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Wind资讯统计,今年一季度,美元对人民币即期汇率收报6. 2180,单季涨幅2.71%。
近时,美国财政部发布半年度汇率报告称,人民币被“严重低估”,并指责中国政府大规模干预汇市,导致人民币贬值,其对人民币汇率施压的态度明显加强。
其实,事实非常清楚,自去年四季度以来,美联储开始逐步退出量化宽松(QE)政策,今年初中国出口表现疲软,2月出现贸易赤字,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人民币出现波动。这其实是很正常的。
汇率是买卖外币的价格。在正常运作的市场经济中,价格由供求的均衡决定。如果价格比均衡点低,则求大于供,需提高价格来增加供给,以满足市场需求。如果价格高于均衡点,则供大于求,需把价格降低,使更大范围能满足需求。据此,国际上对于汇率问题形成了一个通行标准,即贸易顺差(或逆差)占GDP比重只要在2%的范围内,均被视为贸易平衡状态。这一标准为国际公认,美国过去曾经也借此标准,对人民币汇率施压。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计算,一季度中国贸易顺差总额为1028亿元人民币,当期GDP总额为128213亿元人民币,贸易顺差占GDP比重为0 . 8%。由此可见,即使用该指标来衡量中国贸易状况,仍处在平衡区间。
而美国财政部则表示,支持其如此判断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中国积累的巨额外汇储备。“中国政府已经积累了3.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远远超过任何衡量口径所需要的额度。即便这样,中国政府一季度还是购买了大量的外汇,这表明中国继续阻碍汇率的市场形成机制”。“人民币跌势前所未见,呼吁中国政府加大定期披露对汇市干预情况的力度。如果近期人民币的下跌,暗示中国政府打算放弃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政策,则将引起美方尤为严重的关切。”可见,美国财政部所谓人民币被“严重低估”的判断源于中国持续增长的外汇储备,但并未考虑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再平衡以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超调问题。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截至2013年末,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额为3.82万亿美元;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的外汇储备余额为3. 95万亿美元,新增外汇储备近130 0亿美元。对外汇储备增加要具体分析。外汇储备增加主要来源有两项,即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净流入。
一般认为一国货币存在严重低估的依据在于其贸易失衡,主要表现为经常项目下顺差过大。但中国目前的情况已经发生改变。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2 013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显示,2 013年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在国际通行标准2%的范围内,贸易处于平衡状态。受人民币贬值影响,自2月份以来,套利资金等带来的资本流入大幅缩减。央行日前公布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显示,2月份新增外汇占款(央行持有外汇规模以本币计价)为12 8 2 . 4 6亿元,比1月份的43 7 3 . 6亿元大比例下行71%;而据分析预测,3月份外汇占款在2月份的基础上有所恢复,但整体在2000亿元左右。从以上分析可知,从现实的经济数据看,并不支持美国关于人民币被“严重低估”的判断。
再从中国制定汇率的历史去分析。
第一个阶段是从19 79年到19 9 6年,1美元开始只换得1.9元人民币,后来升到8.3元,美元的低估被逐步抹平。在上世纪8 0年代后期,在上海建立了外汇交换的自由市场,出口的商人拿到外汇,可以在市场卖给需要外汇的人,汇率由双方自由决定。1996年政府定了1美元兑8.3元人民币。这汇率大概是接近当期供求平衡的,因为它是根据上海自由交易市场汇率决定的。
第二个阶段是从19 9 6年至2 0 0 4年,人民币汇率大致没有变动,但从19 98年到2 0 0 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价值或是低估的。因为其间中国零售物价指数从1 9 9 8年的3 . 8 0 8降到2 0 0 3年的3 . 4 6 7(前者的91%),而美国的零售物价指数同时由157.5升至181.31(前者的115%)。按照物价的比例,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应当在20 03年上升到在1998年的115/91=1.26倍,但它没有如此上升。可以说,在2003年人民币对美元低估了约26%。
