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在总结中国农村工业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理性分析了农村工业化的实践模式、重要作用与现实矛盾;对农村工业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和预测;为解决农村工业化的现实矛盾,提出了发展与改革统筹实施的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启示;趋势;建议
中图分类号: S238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十二五”重点课题《中国百强村经济转型与制度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L-14001;项目负责人:戴子刚、彭智勇。
农村工业化是城市化与农村经济现代化的必然产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大力发展农村现代工业,加大农村服务业投资比重与政策扶持力度,继续发挥农村龙头企业的带动与支撑作用,借助经济园区推进产业化经营和土地规模化流转,鼓励青壮年通过在本地就业创业提高经济收入水平,在条件具备的地方实行并村建设中心村、将行政村改为社区居委会,以及动员村民集中居住并妥善安排其转移就业,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农民就地变市民、农民养老和就医有保障,对于迅速缩小城乡差距、减轻非农化发展给中心城市带来的各种压力,具有客观必然性和长久意义,是广大农村实现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一、农村工业化的实践启示
(一)农村工业的实践模式具有多样性
农村工业化内涵十分丰富,其实践模式具有多样性和区域差异性。由于我国三大地区(东部、中部、西部)农村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农民素质、村级财力、招商引资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便于使研究具有针对性,本文将我国农村经济大体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工业主产区的农村经济。这里(例如江苏、浙江、广东等地,以及大中城市的城郊结合部)以工业发展为主导、兼顾农业产业化发展。第二类是粮食主产区的农村经济。这里(例如安徽、江西、山东、甘肃等地)以农业为主导,兼顾乡镇工业发展。第三类是贫困山区的农村经济。这里既无工业基础、也缺农业资源的偏远农村,例如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山区和荒山丘陵地带。第四类是以商业为主导产业的“城中村”经济。此类村庄已经完善丧失耕地资源,有的具有一定的工业产业基础,有的没有工业企业。这类村庄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利用周边的各种城市资源求得生存与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最大化是上述各类农村发展经济的基本动力。虽然工业化发展对于各地农村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但是各地工业化的发展思路、主导产业、实践模式、经济运行机制不可能全部一致,一定具有其特殊性。所以,工业化实践模式必然多样化。
(二)农村工业化对农村现代化起到了带动和支撑作用
农村工业化是改革期间推动国民经济和工业化的主要动力。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工业的增长对工业增长的贡献不足20%。然而经过80年代中期以来的快速发展,到1992年,农村工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上升到71.15%,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工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份额多年平均高41.16%。1997年乡镇工业完成增加值12500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50%,成为我国工业经济的半壁河山,形成与国家工业化并驾齐驱的新格局。1994年,山东省的农村工业增加值就已占到本省工业增加值的67%。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的苏、锡、常地区的乡村工业产值已超过苏、锡、常三市的市区工业产值。
农村工业化是改革期间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其他非农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增长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非农乡镇企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由1978年的4%迅速上升到1998年的27%左右,同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到了GDP增长率的36%。同时,农村工业与区域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的密切程度也越来越强,农村工业总产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由1988年的0.16656上升到1994年的0.17685。表明农村工业化越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
农村工业发展在对外贸易中做出了巨大贡献。1986年,乡镇企业外贸出口额仅占全国出口额的91.19%,到1997年,乡镇企业完成出口额7000多亿元,占全国出口交货总额的40%以上。“八五”期间,全国出口商品交货额净增量的45%来自乡镇企业。1992年,生产出口产品的乡镇企业已达10475家,生产涉及国民经济40个行业近千种产品,其中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量较大比重有:服装占89.17%,工艺品65.14%,轻工产品也达53.19%。
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城镇化的必由之路。工业化必然导致城市化,这是各个工业发达国家的共同规律。因为工业的发展需要大批劳动力,而劳动力主要来自农村,也只有农业劳动力不断地转移到非农产业,才能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中国解放以后50多年的历史中,凡是工业高速增长的年份,也必然是新城市不断建立、老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的年份,如1953年到1960年,1984年至今等。其间也有过两次逆向流动,一次是1961年的城市职工下放和1968年起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但这两次都导致了工业发展速度的停顿甚至下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国农村工业化,其特点是乡镇工业高速增长,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占比大幅度提高,但城市人口增加的速度相对较慢。从1980年到2000年,全国的GDP总量翻了两番多,但城市人口的比例只提高了13个百分点。随着农村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稳定增长,农村城镇化进程会应显著加快、城镇化水平也会显著提升,进而推动农村现代化整体建设。
