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重点介绍了港南区港南中学的135集体合作学习模式,并结合课例分享了港北区贵港市高中的探究性教学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探究性;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贵港市港南中学和地处港北区的贵港市高中的美术教师,在探究性教学方面都在努力地进行探索和实践。下面就以贵港市港南区“港南中学”和贵港市港北区“贵港市高中”两所学校为代表,来谈谈贵港地区高中学校的探究性教学实践的现状吧。
一、港南中学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尝试,是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勇敢探索
1.集体合作学习模式,简称135模式
贵港市港南中学根据新课改要求,创造出了《港南中学“一案三板五段”课堂模式》简称135模式。此课堂模式中,一案指导学案;三板指板书课题、题型、评分表;五段指课堂教学的五个阶段,分别为:复习旧知识、解读目标、自助学习、群学突破、达标检测。该教学模式的“五段”部分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最大的不同首先体现在教师由始至终处于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内容,而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极大提高了,体现在既让学生自主探究,也强调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更在学生的讲、评、论中隐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交流、合作等综合能力。
2.改变课桌椅的摆放,便于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开展
135模式的教学突显除了独学,也强调对学、组学等合作学习方式。为方便对学与组学等合作学习,港南中学把教室内课桌椅的摆放方向做了大胆的调整,完全颠覆了“学生面对讲台”的传统形式,改为“学生侧对讲台,面对面而坐”的新形式。即课桌椅在传统的基础上按需要向左或向右旋转90度。例如:假如第一组有两列课桌椅,则第一列课桌椅统一向左旋转90度,第二列课桌椅统一向右旋转90度,然后把第一、第二列课桌椅拼合在一起,学生即成了“面对面”而坐的形式。其余第二、第三组的课桌椅也如此排列布置即可。如此一来,对面、左右相邻的6至8名学生便可组成合作学习小组,方便课堂中开展的各项合作教学活动。
3.透明的课堂小组评价模式
教室里备有三、五块小黑板(展板),墙上有小组评分表。评分表在教室里展示,使小组间形成竞争意识。在课堂上,小组同学完成探究任务后,要把探究成果写到展板上,参与评分。例如笔者在港南中学考察时,观摩高一鉴赏课《走进抽象艺术》。课堂中,教师让学生观察毕加索组画《牛》,要求小组讨论、排序,答对的小组加3分。学生们经过热烈讨论,得出结果,写到黑板上。最后只有一个小组答对,教师在黑板旁评分初表上为该小组填上3分。之后,这样的评价分值便呈现在教室评价总表里,日积月累,各小组的得分情况一目了然。这种清晰透明的评价方式,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你追我赶的学习态度,而这种积极自主的学习态度,正是探究性教学所需要的。教师在课堂上真正作为引导者的角色来开展教学,在突破知识重、难点或学生容易发生理解性偏差等等方面进行引导、补充,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必要的帮助,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探究性教学的课堂延伸,丰富了学生的体验
贵港市港北区所在的贵港市高中,老师们利用选修课把探究性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获得课堂教学里难以获得的知识和体验。课改开展以来,已先后让学生自主探究过《生活中的形式美》、《宋元时期山水画艺术特色》等课题,另外,教师也尝试给高二年级学生布置了探究性实验课题,即研究本土历史文化的《贵港市出土文物欣赏》。在探究课教学其中,教师格外注意引导学生践行“自主、探究、合作”的模式。在具体实施教学时,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1.创设情境、启发思考;2.自主或小组探究、协作交流;3.学生汇报探究成果、总结提高。时间:共四周。具体简述如下:
