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规范农村“三资”管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有助于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步伐。深刻认识规范农村“三资”管理的意义,规范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是夯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是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清产核资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农村“三资”管理的意义、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同时总结了具体的管理途径,为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规范;农村;“三资”管理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使得村集体收入及集体资金的数额大幅增加,此外,农村“三资”管理和使用也一直是农民群众比较关心的问题,也是农村社会治理工作的重点,规范的管理有助于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对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规范农村“三资”管理的意义
农村三资是指归农村集体所有的资产、资金、资源,其中资产与资金是广大农民群众长期发展中共同创造的财富。资源则是国家为广大农民提供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农村“三资”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也是农民最关注的核心所在。
(一)能够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加速,农村集体的资产资源资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根基,农村“三资”管理工作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当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工作,不仅能够起到节流的作用,还能更好的挖掘村集体存量资产资源的潜力,确保村集体资产资源增值保值,为新农村各项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的经济保障,有效的弥补农村建设中的资金不足,能够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展开。
(二)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党风政风环境。农村集体的“三资”涉及农民切身利益,也一直是农民十分关心的问题,因管理不规范也经常引发一些矛盾和问题,涉及农村“三资”问题上诉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在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因农村“三资”而产生的违法违纪行为也经常发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社会治理的步伐,也对农村的党风政风环境带来不利影响,而规范的“三资”管理则使资金资源等得到合理使用和充分利用,能够发挥最大效益,有助于加强对“三资”使用的监督管理,更能得到农民的认可和支持,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党风政风环境,为农村社会稳定打下良好基础。
(三)是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的关键。新时代的到来,使农民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农村参政议政的意识也日益增强,一些村集体因不重视对“三资”的管理,导致村集体财产的浪费,逐渐成为农村问题矛盾的主要来源,也使农村村干部与群众、党员与群众的关系变得紧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制度,促使管理规范化,进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确保村民与村干部之间构建良好的干群关系,为新农村建设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影响农村“三资”管理规范化的因素
(一)数量模糊,“三资”管理混乱。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內容复杂,不仅包括国家扶持的农业资金、补偿补贴,还包括集体收入、集体资金、资产等。在这些项目中,有些是国家要求必须开展的“三资”管理工作,而有些则的根据各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选择性的纳入管理范围,而记载在册的项目中有些是国家指定应当在农村进行开展的项目,有些则是根据农村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建设开展的项目,这就容易导致村党组织不清楚村集体资产的具体情况,对“三资”的实际规模认识不到位、数量不明及账目登记与实际的账目支出或是收入的情况存在较大的差距。也有一些村党组织对集体收益处理上缺乏规划,未能很好的进行管理,数量记载模糊,使得部分资源闲置空缺,未能及时利用起来,对一些村民所参与的“三资”情况不明确。这些都对“三资”管理规范化带来严峻的挑战。
(二)重视不够,未能合理规划“三资”管理。当前,部分地区对农村“三资”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未能进行合理的规划,一些工作人员对资金管理比较重视,而轻视了对物品和其他资源的管理,认为只有对当下发展有用的才有被重视的必要,其他的则随意处置,这样很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在资产购买上,一些村集体虽按照财务制度进行,但对于资产的损坏、维修等因存在省事心理,并未按规定程序进行,通常都是自行处理,对资产和资源没有形成严格规范的管理,导致财务管理中的账实不符,从而降低了农村三资管理的效果和质量。也有个别村干部自己对财务法规和财务制度不熟悉,也不学习,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不听财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造成管理不规范,在合同签订上要素不齐全,一些村级书面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合同中必须出现的要素常常达不到标准,条款不明确,导致合同履行中出现很多问题和漏洞。
(三)专业人员缺乏,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一是当前农村的村干部中缺少专业的会计人员,村会计往往身兼数职,对接镇上多个部门,因工作繁忙,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易出现懈怠状况。二是村干部报酬低,很多农村年轻人缺乏,有知识有技能的年轻人更缺乏,导致重点负责“三资”管理的财务会计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个别地区出现后继无人的情况。三是一些地区经费紧张,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体系不完善,管理者未能经过专业培训,而对村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力度不够,严重制约了“三资”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三、进一步规范农村“三资”管理的路径思考
(一)明确职责,构建完备的“三资”管理体系。