第三个阶段从2005年到2014年1月,汇率慢慢上升到一美元兑6. 05元人民币。到了2014年3月1日,人民币汇率稍降到1美元可以兑换6.14元人民币。汇率这样的升降,如前分析,是由市场决定,并已经达到均衡。回顾中国汇率制定的历史,可以坦率地说,在20 0 5年后的一段时间内,中国政府控制汇率,让人民币慢慢升值。这样的控制汇率是合理的,因为容许人民币升值太快,会影响中国的出口和企业的利润,这样不但影响了国家经济,还会使部分民众不满。让汇率慢些升值,出口企业可以有时间来调整它们的生产数量与产品种类。而今这样的形势已不复存在,且已进入均衡区间,中国政府再去控制汇率已无必要。所以,指责“中国政府打算放弃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政策”、“大规模干预汇市”是毫无根据的。
中国经济已进入“换挡期”,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增长质量将进一步提高。中国正同时推进汇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等金融改革。从次序上讲,中国会首先大力推动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和实现汇率双向波动,然后谨慎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与此同时逐步推动部分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在经历人民币的一轮贬值之后,央行适时宣布将人民币对美元日内波幅扩大至2%,此举被市场已解读为汇率市场化正加速推进。IMF总裁拉加德对中国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表示欢迎,她认为这是朝着人民币国际化迈出的正确一步。拉加德表示:“近期人民币汇率出现的扩大的波动幅度并非有意的贬值,而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部分”。
人民币汇率近期波动本不是什么大事。仔细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程度相较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汇率波动,甚至储备货币汇率波动,都是很小且正常的。但是,目前的状况可能成为中美两国政府间一个挥之不去的争论焦点。 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一直敦促中国让人民币以更大幅度升值。他们称,人民币的走弱让中国出口商与外国对手竞争时占有优势,这并不公平。换言之,让人民币走强,中国出口商与外国对手竞争时处于劣势,这才符合他们心中的公道。之所以本该是公平竞争的市场却被如此扭曲的心灵所染指,皆是因为冷战虽然结束了,但地缘冲突却激烈不断惹的祸。尽管“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国示关系建设的主题,但不容忽视的是,冷战结束之后,国际政治局势并未自然趋向稳定,地缘政治冲突反而变得更加频繁和激烈,并对全球经济增长和国际金融市场运行造成了较大冲击,给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国经营和涉外业务开展也造成了较大干扰。对人民币汇率的正常变化的非理性指责,只是其中很小的案例之一。
从根本上看,后冷战时代地缘冲突的常态化具有客观必然性。一方面,从经济角度看,受全球经济增长长期中枢不断下降,经济发展差异性短期加大的影响,全球经济利益争夺渐趋激烈,为政治对抗的加剧埋下了隐患。
另一方面,从文明角度看,伴随着冷战后多极和多文明世界格局的形成,文明差异和对抗引致的地缘冲突更趋频繁和复杂。更重要的是,随着人口流动和文明发展,文明之间的力量正渐趋均衡,这使得文明间的对抗变得难分高下,文明间的冲突和地缘政治冲突则由此具有了长期化长态化的特征。美国在这些冲突中始终站在冷战时期原阵营领导者、指挥者的立场,追求其综合利益最大化,于是不时发出些有悖事实与常理的言论,明眼人都是看得明白的。
如果不是这样,安倍主政日本以来,极力在经济上推行的所谓“安倍经济学”,其起点就是日元贬值,其最直接的考量是通过促进出口,带动日本经济。2 012年3月日元兑美元大致汇率80,而2014年4月21日日元兑美元大致汇率103。安倍执政以来日元对美元如此持续大幅度贬值,而美国却视而不见,就无法解释了。所以在地缘冲突常态化的大背景下,美国经常执行双重标准也已经常态化了并不是什么秘密。故而对美国的声音,因为要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经济贸易诸多方面还有许多合作,有关系就须听,但必须分析地听,自主而行。对于此次“严重低估”的说辞,大可不必理睬。世人皆明,清者自清。
当然,人民币贬值会对那些有孩子出国留学、有计划出国旅游、有国外采购任务的人家来说会带来一定的压力,这就提醒人们理财当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巧妙利用汇率变化增长个人财富也是一种理财。从更长远的发展看人民币升值的潜力还是继续存在的,但在世界经济复苏加快,中国经济增长换当期,改革深化之际人民币汇率的起伏波动也是一定会有的,这其实很正常。