首先第一周,在创设情境、启发思考阶段,教师给学生播放中央电视台“《直播广西》贵港专题”视频片段,引出贵港市出土文物的课题。贵港是一个地级小城市,本市很多学生几乎不知道贵港这块土地上曾经有过灿烂的历史文明,所以,观看视频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于是,教师设计的问题便成为学生乐于探究的主题,学生充满期待地开始了这次探究性学习。
其次,第二、三周,是自主或小组探究、协作交流阶段,全班62人分成四个小组,每组16人,各组设正副组长2人。此外,指定班长负责协助教师管理四个小组开展探究课程。
四个小组的探究任务分别是:
第1组:贵港市文物的分类(建议:简述文物的分类及特点)
第2组:贵港市文物的艺术特色(建议:文物一类或多类艺术特色的研究)
第3组:贵港市博物馆考察(建议:亲临博物馆,重在学生体验)
第4组:贵港市博物馆的未来(建议:借助网络与相关资料了解)
得到任务后的各组,由小组长分派任务,安排组员分工合作完成探究任务。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强调和把握学生探究过程中的方向,以免走偏,并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使学生的探究更充分、具体、更具实效。在四个小组中,第3组负责“贵港市博物馆考察”,由于涉及到博物馆,教师事先与博物馆取得联系,使第3组得以顺利开展。该组学生亲临现场,与文物近距离接触,并在博物馆专家生动的讲解下,得到丰富的收获:那些生硬、沉寂的古文物,突然变得鲜活起来……后来,第3小组在课堂分享阶段的分享,让其他没有参与实地考察的学生羡慕不已。
最后第四周,是学生汇报探究成果、总结提高的阶段。经过一个月的探究、整理并制作幻灯片课件。进入學生展示探究成果的时间。小组的探究成果分享,使大家的感受更为丰盛。学生纷纷在课后的“心得体会”中发表自己的感受:“通过这次活动,对贵港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不仅认识了罗泊湾文物的种类、艺术特点及其深远的意义,也体会了团体合作的巨大力量”等等。总之,这次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深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这就是探究学习带给学生的成功体验吧。
探究性教学已经在多个角度展示了它的优势,赢得学生们的喜爱,教师们也渐渐适应了探究性教学的形式。当然,毕竟广西新课程改革开展的时间不长,学校和教师们仍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探究性教学,期待着探究性教学为美术学科的教学带来更大的实效。
关键词:探究性;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贵港市港南中学和地处港北区的贵港市高中的美术教师,在探究性教学方面都在努力地进行探索和实践。下面就以贵港市港南区“港南中学”和贵港市港北区“贵港市高中”两所学校为代表,来谈谈贵港地区高中学校的探究性教学实践的现状吧。
一、港南中学探究性教学模式的尝试,是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勇敢探索
1.集体合作学习模式,简称135模式
贵港市港南中学根据新课改要求,创造出了《港南中学“一案三板五段”课堂模式》简称135模式。此课堂模式中,一案指导学案;三板指板书课题、题型、评分表;五段指课堂教学的五个阶段,分别为:复习旧知识、解读目标、自助学习、群学突破、达标检测。该教学模式的“五段”部分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最大的不同首先体现在教师由始至终处于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内容,而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极大提高了,体现在既让学生自主探究,也强调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更在学生的讲、评、论中隐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交流、合作等综合能力。
2.改变课桌椅的摆放,便于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开展
135模式的教学突显除了独学,也强调对学、组学等合作学习方式。为方便对学与组学等合作学习,港南中学把教室内课桌椅的摆放方向做了大胆的调整,完全颠覆了“学生面对讲台”的传统形式,改为“学生侧对讲台,面对面而坐”的新形式。即课桌椅在传统的基础上按需要向左或向右旋转90度。例如:假如第一组有两列课桌椅,则第一列课桌椅统一向左旋转90度,第二列课桌椅统一向右旋转90度,然后把第一、第二列课桌椅拼合在一起,学生即成了“面对面”而坐的形式。其余第二、第三组的课桌椅也如此排列布置即可。如此一来,对面、左右相邻的6至8名学生便可组成合作学习小组,方便课堂中开展的各项合作教学活动。
