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礼赞 感恩的歌唱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vce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莫言的《红高粱》开创了“我奶奶”这一人称叙事的先河后,当代作家特别是女性作家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即将逝去的“奶奶”一代树碑立传。这个矗立在当代文学百花园中的丰碑中,记录了“奶奶”一代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家国情怀,带领家族战胜各种天灾人祸、将生活的航船驶向彼岸的平凡而伟大的丰功伟绩,歌颂了她们坚韧、宽容、智慧的优秀品德。
  关键词:奶奶形象 坚韧 宽容 智慧
  莫言的《红高粱》塑造了“我奶奶”这个鲜活的女性形象,同时也开创了“我奶奶”这一叙事的先河。由此,“奶奶”的故事越来越多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奶奶”的形象逐渐丰满高大起来。可以说这是年轻一代在经历了生活磨砺之后的觉悟,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感恩。特别是一些女性作家,她们的童年多与奶奶、姥姥一起生活,在奶奶、姥姥的身边长大,对奶奶、姥姥了解最多,感情最深。当她们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后代,品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后,开始怀念一生付出辛劳使家族枝繁叶茂的奶奶、姥姥。奶奶、姥姥的坎坷经历、音容笑貌、品德精神、奉献与功绩在她们心中复活起来,催促着她们纷纷拿起笔来,回忆那些苦涩而又温暖的日子,书写家族历史,为那些已经逝去的尊敬的长辈在文学园地里竖起一座丰碑。可以说,这座丰碑的意义非同小可,纵观当下社会新一代奶奶姥姥们的付出,丰碑的意义所在不言自明。这座丰碑闪耀着璀璨的人性光辉,这座丰碑用奶奶们的坚韧、宽容、智慧铸成。
  一、坚韧:庸常日子的生命守护
  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的乔叶的小说《最慢的是活着》讲述的是“我奶奶”的故事。这个淳朴善良的乡下老人,具有人性中最简单、最本质、最美好的优秀品德。她年轻时就失掉了丈夫,成了寡妇,她勤劳节俭、含辛茹苦地把儿子拉扯大,又有了孙子、孙女,付出了无数艰辛的劳动。日子虽然异常艰难,可她对生活的信心却坚定执著。作品通过对奶奶为人处世、老年患病,直到死亡的细致描写,抒发出作者对人生、人性的感悟和对女性命运的思考。“嫁,是女人最重要的一件事”;“揭开那些形式的浅表,我和她的生活难道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吗?”;“活着这件原本最快的事,也因此,成了最慢。生命将因此更加简约、博大、丰美、深邃和慈悲”。[1]这就是作者对人生、人性、女性的深切体悟。正如周大新所言:“这部作品的成功在于写活了一个女人,一个生活在中原的人生目标很低的女人,因这部小说活在了我们的记忆里,她坚强也好,愚昧也好,善良也好,偏狭也好,反正一个用自己的方式坚韧活完一生的女人站在了我们面前,成为我们审视打量中国女人的一个标本。这个女人的凡常人生,容易让我们想起自己的母亲和奶奶,会让我们不由得心生疼痛。”[2]
