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农村初中生,要想他们的作文符合写作要求,达到教师所希望的训练目的,就必须在作文前有计划地加以指导。怎样指导?这是作文教学中值得探讨的话题。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使我对这个问题形成了初步看法。
首先,是框还是放?
所谓“框”,就是使学生思想僵化、思维束缚、思路堵塞。所谓“放”,就是让学生思想解放、思维活跃、思路开拓。
作文前什么样的指导是“框”?出个题目,提几点要求,读一篇范文,再让学生写一篇作文。比如写《我的老师》,就是提一点或几点写人的要求,读一篇《作文选》上的《我的老师》。写《难忘的一件事》,就提几点写事的要求,读一篇与《难忘的一件事》大同小异的范文。学生在这个“框”里狠命挣扎,搜肠刮肚,堆积一些连自己都不满意的文字,权当“作文”;老师则袖手旁观,无事人一般,任你挣扎。这样的指导,势必以范文的主题框住学生作文的主题,以范文的题材框住学生作文的题材,以范文的写作方法框住学生作文的方法,甚至以范文的语言框住学生的作文语言。“框”的结果,只会是模仿;你写老师在灯光下批改作业,我就写老师在烛光下把作业批改;你写小明助人为乐牵着盲人过马路,我就写小亮乐于助人扶着瘸子过阳沟……主题一样,题材相同,语言枯燥。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焉能算是创作?
作文前怎样的指导是“放”?请看下面的例子:
大家都写《我的老师》。首先不能让教材第二册魏巍的《我的老师》框住自己,而应该拓展思路。写谁呢?语文老师,还是数学老师?是从前小学的某位老师,还是进入初中后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哪位老师?自己的母亲又何尝不是自己第一任老师!抑或某位因一句话、一个行动陡然使自己明白一个深刻道理,难道不应称作自己的“老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焉”。师者,无处不在。写谁呢?不必强求。
写的对象自己确定后,就要考虑写什么。试问:你了解他(她)什么?——他(她)的肖像(外貌)有什么特征?他(她)跟你有哪些往来?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帮助?这些只是现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写人就要写出本质——性格特征。他(她)热情、善良、诚实还是爱生如子?是活泼、严谨抑或冷峻?
以上是“材料”。那么该怎样将这些“材料”构架成文章呢?一句话:文无定法。也许有人问:是顺叙,还是倒叙?如果每当你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你就想起曾给你“另起小灶”的老师,那么你就可以运用倒叙。也许有人问:是记叙,还是夹叙夹议?如果你认为有必要在理性上揭示人物性格或对这个人物的言行需作某些分析,那么你完全可以议论几句。也许还有人问:写人要写事,是写生活故事,还是写生活片断?这既要看表现人物的需要,也要看你所掌握的材料。生活故事能表现人物性格,生活片断也能表现人物性格,用不着去苦心“经营”什么动人的生活故事。
这样的指导,是“放”不是“框”。“框”,使学生苦于作文;“放”使学生乐于作文。只有乐于作文,才善于作文;不乐,又怎能写好作文?
当然,“放”,决不是放任不管,无的放矢。要在有计划指导的前提下“放”。从“放”的原则出发,老师在每个学期、每个年级都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写作计划和指导要点。
其次,是作假还是求真?
