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圭哲:韩国乡间萨满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gsang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宗教,也可以说是一种民间信仰活动,在亚洲北部部分地区流传。“萨满”一词来自通古斯语族的语言,意思是“智者”,萨满被认为有控制天气、预言、解梦、占星以及旅行到天堂或者地狱的能力。萨满信仰中,“跳神”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种祭祀活动。配合音乐和舞蹈,萨满能通过“跳神”为神奉献祭品,在祭祀中为他人治病祛灾,占卜吉凶。
  古代的韩国人也信仰萨满。但是,从朝鲜王朝(1392~1910)开始,这种民间信仰逐渐被视为迷信活动,被官方排斥。在韩国现代化的进程中,神祭作为旧时代的遗留物被列为禁忌,而主管神祭的萨满(通常为女性)也被定义为负面的形象。尤其是1970年代开展的韩国新农村运动,为了谋取现代化发展,破坏神堂并禁止跳神成为了新农村运动的主要纲领之一。对大多数现代韩国人而言,它已不是信仰体系,而成为文化符号。
  不过,在韩国的乡村,萨满信仰仍然存在。在某些特殊的日子,深山里的神堂依旧会有“跳神”活动。1968年出生的韩国摄影师李圭哲在1993年第一次看到跳神祭祀,接触到女性巫师,因为好奇而开始对这一传统信仰进行摄影记录。到现在20多年过去,他的照片渐渐成为现代人了解韩国萨满信仰的窗口。
  为什么会关注乡村的萨满跳神?
  我在大城市长大,所以一直没有机会看到跳神仪式。1993年,一次偶然机会看到跳神后,觉得惊奇又感动,亲耳听到了敲锣声和唠唠叨叨的说话声,我亦随着萨满巫婆的一举一动又哭又笑。
  主持这种仪式的萨满巫师主要以女性为主,她们以供奉鬼神、占卜吉凶、跳神为业。请巫婆跳神的人多是为了解脱痛苦。跳神仪式,有的是为了祈求日常生活的安宁,有的是为乞求出海的丈夫和子女们平安归来,还有为了安慰那些失去家人而悲痛的家属……但我觉得,通过这种仪式,委托人也能借助巫婆的力量和仪式本身窥探自己的内心深处。
  你通过这组照片表达什么想法?
  我想把邀请跳神的委托人和进行跳神的巫婆之间的关系也在照片中反映出来,希望那些正在消失、被遗忘并视为禁忌的跳神仪式的积极作用和文化能被保护并传承下去。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曾经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跳神仪式逐渐隐于山野,日渐式微。但是萨满教和跳神,是韩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治愈心灵的韩国社会传统。
  创作过程中,你对什么内容印象最深刻?
  跳神的大多数巫师是女性,这点让我最为感慨。因为她们成为巫师的过程十分艰苦。
  你在拍摄时怎么与女萨满巫师相处?
  我一般会和拍摄对象保持一定距离,以观察者的视角看待他们,从不干涉她们的活动,更不会摆拍。很多朋友看了跳神的照片后问我是否真的相信跳神,是否在看到巫师的行为后害怕鬼神,这些我不好说,因为我把它当作韩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这组作品从拍摄到公开传播似乎有很长时间,为什么?
  我从1993年开始拍摄跳神,直到2014年才举办展览,2015年5月又在韩国全州国际摄影展上展出。之所以花了很长时间主要是因为很多人尚不接受这些内容。在全州国际摄影展上,这些跳神的照片还被一位主张打倒迷信的成均馆大学教授踢坏了5幅。从这点可以看出,跳神仪式现在依旧很难在公开场所展示。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韩国人的理性思维和文化包容性间的距离还差很远。
  作为纪实摄影师,您怎么评价照片?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摄影师在拍摄现场是否能和拍摄对象融为一体。要用影像语言,把被摄对象的一举一动(甚至喘息声)和内心世界等全部展现在照片里。所谓影像语言,指的是色调、光线、构图、拍摄环境,以及摄影师对瞬间的把握等。
  你怎么看现当代韩国纪实摄影的发展?
  由于纸媒和数字媒体的环境变化(视频出现),纪实摄影的影响力和社会作用确实变小了。不过,随着数码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纪实摄影的社会作用和传播范围又得到了扩张,并有了很多新摄影师。如今谈纪实摄影,需要用全球化的视角来看待内容和形式,借鉴不同的观点主张来重新发现摄影语言,就像是在干旱的沙漠里,寻找通往绿洲的路。摄影师的记录工作好比一边在采集“原石”,一边在等待着它可以在世界发光的那天。我认为,韩国的纪实摄影师需要背负着使命感走在这条路上。
  现在谈到韩国文化,很多人会想到“韩流”影视剧和音乐,那么,纪实摄影在当下韩国文化环境中有什么影响力吗?
