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昔日杀声震天的一座座营盘,一夜之间变成了空荡荡的营区……
部队走精兵之路,先后几次精简整编,空闲出大量营区房产,这些“铁打的营盘”作为重要战备资源,随时随地都可能被调整起用。
看管好、利用好、储备好这些闲置军产,将会大大提高战时应急作战保障能力。沈阳军区沈阳房地产管理处几年来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积极探索管护空闲军产房的新路子,一座座空闲营区被管理得井井有条。
把空闲军产管出战斗力
实现空闲房产管理标准化、可视化
仅5名现役军人,要看护沈阳、铁岭、抚顺等10多个城市和偏远山区的大量空闲营房,能看过来吗?能看得住吗?
问题摆在了沈阳房管处几名军人的面前。
“困难再大,也要高标准完成任务,绝不能‘拉稀’。”处党委书记郑福春掷地有声地说。
5名穿军装的“看房官”开始对一栋栋空闲房产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开动脑筋研究管房之策,形成了一套科学管理新思路。随即接连走了几步“妙棋”:
第一步棋:重新勘测建档。许多营房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实际面积与接收面积误差较大,有的还没有任何房产手续和图纸。他们请测绘大队技术人员对10个260余万平方米的房地产重新测量,对所有空闲房重新测量,建立起了详细的地籍档案资料。投资2万多元建起了资料室。
第二步棋:空闲房产可视化。“光有死的文字记载远远不够,还必须让空闲房产可视化。建起活的档案,这样才能实现高质量管理”。处长李刚对笔者说。他边说边点击鼠标,电脑屏幕上一栋栋空闲房产的里里外外、过去现在都一一展现在眼前。
第三步棋;给空闲房产办理合法身份证。房产证、林权证是保证军产不流失的法律保障。今年1月6日,他们接收撤销后的某油料仓库营房,当天就和驻地房产局、林业局取得了联系,当天就来人进行测量测绘,当月就把这座上世纪30年代建筑的两证办了下来。开创了军区房管系统当月移交当月办证的先河。
不让一寸空闲房产流失
迎难而上解决房产纠纷“老大难”
有些地方人员利用部队精简整编过程,采取不正当手段乘机钻空子侵占了部队房产,“管房官”们在进行重新测绘和上户口过程时,发现这些人千方百计想占便宜,甚至采取各种方式想占为已有。为此他们有理有节地进行维权交涉,稳妥处理各种权益纠纷10佘起,最终没让一寸军产流失。
一位地方个体户先以租用部队房产为由,随即又变着法打官司。由于执法不严,没有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几次判决部队房产都受到损失。为了打赢这场官司,依法维护军队的合法权益,处领导和负责打官司的同志同律师一起早出晚归,废寝忘食,查找有关政策规定和法律依据,调查取证,多次找到当地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法委及市人大,向他们汇报案情,摆事实,讲道理,求得支持和帮助。终于在去年4月做出撤销原判的公正判决,挽回经济损失30多万元。
眼盯市场心想战场
变被动看护为依法盘活 常言道:“人怕懒,房怕闲”。房子没人住,就要迅速破旧。部队撤走后,不但留下一座座空营盘,还留下一些工人,他们需要发工资,不然没法生活。
看到一座座营房日渐破旧,看到工人们领不到工资,处领导们着急上火。
“以房养房,以房养人”。把眼睛盯向市场,按着军委总部文件精神合理盘活利用、依法租用,把资源变资产,把资产变资金,把资金转化为战斗力,让剩余军产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终创造军事效益。
思路一变,眼界大开。没人居住的空闲“死房”,一下子又变成了生机勃勃的“营区”。
办学。落在山脚下的某师撤离移交后,如今被福建龙翔教育集团租用,昔日杀声震震的训练场,变成了学生嬉笑打闹的操场。
社区化管理。原某集团军军部大院空闲出150多栋楼房,尽管每年都投入较大精力维护,但由于管理难度太大,还是出现了道路损坏、房屋破损等问题。他们大胆探索和地方政府联合管理的路子,把大院变成一个新社区,把房子低价租给当地住房困难的群众,成立一个居委会,从此一度混乱的军部大院又变得井然有序。
联合改造。某部移交的营房通过和地方民政部门联合改造利用,建成了一座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的敬老院。
不管用什么方式给地方租用,他们都坚持一条:“保证部队‘战时’随时征用随时出让”。没有这一条,给多少钱也不租。
面向市场盘活闲置军产,面向战场他们编制了《储备房地产应急保障预案》几年来他们实现固定资产净增680万元,积累资金827万元,有效地保障了空闲房产的维修养护,从而使空闲军产房完好率达90%。保障战时急需的能力迅速跃升。
部队走精兵之路,先后几次精简整编,空闲出大量营区房产,这些“铁打的营盘”作为重要战备资源,随时随地都可能被调整起用。
看管好、利用好、储备好这些闲置军产,将会大大提高战时应急作战保障能力。沈阳军区沈阳房地产管理处几年来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积极探索管护空闲军产房的新路子,一座座空闲营区被管理得井井有条。
把空闲军产管出战斗力
实现空闲房产管理标准化、可视化
仅5名现役军人,要看护沈阳、铁岭、抚顺等10多个城市和偏远山区的大量空闲营房,能看过来吗?能看得住吗?
