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乘除的力量

来源 :启迪·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acle_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12月,卡内基训练在美国迈阿密举办年会。
  在某一天的晚会上,我们四五个人站在一起交谈,一位韩国的负责人Y.S.Choi对一位密歇根州负责人尼克斯说:“你记不记得,十六年前,我要到韩国创办卡内基训练时,你曾经给了我‘加、减、乘、除’的建议?”
  尼克斯说:“我记得。”
  我在旁边问他们:“什么是‘加、减、乘、除’?”
  “加,就是增加人才;减,就是解聘不适当的人;乘,就是要授权;除,就是分享。”尼克斯回答我。
  当时,我的思绪都集中在这些符号上,总觉得其中蕴涵着很大的道理。
  几天后,在另一场酒会上,我又遇到了尼克斯,我告诉他,我把他的加减乘除心法,演绎成个人追求幸福和成功的“方程式”:加,就是增加个人的优点;减,就是减少缺点;乘,就是借着赞美,让伙伴加倍发挥力量;除,就是分享。
  听到我透露了这个想法后,尼克斯轻声说:“John,你将会改变这个世界。”
  我不禁好奇,为什么尼克斯会对我提出的新解“方程式”有这么强烈的感受呢?这套“加、减、乘、除”真的能为我们的人生带来很大的影响吗?
  答案是肯定的。
  人一生的寿命,大概可以活到70~90岁,那么长的时间,多数人却是活得庸庸碌碌。如果,我们能花1%的时间,好好为自己做一下“加、减、乘、除”,人生一定会有不同的风貌。
  一个人如果懂得“加、减、乘、除”,他比较能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方向。
  一个人如果懂得“加、减、乘、除”,他的人际关系、夫妻感情都会获得很大的改善。
  一个人如果懂得“加、减、乘、除”,他所经营的企业会比较容易找到人才,组成优秀的团队,而且会凝聚向心力,带动更高的生产力。
  一个人如果懂得“加、减、乘、除”,他就不会把赚钱当成人生唯一的目标,而是会乐善好施,善尽自己的公民责任。
  一个人如果懂得“加、减、乘、除”,他比较能建立健全的人生观,在反省中和自然相结合。
  前两年过世的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十五六岁时,发现自己的专才就是观察力和分析力,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这一辈子不当官,也不当生意人,而是朝管理顾问的领域发展,最终他成为一位影响力深远的管理大师。
  所谓人生的“加、减、乘、除”,简言之,就是一种自我关照,增进优点,消除缺点,鼓舞他人,分享所有的生活方式。彼得·德鲁克在做出职业生涯抉择的那一刻,正是一种“加、减、乘、除”的表现。
  摘自《可以计算的人生》 中信出版社
   编辑/柯楠
其他文献
那一年我到日本工作。一天,我去买数码相机。在这类电器店消费,可以用会员卡积分抵扣下次购物的部分金额,于是我向营业员提出办理会员卡,然后用购买相机得到的积分购买配件。营业员同意了,在结账时却犹豫不决。  难道她歧视中国人,不肯让我用划算的方式购买商品?  事实证明,我的推测是错误的。营业员建议我不要使用会员卡积分,因为外国人使用信用卡购物可以减免10%的消费税,她之所以迟迟不肯结账,就是因为想到了这
期刊
Max在一家某某国投资的著名眼镜店上班,是很有资历的店长。我是他带过的第32个新丁。那是2006年,我在等待了N久的名企offer未果之后,终于决定先找个力所能及的工作。上班的第一天,Max就对我们四个新人说,不要小瞧这个职位,你们能站在这里,也是从304个求职者中脱颖而出的。  一个卖眼镜的,还要“脱颖”。我微笑地望着他,在心里不屑一顾。Max就是这种自恋到让人想痛扁的人。在他眼里,他就是业内最
期刊
