民的辛勤付出,更凝聚了城步县发改局驻村扶贫工作组的智慧和汗水。
“六步曲”打造特色产业
大寨村距城步县城64公里,地处边远,交通闭塞,是典型的高寒山区村。全村735人,经济来源主要依靠传统农业,辅之以高山延季蔬菜种植,由于近几年市场不景气,农户种植信心严重受挫,部分种植大户损失惨重。
县发改局调研后,认真分析了村情,分“六步”制定了帮扶计划。
大胆决策。县发改局党组就大寨村驻村帮扶工作召开了专题会议,通过党组成员集体研究,达成共识:大寨村的驻村帮扶工作要结合当地优势,着眼长远,在特色产业上做文章。
科学论证。大寨村的土壤、气候适合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如何做到村级产业发展与旅游主导发展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为此,驻村工作队员多次上门向农业、林业、旅游部门和相关专家咨询,最终确定在大寨村发展种植产业,即种植猕猴桃、苗乡梨、冬桃三种水果。这三种水果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受益面积大。猕猴桃、苗乡梨适应海拔500米以上高山种植,因昼夜温差大,种出的水果糖分足、口感好。大寨村完全符合这一条件,尤其难得的是这两种水果在城步本土技术成熟,能就近引进;冬桃属首次引进试种水果,九、十月成熟,正值旅游旺季,这一品种源自安徽,完全匹配旅游发展需要。
实地考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2014年7月,发改局派驻村工作组专员赴安微现场考察冬桃种植。同年9月18日,驻村工作组组织大寨村40名村民分别实地考察了本县茅坪镇大古联龙村和兰蓉乡尖头田村的猕猴桃、苗乡梨种植项目,村民们均对这两个项目怀有极大兴趣。经村“两委”及村民大会讨论通过,最后确定实施以上三种水果种植。
规划实施。根据大寨村山林田地的分布特点,结合当地旅游发展的需要,驻村工作组对猕猴桃、苗乡梨、冬桃三种水果的种植区域和面积进行了科学规划。苗乡梨花和冬桃花很漂亮,可供游客观赏,可靠近村公所和公路沿线种植,面积140亩;猕猴桃靠山种植,面积120亩。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驻村工作组分三批次向大寨村民发放水果苗木1.7万株,平均每户种植水果120株,种植户占村总农户90%以上。
跟踪管理。产业发展的成败关键在于管理,只种不管,等于白种。为此,驻村工作组自始至终把管理工作当作一件重要的工作来抓。与种苗供方签订技术与保质协议,从栽种、施肥、病虫防治到田间管理技术,实行全程跟踪服务。2015年短短半年时间,技术人员已到大寨村开展6次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为强化村民责任心,在发放种苗的同时,收取每株一元钱的苗木款,村里再用这笔钱买农药化肥,按种植规模面积返还给种植户。帮助成立了“侗寨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
以奖代补。对于以下两种产业种植情况,进行以奖代补:一是林下间种。凡按要求完成并经扶贫工作组验收合格的,每亩奖补200元,这样既发挥了农户的积极性,又能最大限度地产生经济效益。二是猕猴桃搭架补助。相对其它两种水果种植,猕猴桃种植成本较高,仅搭架就需将近2000元/亩,为激发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凡种植猕猴桃的农户,每亩奖补500元。以奖代补措施的实施,一方面让村民在产业产生效益前有其它收益来填补,另一方面又充分调动了村民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六到农家”助推旅游升温
大寨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这里有密集的侗族民族建筑群,有近1700年的东晋古杉群落,“中国杉树王”亦傲立于此。大寨村毗邻红军长征纪念碑,有着“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南山大草原后花园”之称,近年来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十大旅游名胜村”“湖南省名村名寨”,2014年被评为“湖南十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神奇的旅游景观和美誉吸引天下游客慕名而来,村旅游经济一度向好。
如何搞好村级旅游资源基础建设,让大寨村旅游继续升温,使之成为城步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2013年,湖南省发改委在全省进行一批“六到农家”示范村建设试点工作,每个试点村300万元,全省共50个名额。县发改局得此信息后,牢牢地抓住此机遇,全力做好前期工作,积极为城步县争取了一个建设名额。后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将此项目在大寨村实施。
“六到农家”是指在农村施行水、电、路、气、房、环境改善等六个方面的建设要求实施到村,甚至到每户农家。“六到农家”建设是湖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尝试,是改善民生的新举措,如果项目建设完成,将极大地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驻村工作组利用“六到农家”示范村建设的契机,协同村里和旅游指挥部紧扣建设项目,对大寨村民居改造、河堤、人安饮水、亮化、美化、绿化等建设进行了一系列艰苦细致的规划、协调、建设工作。
2014年开始,城步县以省级“六到农家”项目建设资金为牵引,整合各部门配套和自筹资金1610万元,着力打造“十里长寨”旅游景点。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800万元。如今,大寨村的“六到农家”示范村建设工作初见成效,尤其是民居改造,尽显民族特色,古朴、神秘,游人观之,无不举手点赞。如今的大寨村一到旅游旺季,游人如织,已经成为度假、休闲、观光的热门去处。
人人有帮 家家有扶
大寨村农业资源较贫乏,全村735人,耕地只有623亩,林地6000余亩,且全都分到农户,村集体没有一亩山和一分田,整个村级集体收入来源仅靠村里对外承包的游客接待中心每年8000元的承包费,村级财政十分困难。如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级财政收入?这又是一道难题。“改输血型扶贫为造血型扶贫”,2015年县扶贫工作大会后,县发改局党组集体研究,做出以上决定。
2015年初,由发改局投资对村游客接待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并于5月底完成。经升级改造后,游客接待中心的对外承包费大大提高,由每年8000元提高到现在的47500元,提高了近6倍。改造升级游客接待中心将会成为村里一笔源源不断的“扶贫款”,随着村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不断增量、扩大,将会成为旅游和产业发展的又一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