  宁夏回族作家马金莲的小说《坚硬的月光》讲述的也是“奶奶”的故事。这位乡下回族老人坚韧隐忍,宽容大度,勤劳善良。她坚守做人的准则,“一辈子不吭人害人”,“要活得端端正正”。她说“人啊,活在世上,万万不敢干亏心的事,多艰难也不能违背良心,不能把人不当人”。她信奉本民族的宗教信仰,视死如归。她勤勤恳恳地劳动,“一辈子不知道偷懒,总在干活”,双手已经严重变形。她就是靠一双大手两个大脚,养活自己和两个儿女。她这样安分守己,却遇上了一个不安分的丈夫,“爷爷”不但不安分,还脾气暴躁。他去新疆五年,年轻的奶奶拉扯着两个儿女苦度时光。爷爷回来之后,还挂念着一个新疆女人,并时时在奶奶身边提起。奶奶每天放羊,还要伺候爷爷,“也许只有奶奶这种肚量这种心胸的女人,才愿意陪爷爷过活,并且过了一辈子”。孙惠芬在她的小说《致无尽关系》中说“我们最初嫁人,根本没想找婆家,可我们嫁了男人,就有了婆家,就有了和婆家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3]。这就是说,女人嫁了男人,还要与婆家方方面面的关系打交道。“奶奶”就遇上了一個难缠的主儿。十几年里,“二奶又连续生了五个娃娃,都是奶奶给喂养大的”,但是,“二奶奶从来没有说过一句道谢的话”。奶奶“不会说巧话,不会使奸心”。在作品的最后部分作者深情地写道:“我留恋着上房,在这房里,我陪同奶奶睡了好多年,对这里的一切,我比自己的家还要熟悉,这里留有我童年成长的记忆……这房子里有奶奶的气息,一种难以说清的亲切气息”“奶奶用几十年的时光在这里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家,温暖了我们少年成长中迷茫孤独的心”。多么平凡而又伟大的“奶奶”!平凡在于卑微;伟大在于支撑。民间正因为有无数这样的奶奶,日子才绵绵流长。“对生老病死的承担,对世俗生活的守护,是一种无比坚韧的生命力量……这是一个民族在历史中生存下来,绵绵不绝的最基本的力量。”“这片土地的希望,在于它拥有一代又一代坚韧、宽容、智慧的子民,在于它拥有一个又一个以勇气和毅力去守护生命的母亲。”[4]
  二、宽容:琐碎日子的成本降低
  贺享雍的长篇小说《村级干部》中的鲜蔓,是个光彩照人的“奶奶”形象。60年前这个大家闺秀出身于江南一个书香门第,怀着对新社会、新生活的憧憬,于解放前夕,来到了未婚夫的故乡,但遭到的却是敌意和仇视,结果家破人亡,死里逃生。为了守住一个对未婚夫和公公、婆婆许下的诺言,她硬是没有离开罗家老房,忍辱负重、含垢忍羞,把遗腹子拉扯成人。她收敛起自身光华,用一个普通农妇的方式把日子过下去。在那些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同时物质又十分贫乏的岁月里,她付出了极大的艰辛,用对情感和信念的坚持,用勇气和毅力走了过来。对于那段历史,她有足够的理由去怨恨,但当社会回到正常轨道之后,她把当年红军打欠条、如今政府的赔款捐献给村里修公路。她支持已是村支书的儿媳雷清蓉带领乡亲开发旅游,共同致富。对于在几十年里念念不忘为难她的罗文望采取了宽恕态度,她说:“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上一辈人在恩恩怨怨中度过,难道我们下一辈人还要这样过?”[5]在鲜蔓的影响下,雷清蓉着力缓解罗家两房之间长期形成的对立情绪,不但耐心帮助原支书罗梦科料理父亲罗文望的后事,还让大学毕业回村的他的儿子罗绍通担任了副村长。