近时,美国财政部发布半年度汇率报告称,人民币被“严重低估”,并指责中国政府大规模干预汇市,导致人民币贬值,其对人民币汇率施压的态度明显加强。
其实,事实非常清楚,自去年四季度以来,美联储开始逐步退出量化宽松(QE)政策,今年初中国出口表现疲软,2月出现贸易赤字,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人民币出现波动。这其实是很正常的。
汇率是买卖外币的价格。在正常运作的市场经济中,价格由供求的均衡决定。如果价格比均衡点低,则求大于供,需提高价格来增加供给,以满足市场需求。如果价格高于均衡点,则供大于求,需把价格降低,使更大范围能满足需求。据此,国际上对于汇率问题形成了一个通行标准,即贸易顺差(或逆差)占GDP比重只要在2%的范围内,均被视为贸易平衡状态。这一标准为国际公认,美国过去曾经也借此标准,对人民币汇率施压。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计算,一季度中国贸易顺差总额为1028亿元人民币,当期GDP总额为128213亿元人民币,贸易顺差占GDP比重为0 . 8%。由此可见,即使用该指标来衡量中国贸易状况,仍处在平衡区间。
而美国财政部则表示,支持其如此判断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中国积累的巨额外汇储备。“中国政府已经积累了3.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远远超过任何衡量口径所需要的额度。即便这样,中国政府一季度还是购买了大量的外汇,这表明中国继续阻碍汇率的市场形成机制”。“人民币跌势前所未见,呼吁中国政府加大定期披露对汇市干预情况的力度。如果近期人民币的下跌,暗示中国政府打算放弃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政策,则将引起美方尤为严重的关切。”可见,美国财政部所谓人民币被“严重低估”的判断源于中国持续增长的外汇储备,但并未考虑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和再平衡以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超调问题。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截至2013年末,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额为3.82万亿美元;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的外汇储备余额为3. 95万亿美元,新增外汇储备近130 0亿美元。对外汇储备增加要具体分析。外汇储备增加主要来源有两项,即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净流入。
一般认为一国货币存在严重低估的依据在于其贸易失衡,主要表现为经常项目下顺差过大。但中国目前的情况已经发生改变。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2 013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显示,2 013年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在国际通行标准2%的范围内,贸易处于平衡状态。受人民币贬值影响,自2月份以来,套利资金等带来的资本流入大幅缩减。央行日前公布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显示,2月份新增外汇占款(央行持有外汇规模以本币计价)为12 8 2 . 4 6亿元,比1月份的43 7 3 . 6亿元大比例下行71%;而据分析预测,3月份外汇占款在2月份的基础上有所恢复,但整体在2000亿元左右。从以上分析可知,从现实的经济数据看,并不支持美国关于人民币被“严重低估”的判断。
再从中国制定汇率的历史去分析。
第一个阶段是从19 79年到19 9 6年,1美元开始只换得1.9元人民币,后来升到8.3元,美元的低估被逐步抹平。在上世纪8 0年代后期,在上海建立了外汇交换的自由市场,出口的商人拿到外汇,可以在市场卖给需要外汇的人,汇率由双方自由决定。1996年政府定了1美元兑8.3元人民币。这汇率大概是接近当期供求平衡的,因为它是根据上海自由交易市场汇率决定的。
第二个阶段是从19 9 6年至2 0 0 4年,人民币汇率大致没有变动,但从19 98年到2 0 0 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价值或是低估的。因为其间中国零售物价指数从1 9 9 8年的3 . 8 0 8降到2 0 0 3年的3 . 4 6 7(前者的91%),而美国的零售物价指数同时由157.5升至181.31(前者的115%)。按照物价的比例,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应当在20 03年上升到在1998年的115/91=1.26倍,但它没有如此上升。可以说,在2003年人民币对美元低估了约26%。
