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要改变学习方式,教师首先要改变教育教学观念,只有这样,才会将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落实到位。
传统教学重在传授,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注重传授教,重结论,轻过程,缺乏师生互动,忽视学生认识新事物的发展规律传统教学还具有封闭性,只给学生"鱼"而未授予学生"渔",缺少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教学创新所要体现的就是要变传授式教学为研究性教学,变经验教学为反思性教学,变封闭性教学为开放性教学。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由于过去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甚至忽视发现和探索,因此,现在所要转变的也不是完全抛弃接受性学习,而是变机械的接受性学习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时,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讨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转变。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他需要小组成员相互支持,配合,积极努力完成每个人分担的共同任务重的小任务,然后对所有任务进行汇总,从而共同完成小组任务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合作学习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不断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还是一个交往和审美的过程。
我认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把学生按优,中,差选出,再按一定比例组成一个小组。
2.要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如设计作业时,应由易到难,有一定的坡度,学习优良的学生可以多做一些题,或选做一些难度较大的题,学习困难的学生选做一些较容易的题,在完成容易的题后可以请优良的学生合作完成一些相对难的题。在课堂上还可以设计一些竞争性作业。如数学课上开展速算比赛、接力解题等,在实践活动方面可以举办手抄报评比、户外测量土地等,在语文课、艺术课上小组汇报表演等都能培养集体成员相互协作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达到共同提高。
3.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如要求学生学会中心发言,语言流畅清楚,能说服其他组的同学;要学会倾听,听也是学问,要能听清他人与自己不同之处,听懂与众不同的见解,听好自己疑惑处别人是什么见解;要学会质疑、反驳,对别人的发言不能听而不想,要善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要运用知识、经验反驳;要学会更正、补充;更要学会求同存异,合作讨论的过程就是明辨是非的过程。
4.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学生学习在遇困难时,教师要善于把问题交给小组,让学生合作交流、相互启发。意见不一或答案多样时也是合作的好时机。我们要善于培养学生在意见不统一时加强合作,通过讨论合作明确真理,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取和确定研究的主题,在教学中,创造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和处理信息、表达和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在教改实验中,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做了以下几方面:
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久而久之,学生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了。
二、变“学知识”为“用知识”。就学习数学而言,老师应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打折销售、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如果我们再不讲具体的应用,恐怕不和时宜。
三、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
在教学中,大胆把课堂放给学生,让他们在心里意识到自己是主角,积极主动的探究知识,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节课下来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当然,教师还要做好“导演”的工作,控制好整堂课按一定的顺序进行。
今天的教育就是重建明天的社会。我们的教育改革只有真正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下功夫,才能赢得到世纪的21主动权,才能塑造中华民族的灵魂。
要改变学习方式,教师首先要改变教育教学观念,只有这样,才会将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落实到位。
传统教学重在传授,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注重传授教,重结论,轻过程,缺乏师生互动,忽视学生认识新事物的发展规律传统教学还具有封闭性,只给学生"鱼"而未授予学生"渔",缺少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教学创新所要体现的就是要变传授式教学为研究性教学,变经验教学为反思性教学,变封闭性教学为开放性教学。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由于过去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甚至忽视发现和探索,因此,现在所要转变的也不是完全抛弃接受性学习,而是变机械的接受性学习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时,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讨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实现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转变。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他需要小组成员相互支持,配合,积极努力完成每个人分担的共同任务重的小任务,然后对所有任务进行汇总,从而共同完成小组任务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合作学习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不断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还是一个交往和审美的过程。
我认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把学生按优,中,差选出,再按一定比例组成一个小组。
2.要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如设计作业时,应由易到难,有一定的坡度,学习优良的学生可以多做一些题,或选做一些难度较大的题,学习困难的学生选做一些较容易的题,在完成容易的题后可以请优良的学生合作完成一些相对难的题。在课堂上还可以设计一些竞争性作业。如数学课上开展速算比赛、接力解题等,在实践活动方面可以举办手抄报评比、户外测量土地等,在语文课、艺术课上小组汇报表演等都能培养集体成员相互协作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达到共同提高。
3.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如要求学生学会中心发言,语言流畅清楚,能说服其他组的同学;要学会倾听,听也是学问,要能听清他人与自己不同之处,听懂与众不同的见解,听好自己疑惑处别人是什么见解;要学会质疑、反驳,对别人的发言不能听而不想,要善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要运用知识、经验反驳;要学会更正、补充;更要学会求同存异,合作讨论的过程就是明辨是非的过程。
4.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学生学习在遇困难时,教师要善于把问题交给小组,让学生合作交流、相互启发。意见不一或答案多样时也是合作的好时机。我们要善于培养学生在意见不统一时加强合作,通过讨论合作明确真理,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取和确定研究的主题,在教学中,创造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和处理信息、表达和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在教改实验中,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做了以下几方面:
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久而久之,学生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了。
二、变“学知识”为“用知识”。就学习数学而言,老师应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打折销售、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如果我们再不讲具体的应用,恐怕不和时宜。
三、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
在教学中,大胆把课堂放给学生,让他们在心里意识到自己是主角,积极主动的探究知识,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节课下来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当然,教师还要做好“导演”的工作,控制好整堂课按一定的顺序进行。
今天的教育就是重建明天的社会。我们的教育改革只有真正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下功夫,才能赢得到世纪的21主动权,才能塑造中华民族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