(三)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从笔者对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调查看,我国农村在工业化发展中,存在一些值得关注和亟需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经归类梳理,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核心内容主要指向四个方面,而且具有普遍性特征,这就是:农村工业化发展与用地不断扩张之间的矛盾,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工业产业转型与外来技术制约之间的矛盾、村集体经济积累与经营骨干控股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的矛盾,是农村工业化发展与建设用地供应之间的矛盾,以及农村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这两大矛盾,已经发展成为社会各界深度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为说明矛盾的严重性,下面对工业用地矛盾进行简要分析。
随着農村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开发园区建设不断增多,导致工业土地供应紧张。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南京、镇江、常州三个地区就有各级各类开发园区900多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10多个,省级开发区30多个,其他的分别是地市级、县级、乡镇级、村级开发区。这些开发区最小的占地20多亩,最大的占地数千亩。[1]甚至于部分耕地在规模化流转过程中逐渐演变成建设用地,并且用地规模有扩张之势。这在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农村表现尤为突出。随着工业产业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在城市近郊农村、远离城市的农村也出现了工商业建设用地扩张问题。许多村镇的招商引资项目,均征用大量的农业用地(甚至征用农户宅基地),结果造成开工项目越多,占用耕地越多,以至于建设用地不断扩张。根据吴县、江阴等20个县(市)的不完全统计,仅1982年至1984年的三年间,农田递减率达到5%左右。土地流转的规模和用途如果不加以限制和监督,无论是在工业主产区的长三角地区,还是在粮主产区的我国中西部地区,对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都会带来负面效应。
目前,我国土地供应日益紧张主要是由三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城市工业产业与服务业集聚造成的企业建设用地向城市周边农村扩张,以至于多年来连续征用大量耕地与农民宅基地;二是城市化推进中城区范围扩大,城市道路、绿地公园、车站、机场、港口、住宅小区等项目建设占用大量农田;三是农村建设各类经济园区、分散的乡镇企业与农民分散建设住宅占用大量土地。不采取严格的限制性、经济性政策措施,这一发展态势有可能进一步恶化。
解决上述矛盾,必须坚持发展与改革统筹兼顾的基本策略。只有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方面的壁垒,才能有效化解这些矛盾。
二、农村工业化发展趋势
在未来若干年内,农村工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完全同步发展,并完全融入国家整个工业体系。
低能耗与低污染是农村工业转变增长方式的一大趋势。现阶段,我国农村工业化总体上仍然处于工业-农业阶段,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区域不平衡性;虽然农村工业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选择的却是一条高成本、高产出、低效益的发展道路。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资源、能源和环境的承载负荷日益加重,因此,客观上要求农村工业必须选择低能耗与低污染的发展方式,这必将成为未来若干年内的工业化发展的一大趋势。
新型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业市场前景广阔。农业要实现规模化、现代化,必须借助于耕种收工具的机械化。对于分解经营农业的农户而言,自己购买农机设备一是购买力不足,二是使用不经济,所以他们也将选择让农机合作社等专业组织来替代他们作业。农机合作社的大量涌现及其发展,对农业机械设备及其更新的需求量巨大,因而农业设计与制造业市场前景看好。
農产品加工业向精细化、安全化和国际化方向深度拓展。食品工业作为农产品面向市场的主要后续加工产业,在农产品加工业中占有较大比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食品加工业是关联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带动农业产业化,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必然成为农村工业化的重点发展领域。
新型智能化、集成化、数字化与微型化技术,仍是农村工业制造领域的先进主导技术。在瞬息万变的市场激烈竞争中,高质量、高效益和多品种小批量柔性生产方式已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传统的制造技术已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以集成了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现代制造技术的特点是:以工艺为突破口,形成设计与工艺的一体化;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为主体;产品设计是其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设计;强调人、组织、技术和环境的集成及绿色制造;整个制造过程不再是一个离散的生产过程而是一个高度柔性化、智能化、集成化的现代制造系统。