学生作文中,虚假的水分多,真实的成分少。特别是写作水平很低的学生。写《我的母亲》,母亲明明才三十几岁,作文中却是“白发苍苍”、“满头银丝”。写《家乡的变化》,无可否认,农民生活与二十年前相比的确发生了很多新变,但“包产到户,农机无路”的现象依然普遍,可文章为了适应主题,常常是“道路宽阔,四通八达”。
假,不仅表现在作文的内容上,也表现在学生对人、事物、各种社会现象的虚假态度上。这种虚假的成分一多,以至泛滥,会养成学生说假话、做假事的不良习惯。我认为,数字打假,商品打假,学生的作文也需打假。从培养人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不能轻视。
那么怎样才能求真呢?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让学生平时多观察、多体验。通过参观、劳动、班组活动、走进大自然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真、善、美,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学生的作文真实地颂扬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就达到了求真的目的。
同时,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活动范围很小,因此,要想作文既“真”又有生活气息,就应该写身边的人和事,写自己熟悉的社会现象。
一位学生这样写她身边的小妹妹:
邻居家的小妹妹,刚过周岁。短短的头发却被她妈妈扎成漂亮的小“羊角”。圆的脑袋扭来晃去,乌溜溜的眸子总是随你而转动。只要你将腮帮鼓一鼓,她就立即挥舞着一双肥嘟嘟的小手,使劲地从你嘴里抠着并不存在的东西。你抱她,她总是往你怀里钻,偶尔咬你一口;你逗她,她格格直笑,露出两颗小门牙。
这位学生笔下的小妹妹多么可爱。
一位学生这样写他熟悉的现象:
不知何时起,妈妈变了!不再象从前那样省吃俭用、专心家务了。我常常用方便面充饥。傍晚放学回家,家里空荡荡的;揭开锅盖,一片冰冷,只有头天晚上浸锅的、现已发酵的水。我找到麻将场,妈妈正在“鏖战”,旁边围着一群看客,鹅似的伸着脖子。我走到妈妈的身边,她毫无察觉,依然抓牌打牌,嘴里还嘟囔着:“真臭!”我在她耳边连问两遍:“妈妈,晚上吃什么?”她这才回过神来,抽出两块钱扔给我:“买去。”我接过钱,回到依然空荡荡的家,泪水涌了出来。
象这样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抒写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就不需要冥思苦想,而是信手拈来;不是矫揉造作,而是言为心声。实践证明,初中生只有写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才能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第三,是求末还是务本?
作文前的指导,要求末,更要务本。比如,写记叙文,时而要学生这样开头那样结尾,时而要学生这样描写那样议论,时而要学生这样顺叙那样倒叙。这些都是求末,不是务本。什么是务本?作文巧于构思,贵在立意。启发学生给文章确定一个健康的、明确的中心,才是务本。教师给一个题目,学生经过审题,明确了题材范围、内容重点和运用文体、表达方法后,紧接着就要调动记忆仓库里的材料,准备用到文章。这些原始材料写入文章前,必须进行选择和剪裁。那么,选材和剪裁的依据是什么?答曰:主题思想。因此,作文之前,必须先确定主题,这个确定主题的工作,就叫立意。古人说:“文以意为主,意高而文胜,理定而辞畅。”文章有“意”才是立下了“根”、抓住了“本”。
比如写《一件小事》,应启发学生在“小”字上下功夫。一件小事能突出多高的主题呢?一句话:小事不小。可不是吗,有的小事是“聚沙成塔”,有的小事是“滴水穿石”,有的小事是“小时偷针,大来盗金”,有的小事是“千里江堤,毁于蚁穴”。鲁迅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所以,写小事贵在开掘“小”的意义:以小见大。
事实证明,立意的高低是文章优劣的决定因素。君不见那些传世名作,哪一篇不具有健康、明确、深刻的主题?
第四,是一言堂还是众言堂?
作文前的指导是一言堂还是众言堂?一言堂无非是教师指来导去,一个人夸夸其谈,众言堂则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参与其中。我认为,一言堂是“框”,众言堂便于“放”。那么众言堂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能有哪些具体好处呢?请看下例:
