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对第二过渡系元素钼的生化功能研究可追溯到1953年,当时DeRenzo等发现饲料中的钼含量对大鼠组织中黄嘌呤氧化酶(XO)的活性有明显影响,同年Richert等证实,提纯的黄嘌呤氧化酶中含有金属钼元素,从而证明了钼元素在哺乳动物代谢中的作用。次年,Mahler等又从兔肝中发现了新的钼酶--醛氧化酶(AO)。1967年又发现了数例先天性钼酶缺乏症,患儿都有明显的神经症状,智力发育迟缓。在1981年,报道了一例长期使用完全胃肠外营养引起的缺钼症,其生化指标说明其代谢障碍与钼酶的活性下降有关。在每天补充钼酸铵以后,纠正了以上代谢障碍。本文就第二过渡系元素钼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分布、代谢、生物学功能、以及钼元素缺乏的症状和过量毒性方面的研究进一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