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激励性评价中幸福成长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geyong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是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助推剂,对实质性目标的完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彩的课堂评价犹如一杯香茗,清新香醇,令人回味无穷。它能唤醒学生学习的自信,激活学生的灵性,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从而为课堂增添新的活力。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课堂激励性评价,努力寻找评价与语文互动相长的支点,竭力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评价环境,从而激活孩子的灵性,使课堂真正活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发挥激励性评价的作用。
  一、在评价中赏识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准确合理、富于赏识的评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内在的潜能。在教学中,我经常注意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保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我在执教《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让一名学生朗读文中“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个片段。她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非常形象。读完后,我便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船夫正驾驶小船自由行驶的情景。谢谢你带给我们这么美好的享受!”然后与学生真诚地握手。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发自内心的赞美,对朗读的兴趣更加浓厚,后来成为了学校红领巾广播站的播音员。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缺乏赏识,自身的潜力只能发挥20%~30%,而受到正确与充分的赏识,则能发挥其自身潜力的80%~90%。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评价应是积极的,让学生如沐春风,产生一种不断向上的动力。
  二、在评价中关爱
  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用真诚的目光、尊重的话语、温暖的微笑去关爱每一个生命体。如:我班新转来了一个孩子,他的读写能力较差,有一次听写20个生词,他只对了四个,其他孩子都笑话他。他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认真修改。我立即制止嘲笑他的孩子们,并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你们看,他现在正认真修改,我想,如果再试一次,他一定行的。”这个孩子用疑惑的目光望着我。我对他微笑着点点头,并给他提出了几种识字的方法。后来,他在以后的生词听写中,掌握的词语逐渐增多,孩子也更爱学语文了。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冷眼里有牛顿,讥笑中有爱迪生。”由此看来,教师与其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真诚的关爱去发现其优点,增强学生的信心。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卡壳的情况,我会对他说:“别慌,等会儿想好了再说,好吗?”学习稍有起色的学生,就对他说:“你确实进步了,老师相信你今后会做得更好。”对作业不认真的学生,我说:“你的本子保护得真好,如果字写得再漂亮点就更好了。”用真诚的关爱评价学生,既不伤学生的自尊,又能诚恳地指出不足,使他们能扬长避短,张扬个性,快乐健康地成长。
  三、在评价中激趣
  幽默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不仅能博人一笑,产生愉悦感,而且能于笑声中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从而产生意味深长的美感效应。孩子们喜欢幽默的老师,因为这样的老师能给学生以亲切、平易近人的感觉。如果老师把幽默恰如其分地用到课堂中去,自然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中,幽默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可缺少的。评价用语不能一成不变,要经常更换,时常给学生以因时、因情、因景、因文、因人而异的新鲜评价,让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的美好境界,让学生学而不厌、听而不倦。
  四、在评价中引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但当学生的价值取向有偏颇时,教师应该以宽容的眼光去保护学生纯真的心,做到及时引领。
  在阅读完《将相和》这篇课文后,我问:“同学们,你最佩服文中的谁?”学生们纷纷说佩服蔺相如、廉颇。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最佩服赵王。”我并没有否定他,而是让他说说理由。他说:“赵王为了给秦王留面子,尊重他。秦王让赵王击缶,赵王就给他击缶。我喜欢他很懂得尊重别人的品格。”全班顿时安静了下来。我真诚地说:“我佩服你,你很有主见!但赵王的这种表现应该是懦弱吧?他和秦王本是地位平等的,可他却不敢违抗比他势力强大的秦王,这种胆小怕事的人值得我们尊敬吗?”全班同学都摇了摇头,我接着说:“虽然你的观点不对,但老师佩服你敢于发表意见的勇气。”经过我这么一说,学生明白了文本的价值取向。
  独特体验强调的是学生对文本独到的感受和理解。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做好组织者,激发学生的思维,求得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也要做好引领者,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地引向文本所呈现的价值取向。
  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挥激励性评价功能,激活孩子的灵性,让他们在老师的激励性评价中绽放灿烂的笑容,幸福地成长!
其他文献
为了减轻环保压力,废水治理应贯彻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防止水体污染,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体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环境保护工作方针,尽可能地减少废水排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总是肤浅的,只有通过自身的实践获得的知识,才能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了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
同课异构是基于问题的研究,基于教师合作的研究。所谓“同课”是指相同的教学内容,“异构”则指不同的教学设计。同课异构便于教师在比较中得到改进,着力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同时,由于缺乏对同课异构的深入认识,我们未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因此,我们需要深入认识同课异构在构建先进的教学理念方面的作用。  同课异构虽然只是从课堂教学的层面展开活动,但是其着眼点却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的一招一式,而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
南通市永兴小学地处港闸经济开发区,是港闸区区委、区政府投资三千余万元新建的一所设施一流、理念全新、管理精细的学校。近年来,学校始终坚定“以爱育爱,以学论教”的办学理念
在作文教学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学生怕上作文课,老师总埋怨学生写不出像样的作文。问题的症结何在?  一是重立意。  在习作指导中,教师首先考虑的往往是作文的思想意义,而后让学生从一个主题出发选材构思,这常常使学生把自己的信念神圣化,这成为情感倾泻的阻碍。  二是重华丽辞藻。  在重主题的习作指导下,学生刻意去寻找对表达主题有用的语言,而忽视了生命体验的真实再现,往往导致作文空洞无物。  三是重描写
【正】 目前在古汉语教学中,对“名(受事)——之——动”这种结构的认识和分析仍然有很大的分歧,还很有讨论的必要。上述结构究竟是前置宾语加“之”,还是主谓结构加“之”?
21世纪呼唤创造性人才。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而“班班通”资源的利用,更给学校教育、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实现信息技术和语文教育的双赢。接下来,我就谈谈自己利用“班班通”资源辅助语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巧借“班班通”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班班通”资源
期刊
社会的发展、经济的振兴、科技的进步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提出尖锐的挑战。高等学校必须迅速调整和改革,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伟大
阅读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表明语文新课程在解读作品的策略上,由过去按照教参的“定论”强制灌输的“一元解读”到如今倡导的在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的“多元解读”的变化。  那么,如何有效进行文本多元解读,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呢?  一、“多元解读”的偏差  在语文新课程实施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