  韩流对于那些看着好莱坞电影和英美电视剧,听着Billboard排行榜音乐和日本流行音乐长大的1970年代韩国人来说,是一个强烈的文化冲击,国家也有政策保护。我认为现在的韩国形象,是随着1990年代成长起来的、文化相关专业人士增多而发展的。当时学习摄影的很多学生进入电视台工作,并参与影视剧制作,客观上帮助提高了影像的质量。
其他文献
2014年7月,台湾前“文化部长”龙应台召开一场记者发布会,正式将位于台北车站前方的一栋古迹大楼,列为台湾“摄影文化中心”,以作摄影博物馆之用。至此,台湾摄影人奔走推动近20年,为建构台湾的文化与历史记忆而呼吁成立的“摄影博物馆”,有了初步结果。  今年年初,台湾相关部门拨出经费7.35亿新台币,用于展开“摄影资产抢救及建置摄影文化中心计划”,“摄影文化中心”作为此计划的主要建设任务之一,被编入其
期刊
在朝鲜半岛日治时期(朝鲜、韩国称之为日帝强占期),很多朝鲜人移居日本,其中不少是劳工和难民。二战结束后,有大量朝鲜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回到朝鲜半岛而留在日本。因为复杂的政治环境,这些在日朝鲜人的国籍问题颇为复杂,有的是日本国籍,有的是韩国国籍,有的则是朝鲜国籍。因日本与朝鲜一直没有建交,那些朝鲜国籍的在日朝鲜人实质上却成了“没有身份的人”。  为了给在日朝鲜人的子女提供教育、并学习本民族的语言与文化,
期刊
世界很美
期刊
1962年出生,现执教于韩国中部大学摄影专业的许贤珠,正在进行一个项目,记录生活在现代,记忆却不得不停留在历史中的特殊女性群体——慰安妇。  1992年1月8日,时任日本首相宫泽喜一访韩。韩国多名慰安妇受害者来到日本驻韩国大使馆前集会示威,要求日本政府道歉赔偿。5天后,迫于压力,日方承认日军曾参与慰安妇事件。宫泽喜一随后在日韩首脑会晤上口头致歉,但拒绝以政府名义道歉赔偿。此后,部分韩国慰安妇受害者
期刊
柯达爆破拆除有92年历史的胶片工厂  美国当地时间7月19日,柯达公司爆破拆除其总部在罗切斯特市伊士曼商业园区的一座胶片工厂。这座工厂有92年历史,占地25万平方英尺,在不到20秒内被夷为平地。此工厂被拆除后,园区内仍有一家工厂继续生产胶片。  自从2003年开始,柯达已花费近2亿美元用于拆除园区里的45栋旧建筑物,拆除后的工业园将重新设计,为其他公司进驻做准备。2012年起,由于公司进行破产保护
期刊
克里斯·克森-斯科特(Chris Corson-Scott)是新西兰摄影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克里斯是新西兰著名现代派画家伊恩·斯科特(Ian Scott)的儿子,克里斯的风景摄影作品深受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的影响。在弗里德里希的画作中,人物多以背影形式出现,背对观者,将观者带入画面空间去观察和感受自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
期刊
牛岛位于韩国济州岛东部,整座岛屿是一个熔岩台地,因其地形像把头伸出水面的卧牛而得名,岛上的居民以农业和渔业为主,是典型的农渔村。这里也是“海女”较多的地方。  “海女”是有很长历史的一种职业,指不需要任何装备,徒手潜入海中捕捞海产品的女性渔民,目前在日本和韩国都有海女,韩国的海女以济州岛数量最多。根据现在普遍被接受的说法,韩国之所以出现海女,是由于19世纪初,政府征税时有男工税重、女工税轻的政策;
期刊
记录片场内外,定格影视时空。剧照这种以“剧”为内容,以“照”为形式的摄影类型让人并不陌生。体面的剧照不仅是一部电影的名片,更是制片方的营销利器;同时,剧照也是人们缅怀旧电影的一份情结。当一部电影诞生后,人们往往最先通过剧照去了解它;电影上映时,铺天盖地的大幅宣传海报也多选自剧照。甚至有些时候,剧照比电影本身更长寿,成为组成电影发展史的一份重要资料。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电影媒介部负责人玛丽·科里斯在为
期刊
终于,蔡司Loxia 21mm F2.8这只备受瞩目的超广角定焦镜头放到了我的面前。作为当下唯一一只能够满足索尼A7RII高分辨率要求的原生E卡口超广角定焦镜头,Loxia 21mm F2.8的上市对A7系列全画幅微单TM的用户来说,着实是一件大事儿。  如果你钟爱人文纪实、风光、建筑等题材,同时对画质有较高要求,那么这只镜头很可能成为你的下一个新宠。  德系镜头经典焦段  虽然现在宾得、适马、宫
期刊
根据艺术史学家、现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美洲区总监诺亚·霍洛维茨(Noah Horowitz)的研究,摄影作品直到1970年代成为很多博物馆的藏品后,在艺术市场上才被交易商和藏家普遍接受。1980~1992年,摄影作品价格的平均涨幅超过30%,进入21世纪后,理查德·普林斯、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辛迪·舍曼、托马斯·斯特鲁斯等当代艺术家的摄影作品拍卖价格频频超过百万美元,摄影作品已成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