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理解艰苦奋斗之内涵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es0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是每一届党的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和积极倡导的,并且一代一代又赋予新的内涵。在以往“艰苦奋斗”的重要论述基础上,习近平同志又把艰苦奋斗精神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支柱作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
  在新世纪、新阶段,十八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面前,在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征程上,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积极发扬、践行艰苦奋斗精神,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艰苦奋斗精神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伴随着我们党已经走过了八十多年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我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斗争实践中,一直保持艰苦奋斗精神。但对于和平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些党员,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对艰苦奋斗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未必掌握的很清楚,并在相当一部分群众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中,一提起艰苦奋斗,很自然就会把它理解为克勤克俭、艰苦朴素、节衣缩食,过紧日子等内容,这就片面的理解了艰苦奋斗的科学内涵,这就把艰苦奋斗精神看轻了,看淡了,看浅了,不利于全面倡导、实践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的今天,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同志必须科学地、辩证地把握艰苦奋斗的真正内涵,与时俱进地理解艰苦奋斗的精神实质,使艰苦奋斗精神得以健康的实践和发扬,以真正使艰苦奋斗精神发挥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支柱作用。
  一、艰苦奋斗精神的哲学思考及其科学内涵
  艰苦奋斗是“艰苦”与“奋斗”的主客观的统一。艰苦,首先是一种物质条件,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它说的是人们在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必须面对的外部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其次,是对实现预定目标困难程度的表述----“艰”而且“苦”;第三,是人们主观上对客观环境和条件优劣及其程度的认知和感受。艰苦与否取决于人们的品味和追求。奋斗是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内在活动及外在体现,主要是人们面对困难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以实现目标的实践行动,也就是人们在实现既定目标这个动力的推动下,对待艰苦的客观环境和条件的态度、精神状态以及在这种环境条件和精神状态下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做出的实践行动及付出的努力程度。对于社会活动的主体来说,艰苦奋斗又是坚强意志力的外在表现。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能忍耐住艰苦环境对生理需要的考验和挑战,本身就是奋斗。人要奋斗,必须首先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外界环境条件对人的生理需要的挑战,面对这个挑战,人们需要面对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痛苦,有时甚至要面对生命极限的挑战。其次,就是要面对因客观条件不足而造成的精神压力的挑战。因此,人们必须具有坚韧顽强的意志才能克服这种困难。艰苦不是目的,最主要的是奋斗,艰苦奋斗的主题和核心在奋斗,艰苦奋斗精神的可贵之处也在于奋斗精神。
  前面讲了中国共产党赋予艰苦奋斗及其精神的科学内涵,那么,其科学内涵是怎样的呢?不妨作如下表述:
  艰苦奋斗是以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长期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在客观环境和条件下,激发产生的勇于面对困难,不怕困难,努力克服困难的一种昂扬的、奋发向上的、自强不息的、契而不舍的、坚韧顽强的、百折不挠的、勇于拼搏的内在意志、精神状态和实践行动。艰苦奋斗的主旨核心在奋斗。奋斗在精神上主要是一种意志,即昂扬的神气、蓬勃的朝气、奋发向前的锐气、坚韧顽强的恒气、不屈不挠的勇气;奋斗在表现形式上,首先应该是承认艰苦,忍受住艰苦,不怕艰苦,克服艰苦;第二,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找到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的最科学的方法和最有效的途径;第三,就是科学决策,合理的配置资源;第四,就是合理消费,不奢侈、不铺张、不浮华、不浪费,尽可能多的积累用来发展的资本。作为社会个体来说,在具体内容上主要表现在:政治思想上有旺盛的斗志,为实现远大理想而战斗不息;工作上不避艰苦,勇挑重担,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在投入资本上精神打细算,尽量合理利用资源,少花钱、多办事,不浪费。在个人生活上艰苦朴素,克勤克俭,不铺张,不奢侈。对国家干部和党员来说还要求为政清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廉洁奉公,一尘不染。
  二、艰苦奋斗精神的历史发展轨迹
  艰苦奋斗精神是人类活动的积极的态度和品质,艰苦奋斗是一切进步力量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条件。当时代进入人类社会以来,人们就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艰苦奋斗的姿态同自然界进行着斗争,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历史。人类社会的一切进步力量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无一不是艰苦奋斗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艰苦奋斗就成了一切进步力量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古今中外,有很多表述艰苦奋斗内容的朴素认识的言论,但真正认识到艰苦奋斗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须遵守的一条基本规律,赋予其科学的内涵,并向全党全国人民倡导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以实际行动遵守和实践这条规律的只有我们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培育和发展起来的优良传统,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工人阶级思想与中华民族精神相结合的过程中产生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作风的结晶。中国革命和建设异常艰苦的斗争环境是艰苦奋斗精神形成的外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理想、任务和宗旨,是艰苦奋斗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内因,民族精神是其形成和发展的沃土。
  三、艰苦奋斗精神产生的根源
  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源在于需求,需求是人们一切实践行动的根本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艰苦奋斗精神产生的根源也就是需求。需求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人们一旦有了追求目标,也就产生实现目标的心理,从而就会用实际行动去创造条件以实现目标。然而实现目标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于是,人们就要通过艰苦奋斗去努力实现之。人们付出的艰苦奋斗的程度取决于目标实现的难易程度和对目标实现的需求程度,这种需求程度越大,渴望实现的越强烈,人们就越能够正确对待困难,就会不怕任何困难,就会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去面对困难。因而,艰苦奋斗意识就越强,付出的奋斗程度就越大。这一点已经被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所证明,是不容置疑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既定目标的科学与伟大程度是艰苦奋斗的首要问题。我们所坚信能实现的共产主义社会只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就在于此。   四、艰苦奋斗精神的永恒性
