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心理因素和语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分别从历史起源、心理因素、价值取向及道德观念等角度分析英汉委婉语的异同及其文化根源;通过英汉委婉语的比较研究,可以从中了解两种语言的许多共性和个性,还可以从委婉语中折射出社会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文化的民族性和共同性。
关键词: 英语委婉语 对比 文化 异同
一、引言
委婉语(euphemism),或叫婉约语,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提炼出并被大众接受的,带着强烈本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修辞手段,是指“当人们不愿意说出禁忌的名物或动作,而又不得不指明这种名物或动作时,就用动听的词语来代替,用隐喻来暗示,用曲折的表达来提示。这些好听的、代用的或暗示性的词语,就是委婉语。委婉语具有较好的表达效果,在修辞上也叫做‘婉曲’和‘避讳’”(包惠南)。英语中表达委婉语的单词为euphemism,这一词源于希腊语的前缀eu(好)和词根pheme(说话),意为good speak(说好听的或者善辞令)。
简言之,委婉即是用间接的方式表达不便直接表达的事物,主要涉及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理现象及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些敏感话题。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大量使用委婉语。它们通常生动形象,指代明确,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反映了不同民族的语言特色、思维模式和民族心理,促进了人们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本文将从对英汉委婉语进行异同点分析对比探究。
二、英汉委婉语相同点
1.相同的历史起源。
委婉语最早起源于禁忌语。远古时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生存条件艰苦,人们不能理解和驾驭自然,于是产生了一种对超自然力的崇拜和恐惧,即所谓的“灵物崇拜”;在这样一个对自然力不太理解的环境里,语言往往也被与某些自然现象联系起来,这样,语言就被赋予一种它本身所没有的超人的感觉和超人的力量,于是语言中相应地出现了“语言拜物教”。出于对鬼神的敬畏,神明与魔鬼的名字必须回避,在信仰基督教的西方,上帝的名字便是最大的禁忌,随便提及上帝则会被认为是亵渎神灵,人们不愿使用会“触犯”上帝和神鬼的言词,而用委婉语,如:使用the Creator(创造者),the all-knowing(全知者)代替上帝,用the Evil(坏人)代替撒旦,用the gentleman black(黑衣绅士)指代“魔王”。中国也是一个多神崇拜且宗教信仰较多的国家,人们忌亵渎神灵,对自己信奉的和崇拜的神仙不能在言行上有任何的轻慢和不敬,生怕因此遭神灵惩罚。例如在东北某地区,当地老百姓把某些崇拜的动物视为保护神,并供奉为“山神爷”或“山君”,而不直呼其名。
2.产生的相同心理基础。
语言不仅是社会产物,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时还是心理现象的产物,而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存在于不同社会中,则是社会心理的反射。
人们使用委婉语,主要出于三种心理因素的考虑:避免禁忌、礼貌及掩饰。其中,英汉委婉语共同的心理基础主要是“避免禁忌”和“礼貌”,“掩饰”在英语委婉语中则表现更为显著。
(1)避免禁忌
“禁忌”是产生委婉语的主要心理基础,委婉语来源于迷信及宗教禁忌,人类文明早期,由于对自然力的崇拜和对鬼神的恐惧,人们使用委婉语来指称这些事物和现象,以免招致灾祸,这便是人们对英汉委婉语的最初心理。在现在的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禁忌,但为了交际又不得不提,因此与之对应的委婉语应运而生。例如,在英汉文化中,“说凶即凶”、“说祸即祸”的思想普遍存在,生病和死亡则是人们最恐惧、最忌讳的话题。英语中表达“死亡”时,人们多数使用go,depart,depart from the world for ever,pass away,be in (go to) Heaven,be with God等委婉语来表达;而在汉语中人们也用“去世”“安息”“寿终”等词来代替“死”。人们也常用“不舒服”、“He doesn’t feel well.”来表达“生病”。这些都体现了人们使用委婉语最基础的心理因素 ——为了避免忌讳。
(2)礼貌