乡村振兴的不断发展,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升,农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主动性也不断增强,对“三资”管理的关注度则更高,迫切需要政府提高认识,构建科学完备的管理体系。首先要摸清家底,通过深入农村基层,开展系列调研,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村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开展清查工作,摸清村集体“三资”各方的情况,将各村的资本、土地等多方要素有机统一,统筹规划,进而提升农村“三资”的利用率;其次要健全“三资”管理制度。规范完善村级重大经济事项审报审批的范围和审批程序、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财务收支管理制度、民主理财制度、农村“三资”财务公开制度、审计制度、村级印章管理和农村集体“三资”档案管理制度等,对各个环节及工作要点进行明确,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用制度法规来规范行为。如公务消费可实行公务卡制度,力争村级结算“非现金化”,逐渐实现村集体现金“零库存”;对于镇代管款的支出需由镇农经主管和镇政府主要领导审批同意后才可打款,确保村级债务关系平稳;对村“三资”使用情况建立按时报备制度,以确保农村“三资”的正常运行和管理。以此来构建科学完备的“三资”管理体系。 (二)强化监督,使农村“三资”管理阳光化。
农村“三资”管理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强化监督,确保“三资”管理规范化、阳光化。首先,要加强纪委监察部门、财政、审计机关的监督工作,确保审计工作正常化、規范化、制度化。通过查处的案件教育引导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自觉遵纪守法,对村干部的违法行为零容忍,对包庇、隐瞒违法行为的要追究相应法律责任。其次要村务公开,对村集体“三资”情况和村民的土地承包、缴纳家财保险、医疗保险、农业保险、“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情况进行汇总,并通过村公示栏、手机网络等途径全面地向村民公开村级各项财务情况,使集体财务信息和资产状况随时接受村民监督。对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及时征求上级及村民的意见,进行完善,确保农村“三资”管理在阳光下运行。第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将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纳入岗位目标考核和廉政考核内容之一,从机制上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使其“权有所限,钱有人管,事有人监”,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对集体资源使用合理,集体资产实现保值增值的干部大力表彰;对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业务能力突出,责任感强烈的财务人员予以适当奖励。
(三)招才引智,强化“三资”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优秀的“三资”管理人员能够极大地促进农村工作的开展,因此培养、引进有技术有能力的年轻人是提升农村“三资”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对政府来讲,要高度认可“三资”管理工作的意义,不仅要强化对在职人员的培训,还要加强招才引智的力度,通过业务培训、外出学习等方式提升“三资”管理人员水平。首先要强化村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提升财务人员在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确保村级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与党校科研院所合作,邀请专家学者和村“三资”管理人员进行经验交流,有条件的可以组织人员到先进地区进行学习等。其次要提高待遇,加大引才力度,聘用学历层次高、创新意识强的“三资”管理人才,有条件的可尝试配备会计、现金会计两位财务人员,确保出纳与入账不是同一个人,以此来提升农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同时也降低腐败的风险,使农村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斌,顾新,熊竟凯.农村“三资”管理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成都市龙泉驿区的实证调查[J].农村经济,2015(10)
[2]梁建霞.聚焦农村“三资”监管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观察与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2)
作者信息:
薛瑞敏,女(1984.08—),汉族,河南濮阳人,中共如皋市委党校高级讲师; 研究方向:基层党建
关键词:规范;农村;“三资”管理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使得村集体收入及集体资金的数额大幅增加,此外,农村“三资”管理和使用也一直是农民群众比较关心的问题,也是农村社会治理工作的重点,规范的管理有助于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对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规范农村“三资”管理的意义
农村三资是指归农村集体所有的资产、资金、资源,其中资产与资金是广大农民群众长期发展中共同创造的财富。资源则是国家为广大农民提供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农村“三资”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也是农民最关注的核心所在。
(一)能够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加速,农村集体的资产资源资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根基,农村“三资”管理工作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当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工作,不仅能够起到节流的作用,还能更好的挖掘村集体存量资产资源的潜力,确保村集体资产资源增值保值,为新农村各项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的经济保障,有效的弥补农村建设中的资金不足,能够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展开。
(二)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党风政风环境。农村集体的“三资”涉及农民切身利益,也一直是农民十分关心的问题,因管理不规范也经常引发一些矛盾和问题,涉及农村“三资”问题上诉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在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因农村“三资”而产生的违法违纪行为也经常发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社会治理的步伐,也对农村的党风政风环境带来不利影响,而规范的“三资”管理则使资金资源等得到合理使用和充分利用,能够发挥最大效益,有助于加强对“三资”使用的监督管理,更能得到农民的认可和支持,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党风政风环境,为农村社会稳定打下良好基础。
(三)是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的关键。新时代的到来,使农民的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农村参政议政的意识也日益增强,一些村集体因不重视对“三资”的管理,导致村集体财产的浪费,逐渐成为农村问题矛盾的主要来源,也使农村村干部与群众、党员与群众的关系变得紧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制度,促使管理规范化,进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确保村民与村干部之间构建良好的干群关系,为新农村建设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影响农村“三资”管理规范化的因素