星期天对很多学生来说,是非常向往的轻松愉快的日子。可是你对学生在星期天的生活能了解多少呢?出于这种好奇心,我在班上搞了一次以星期天的生活为题材的口头作文。给了大家约十分钟的准备时间:编提纲,打腹稿。准备就绪后,大家争相发言,有说《并不轻松的星期天》的,有说《难忘的星期天》的,有说《还我真正的星期天》的,还有说《黑色的星期天》的,有的甚至说《我渴望有个星期天》的。我重点针对有个学生口述的《快乐的星期天》展开了众言堂。简录如下:
星期天,我们七位同学相约,准备到郊外搞一次野炊。你带菜,他带油,小峰还带来了米和鱼。我们选了理想的场地歇下。脚下是平坦的草地,头上是华盖似的古树。
野炊开始。你淘米,他切菜,我点起酒精炉。约半个多时辰,菜熟了,饭香了。大家铺开薄膜,正待就餐,小松忽然想起:“呀!鸭子还在包里!”原来他带了块板鸭。大家又忙着蒸鸭。忙中出乱,小松竟然将酒精炉踢翻,顿时草地成了一片火海。我吓得两腿发软,好久才定了神。还是小松手快,扑哧一瓢水浇了过来,这下可好,火势更加蔓延!小峰大叫:“别浇水!”他脱下上衣,奋力扑打,大家也都纷纷效仿,终于将这场大火扑灭了……七个人都瘫坐在地上,谁也无心来品尝这“野”味了。
这篇口述之作乍听起来无可指责。但是有个学生霍地站了起来:“城里人来到城乡结合的地方叫‘来到郊外’,我们处在城郊怎么能说是‘来到郊外’?”同学们纷纷应和:“是呀,怎么是‘到郊外’?”小峰站了起来:“不象他说得那么吓人,我是在场人。”我就问小峰:“当时的情况怎样?”他说:“也就这么大的火”。他用手围成脸盆口大小的火势。我笑着问:“什么叫‘火海’?”并学着小峰的手势:“这么大的火能叫‘火海’吗?”一个学生立即补充:“他的描写不符合实际。”我及时肯定:“对,描写失真了。适当夸张是允许的,但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就无人相信了。”我又问:“火是怎么扑灭的?”几个学生都说:“是用脚跺灭的。”一个学生指出:“用脚跺,能说是‘奋力扑打’吗?”口述的作者笑了笑,大概他已意识到他的得意之作并非“得意”。我趁热打铁,又问:“题目是《快乐的星期天》,但我们听了作者的口述,却感不到快乐,就连作者自己也说:“瘫倒在地,无心品尝‘野’味了,这能叫‘快乐’吗?”大家又是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此时我小结:“这篇口述之作有成功的地方,注意了记叙的要素,叙事清楚,条理清晰;但也有不足之处,比如有些地方用词欠妥、描写失真,尤其是扣题不严。”
这就是众言堂。正确地运用它,能促使教学相长,老师能在众言堂中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并得到学生的启发;学生更能在众言堂中得到锻炼,提高写作水平。所以我是提倡众言堂,不搞一言堂。
综上所述,作文前的指导,要放,要求真务实,要众言堂。
周克勤,教师,现居安徽池州。
首先,是框还是放?
所谓“框”,就是使学生思想僵化、思维束缚、思路堵塞。所谓“放”,就是让学生思想解放、思维活跃、思路开拓。
作文前什么样的指导是“框”?出个题目,提几点要求,读一篇范文,再让学生写一篇作文。比如写《我的老师》,就是提一点或几点写人的要求,读一篇《作文选》上的《我的老师》。写《难忘的一件事》,就提几点写事的要求,读一篇与《难忘的一件事》大同小异的范文。学生在这个“框”里狠命挣扎,搜肠刮肚,堆积一些连自己都不满意的文字,权当“作文”;老师则袖手旁观,无事人一般,任你挣扎。这样的指导,势必以范文的主题框住学生作文的主题,以范文的题材框住学生作文的题材,以范文的写作方法框住学生作文的方法,甚至以范文的语言框住学生的作文语言。“框”的结果,只会是模仿;你写老师在灯光下批改作业,我就写老师在烛光下把作业批改;你写小明助人为乐牵着盲人过马路,我就写小亮乐于助人扶着瘸子过阳沟……主题一样,题材相同,语言枯燥。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焉能算是创作?
作文前怎样的指导是“放”?请看下面的例子:
大家都写《我的老师》。首先不能让教材第二册魏巍的《我的老师》框住自己,而应该拓展思路。写谁呢?语文老师,还是数学老师?是从前小学的某位老师,还是进入初中后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哪位老师?自己的母亲又何尝不是自己第一任老师!抑或某位因一句话、一个行动陡然使自己明白一个深刻道理,难道不应称作自己的“老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焉”。师者,无处不在。写谁呢?不必强求。
写的对象自己确定后,就要考虑写什么。试问:你了解他(她)什么?——他(她)的肖像(外貌)有什么特征?他(她)跟你有哪些往来?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帮助?这些只是现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写人就要写出本质——性格特征。他(她)热情、善良、诚实还是爱生如子?是活泼、严谨抑或冷峻?