还有,山村教师吴宛芝,曾用不光彩的手段,顶替了雷清蓉的公办教师编制,本来去兴师问罪的雷清蓉亲眼看到吴老师家境贫寒、生活清苦,而又工作敬业时,便消解了对吴的怨气。后来,二人又成了知心的好朋友。“女人们从过日子的立场出发,实在不觉得莫名的意气之争有什么重要。女人们对日常生活的艰辛琐碎,有着更切身的体会,因而也更容易沟通。”“为了不因为无所谓的内耗给本已不易的生活再添些障碍,女人们结成同盟,降低了过日子的社会成本。”[6]   卢文丽长篇小说《外婆史诗》中的外婆,当养母崔氏把她卖给吴瘌痢后,她还替崔氏割稻。她父亲连夜赶到,让她一同告状时,她却说割稻要紧,“稻是我种的,不能烂在地里头,崔氏有罪,稻子又没罪”。后来,当她从父母嘴里听到崔氏的死讯,“还为崔氏流了很多泪”。这充分表现了外婆以德报怨的宽阔胸怀。
  三、智慧:艰辛日子的自我解放
  孙惠芬的长篇小说《秉德女人》,记叙了一个女人从年轻到衰老的漫长的人生历程。作品冲破“时代”的界限、“阶级”的界限,突出人性特点,书写出女人历经坎坷的艰难和坚韧,塑造了一个坚强、智慧的女性形象。她经受多次情感纠葛和与子女的聚散离合,历经国家政治变迁给个人带来的起伏命运,承受一次又一次风雨摧残,“被原始生命力不断滋养的秉德女人,受挫中顽强地,一次次重建对生活的信念。”[7]秉德女人在家族变得枝繁叶茂时,逐渐走向衰老。用她的孙子申承国的话说,他最崇拜的人就是奶奶。“她虽是和妈妈一样的妇道人家,却像男人一样地主持家事”;“她说话干脆利落,处事开明果断”;“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总有办法”。
  曹文轩长篇小说《蜻蜓眼》中的“奶奶”奥莎妮是位法国女子,与中国丝绸商杜梅溪结婚后,来到中国生活,“她给这个中国家庭带来了优雅和温润,然而她的异国血统也在特殊的年月中成为这个家庭灾难的来源”。在家庭生活面临困境的时候,“奶奶不肯让蓝屋的日子就此一落千丈。一边隔三岔五地典当家中的一些物品,一边,奶奶十分智慧地对付着日子。她和胡妈心心相印,巧妙地使用着每一分钱,让每一分钱都发出它们的光芒……在她的心目中,日子的品质,当用生命去保证”。[8]她视佣人胡妈和宋妈为一家人,尽自己的能力接济她们,遇事态度和蔼地与她们商量,将自己从法国带回中国的衣服改成孙女阿梅的衣服,拿出自己心愛的旗袍改为阿梅弹奏钢琴的演出服。事实上,在我们的社会中,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女性在支撑着家庭。她们遵从传统文化,有自己的信条和处事原则,有保护自己的生存大智慧,用智慧使自己从艰辛中获得解放;能带领家庭躲过风浪,闯过险滩,在极其困难的境况下生存和生活下去,将生活的航船驶向平静的港湾,最终使家族变得枝繁叶茂,直到她们自己白发苍苍,走到人生的终点。我们能不能把她们的智慧说成是“平凡的本能”呢?能不能把她们的人生说成是“原始的、无污染的自然状态下的智慧人生”呢?
  参考文献
  [1] 乔叶.最慢是活着[J].小说月报,2008(7).
  [2] 周大新.愉悦的阅读[N].光明日报,2010-11-4(12).
  [3] 孙惠芬.致无尽关系[J].小说月报,2009(1).
  [4][6] 马睿.探寻世俗生活中的价值理念[J].当代文坛,2009(3).
  [5] 贺享雍.村级干部[M].成都:天地出版社,2009.
  [7] 孙惠芬.秉德女人[J].十月,2010(5).
  [8] 曹文轩.蜻蜓眼[M].南京: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2016(7):50.