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特种加工技术、微型机械与微型加工技术、纳米科技与纳米制造技术具有十分诱人的发展前景,使现代工艺技术又进入了另一个全新领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数控机床和数控加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人们在致力发展单项先进制造技术的同时,开始寻找全新的现代制造系统。在柔性制造系统发展的基础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四化设计”将成为农村现代工业设计时尚模式。21世纪初全人类的创造氛围,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心理、需求环境,等给人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工业产品必将表现出时代的烙印,也决定了未来工业设计风格必将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新的四化设计,是指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技术与艺术并重设计、个性化设计,其必将成为工业设计领域的未来主流发展模式。
农村工业将与城市工业同步发展。20年前的1994年,我国就有100多万个企业(其中60多万个乡镇企业,,总产值预计今年可达720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1.7%。现在,工人要千方百计地办好城市工业,增加商品生产;农民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剩余劳力、剩余时间和剩余资金越来越多,而且懂得了“无工不富”的道理,更是在想方设法兴办农村工业,发展商品生产。如果把城乡工业当作一个整体去看待、去组织、去管理,就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互补互长,产生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大大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应当彻底改革现行的工业经济管理体制,打破“条条”、“块块”割裂封锁的局面,走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一体化发展道路,促进城乡工业同步发展,使农村工业完全融入国家工业产业体系。
三、农村工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采取多种途径治理环境污染,增强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程。以水、空气和土壤等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在各地的中心村、中心镇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使村民的生活污水排放达标。有重点地加强农村工业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达标排放巡查与整治力度。开展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物综合治理工程,减少排放总量,减少污染物排放。继续实施村庄与街道的河流淤泥疏浚缘边绿化工程,减少河流污染物排入量。[2]
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净化绿化工程。把清洁卫生、环境绿化、村庄美化的文明理念融入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全过程,在农村居民中积极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实施村民居住环境净化、绿化、美化专项工程,坚持植树造林,增加村庄绿化与景观区域,保持居住环境、生态景观与村镇整体建筑风格的协调和统一。
逐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体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建立多元化的污染防治投资体制和水资源补偿更新机制。运用价格杠杆原理,建立水价浮动调整机制,促进节约用水社会风尚的养成。逐步实行排污权有偿交易制度,大幅度提高企业污染物排放的交易成本。出台绿色信贷政策和税收政策,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节能降耗技术研发与产品生产,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污染物治理工程。创新污水处理体制机制,实现污水处理企业建设及其运营社会化与市场化。[3]
建立区域性环境污染防治联动机制。苏南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均应吸纳环保、水利、建设、农业、林业、工商、公安、检查、法院、媒体等机构的相关人员,组建本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联合执法、联合行动的专门机构,并形成相对稳定、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以便实施动态巡查、动态通报和动态查处。继续发挥苏南环保督查中心的作用,在整个苏南区域范围内实施“飞行”督查,及时排查污染源,及时查处重大水、气、土壤污染事件。
(二)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遏制农村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建设用地不断扩张态势。
完善建设用地规划管控制度。落实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其基础则是土地利用的科学规划与管制。要重点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和城镇发展控制区规划,并明确其界线,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的供应总量,遏制城镇规模的盲目膨胀与占用耕地的势头。优化城镇土地的利用结构,加大城镇绿地及道路交通用地的比重,停止别墅类用地供应,严格控制高档住宅土地供应。同时,又要给城镇留有余地,满足其发展的需要,坚持把当前与长远结合起来,既注重规划的超前性,为城镇发展留下合理的空间,又注重土地资源的保护。要着力调整投资结构,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和投入方式,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努力盘活土地存量,高度重视节约资源、保护土地环境、保护耕地。