“礼貌”是产生委婉语的另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如果说忌讳是对“不快”之事的回避,那礼貌则是对“不雅”之事的回避。根据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在交际过程中,说话者为了避免粗俗和失礼,使用更加优雅的说法,或者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和尊重听话者或话语涉及到的对象,在语言形式上采取优雅赞美对方和自谦取悦对方的手段,有效调剂人际关系,以达到顺利沟通的目的。比如,现代女性都喜欢自己有苗条的身段,对于一位身体肥胖的女士,人们更愿意说她put on weight(发福了),plump(丰满的),chubby(圆脸的),而不会直接用fat直接说她“胖”。人们也会用委婉语来称呼一些行业的体力劳动者,英语中用sanitation engineer(清洁工程师)代替garbageman(垃圾工人),用utensil maintenance man(餐具维护者)代替dishwasher(洗盘子的)。汉语中也存在这类词语,人们忌言扫大街的,而说环卫工人;忌言剃头的,而称理发师;忌言看孩子的,而说家庭保姆。这些委婉的说法都是出于礼貌心理,不仅避免了交流过程中的不快,维护了对方的自尊和面子,而且使自己给别人留下了礼貌、高雅的印象,促进了交流。
3.相同的构造原则。
委婉的表达方式有多种多样,但一般都遵循几个基本的构造原则。所有委婉语的构造都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距离原则、相关原则、动听原则。
(1)距离原则:长期以来人们将语言符号与它所指的事物等同了起来,在社会交往、语言交际中,委婉语在语言符号的所指与能指之间造成心理上的疏离效应,拉开这两者“距离”,力图代替、掩饰、衰减婉指语的禁忌、直接和粗鄙,且这种距离拉得越大越显得婉转。
(2)相关原则:人们不能随意选用任何一种表达法来表示委婉,新造的委婉语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与原语言符号有一定的联系,能为人们正确理解提供线索。距离原则要求所指事物与委婉语之间距离越大越好,而相关原则则紧紧制约着它,使两者之间的距离不超过在正常语境下听话者所能理解的限度。
(3)动听原则:要求委婉语具有一个较好的伴随意义,能给人一种比较好的联想,要比原表达法更“好听”一点。
4.共同的应用范围。
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因此,在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的各自社会背景中,委婉语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其共同的使用范畴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
(1)有关迷信、宗教方面的委婉语。由于人类社会早起的语言拜物教,委婉语最初来源于禁忌,在英汉语言所处的文化中,都存在着关于迷信和宗教的大量委婉语。
(2)有关生疾病、死亡的委婉语。人们都希望处在健康、年轻的状态,从情感上不愿直接谈论关于疾病、死亡等话题,更愿意使用委婉语,目的是避免使用引起恐惧和不祥联想的话语,使话题变得轻松,以帮助人们尽可能轻松地面对现实。
(3)有关生理行为、身体器官的委婉语。为避免交流过程中的尴尬,在中西方文化中,人们在提到身体的某些器官及生理行为时都会采用委婉的说法。
(4)有关年龄、相貌等外观特征的委婉语。根据礼貌原则,人们在提到长相欠佳、生理缺陷或年老的对象时,为了避免使人难堪,则会使用委婉语来描述。
(5)有关贫富状况的委婉语。在中西方社会,都存在着贫富差别,在金钱万能的西方社会,财富则意味着成功,这一社会现实使得“贫穷”成为产生英语委婉语的一片沃土。而“钱财”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却曾一度为禁忌的对象,因此对于“钱”有着许多婉称。
(6)有关职业的委婉语。在社会生活中,常常因为分工不同而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相对于那些受过专门教育和技术训练而受人尊敬的职业者而言,其他行业也纷纷冠以知识型人才的美称,从事服务性行业的人地位不断提高。
(6)有关社会、经济生活的委婉语。当今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经济危机频繁,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贫穷、事业、工业萧条等,中西方国家的政府和媒体都会使用委婉语来报道,以避免矛盾激化,缓解大众的压力。
三、英汉委婉语不同点
如前部分所述,中西方委婉语的产生有着相似的根源,同样的社会心理基础,遵循相同的构造原则,从文化角度看,由于中西方的历史发展、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的不同取向,英汉委婉语有如下不同。
1.英语委婉语的宗教色彩更强烈,汉语委婉语的阶级性更为明显。
从英汉委婉语的起源看,最早都来源于禁忌。西方国家信奉基督,上帝的名字是最大的禁忌,就连taboo一词在波利西尼亚语种的原意也是宗教性的,意思为sacred(神圣的)或accursed(被诅咒的)。与上帝有关的称呼都采用委婉语。例如,“死”的委婉语,很多都是与宗教有关,如be with God,be in Heaven,be in the arms of Jesus等。
传统的汉文化比较注重等级观念,在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就有国讳、家讳、圣讳、官讳种种。例如,在封建社会,皇帝被认为是“天子”,神圣不可侵犯,因此皇帝的名字或同音、同形的字都是禁忌,这就是所谓的“国讳”,必须使用委婉语来避讳。例如,为了避开秦始皇嬴政的“政”名,将“正月”改为“端月”,“正直”改为“端直”。汉高祖名刘邦,汉人便以“国”代“邦”,先秦叫“邦家”,汉代则改为“国家”,并沿用至今。至于家讳或私讳也是源自于“忠”和“孝”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宗亲长辈的名字同样神圣不可侵犯,这是汉语委婉语阶级性的另一体现。再列举“死”为例,由于不同的阶级地位,有不同关于“死”的委婉语与之相对应:皇帝去世称为“驾崩”,百姓过世则称为“千古”或直接用“死”字。
