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镁用于产后痔湿热敷的疗效观察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hlxj1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硫酸镁湿热敷治疗产后痔的效果。方法: 将分娩后发生产后痔的8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对照组采用0.5%碘伏外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止痛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止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产后痔效果较好。
  关键词: 痔 分娩;硫酸镁;碘伏;湿热敷【中图分类号】R714.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4-0113-01
  产后痔,即产妇分娩后出现的痔。孕产妇由于其本身生理特点,产后患痔较多见,痔给产妇带来诸多不便,不但引起疼痛、便血,而且活动受限,影响子宫收缩,增加产后出血量,影响母乳喂养效果。产后初期为治疗产后痔的最佳时机,为了减轻产妇痛苦,探讨最佳治疗产后痔的方法,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对本院产后痔产妇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经阴道分娩产妇80例,年龄23~31岁。初产妇65例,经产妇15例。产后均发生痔,痔直径<1.5 cm 57例,≥1.5 cm 23例。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年龄、孕产次、痔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观察组于产后回病房即开始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热敷,将硫酸镁粉50 g溶于40℃温开水100 ml中,配成50%硫酸镁溶液;产妇平卧屈膝分开两腿,臀下垫一次性横单、治疗巾;取6 cm×12 cm的6层纱布块浸于溶液中拧至半干,以不滴水为宜,覆盖于产妇肛门会阴处,用一次性臀巾系好,外置热水袋(水温40~50℃),持续湿热敷,纱布随干随换(大小便之后必须更换),待局部红、肿、痛消失,直至痔治愈停止湿热敷。对照组局部采用0.5%碘伏外洗,2次/d,每次30 min。
  1.2.2评价方法:观察两组治疗5 d其痔止痛时间及治疗效果。红、肿、痛完全消失,组织恢复正常,或仅遗留皮垂为治愈;用药后疼痛消失,红肿消退面积>70%为显效;痛感消失,红肿消退面积50%~70%为有效;疼痛水肿稍有缓解,但其作用不甚明显,其他症状稍有好转为无效。治愈、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
  1.2.3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及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痔止痛时间及止痛率比较观察组硫酸镁湿热敷最短20 min止痛,最长23 h止痛,平均(0.4±0.2) h,止痛率为100%;对照组最短6 h止痛,平均(71.5±10.1) h,治疗5 d止痛率为70.9%(39/55);两组止痛率及止痛时间比较,x2=26.40、t=-2150.72,均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3讨论
   产后痔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妊娠期因素。妊娠期痔血管血流量增加约25%左右,妊娠时由于孕激素等激素的共同作用,使血管扩张[1];在生理状态下,毛细血管血压与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及组织液静水压是两组互相拮抗的压力[2],妊娠晚期胀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及门静脉,使静脉压力升高,且由于妊娠静脉回流增加,静脉丛回流受阻,毛细血管血压明显增加,促进了痔的发生;②分娩因素:第二产程产妇屏气用力时,腹肌收缩,腹压增高,阻碍了门静脉及下腔静脉的回流;胎儿娩出时压迫直肠末端及肛管,并使局部静脉及淋巴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管内血量增多[3]促进了痔的发生;多数产妇需会阴侧切结束分娩,故产后会阴部疼痛,如果同时伴有痔,则产妇会阴部及肛门同时胀痛,活动受限,形成心理压力,影响乳汁的分泌。
  故产妇迫切需要立即治愈痔。临床常采用0.5%碘伏外洗治疗,其效果不佳,因碘伏是碘与表面活性剂及增溶剂形成的不定型络合物,是一种较好的消毒剂,只有杀菌作用,无收敛、消肿、止痛作用。观察组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其Mg2+、SO42-均为强极性物质,能吸收水分,且50%硫酸镁为高渗溶液,二者均可利用浓度差吸收组织中的水分,从而使痔缩小。Mg2+和热敷均能使毛细血管扩张,从而纠正组织缺血、缺氧,促进痔的水分吸收,有利于痔的回缩;因微循环的改善,增加了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达到了消炎、止痛、消肿的目的。故治疗产后痔宜首选50%硫酸镁湿热敷。
  参考文献
  [1]王强,王元和.肛肠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46.
  [2]朱咏梅,马晓华,杨绍荣,等.化疗药物静脉推注速度与压力对血管损伤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6,21(3):4243.