问题摆在了沈阳房管处几名军人的面前。
“困难再大,也要高标准完成任务,绝不能‘拉稀’。”处党委书记郑福春掷地有声地说。
5名穿军装的“看房官”开始对一栋栋空闲房产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开动脑筋研究管房之策,形成了一套科学管理新思路。随即接连走了几步“妙棋”:
第一步棋:重新勘测建档。许多营房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实际面积与接收面积误差较大,有的还没有任何房产手续和图纸。他们请测绘大队技术人员对10个260余万平方米的房地产重新测量,对所有空闲房重新测量,建立起了详细的地籍档案资料。投资2万多元建起了资料室。
第二步棋:空闲房产可视化。“光有死的文字记载远远不够,还必须让空闲房产可视化。建起活的档案,这样才能实现高质量管理”。处长李刚对笔者说。他边说边点击鼠标,电脑屏幕上一栋栋空闲房产的里里外外、过去现在都一一展现在眼前。
第三步棋;给空闲房产办理合法身份证。房产证、林权证是保证军产不流失的法律保障。今年1月6日,他们接收撤销后的某油料仓库营房,当天就和驻地房产局、林业局取得了联系,当天就来人进行测量测绘,当月就把这座上世纪30年代建筑的两证办了下来。开创了军区房管系统当月移交当月办证的先河。
不让一寸空闲房产流失
迎难而上解决房产纠纷“老大难”
有些地方人员利用部队精简整编过程,采取不正当手段乘机钻空子侵占了部队房产,“管房官”们在进行重新测绘和上户口过程时,发现这些人千方百计想占便宜,甚至采取各种方式想占为已有。为此他们有理有节地进行维权交涉,稳妥处理各种权益纠纷10佘起,最终没让一寸军产流失。
一位地方个体户先以租用部队房产为由,随即又变着法打官司。由于执法不严,没有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几次判决部队房产都受到损失。为了打赢这场官司,依法维护军队的合法权益,处领导和负责打官司的同志同律师一起早出晚归,废寝忘食,查找有关政策规定和法律依据,调查取证,多次找到当地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法委及市人大,向他们汇报案情,摆事实,讲道理,求得支持和帮助。终于在去年4月做出撤销原判的公正判决,挽回经济损失30多万元。
眼盯市场心想战场
变被动看护为依法盘活 常言道:“人怕懒,房怕闲”。房子没人住,就要迅速破旧。部队撤走后,不但留下一座座空营盘,还留下一些工人,他们需要发工资,不然没法生活。
看到一座座营房日渐破旧,看到工人们领不到工资,处领导们着急上火。
“以房养房,以房养人”。把眼睛盯向市场,按着军委总部文件精神合理盘活利用、依法租用,把资源变资产,把资产变资金,把资金转化为战斗力,让剩余军产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终创造军事效益。
思路一变,眼界大开。没人居住的空闲“死房”,一下子又变成了生机勃勃的“营区”。
办学。落在山脚下的某师撤离移交后,如今被福建龙翔教育集团租用,昔日杀声震震的训练场,变成了学生嬉笑打闹的操场。
社区化管理。原某集团军军部大院空闲出150多栋楼房,尽管每年都投入较大精力维护,但由于管理难度太大,还是出现了道路损坏、房屋破损等问题。他们大胆探索和地方政府联合管理的路子,把大院变成一个新社区,把房子低价租给当地住房困难的群众,成立一个居委会,从此一度混乱的军部大院又变得井然有序。
联合改造。某部移交的营房通过和地方民政部门联合改造利用,建成了一座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的敬老院。
不管用什么方式给地方租用,他们都坚持一条:“保证部队‘战时’随时征用随时出让”。没有这一条,给多少钱也不租。
面向市场盘活闲置军产,面向战场他们编制了《储备房地产应急保障预案》几年来他们实现固定资产净增680万元,积累资金827万元,有效地保障了空闲房产的维修养护,从而使空闲军产房完好率达90%。保障战时急需的能力迅速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