(一)数量模糊,“三资”管理混乱。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內容复杂,不仅包括国家扶持的农业资金、补偿补贴,还包括集体收入、集体资金、资产等。在这些项目中,有些是国家要求必须开展的“三资”管理工作,而有些则的根据各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选择性的纳入管理范围,而记载在册的项目中有些是国家指定应当在农村进行开展的项目,有些则是根据农村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建设开展的项目,这就容易导致村党组织不清楚村集体资产的具体情况,对“三资”的实际规模认识不到位、数量不明及账目登记与实际的账目支出或是收入的情况存在较大的差距。也有一些村党组织对集体收益处理上缺乏规划,未能很好的进行管理,数量记载模糊,使得部分资源闲置空缺,未能及时利用起来,对一些村民所参与的“三资”情况不明确。这些都对“三资”管理规范化带来严峻的挑战。
(二)重视不够,未能合理规划“三资”管理。当前,部分地区对农村“三资”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未能进行合理的规划,一些工作人员对资金管理比较重视,而轻视了对物品和其他资源的管理,认为只有对当下发展有用的才有被重视的必要,其他的则随意处置,这样很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在资产购买上,一些村集体虽按照财务制度进行,但对于资产的损坏、维修等因存在省事心理,并未按规定程序进行,通常都是自行处理,对资产和资源没有形成严格规范的管理,导致财务管理中的账实不符,从而降低了农村三资管理的效果和质量。也有个别村干部自己对财务法规和财务制度不熟悉,也不学习,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不听财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造成管理不规范,在合同签订上要素不齐全,一些村级书面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合同中必须出现的要素常常达不到标准,条款不明确,导致合同履行中出现很多问题和漏洞。
(三)专业人员缺乏,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一是当前农村的村干部中缺少专业的会计人员,村会计往往身兼数职,对接镇上多个部门,因工作繁忙,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易出现懈怠状况。二是村干部报酬低,很多农村年轻人缺乏,有知识有技能的年轻人更缺乏,导致重点负责“三资”管理的财务会计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个别地区出现后继无人的情况。三是一些地区经费紧张,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体系不完善,管理者未能经过专业培训,而对村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力度不够,严重制约了“三资”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三、进一步规范农村“三资”管理的路径思考
(一)明确职责,构建完备的“三资”管理体系。
乡村振兴的不断发展,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升,农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主动性也不断增强,对“三资”管理的关注度则更高,迫切需要政府提高认识,构建科学完备的管理体系。首先要摸清家底,通过深入农村基层,开展系列调研,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村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开展清查工作,摸清村集体“三资”各方的情况,将各村的资本、土地等多方要素有机统一,统筹规划,进而提升农村“三资”的利用率;其次要健全“三资”管理制度。规范完善村级重大经济事项审报审批的范围和审批程序、财务收支预决算制度、财务收支管理制度、民主理财制度、农村“三资”财务公开制度、审计制度、村级印章管理和农村集体“三资”档案管理制度等,对各个环节及工作要点进行明确,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用制度法规来规范行为。如公务消费可实行公务卡制度,力争村级结算“非现金化”,逐渐实现村集体现金“零库存”;对于镇代管款的支出需由镇农经主管和镇政府主要领导审批同意后才可打款,确保村级债务关系平稳;对村“三资”使用情况建立按时报备制度,以确保农村“三资”的正常运行和管理。以此来构建科学完备的“三资”管理体系。 (二)强化监督,使农村“三资”管理阳光化。
农村“三资”管理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强化监督,确保“三资”管理规范化、阳光化。首先,要加强纪委监察部门、财政、审计机关的监督工作,确保审计工作正常化、規范化、制度化。通过查处的案件教育引导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自觉遵纪守法,对村干部的违法行为零容忍,对包庇、隐瞒违法行为的要追究相应法律责任。其次要村务公开,对村集体“三资”情况和村民的土地承包、缴纳家财保险、医疗保险、农业保险、“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情况进行汇总,并通过村公示栏、手机网络等途径全面地向村民公开村级各项财务情况,使集体财务信息和资产状况随时接受村民监督。对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及时征求上级及村民的意见,进行完善,确保农村“三资”管理在阳光下运行。第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将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纳入岗位目标考核和廉政考核内容之一,从机制上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使其“权有所限,钱有人管,事有人监”,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对集体资源使用合理,集体资产实现保值增值的干部大力表彰;对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业务能力突出,责任感强烈的财务人员予以适当奖励。
(三)招才引智,强化“三资”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优秀的“三资”管理人员能够极大地促进农村工作的开展,因此培养、引进有技术有能力的年轻人是提升农村“三资”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对政府来讲,要高度认可“三资”管理工作的意义,不仅要强化对在职人员的培训,还要加强招才引智的力度,通过业务培训、外出学习等方式提升“三资”管理人员水平。首先要强化村财务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提升财务人员在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确保村级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与党校科研院所合作,邀请专家学者和村“三资”管理人员进行经验交流,有条件的可以组织人员到先进地区进行学习等。其次要提高待遇,加大引才力度,聘用学历层次高、创新意识强的“三资”管理人才,有条件的可尝试配备会计、现金会计两位财务人员,确保出纳与入账不是同一个人,以此来提升农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同时也降低腐败的风险,使农村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斌,顾新,熊竟凯.农村“三资”管理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成都市龙泉驿区的实证调查[J].农村经济,2015(10)
[2]梁建霞.聚焦农村“三资”监管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观察与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2)
作者信息:
薛瑞敏,女(1984.08—),汉族,河南濮阳人,中共如皋市委党校高级讲师; 研究方向:基层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