  [3]刘纪崇,刘纪立,刘爱华,等.产妇预防内外痔的方法及其机理的探讨[J].中国肛肠杂志,1998,18(3):1213.
  [5]陈艳芳,刘合玉,苏春贺等.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血紅素氧合酶-1表达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9):1892-1893.
  [6]王英杰,董国岭,涂庆玲等.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2,19(4):320-321.
  [7]吴娟,付朝晖,杨晋等.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J].重庆医学,2012,41(6):571-572,616.
  [8]刘超,杜万红,郑桃林等.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2):144-146.
  [9]李建军,杨士芝,吴茂礼等.丁苯酞联合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Hcy和S100蛋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21):9-11.
  [10]邵小鹏,桂树华,胡玲玲等.丁苯酞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对精神心理量表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5601-5602.
  [11]龙翠英,郑春玲,王明科等.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观察[J].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对宫颈糜烂的病人使用利普刀治疗取得疗效如何。方法:本次研究中,我们对去年一年内就诊于我科的宫颈糜烂病人,且是使用利普刀治疗的作为观察组,累计共有67例。对照组则是来源于这段时间内使用微波治疗的67例该类病人。记录她们的病情、病人术中和术后疗效等等,并作出比较。结果: 使用LEEP刀组病人的总有效率(94.03%)要比对照组(55.22%)的高,P0.05,所以二者在统计学上是不存在
期刊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复肝宁胶囊中绿原酸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18 (5μm4.6×250m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3:87);检测波长327 nm;流速1.0ml/min。结果:绿原酸线性范围0.039μg~0.780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69%,RSD=0.611 % (n=6)。结论:方法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复肝宁胶囊中绿原酸的定量分析方法。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源性休克的抢救治疗有效措施,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心源性休克患者抢救治疗及转归。结果:32例心源性休克患者治愈21例,治愈率65.6%,好转5例,死亡6例,病死率18.7%。结论:对心源性休克,纠正血容量不足,血管活性药物,及时正确调整补液,可明显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心源性休克; 抢救;治疗【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二丁酰环磷腺苷在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中的疗效。方法:选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二丁酰环磷腺苷治疗组44人及常规治疗组36人,观察心绞痛控制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9.5%(35/44),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66.7%(24/36)。结论:二丁酰环磷腺苷可有效治疗不稳定心绞痛。  关键词:二丁酰环磷腺苷;力素;不稳定心绞痛【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
期刊
摘要:目的: 对奥硝唑注射液处方及工艺进行研究。方法: 根据奥硝唑理化性质、注射剂处方设计要求及文献资料,对奥硝唑注射液处方及工艺进行筛选。结果: 筛选出符合注射剂质量要求的奥硝唑注射液处方及工艺。结论:奥硝唑注射液处方及工艺稳定、可控。  关键词:奥硝唑注射液;处方研究;制备工艺   The development of ornidazole injection   Abstract:objec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照严格标准筛选自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呼吸科就诊,并被诊断为感染后咳嗽的患者,入选时咳嗽症状积分至少≥2分。患者入院后给予复方甲氧那明胶囊饭后口服,疗程7~10d。然后将咳嗽严重程度评价作为评价疗效的主要指标。结果:共入选98例患者,其中治疗后痊愈患者50例,占51.02%;显效患者40例,占40.82%;进步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物治疗体会。方法:选取临床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临床降压药物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效27例,有效2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5%。结论:控制和治疗高血压可有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病人需要终身服药。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降压药;治疗【中图分类号】R544【文獻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
期刊
摘要: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是一种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其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于敏感厌氧菌所引起的各种感染,而西咪替丁在临床上能够应用于十二指肠溃疡等机型上消化道出血。本文主要研究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西咪替丁的配伍反应,为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西咪替丁;配伍反应  Abstract: ornidazole and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i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脑梗死以丁苯酞软胶囊进行治疗所具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表示,对照组中患者以常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脑卒中量表评分及生理自理能力量表评分改善情况,两组患者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脑肿瘤卒中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0例脑肿瘤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手术切除,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和肌肉電刺激。对比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死亡率和复发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进步(P<0.05);两组复发率分别为10.0%、23.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原发脑肿瘤类型与部位:神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