3.透明的课堂小组评价模式
教室里备有三、五块小黑板(展板),墙上有小组评分表。评分表在教室里展示,使小组间形成竞争意识。在课堂上,小组同学完成探究任务后,要把探究成果写到展板上,参与评分。例如笔者在港南中学考察时,观摩高一鉴赏课《走进抽象艺术》。课堂中,教师让学生观察毕加索组画《牛》,要求小组讨论、排序,答对的小组加3分。学生们经过热烈讨论,得出结果,写到黑板上。最后只有一个小组答对,教师在黑板旁评分初表上为该小组填上3分。之后,这样的评价分值便呈现在教室评价总表里,日积月累,各小组的得分情况一目了然。这种清晰透明的评价方式,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你追我赶的学习态度,而这种积极自主的学习态度,正是探究性教学所需要的。教师在课堂上真正作为引导者的角色来开展教学,在突破知识重、难点或学生容易发生理解性偏差等等方面进行引导、补充,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必要的帮助,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探究性教学的课堂延伸,丰富了学生的体验
贵港市港北区所在的贵港市高中,老师们利用选修课把探究性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获得课堂教学里难以获得的知识和体验。课改开展以来,已先后让学生自主探究过《生活中的形式美》、《宋元时期山水画艺术特色》等课题,另外,教师也尝试给高二年级学生布置了探究性实验课题,即研究本土历史文化的《贵港市出土文物欣赏》。在探究课教学其中,教师格外注意引导学生践行“自主、探究、合作”的模式。在具体实施教学时,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1.创设情境、启发思考;2.自主或小组探究、协作交流;3.学生汇报探究成果、总结提高。时间:共四周。具体简述如下:
首先第一周,在创设情境、启发思考阶段,教师给学生播放中央电视台“《直播广西》贵港专题”视频片段,引出贵港市出土文物的课题。贵港是一个地级小城市,本市很多学生几乎不知道贵港这块土地上曾经有过灿烂的历史文明,所以,观看视频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于是,教师设计的问题便成为学生乐于探究的主题,学生充满期待地开始了这次探究性学习。
其次,第二、三周,是自主或小组探究、协作交流阶段,全班62人分成四个小组,每组16人,各组设正副组长2人。此外,指定班长负责协助教师管理四个小组开展探究课程。
四个小组的探究任务分别是:
第1组:贵港市文物的分类(建议:简述文物的分类及特点)
第2组:贵港市文物的艺术特色(建议:文物一类或多类艺术特色的研究)
第3组:贵港市博物馆考察(建议:亲临博物馆,重在学生体验)
第4组:贵港市博物馆的未来(建议:借助网络与相关资料了解)
得到任务后的各组,由小组长分派任务,安排组员分工合作完成探究任务。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强调和把握学生探究过程中的方向,以免走偏,并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使学生的探究更充分、具体、更具实效。在四个小组中,第3组负责“贵港市博物馆考察”,由于涉及到博物馆,教师事先与博物馆取得联系,使第3组得以顺利开展。该组学生亲临现场,与文物近距离接触,并在博物馆专家生动的讲解下,得到丰富的收获:那些生硬、沉寂的古文物,突然变得鲜活起来……后来,第3小组在课堂分享阶段的分享,让其他没有参与实地考察的学生羡慕不已。
最后第四周,是学生汇报探究成果、总结提高的阶段。经过一个月的探究、整理并制作幻灯片课件。进入學生展示探究成果的时间。小组的探究成果分享,使大家的感受更为丰盛。学生纷纷在课后的“心得体会”中发表自己的感受:“通过这次活动,对贵港文化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不仅认识了罗泊湾文物的种类、艺术特点及其深远的意义,也体会了团体合作的巨大力量”等等。总之,这次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深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这就是探究学习带给学生的成功体验吧。
探究性教学已经在多个角度展示了它的优势,赢得学生们的喜爱,教师们也渐渐适应了探究性教学的形式。当然,毕竟广西新课程改革开展的时间不长,学校和教师们仍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探究性教学,期待着探究性教学为美术学科的教学带来更大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