多渠道拓展工商业建设用地途径。继续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即“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在新增耕地的同时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严格规范开展小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在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的前提下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在保护耕地的同时也为城镇化提供用地保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城镇和产业建设上坡上山,少占或不占耕地。积极安排工矿企业废弃地复垦。城镇低效用地二次开发,挖掘潜力并促进城镇的更新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清理和盘活一批闲置建设用地。在沿河、沿海、沿江地区,实施一定区域的科学围填造地工程。
創新土地财税管理制度。第一,建立土地保护补偿机制。可借鉴南通市的做法,从四个方面建立补偿机制。一是政策性补偿。对耕地保护、占补平衡项目建设等工作成效突出的县(市)、区,在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模等方面争取政策支持。二是转移性补偿。建立财政支付体系,将耕地保护指标纳入财政转移支付指标要素,加强财政支持。各县(市)、区对基本农田保护率高于本地区平均比例、耕地保护成效突出的乡镇(街道),增加财政转移支付额度,予以扶持补助。三是建设性补偿。在开展“双百整治”工程中对建设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点给予补偿。四是激励性补偿。每年组织评选耕地保护先进单位与个人,明确目标责任,制定达标评比细则。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对其分别给予激励性补偿。第二,建立土地占用税收调节机制。使用税调节机制。利用土地税费等手段,加大土地资源,市场配置和调节力度。深化改革,扩大土地有偿使用的范围,减少企业行政划拨土地。对生产经营性项目一律采用有偿出让方式供给土地,原先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土地的企业,应逐步通过增补地价或者土地年租的方式,使其用地逐步走上有偿使用的轨道。[4]
创新建设用地监管制度。加大国家土地法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依法用地意识,在城乡营造保护耕地、集约用地的优良社会环境。将节约用地指标列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全面启动对各市(县)、镇、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建设用地消耗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分解下达年度土地利用指标的重要依据;同时,建立严格、配套的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追究非法用地责任单位与责任人。逐步完善县(市)、镇、村三级土地监控网络,加大动态巡查,全程记录土地违法事件。建立国土部门、政府相关部门、司法机关、新闻媒体办案联动机制,确保发现问题快、媒体报道快、立案查处快。对于党员、干部涉及违法的坚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对于性质严重、社会影响很坏的非法占地案件及时进行通报,并借助舆论媒体及时曝光;对于占地用地涉及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严惩。[5]
(三)全面发展农村工业配套业,促进产业集聚与农民就业本地化。
虽然我国许多地区的乡镇企业从体制上进行了两次改造,发展活力得到了不断提升,但是其分散布局的空间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强化了“大分散、小集中”的村镇企业布局特征,需要通过引导工业配套行业的集聚,形成更大的规模效应。
就笔者对部分全国百强村的调查情况看,村办工业产业对第三产业已经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无论是工业产业的配套服务业,还是为农业服务的配套产业,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更广的农村区域看,特别是在面广量大的经济薄弱村镇,由于分散于乡镇和自然村的农村工业不发达、不配套,更没有形成产业的空间集聚,因此,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看仍未能发挥农村工业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民居住环境看,对新型小城镇的建设与形成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这些说明,需要地方政府加强对当地小城镇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加强引导扶持,以便纠正农村工业与服务业发展失衡、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不同步的突出问题。
按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合理地配置劳动力资源,积极鼓励和支持发展农村工业配套行业,改革经济运行机制,扫除城乡结合的障碍因素,放活农民的从业选择权、经营决策权、利益分配权,引导和帮助农民全面走向市场,大力发展乡村集体企业,支持农民从事第二、三产业,对农民兴办个体、联合体企业可享受乡村集体企业同等的信贷、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自带户口、自带资金到村镇的工业小区和中心村(镇)参加建设与开发,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使农村劳力多形式、多渠道转移至本地的非农产业集聚地和中心镇(村)。
(作者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镇江市行政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1]朱洪涛,改革开放三十年从苏南模式到新苏南模式的创新[J],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第4期,P47.
[2]李新,腾颍,陆平,苏南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与防治对策[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9月,第22卷第3期.
[3]高丽英,关于流域水污染治理对策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第17卷,第34期.
[4]江苏国土资源厅,南通市创新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制度体系[EBOL],国家国土资源部网站,http://www.mlr.gov.cn/xwdt/dfdt/201305/.