  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只要人们的生命不息,事业不止,艰苦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就存在,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表现形式各异,表现的质量程度不同而已,这就是说,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实现既定目标和利益的动态实践过程中,所需要的条件并不是完全具备,甚至根本无条件可言,但要达到目的,人们就会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这个创造条件以达目的的过程是极其艰难困苦的,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脑力劳动,这就需要一种精神作支柱,这个精神就应该是艰苦奋斗精神。由此看来,艰苦奋斗将伴随着我们的整个生命和事业。也就是说,无论时代怎么发展,只要我们人类谋求生存和发展,就会有一个层次比一个层次高的发展的目标不断的产生,就要对客观世界不断地探索,艰苦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就会始终伴随着我们。因此,不是贫穷需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而是富裕了以后,仍然必须继续保持和发扬。由此不难看出,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是人类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一种不朽的精神,是创业的基本法则。人类的一切进步和发展都贯穿着艰苦奋斗精神。一个人,一个集团,一个政党,一个阶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生存、进步和发展,就必须坚持它,发扬它,否则,就要衰退,就会没落。这是人类活动和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
  五、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性
  人类的发展目标,是不断前进和上升的,所面临的客观环境和条件也在时刻变化,人类同自然界及自身的斗争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艰苦奋斗的具体内容也就随之前进、上升。从这个角度讲,艰苦奋斗又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范畴,其内容是与时俱进的。因此,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正确认识艰苦奋斗,深刻领会艰苦奋斗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我们一定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赋予其时代特色,完善其新形式,充实其更加科学的内容。
  六、艰苦奋斗的阶级性
  人类的生存和一切进步、发展都必须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人类社会的一条基本规律。那么,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依靠剥削他人的劳动来生存,是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艰苦奋斗的,只有广大劳动人民才能艰苦奋斗。所以艰苦奋斗就具有阶级性,又因为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目标追求,因而其精神状态也不一样,所以艰苦奋斗精神也具有本质的差别。
  七、艰苦奋斗的政治性
  首先,艰苦奋斗是广大人民群众谋取利益和完成自我解放的根本法则。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又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取最大限度的利益。因而,共产党人必须保持和发扬、遵守和实践这一法则才能体现其性质和宗旨,才能体现其存在的价值。所以,能否坚持和发扬并自觉实践艰苦奋斗精神就是每一个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政治本色,也是每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把握的政治准则,更是必须具有的政治品格。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要永远站在社会主义事业前列,领导和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最高理想而奋斗不息。
  从这个意义上讲,艰苦奋斗首先是一个信仰问题,即理想信念问题,没有理想目标,没有对理想目标一定能实现的坚定信念,就不能面对艰苦的客观环境和条件,也就不能产生奋斗精神。艰苦奋斗是一个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不同的作风是不同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反映。艰苦奋斗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特有的作风,特有的政治本色,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无产阶级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共产党人终身向往、所执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是共产党人的强大精神支柱。每个共产党员从入党的第一天起,就宣誓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个奋斗终身的坚强毅力和执著追求,就来自于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即坚信共产主义事业的正确性和一定能实现的必然性。一个共产党员只有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共产主义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才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焕发出高度的自觉性和创造精神,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朝着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前进;才能有坚强的革命意志,在任何情况下,为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不怕艰难险阻,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才能把个人的一生同整个共产主义事业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懂得人生的意义,树立起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自觉地防止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为党和人民创造性地工作。最高理想作为人的最高价值追求,是一种未来的目标,它只有具体化为一些阶段性的理想目标,并付诸实践,在实践中一步步化为现实,才能逐步得以实现。为了实现之,又将其具体化为各个历史阶段党的共同理想,只有不断把各个历史时期的共同理想变为现实,才能逐步接近最高理想目标。但是,要实现最高理想目标,是空前的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我们所从事的实践是一项项全新的伟大工程,无可借鉴,无可仿照,无可替代我们的努力,我们只能一步一步探索,一点一滴地积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在这条道路上,艰苦奋斗是做好工作必须具备的良好品格和精神状态,也只有艰苦奋斗,我们才能具有无穷的战斗力、凝聚力和生命力。艰苦奋斗精神反映了共产党人对待个人物质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态度,反映了共产党人把党和人民群众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崇高品质。
  八、艰苦奋斗的经济性