2.“掩饰”是英语委婉语中重要的心理基础。
与汉语相比,英语中和政治相关的委婉语更为丰富。在西方的政治生活中,言语常借助委婉语来自我美化,掩人耳目。于是西方的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成了委婉语的另一片沃土。例如,在劳资关系中出现工潮时,在谈到如何对付罢工时,不说strikes(罢工),而说industrial action(工业行动)。美国大城市里没有slums(贫民窟),而只有old,more crowded areas(旧的,居民拥挤的地区)。在政治、军事界,为转嫁国内矛盾而将赤裸裸的侵略战争(invasion)美化成police action(警察行动)或preventive war(预防性战争);通常用incomplete success(不圆满的胜利)来代替failure(失败)。Fowler在论及委婉语时曾风趣地指出:几乎每一件事——政府可能采取行动的不愉快事件,都小心谨慎地称之为emergency。
尽管中国历史上,集权统治下思想不自由,人们语言表达有隐讳曲折的特点,但这种现象在汉语中并不明显。这是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体制不同而引起的差异。
3.反映的传统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不同。
(1)对待“老”的态度不同:西方社会因为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认为“老”(old)便意味着对社会无用,不再受欢迎,因此在西方国家,年龄是一个敏感问题,人们都害怕被认为get old,从而出现了senior citizen,golden age或feel one’s age这一类委婉语。而在中国文化中,一直传承着“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老人被认为是智慧、经验的象征,因此加上“老”一字,则显尊重,例如,称手艺好的长者为“老师傅”,称有学问的老者为“老先生”,称富有的人为“老板”。
(2)对待“金钱”的态度不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拜金主义盛行,在英语中“poor”是一个可怕的字眼,它意味着生活窘迫和社会地位地下,为了缩小贫富人之间的差距,大量使用了很多关于贫富的委婉语,如needy,underprivileged,disadvantaged, man of modest means(财产不丰的人),而对于富人,他们也喜欢被委婉地称作the less deprived(受剥削少的人),people of means(有财产的人),the well off(境况好的人)。而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崇尚勤劳致富,而不是单纯把金钱看作推崇的对象,在儒家思想里,赚钱是低级的行为,商人地位并不高,因此,汉语中关于贫穷的委婉语不多,只有“拮据”、“手头紧”、“手头不便”等少数几个,甚至对“钱”这个字眼也赋予了委婉的说法,比如“孔方兄”、“大团结”等。由此可见,对贫富的态度也反映出中西方价值观的巨大反差。
(3)思维方式不同:西方文化以个人价值至上,人人注重自立, 因此在互相交流中表现出来的是直接、公平。而中国人则是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强调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讲究谦恭礼让。在称呼对方或相关事物、行为时,多用敬语,对自己则使用自谦方式,比如:贵姓—敝姓,令尊—家父,令堂—家母,令郎—犬儿,府上—寒舍等。在中国人看来,言谈中表现出的这种谦虚或恭敬,会给对方一种尊重感,从而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汉语中多用“过奖了”、“哪里”、“惭愧”等谦辞来委婉回应别人的赞扬,而英语中则以一句 “Thank you.”欣然接受。 在面对邀请或者要求时,习惯上不直接给出答复,只是用“我试试……”、“我尽量……”等回答委婉地接受,而英语中则是“Yes,I will.”或者 “No,thank you.”两种语言的不同表达,反映了西方人直率、中国人含蓄的不同思维风格。
四、结语
委婉语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适当的语言形式,存在于不同的文化中,从中折射出社会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文化的民族性和共同性。本文主要从文化角度对比了英汉委婉语,就其历史起源、心理基础及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的异同点进行了探究,将为我们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促进跨文化交流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4]杜学增.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陆宇萍,陈硕.英汉委婉语对比[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7]彭文钊.委婉语——社会文化领域的语言映射[J].外国语,1999,(1).