[5]黄永强,遏制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势头[EBOL],搜狐网,http://roll.sohu.com/20121030/.
关键词: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启示;趋势;建议
中图分类号: S238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十二五”重点课题《中国百强村经济转型与制度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L-14001;项目负责人:戴子刚、彭智勇。
农村工业化是城市化与农村经济现代化的必然产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大力发展农村现代工业,加大农村服务业投资比重与政策扶持力度,继续发挥农村龙头企业的带动与支撑作用,借助经济园区推进产业化经营和土地规模化流转,鼓励青壮年通过在本地就业创业提高经济收入水平,在条件具备的地方实行并村建设中心村、将行政村改为社区居委会,以及动员村民集中居住并妥善安排其转移就业,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农民就地变市民、农民养老和就医有保障,对于迅速缩小城乡差距、减轻非农化发展给中心城市带来的各种压力,具有客观必然性和长久意义,是广大农村实现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一、农村工业化的实践启示
(一)农村工业的实践模式具有多样性
农村工业化内涵十分丰富,其实践模式具有多样性和区域差异性。由于我国三大地区(东部、中部、西部)农村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农民素质、村级财力、招商引资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便于使研究具有针对性,本文将我国农村经济大体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工业主产区的农村经济。这里(例如江苏、浙江、广东等地,以及大中城市的城郊结合部)以工业发展为主导、兼顾农业产业化发展。第二类是粮食主产区的农村经济。这里(例如安徽、江西、山东、甘肃等地)以农业为主导,兼顾乡镇工业发展。第三类是贫困山区的农村经济。这里既无工业基础、也缺农业资源的偏远农村,例如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山区和荒山丘陵地带。第四类是以商业为主导产业的“城中村”经济。此类村庄已经完善丧失耕地资源,有的具有一定的工业产业基础,有的没有工业企业。这类村庄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利用周边的各种城市资源求得生存与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最大化是上述各类农村发展经济的基本动力。虽然工业化发展对于各地农村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但是各地工业化的发展思路、主导产业、实践模式、经济运行机制不可能全部一致,一定具有其特殊性。所以,工业化实践模式必然多样化。
(二)农村工业化对农村现代化起到了带动和支撑作用
农村工业化是改革期间推动国民经济和工业化的主要动力。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工业的增长对工业增长的贡献不足20%。然而经过80年代中期以来的快速发展,到1992年,农村工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上升到71.15%,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工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份额多年平均高41.16%。1997年乡镇工业完成增加值12500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50%,成为我国工业经济的半壁河山,形成与国家工业化并驾齐驱的新格局。1994年,山东省的农村工业增加值就已占到本省工业增加值的67%。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的苏、锡、常地区的乡村工业产值已超过苏、锡、常三市的市区工业产值。
农村工业化是改革期间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其他非农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增长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非农乡镇企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由1978年的4%迅速上升到1998年的27%左右,同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到了GDP增长率的36%。同时,农村工业与区域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的密切程度也越来越强,农村工业总产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由1988年的0.16656上升到1994年的0.17685。表明农村工业化越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
农村工业发展在对外贸易中做出了巨大贡献。1986年,乡镇企业外贸出口额仅占全国出口额的91.19%,到1997年,乡镇企业完成出口额7000多亿元,占全国出口交货总额的40%以上。“八五”期间,全国出口商品交货额净增量的45%来自乡镇企业。1992年,生产出口产品的乡镇企业已达10475家,生产涉及国民经济40个行业近千种产品,其中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量较大比重有:服装占89.17%,工艺品65.14%,轻工产品也达53.19%。
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城镇化的必由之路。工业化必然导致城市化,这是各个工业发达国家的共同规律。因为工业的发展需要大批劳动力,而劳动力主要来自农村,也只有农业劳动力不断地转移到非农产业,才能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中国解放以后50多年的历史中,凡是工业高速增长的年份,也必然是新城市不断建立、老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的年份,如1953年到1960年,1984年至今等。其间也有过两次逆向流动,一次是1961年的城市职工下放和1968年起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但这两次都导致了工业发展速度的停顿甚至下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国农村工业化,其特点是乡镇工业高速增长,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占比大幅度提高,但城市人口增加的速度相对较慢。从1980年到2000年,全国的GDP总量翻了两番多,但城市人口的比例只提高了13个百分点。随着农村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稳定增长,农村城镇化进程会应显著加快、城镇化水平也会显著提升,进而推动农村现代化整体建设。