其他文献
摘 要:哲学诠释学强调了对文本的“倾听”和“理解”,试图消解人的主体性地位,来对抗科学方法论中的“把握”与“抓取”。因此“对话”成为读者与文本关系的整体性框架,而不是主客体的对立或理性主体独断,在“对话”中文本与读者构成的应该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对话整体,此时盲目地强调读者主体性与译者主体性甚至可以称为是一种“侵略”。只有倾听才能使得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得以有效进行,学会“倾听”文本并正确认识文
期刊
摘 要:中国古代传奇小说译介到西方必然会面临文化差异带来的困扰和阻碍。林语堂在《英译重编传奇小说》中创造性地借用“人”和“人性”将东西方文化联结在一起,解决了文化差异问题。本文以《白猿传》为例,从文本角度和读者角度,探究了林语堂借用“人”跨越文化差异的尝试。  关键词:人 林语堂 白猿传 文本角度 读者角度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从林语堂《英译重编传奇小说》看中国古典小说翻译”(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在国际上的地位显著提高,国际上学习汉语的热情空前高涨。在此背景下,不同文化背景间的交际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通过研究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有利于提高我们跨文化意识,本文以歌剧《国王与我》为例,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威观、行动取向、男性文化与女性文化四个方面,阐述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同时从跨文化交际和汉语国际教育角度探讨文化差异对国际汉语教育的启示。  关
期刊
摘 要:“大学叙事”是研究“五四”和西南联大时期高校的关键词,梳理了高校历史变迁、价值观念变迁,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由宏观而微观,通过江苏“大学叙事”地域视角的切入,在独有的稀缺资源意味着“特别”、超常的与众不同意味着“特殊”、专注的地域书写意味着“特色”等阐述基础上,以期人们对江苏“大学叙事”予以深层次的关注。  关键词:当代江苏文学 “大学叙事” 校园文化 地域视角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
期刊
摘 要:在20世纪初的弗雷格所建立的弗雷德逻辑体系中,仅重视逻辑本身的存粹性而排斥人的心理性,想要将人的心理从逻辑学中完全的排除出去,但是即使在弗雷格主义盛行的20世纪初,亦有重视心理学的直观主义逻辑存在,本文旨在从乔姆斯基的心理主义语言学,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及蔡曙山的认知科学的五层级理论几个方面,反驳弗雷格主义将心理从逻辑学中完全排除出去的主张,认为逻辑学没有办法独立于心理学存在,只有在心理
期刊
摘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何以从细节践行文化建设?何以使社区规划别出心裁——秉承历史、烛照未来?何以使道路标识成为一道风景线?本文从文化挖掘与创意设计出发,以上海市杨浦区长白社区项目改造为例,立足道路命名环节,突出创意设计的文化内涵,探讨“语言景观”最优设计策略,使城市社区再造与文化价值传递形成
期刊
摘 要:人格权能否独立成篇一直是民法典制定过程中的热点问题,至今仍无定论。但是随着人格权立法的不断发展,人格权的主体范围在日益扩大,人格权的客体内容也日趋复杂。“特殊主体”是基于法律人格的主体与客体的演变而提出的概念,对特殊主体的人格权益进行保护,不仅是一般的人格权保护,而是对特殊主体有特定的保护。现代法律中的人格有由抽象人格向具体人格转变的趋势及必要性。笔者建议在民法典中将人格权独立成篇,并将特
期刊
摘 要:“诗无达诂”之下的《诗经》主流诠释体系大致可归为两大类:一类是“汉派”,另一类是“宋派”。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了“汉派”与“宋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二者在《诗经》诠释历史中的意义。  关键词:诗无达诂 汉派 宋派  “诗无达诂”作为一个《诗经》诠释命题,最初由西汉儒者董仲舒提出,从此深刻影响着《诗经》的诠释历史。它的意思是,《诗经》没有确切的解释。从相对微观层面上来理解,即对《詩经》诠释
期刊
摘 要: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讨论一直在持续中,但关于经典的定义与经典化的要素始终没有确切的说法,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描述而非定性的方式谈论经典似乎更为合适。本文以曹乃谦的《到黑夜想你没办法》的被忽视与后来被重新发现为例,通过对作品文本的文学性与审美性,对作品传播产生重要影响的“副文本”、获奖情况等因素,大众批评与批评家批评对作品影响等,探讨影响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因素,并试图在消费文化的社会背景
期刊
摘 要:笔者在大型清装剧黄梅戏《大清贤相》中饰演宰相张廷玉之妻严氏,那么如何将严氏塑造成一个充满真挚情感、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一代贤臣的妻子形象是笔者排演这部戏的关键。剧本从头到尾始终贯穿一个“情”字,因此必须详尽地研究分析角色和剧中人物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入角色、走进角色、创造出观众喜爱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情” 分析角色 人物关系 人物形象  安庆市黄梅戏剧院新近创新排演的大型清装剧《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