以上是“材料”。那么该怎样将这些“材料”构架成文章呢?一句话:文无定法。也许有人问:是顺叙,还是倒叙?如果每当你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你就想起曾给你“另起小灶”的老师,那么你就可以运用倒叙。也许有人问:是记叙,还是夹叙夹议?如果你认为有必要在理性上揭示人物性格或对这个人物的言行需作某些分析,那么你完全可以议论几句。也许还有人问:写人要写事,是写生活故事,还是写生活片断?这既要看表现人物的需要,也要看你所掌握的材料。生活故事能表现人物性格,生活片断也能表现人物性格,用不着去苦心“经营”什么动人的生活故事。
这样的指导,是“放”不是“框”。“框”,使学生苦于作文;“放”使学生乐于作文。只有乐于作文,才善于作文;不乐,又怎能写好作文?
当然,“放”,决不是放任不管,无的放矢。要在有计划指导的前提下“放”。从“放”的原则出发,老师在每个学期、每个年级都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写作计划和指导要点。
其次,是作假还是求真?
学生作文中,虚假的水分多,真实的成分少。特别是写作水平很低的学生。写《我的母亲》,母亲明明才三十几岁,作文中却是“白发苍苍”、“满头银丝”。写《家乡的变化》,无可否认,农民生活与二十年前相比的确发生了很多新变,但“包产到户,农机无路”的现象依然普遍,可文章为了适应主题,常常是“道路宽阔,四通八达”。
假,不仅表现在作文的内容上,也表现在学生对人、事物、各种社会现象的虚假态度上。这种虚假的成分一多,以至泛滥,会养成学生说假话、做假事的不良习惯。我认为,数字打假,商品打假,学生的作文也需打假。从培养人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不能轻视。
那么怎样才能求真呢?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让学生平时多观察、多体验。通过参观、劳动、班组活动、走进大自然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真、善、美,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学生的作文真实地颂扬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就达到了求真的目的。
同时,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活动范围很小,因此,要想作文既“真”又有生活气息,就应该写身边的人和事,写自己熟悉的社会现象。
一位学生这样写她身边的小妹妹:
邻居家的小妹妹,刚过周岁。短短的头发却被她妈妈扎成漂亮的小“羊角”。圆的脑袋扭来晃去,乌溜溜的眸子总是随你而转动。只要你将腮帮鼓一鼓,她就立即挥舞着一双肥嘟嘟的小手,使劲地从你嘴里抠着并不存在的东西。你抱她,她总是往你怀里钻,偶尔咬你一口;你逗她,她格格直笑,露出两颗小门牙。
这位学生笔下的小妹妹多么可爱。
一位学生这样写他熟悉的现象:
不知何时起,妈妈变了!不再象从前那样省吃俭用、专心家务了。我常常用方便面充饥。傍晚放学回家,家里空荡荡的;揭开锅盖,一片冰冷,只有头天晚上浸锅的、现已发酵的水。我找到麻将场,妈妈正在“鏖战”,旁边围着一群看客,鹅似的伸着脖子。我走到妈妈的身边,她毫无察觉,依然抓牌打牌,嘴里还嘟囔着:“真臭!”我在她耳边连问两遍:“妈妈,晚上吃什么?”她这才回过神来,抽出两块钱扔给我:“买去。”我接过钱,回到依然空荡荡的家,泪水涌了出来。
象这样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抒写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就不需要冥思苦想,而是信手拈来;不是矫揉造作,而是言为心声。实践证明,初中生只有写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才能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第三,是求末还是务本?