(三)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从笔者对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调查看,我国农村在工业化发展中,存在一些值得关注和亟需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经归类梳理,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核心内容主要指向四个方面,而且具有普遍性特征,这就是:农村工业化发展与用地不断扩张之间的矛盾,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工业产业转型与外来技术制约之间的矛盾、村集体经济积累与经营骨干控股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的矛盾,是农村工业化发展与建设用地供应之间的矛盾,以及农村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这两大矛盾,已经发展成为社会各界深度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为说明矛盾的严重性,下面对工业用地矛盾进行简要分析。
随着農村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开发园区建设不断增多,导致工业土地供应紧张。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南京、镇江、常州三个地区就有各级各类开发园区900多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10多个,省级开发区30多个,其他的分别是地市级、县级、乡镇级、村级开发区。这些开发区最小的占地20多亩,最大的占地数千亩。[1]甚至于部分耕地在规模化流转过程中逐渐演变成建设用地,并且用地规模有扩张之势。这在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农村表现尤为突出。随着工业产业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在城市近郊农村、远离城市的农村也出现了工商业建设用地扩张问题。许多村镇的招商引资项目,均征用大量的农业用地(甚至征用农户宅基地),结果造成开工项目越多,占用耕地越多,以至于建设用地不断扩张。根据吴县、江阴等20个县(市)的不完全统计,仅1982年至1984年的三年间,农田递减率达到5%左右。土地流转的规模和用途如果不加以限制和监督,无论是在工业主产区的长三角地区,还是在粮主产区的我国中西部地区,对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都会带来负面效应。
目前,我国土地供应日益紧张主要是由三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城市工业产业与服务业集聚造成的企业建设用地向城市周边农村扩张,以至于多年来连续征用大量耕地与农民宅基地;二是城市化推进中城区范围扩大,城市道路、绿地公园、车站、机场、港口、住宅小区等项目建设占用大量农田;三是农村建设各类经济园区、分散的乡镇企业与农民分散建设住宅占用大量土地。不采取严格的限制性、经济性政策措施,这一发展态势有可能进一步恶化。
解决上述矛盾,必须坚持发展与改革统筹兼顾的基本策略。只有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方面的壁垒,才能有效化解这些矛盾。
二、农村工业化发展趋势
在未来若干年内,农村工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完全同步发展,并完全融入国家整个工业体系。
低能耗与低污染是农村工业转变增长方式的一大趋势。现阶段,我国农村工业化总体上仍然处于工业-农业阶段,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区域不平衡性;虽然农村工业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选择的却是一条高成本、高产出、低效益的发展道路。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资源、能源和环境的承载负荷日益加重,因此,客观上要求农村工业必须选择低能耗与低污染的发展方式,这必将成为未来若干年内的工业化发展的一大趋势。
新型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业市场前景广阔。农业要实现规模化、现代化,必须借助于耕种收工具的机械化。对于分解经营农业的农户而言,自己购买农机设备一是购买力不足,二是使用不经济,所以他们也将选择让农机合作社等专业组织来替代他们作业。农机合作社的大量涌现及其发展,对农业机械设备及其更新的需求量巨大,因而农业设计与制造业市场前景看好。
農产品加工业向精细化、安全化和国际化方向深度拓展。食品工业作为农产品面向市场的主要后续加工产业,在农产品加工业中占有较大比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食品加工业是关联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带动农业产业化,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必然成为农村工业化的重点发展领域。
新型智能化、集成化、数字化与微型化技术,仍是农村工业制造领域的先进主导技术。在瞬息万变的市场激烈竞争中,高质量、高效益和多品种小批量柔性生产方式已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传统的制造技术已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以集成了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现代制造技术的特点是:以工艺为突破口,形成设计与工艺的一体化;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为主体;产品设计是其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设计;强调人、组织、技术和环境的集成及绿色制造;整个制造过程不再是一个离散的生产过程而是一个高度柔性化、智能化、集成化的现代制造系统。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特种加工技术、微型机械与微型加工技术、纳米科技与纳米制造技术具有十分诱人的发展前景,使现代工艺技术又进入了另一个全新领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数控机床和数控加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人们在致力发展单项先进制造技术的同时,开始寻找全新的现代制造系统。在柔性制造系统发展的基础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四化设计”将成为农村现代工业设计时尚模式。21世纪初全人类的创造氛围,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心理、需求环境,等给人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工业产品必将表现出时代的烙印,也决定了未来工业设计风格必将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新的四化设计,是指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技术与艺术并重设计、个性化设计,其必将成为工业设计领域的未来主流发展模式。