第三个阶段从2005年到2014年1月,汇率慢慢上升到一美元兑6. 05元人民币。到了2014年3月1日,人民币汇率稍降到1美元可以兑换6.14元人民币。汇率这样的升降,如前分析,是由市场决定,并已经达到均衡。回顾中国汇率制定的历史,可以坦率地说,在20 0 5年后的一段时间内,中国政府控制汇率,让人民币慢慢升值。这样的控制汇率是合理的,因为容许人民币升值太快,会影响中国的出口和企业的利润,这样不但影响了国家经济,还会使部分民众不满。让汇率慢些升值,出口企业可以有时间来调整它们的生产数量与产品种类。而今这样的形势已不复存在,且已进入均衡区间,中国政府再去控制汇率已无必要。所以,指责“中国政府打算放弃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政策”、“大规模干预汇市”是毫无根据的。
中国经济已进入“换挡期”,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增长质量将进一步提高。中国正同时推进汇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等金融改革。从次序上讲,中国会首先大力推动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和实现汇率双向波动,然后谨慎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与此同时逐步推动部分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在经历人民币的一轮贬值之后,央行适时宣布将人民币对美元日内波幅扩大至2%,此举被市场已解读为汇率市场化正加速推进。IMF总裁拉加德对中国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表示欢迎,她认为这是朝着人民币国际化迈出的正确一步。拉加德表示:“近期人民币汇率出现的扩大的波动幅度并非有意的贬值,而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部分”。
人民币汇率近期波动本不是什么大事。仔细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程度相较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汇率波动,甚至储备货币汇率波动,都是很小且正常的。但是,目前的状况可能成为中美两国政府间一个挥之不去的争论焦点。 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一直敦促中国让人民币以更大幅度升值。他们称,人民币的走弱让中国出口商与外国对手竞争时占有优势,这并不公平。换言之,让人民币走强,中国出口商与外国对手竞争时处于劣势,这才符合他们心中的公道。之所以本该是公平竞争的市场却被如此扭曲的心灵所染指,皆是因为冷战虽然结束了,但地缘冲突却激烈不断惹的祸。尽管“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国示关系建设的主题,但不容忽视的是,冷战结束之后,国际政治局势并未自然趋向稳定,地缘政治冲突反而变得更加频繁和激烈,并对全球经济增长和国际金融市场运行造成了较大冲击,给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国经营和涉外业务开展也造成了较大干扰。对人民币汇率的正常变化的非理性指责,只是其中很小的案例之一。
从根本上看,后冷战时代地缘冲突的常态化具有客观必然性。一方面,从经济角度看,受全球经济增长长期中枢不断下降,经济发展差异性短期加大的影响,全球经济利益争夺渐趋激烈,为政治对抗的加剧埋下了隐患。
另一方面,从文明角度看,伴随着冷战后多极和多文明世界格局的形成,文明差异和对抗引致的地缘冲突更趋频繁和复杂。更重要的是,随着人口流动和文明发展,文明之间的力量正渐趋均衡,这使得文明间的对抗变得难分高下,文明间的冲突和地缘政治冲突则由此具有了长期化长态化的特征。美国在这些冲突中始终站在冷战时期原阵营领导者、指挥者的立场,追求其综合利益最大化,于是不时发出些有悖事实与常理的言论,明眼人都是看得明白的。
如果不是这样,安倍主政日本以来,极力在经济上推行的所谓“安倍经济学”,其起点就是日元贬值,其最直接的考量是通过促进出口,带动日本经济。2 012年3月日元兑美元大致汇率80,而2014年4月21日日元兑美元大致汇率103。安倍执政以来日元对美元如此持续大幅度贬值,而美国却视而不见,就无法解释了。所以在地缘冲突常态化的大背景下,美国经常执行双重标准也已经常态化了并不是什么秘密。故而对美国的声音,因为要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经济贸易诸多方面还有许多合作,有关系就须听,但必须分析地听,自主而行。对于此次“严重低估”的说辞,大可不必理睬。世人皆明,清者自清。
当然,人民币贬值会对那些有孩子出国留学、有计划出国旅游、有国外采购任务的人家来说会带来一定的压力,这就提醒人们理财当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巧妙利用汇率变化增长个人财富也是一种理财。从更长远的发展看人民币升值的潜力还是继续存在的,但在世界经济复苏加快,中国经济增长换当期,改革深化之际人民币汇率的起伏波动也是一定会有的,这其实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