作文前的指导,要求末,更要务本。比如,写记叙文,时而要学生这样开头那样结尾,时而要学生这样描写那样议论,时而要学生这样顺叙那样倒叙。这些都是求末,不是务本。什么是务本?作文巧于构思,贵在立意。启发学生给文章确定一个健康的、明确的中心,才是务本。教师给一个题目,学生经过审题,明确了题材范围、内容重点和运用文体、表达方法后,紧接着就要调动记忆仓库里的材料,准备用到文章。这些原始材料写入文章前,必须进行选择和剪裁。那么,选材和剪裁的依据是什么?答曰:主题思想。因此,作文之前,必须先确定主题,这个确定主题的工作,就叫立意。古人说:“文以意为主,意高而文胜,理定而辞畅。”文章有“意”才是立下了“根”、抓住了“本”。
比如写《一件小事》,应启发学生在“小”字上下功夫。一件小事能突出多高的主题呢?一句话:小事不小。可不是吗,有的小事是“聚沙成塔”,有的小事是“滴水穿石”,有的小事是“小时偷针,大来盗金”,有的小事是“千里江堤,毁于蚁穴”。鲁迅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所以,写小事贵在开掘“小”的意义:以小见大。
事实证明,立意的高低是文章优劣的决定因素。君不见那些传世名作,哪一篇不具有健康、明确、深刻的主题?
第四,是一言堂还是众言堂?
作文前的指导是一言堂还是众言堂?一言堂无非是教师指来导去,一个人夸夸其谈,众言堂则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参与其中。我认为,一言堂是“框”,众言堂便于“放”。那么众言堂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能有哪些具体好处呢?请看下例:
星期天对很多学生来说,是非常向往的轻松愉快的日子。可是你对学生在星期天的生活能了解多少呢?出于这种好奇心,我在班上搞了一次以星期天的生活为题材的口头作文。给了大家约十分钟的准备时间:编提纲,打腹稿。准备就绪后,大家争相发言,有说《并不轻松的星期天》的,有说《难忘的星期天》的,有说《还我真正的星期天》的,还有说《黑色的星期天》的,有的甚至说《我渴望有个星期天》的。我重点针对有个学生口述的《快乐的星期天》展开了众言堂。简录如下:
星期天,我们七位同学相约,准备到郊外搞一次野炊。你带菜,他带油,小峰还带来了米和鱼。我们选了理想的场地歇下。脚下是平坦的草地,头上是华盖似的古树。
野炊开始。你淘米,他切菜,我点起酒精炉。约半个多时辰,菜熟了,饭香了。大家铺开薄膜,正待就餐,小松忽然想起:“呀!鸭子还在包里!”原来他带了块板鸭。大家又忙着蒸鸭。忙中出乱,小松竟然将酒精炉踢翻,顿时草地成了一片火海。我吓得两腿发软,好久才定了神。还是小松手快,扑哧一瓢水浇了过来,这下可好,火势更加蔓延!小峰大叫:“别浇水!”他脱下上衣,奋力扑打,大家也都纷纷效仿,终于将这场大火扑灭了……七个人都瘫坐在地上,谁也无心来品尝这“野”味了。
这篇口述之作乍听起来无可指责。但是有个学生霍地站了起来:“城里人来到城乡结合的地方叫‘来到郊外’,我们处在城郊怎么能说是‘来到郊外’?”同学们纷纷应和:“是呀,怎么是‘到郊外’?”小峰站了起来:“不象他说得那么吓人,我是在场人。”我就问小峰:“当时的情况怎样?”他说:“也就这么大的火”。他用手围成脸盆口大小的火势。我笑着问:“什么叫‘火海’?”并学着小峰的手势:“这么大的火能叫‘火海’吗?”一个学生立即补充:“他的描写不符合实际。”我及时肯定:“对,描写失真了。适当夸张是允许的,但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就无人相信了。”我又问:“火是怎么扑灭的?”几个学生都说:“是用脚跺灭的。”一个学生指出:“用脚跺,能说是‘奋力扑打’吗?”口述的作者笑了笑,大概他已意识到他的得意之作并非“得意”。我趁热打铁,又问:“题目是《快乐的星期天》,但我们听了作者的口述,却感不到快乐,就连作者自己也说:“瘫倒在地,无心品尝‘野’味了,这能叫‘快乐’吗?”大家又是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此时我小结:“这篇口述之作有成功的地方,注意了记叙的要素,叙事清楚,条理清晰;但也有不足之处,比如有些地方用词欠妥、描写失真,尤其是扣题不严。”
这就是众言堂。正确地运用它,能促使教学相长,老师能在众言堂中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并得到学生的启发;学生更能在众言堂中得到锻炼,提高写作水平。所以我是提倡众言堂,不搞一言堂。
综上所述,作文前的指导,要放,要求真务实,要众言堂。
周克勤,教师,现居安徽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