农村工业将与城市工业同步发展。20年前的1994年,我国就有100多万个企业(其中60多万个乡镇企业,,总产值预计今年可达720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1.7%。现在,工人要千方百计地办好城市工业,增加商品生产;农民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剩余劳力、剩余时间和剩余资金越来越多,而且懂得了“无工不富”的道理,更是在想方设法兴办农村工业,发展商品生产。如果把城乡工业当作一个整体去看待、去组织、去管理,就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互补互长,产生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大大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应当彻底改革现行的工业经济管理体制,打破“条条”、“块块”割裂封锁的局面,走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一体化发展道路,促进城乡工业同步发展,使农村工业完全融入国家工业产业体系。
三、农村工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采取多种途径治理环境污染,增强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程。以水、空气和土壤等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在各地的中心村、中心镇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使村民的生活污水排放达标。有重点地加强农村工业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达标排放巡查与整治力度。开展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物综合治理工程,减少排放总量,减少污染物排放。继续实施村庄与街道的河流淤泥疏浚缘边绿化工程,减少河流污染物排入量。[2]
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净化绿化工程。把清洁卫生、环境绿化、村庄美化的文明理念融入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全过程,在农村居民中积极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实施村民居住环境净化、绿化、美化专项工程,坚持植树造林,增加村庄绿化与景观区域,保持居住环境、生态景观与村镇整体建筑风格的协调和统一。
逐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体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建立多元化的污染防治投资体制和水资源补偿更新机制。运用价格杠杆原理,建立水价浮动调整机制,促进节约用水社会风尚的养成。逐步实行排污权有偿交易制度,大幅度提高企业污染物排放的交易成本。出台绿色信贷政策和税收政策,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节能降耗技术研发与产品生产,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污染物治理工程。创新污水处理体制机制,实现污水处理企业建设及其运营社会化与市场化。[3]
建立区域性环境污染防治联动机制。苏南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均应吸纳环保、水利、建设、农业、林业、工商、公安、检查、法院、媒体等机构的相关人员,组建本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联合执法、联合行动的专门机构,并形成相对稳定、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以便实施动态巡查、动态通报和动态查处。继续发挥苏南环保督查中心的作用,在整个苏南区域范围内实施“飞行”督查,及时排查污染源,及时查处重大水、气、土壤污染事件。
(二)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遏制农村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建设用地不断扩张态势。
完善建设用地规划管控制度。落实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其基础则是土地利用的科学规划与管制。要重点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和城镇发展控制区规划,并明确其界线,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的供应总量,遏制城镇规模的盲目膨胀与占用耕地的势头。优化城镇土地的利用结构,加大城镇绿地及道路交通用地的比重,停止别墅类用地供应,严格控制高档住宅土地供应。同时,又要给城镇留有余地,满足其发展的需要,坚持把当前与长远结合起来,既注重规划的超前性,为城镇发展留下合理的空间,又注重土地资源的保护。要着力调整投资结构,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和投入方式,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努力盘活土地存量,高度重视节约资源、保护土地环境、保护耕地。
