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要按照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战略要求,加强顶层设计和领导管理,优化力量结构和部队编成,加快实现区域防卫型向全域作战型转变,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
关键词:陆军装备;保障维修;建设;转型
一、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转型的现状及转型原因
1、新担当、新使命的趋势。当前极力推崇的让军事力量“走出去”、总体国家安全观等一系列重大军事战略思想,为当前建设新型陆军作战队伍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在当前国际国内环境的巨大压力下,陆军部队只有不断提高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与决心,加大改革力度,提升科技引领,才能为打造一支共和国铁军提供坚实的力量支撑。目前我国陆军作战队走出去的机会更多,这就要求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要跟得上、敢引领、能胜任,才能为维护作战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2、军民融合发展的需要。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军民融合已经提升到部队顶层设计层面,相关制度法规、文件等相继出台,维护人民财产安全、人身安全及自由,是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确保军队核心保障能力的基础上,利用地方优质保障资源,引入地方优势保障力量,参与装备维修保障建设,成为装备维修保障建设的必由之路。[ ]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应抓住这一重要机遇,不断提升在思想上、行动上、物质上与人民的深度融合,保障陆军装备维修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3、军队依法治军的需求。十九大报告中再次重申了依法治军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军队腐败现象的严重腐败塌方已经得到了解决,但是全面从严治军的要求不能变,坚持依法治军的要求不能变。而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作为提升整体军事科技化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技术支撑,必须时刻用新思想、新理论武装维修保障建设工作人员的思维,从思维这一根本要求上绷紧制度建军、科技强军的弦,坚决贯彻新思想、新理念,用从严治军的总要求严格推进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转型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4、陆军建用模式的改变。2020年,军队信息化建设将是不平凡的一年,信息化建军成为军队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而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不仅仅是陆军装备的不断升级改造,更应该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强科技建军、科技强军,逐步实现陆军组织队伍结构的小型化、执行任务多能化、作战领域多维化、力量投送机械化等要求,而这些新举措、新要求,对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工程只有紧跟建用模式发展步伐,用信息化、技术化手段武装装备维修保障建设工作。
二、推进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的重要意义
1、军队作战能力不断增强。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转型发展,是不断增强军队作战能力的重要保障之一。与过去传统的装备维修保障建设技术相比,科技化、网络化装备技术不断升级。目前我国陆军装备维修保障网已经开通上线,将陆军装备维修保障领域信息化建设成果转化为实际操作指南,直接利用了网络交互性、便捷化优势,及时将基层与中心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及时为基层解决了装备维修问题,缩减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作战能力不断提升。
2、国家综合国力得到提升。军队建设对内主要任务是保家卫国,对外主张维护和平正义,另一方面,一个国家军事话语权、国家综合实力都离不开军队建设这一重要领域,而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工程作为军队建设的软实力标志之一,起着主导与保障作用。只有不断增强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的科学化、科技化、网络化,才能不断提升军队建设软实力,才能更接近世界军事舞台中央,国家影响力与国际地位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3、资源配置及利用进一步优化。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不断转型发展,通过技术手段、信息化手段加强了一线与维修的互联互通,军民融合政策强化了院校、科研院所、生产单位、装备修理的无缝对接、资源共享、协力攻关,真正从根本上发挥了资源有效集约、军民深度融合的作战意义。
三、如何推进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转型
1、增强维修制度的合理性。维修保障建设离不开具体的操作与指导,而上级与下级之间的信息互通,同级之间的问题探讨,如何在合理范围内进行机动作战、合理攻防,不是“一言以蔽之”的简单论断,涉及到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合作战。虽然军队建设与地方政治建设有所不同,但是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主要求还是不能变,加强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过程中的制度建设,为各类问题解决提供可行性方案,确保在遇到问题时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在发展中改进制度,才能让维修保障建设制度更科学、更具有实效性。
2、整体优化作业体系。推进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工作转型,其最终目标是推进装备维修保障工作智能化、联通化、网络化,而当前已经开设的陆军装备维修保障网已经在我国陆军领域全面铺开,这一公开性、网络实时化的保障网络既为各地区陆军装备维修提供了技术指导,也可“因物置宜”,对某一装备进行专业化、精确化维修改进,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整体优化整体作业能力不断增强。
3、提升管理控制体系精准化。装备维修保障手段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程度显著提高,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谱系精干、集成高效,能够适应保障力量模块化编组运用方式,便捷组合、优化配置、快速部署,机动性能适应作战装备性能,保障功能涵盖战时抢修需求,实现全域机动、广谱适应。[ ]这一高效精细的作战保障模式,就是新时期对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最根本的要求。加强保障维修针对性,提升管理控制体系精准化,有利于我国陆军装备整体水平的不斷提升。
结语
推进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转型,不仅仅是当前陆军军队转型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军队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只有不断提升装备维修保障的及时性、科学性、能动性,才能为我国军事发展筑牢坚实的盾牌。
参考文献
[1] 刘增勇,贾洪成,刘亚东,陈祥斌.推进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转型研究[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8,20(03):31-35.
[2] 孙万国,王梓寒,李方舟.陆军装备维修保障体系转型建设的系统性解析[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7,31(04):1-4.
[3] 陈祥斌,刘增勇,张爱民,李超.陆军装备维修保障转型建设研究[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7,19(08):22-25+30.