美杏是一个既有能力又有人缘的单身贵族,她进入某大公司十年,一直升到中级主管,工作很能乐在其中,未曾听过她抱怨过什么,但这一次和她见面,她却愁眉不展,谈起公司的“不公平待遇”,余恨难消。  原来,她本来有跳部门升职的机会,明明是她最资深,对公司的贡献也最大,大家公认这个职务应该是她的,可是半路却杀出个程咬金,一位只来公司两年的男性主管,向老板毛遂自荐后,竟然把这个工作“抢”走了。  “明明老板本来是
期刊
看了一期《小崔说事》,采访周立波,两大幽默高手对决,用周立波的话说都到了无招胜有招的境界,于是撷取了崔永元的一些片断博大家一笑。   某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同事们搞了一场自演自娱的小型联欢会。崔永元表演一个小品中的“新娘”,这个“新娘”怀里抱着一个小宝宝。晚会主持人白岩松就上前采访“新娘”崔永元:“请问新娘为什么带着个孩子?生孩子的感觉怎么样?”崔永元反问白岩松:“难道你不知道吗?”白岩
期刊
我从不认为下雨是上帝在发怒,我不认为穿绿衣服会倒霉,但我绝对不会在屋里打伞。期待好消息时,我还是会手指交叉。每周有那么几次,我会在半夜醒来检查后门是否锁牢,尽管我清楚地记得拧紧了钥匙。  调查周围的朋友和家人后,我发现自己不是唯一一个被迷信和轻微的强迫性神经官能症所困扰的人。这是一种越来越明显的现象。英国心理健康基金会最新的一份调查显示,英国人对厄运的恐惧感不断上升。77%的人认为,9·11事件后
期刊
应试教育摧毁了孩子们的童年,使孩子从小厌学,这已经是被我们的社会普遍承认的事实。但是,仍然有些人认为,这样的严格训练,有助于孩子们从小打好基本功,在未来的竞争中先声夺人。真是如此吗?实际上,最近几十年国外的一系列教育学研究和心理学实验证明,以考试为中心的学习方法,会让人越学越笨。  美国心理学家Richard Ryan和Wendy Grolnick曾经对小学生做过一次实验。孩子们被随意分成两组,阅
期刊
按照朱军老师的观点,1962年出生的吴宗宪是“老艺术家”,虽然未必德艺双馨。如果朱军愿意请吴宗宪上节目,他一定能听到一个非常《艺术人生》的故事。  吴宗宪出生在台南,家境尚算不错,16岁跑到台北打拼,发誓不要家里一分钱,混出个出头天。喜欢唱歌的吴宗宪一边读书,一边开始在民歌餐厅做驻唱歌手,靠一把吉他养活自己。曾经有一个台大学生和吴宗宪在一个餐厅唱歌,价钱和时段还不如吴宗宪,但偶然一次机会被李宗盛看
期刊
一天,我坐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个长着金色头发的非常漂亮的女孩,她坐在长椅上,微风吹过她的头发。我看着她不禁叹了一口气,上帝,为什么你能让她生得如此美丽,而却让我拥有一张相貌平平的脸,太不公平了。正在这时,女孩起身离开,她扶着栏杆一瘸一拐,捡起滑落在地上的拐杖缓缓地走去,她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我赶忙恳请上帝原谅刚才的抱怨,我有两条腿,这样我就拥有了整个世界。  公共汽车到站了,我走下车去车站旁的一
期刊
女儿凯丽上的中文班学到了“孔融让梨”这一课,故事说的是孔融上有五个哥哥,下有一个弟弟,爸爸拿来一盘梨,孔融挑了最小的一个。爸爸问他为什么要吃最小的,他回答哥哥比我大,我应该把大的让给哥哥。爸爸又问,那还有弟弟呢?孔融说弟弟比我小,所以我应该把大梨让给弟弟。   为了看看学生们理解得如何,老师挨个问,如果换成了她们,会不会让梨?这天共有五个女孩子来上课,都是八九岁的年纪。第一个女孩A是独生女,老师知
期刊
我13岁时就很精明,我也认为自己是个非凡的孩子。那年,我第一次独自编辑了一期报纸。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这期报纸竟然在当地引起轰动。  当时,我是一家印刷所里的小学徒,可我有进取心,有抱负。叔父让我在他的报社《汉尼拔周报》工作。报费预付,每年两元,五百家订户,都是用柴火、卷心菜和市场上卖不掉的萝卜支付报费的。   一个夏日,叔父要离开小镇,外出一周。他问我能不能替他编一期像样的报纸。我正想试一试。希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