多渠道拓展工商业建设用地途径。继续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即“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在新增耕地的同时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严格规范开展小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在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的前提下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在保护耕地的同时也为城镇化提供用地保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城镇和产业建设上坡上山,少占或不占耕地。积极安排工矿企业废弃地复垦。城镇低效用地二次开发,挖掘潜力并促进城镇的更新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清理和盘活一批闲置建设用地。在沿河、沿海、沿江地区,实施一定区域的科学围填造地工程。
創新土地财税管理制度。第一,建立土地保护补偿机制。可借鉴南通市的做法,从四个方面建立补偿机制。一是政策性补偿。对耕地保护、占补平衡项目建设等工作成效突出的县(市)、区,在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模等方面争取政策支持。二是转移性补偿。建立财政支付体系,将耕地保护指标纳入财政转移支付指标要素,加强财政支持。各县(市)、区对基本农田保护率高于本地区平均比例、耕地保护成效突出的乡镇(街道),增加财政转移支付额度,予以扶持补助。三是建设性补偿。在开展“双百整治”工程中对建设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点给予补偿。四是激励性补偿。每年组织评选耕地保护先进单位与个人,明确目标责任,制定达标评比细则。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对其分别给予激励性补偿。第二,建立土地占用税收调节机制。使用税调节机制。利用土地税费等手段,加大土地资源,市场配置和调节力度。深化改革,扩大土地有偿使用的范围,减少企业行政划拨土地。对生产经营性项目一律采用有偿出让方式供给土地,原先通过划拨方式取得土地的企业,应逐步通过增补地价或者土地年租的方式,使其用地逐步走上有偿使用的轨道。[4]
创新建设用地监管制度。加大国家土地法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依法用地意识,在城乡营造保护耕地、集约用地的优良社会环境。将节约用地指标列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全面启动对各市(县)、镇、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建设用地消耗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分解下达年度土地利用指标的重要依据;同时,建立严格、配套的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追究非法用地责任单位与责任人。逐步完善县(市)、镇、村三级土地监控网络,加大动态巡查,全程记录土地违法事件。建立国土部门、政府相关部门、司法机关、新闻媒体办案联动机制,确保发现问题快、媒体报道快、立案查处快。对于党员、干部涉及违法的坚决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对于性质严重、社会影响很坏的非法占地案件及时进行通报,并借助舆论媒体及时曝光;对于占地用地涉及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严惩。[5]
(三)全面发展农村工业配套业,促进产业集聚与农民就业本地化。
虽然我国许多地区的乡镇企业从体制上进行了两次改造,发展活力得到了不断提升,但是其分散布局的空间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强化了“大分散、小集中”的村镇企业布局特征,需要通过引导工业配套行业的集聚,形成更大的规模效应。
就笔者对部分全国百强村的调查情况看,村办工业产业对第三产业已经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无论是工业产业的配套服务业,还是为农业服务的配套产业,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更广的农村区域看,特别是在面广量大的经济薄弱村镇,由于分散于乡镇和自然村的农村工业不发达、不配套,更没有形成产业的空间集聚,因此,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看仍未能发挥农村工业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民居住环境看,对新型小城镇的建设与形成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这些说明,需要地方政府加强对当地小城镇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加强引导扶持,以便纠正农村工业与服务业发展失衡、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不同步的突出问题。
按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合理地配置劳动力资源,积极鼓励和支持发展农村工业配套行业,改革经济运行机制,扫除城乡结合的障碍因素,放活农民的从业选择权、经营决策权、利益分配权,引导和帮助农民全面走向市场,大力发展乡村集体企业,支持农民从事第二、三产业,对农民兴办个体、联合体企业可享受乡村集体企业同等的信贷、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自带户口、自带资金到村镇的工业小区和中心村(镇)参加建设与开发,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使农村劳力多形式、多渠道转移至本地的非农产业集聚地和中心镇(村)。
(作者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镇江市行政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1]朱洪涛,改革开放三十年从苏南模式到新苏南模式的创新[J],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第4期,P47.
[2]李新,腾颍,陆平,苏南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与防治对策[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9月,第22卷第3期.
[3]高丽英,关于流域水污染治理对策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第17卷,第34期.
[4]江苏国土资源厅,南通市创新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制度体系[EBOL],国家国土资源部网站,http://www.mlr.gov.cn/xwdt/dfdt/201305/.
[5]黄永强,遏制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势头[EBOL],搜狐网,http://roll.sohu.com/2012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