  艰苦奋斗是一个经济法则。在这方面主要表现在:自觉地、积极勇敢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勤俭办一切事,积极创造条件,以最小的代价去实现既定目标,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这是艰苦奋斗在经济领域的真正意义。人类从事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一部分用来作为进步和发展的资本。也就是说,人们创造的财富不能在同一时期全部被用来消费,必须注意积累足够的资本用来进步和发展。消费不能超越了时代应有的水平,这就是要求的厉行节约,艰苦朴素;超越了时代消费水平,那就是奢侈,就是浮华,就是铺张浪费,对于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而言,那就是腐败。在经济上如不遵守这个法则,那么,人类就不会发展,事业就不会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讲,艰苦奋斗是我们立国安邦的基本方针,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
  社会的发展是不停顿的,人类的进步是无止境的,我们始终在要面临着继续奋斗的目标。不论社会发展到哪个阶段,艰苦奋斗精神始终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动力。我们党要完成 “三个代表”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人类发展的征途上创造新的更伟大的辉煌,要想继续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永葆生机和活力,持久巩固执政地位而不走向衰落,就必须永远保持实践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在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下,中国本土设计师从古与今、中与西、传统与时尚中打破原有模式,并大胆尝试着用再设计的新理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个性。本文从现代艺术影响下的本土设计师着手,通过设计师品牌在社会中优劣势两面的分析,说明设计师品牌未来的发展与艺术思潮息息相关。  关键词:艺术思潮;本土设计师;设计师品牌  随着社会的自我更新和自我演绎,中国的现代艺术、现代艺术设计从无到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结合教学理论与实践,将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传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素质教育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使数学教学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初中数学;素质教育  数学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
期刊
摘 要:随着国家加大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学前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儿童的教育启蒙程度。就此,本论文着重针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进行分析,并针对其中所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课堂优化  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也是提供基本教学资源,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要求。发展到今日,广大农村已经有一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受不科学的管理办法所影响,使得有些探矿工程出现了严重的安全技术事故。所以,深入分析矿山地质探矿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对相关的工作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地质探矿;安全技术;方法  市场上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因此一定要对采矿工程的工作效率进行不断的提升。在确保施工安全的情况下,
期刊
摘 要:在教育领域中,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际应用而言,惩戒都是一个问题多于答案的论争点。由于对教育领域中与惩戒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认识的模糊性,使得人们对惩戒的理解有一定的困惑和偏差。本文着重对教育惩戒的内涵、意义及本质特征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并提出惩戒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惩戒教育;幼儿教育管理;注意点  一、惩戒的内涵及特点  何谓惩戒?这是在探讨惩戒教育时首先得解决的一个问题,为了更好的界定和
期刊
摘 要:20世纪90 年代末期,美国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兴盛为法律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在我国,律师社会角色的长期错位和行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无法自上而下地传播律师的呼声,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法律服务行业面临的困境。伴随着我国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行为方式、人际关系、交易行为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为法律服务业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互联网有可能帮助法律服务突破地域壁垒,改变律师的行为方式和服务规则,从
期刊
摘 要:博物馆作为文物及标本的重要收藏机构、科学研究机构以及宣传教育机构,对于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及服务功能,能够有效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为社会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做贡献。本文在简要概述博物馆职能的基础上,对强化博物馆的教育与服务功能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博物馆;社会教育;公共服务;功能  一、博物馆的职能基本概述  博物馆作为非营利性的社会服务机构,
期刊
摘 要:导学案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关键词:准确性;层次性;引领性;确立; 驾驭  新课改和高效课堂要求我们必须彻底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思维定势,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而导学案介入课堂是很好的突破方式。 “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动力。  一、导学案编
期刊
一、导言  社会转型时期,教育政策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调节和整合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人们对校外活动和课外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深。本研究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城市居民子女的课余生活安排情况为研究内容,通过二者的对比,希望更多地关注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当今的教育现状和社会公平等方面的。  二、正文  1.城市公共资源的利用  课余时间对公共资源的利用程度
期刊
摘 要:师德师风建设是建校之基、立校之本、兴校之源,是一项重大的建设工程。教师队伍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决定性因素,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艺,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师德,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关键词:师德师风;建设;内涵;意义;对策  师德师风既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积极主动地探索师德师风建设的新机制新方法,对于解决当学校师德师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