关键词:陆军装备;保障维修;建设;转型
一、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转型的现状及转型原因
1、新担当、新使命的趋势。当前极力推崇的让军事力量“走出去”、总体国家安全观等一系列重大军事战略思想,为当前建设新型陆军作战队伍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在当前国际国内环境的巨大压力下,陆军部队只有不断提高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与决心,加大改革力度,提升科技引领,才能为打造一支共和国铁军提供坚实的力量支撑。目前我国陆军作战队走出去的机会更多,这就要求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要跟得上、敢引领、能胜任,才能为维护作战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2、军民融合发展的需要。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军民融合已经提升到部队顶层设计层面,相关制度法规、文件等相继出台,维护人民财产安全、人身安全及自由,是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确保军队核心保障能力的基础上,利用地方优质保障资源,引入地方优势保障力量,参与装备维修保障建设,成为装备维修保障建设的必由之路。[ ]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应抓住这一重要机遇,不断提升在思想上、行动上、物质上与人民的深度融合,保障陆军装备维修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3、军队依法治军的需求。十九大报告中再次重申了依法治军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军队腐败现象的严重腐败塌方已经得到了解决,但是全面从严治军的要求不能变,坚持依法治军的要求不能变。而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作为提升整体军事科技化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技术支撑,必须时刻用新思想、新理论武装维修保障建设工作人员的思维,从思维这一根本要求上绷紧制度建军、科技强军的弦,坚决贯彻新思想、新理念,用从严治军的总要求严格推进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转型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4、陆军建用模式的改变。2020年,军队信息化建设将是不平凡的一年,信息化建军成为军队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而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不仅仅是陆军装备的不断升级改造,更应该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强科技建军、科技强军,逐步实现陆军组织队伍结构的小型化、执行任务多能化、作战领域多维化、力量投送机械化等要求,而这些新举措、新要求,对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工程只有紧跟建用模式发展步伐,用信息化、技术化手段武装装备维修保障建设工作。
二、推进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的重要意义
1、军队作战能力不断增强。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转型发展,是不断增强军队作战能力的重要保障之一。与过去传统的装备维修保障建设技术相比,科技化、网络化装备技术不断升级。目前我国陆军装备维修保障网已经开通上线,将陆军装备维修保障领域信息化建设成果转化为实际操作指南,直接利用了网络交互性、便捷化优势,及时将基层与中心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及时为基层解决了装备维修问题,缩减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作战能力不断提升。
2、国家综合国力得到提升。军队建设对内主要任务是保家卫国,对外主张维护和平正义,另一方面,一个国家军事话语权、国家综合实力都离不开军队建设这一重要领域,而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工程作为军队建设的软实力标志之一,起着主导与保障作用。只有不断增强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的科学化、科技化、网络化,才能不断提升军队建设软实力,才能更接近世界军事舞台中央,国家影响力与国际地位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3、资源配置及利用进一步优化。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不断转型发展,通过技术手段、信息化手段加强了一线与维修的互联互通,军民融合政策强化了院校、科研院所、生产单位、装备修理的无缝对接、资源共享、协力攻关,真正从根本上发挥了资源有效集约、军民深度融合的作战意义。
三、如何推进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转型
1、增强维修制度的合理性。维修保障建设离不开具体的操作与指导,而上级与下级之间的信息互通,同级之间的问题探讨,如何在合理范围内进行机动作战、合理攻防,不是“一言以蔽之”的简单论断,涉及到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合作战。虽然军队建设与地方政治建设有所不同,但是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主要求还是不能变,加强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过程中的制度建设,为各类问题解决提供可行性方案,确保在遇到问题时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在发展中改进制度,才能让维修保障建设制度更科学、更具有实效性。
2、整体优化作业体系。推进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工作转型,其最终目标是推进装备维修保障工作智能化、联通化、网络化,而当前已经开设的陆军装备维修保障网已经在我国陆军领域全面铺开,这一公开性、网络实时化的保障网络既为各地区陆军装备维修提供了技术指导,也可“因物置宜”,对某一装备进行专业化、精确化维修改进,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整体优化整体作业能力不断增强。
3、提升管理控制体系精准化。装备维修保障手段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程度显著提高,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谱系精干、集成高效,能够适应保障力量模块化编组运用方式,便捷组合、优化配置、快速部署,机动性能适应作战装备性能,保障功能涵盖战时抢修需求,实现全域机动、广谱适应。[ ]这一高效精细的作战保障模式,就是新时期对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最根本的要求。加强保障维修针对性,提升管理控制体系精准化,有利于我国陆军装备整体水平的不斷提升。
结语
推进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转型,不仅仅是当前陆军军队转型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军队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只有不断提升装备维修保障的及时性、科学性、能动性,才能为我国军事发展筑牢坚实的盾牌。
参考文献
[1] 刘增勇,贾洪成,刘亚东,陈祥斌.推进陆军装备维修保障建设转型研究[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8,20(03):31-35.
[2] 孙万国,王梓寒,李方舟.陆军装备维修保障体系转型建设的系统性解析[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7,31(04):1-4.
[3] 陈祥斌,刘增勇,张爱民,李超.陆军装备维修保障转型建设研究[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7,19(08):22-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