[8]邵志洪.英汉语研究与对比[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9]束定芳.委婉语新探[J].外国语,1989,(3).
[10]吴松初.“中英当代流行委婉语的文化比较”.现代外语,1996,(3).
关键词: 英语委婉语 对比 文化 异同
一、引言
委婉语(euphemism),或叫婉约语,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提炼出并被大众接受的,带着强烈本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修辞手段,是指“当人们不愿意说出禁忌的名物或动作,而又不得不指明这种名物或动作时,就用动听的词语来代替,用隐喻来暗示,用曲折的表达来提示。这些好听的、代用的或暗示性的词语,就是委婉语。委婉语具有较好的表达效果,在修辞上也叫做‘婉曲’和‘避讳’”(包惠南)。英语中表达委婉语的单词为euphemism,这一词源于希腊语的前缀eu(好)和词根pheme(说话),意为good speak(说好听的或者善辞令)。
简言之,委婉即是用间接的方式表达不便直接表达的事物,主要涉及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理现象及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些敏感话题。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大量使用委婉语。它们通常生动形象,指代明确,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反映了不同民族的语言特色、思维模式和民族心理,促进了人们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本文将从对英汉委婉语进行异同点分析对比探究。
二、英汉委婉语相同点
1.相同的历史起源。
委婉语最早起源于禁忌语。远古时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生存条件艰苦,人们不能理解和驾驭自然,于是产生了一种对超自然力的崇拜和恐惧,即所谓的“灵物崇拜”;在这样一个对自然力不太理解的环境里,语言往往也被与某些自然现象联系起来,这样,语言就被赋予一种它本身所没有的超人的感觉和超人的力量,于是语言中相应地出现了“语言拜物教”。出于对鬼神的敬畏,神明与魔鬼的名字必须回避,在信仰基督教的西方,上帝的名字便是最大的禁忌,随便提及上帝则会被认为是亵渎神灵,人们不愿使用会“触犯”上帝和神鬼的言词,而用委婉语,如:使用the Creator(创造者),the all-knowing(全知者)代替上帝,用the Evil(坏人)代替撒旦,用the gentleman black(黑衣绅士)指代“魔王”。中国也是一个多神崇拜且宗教信仰较多的国家,人们忌亵渎神灵,对自己信奉的和崇拜的神仙不能在言行上有任何的轻慢和不敬,生怕因此遭神灵惩罚。例如在东北某地区,当地老百姓把某些崇拜的动物视为保护神,并供奉为“山神爷”或“山君”,而不直呼其名。
2.产生的相同心理基础。
语言不仅是社会产物,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时还是心理现象的产物,而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存在于不同社会中,则是社会心理的反射。
人们使用委婉语,主要出于三种心理因素的考虑:避免禁忌、礼貌及掩饰。其中,英汉委婉语共同的心理基础主要是“避免禁忌”和“礼貌”,“掩饰”在英语委婉语中则表现更为显著。
(1)避免禁忌
“禁忌”是产生委婉语的主要心理基础,委婉语来源于迷信及宗教禁忌,人类文明早期,由于对自然力的崇拜和对鬼神的恐惧,人们使用委婉语来指称这些事物和现象,以免招致灾祸,这便是人们对英汉委婉语的最初心理。在现在的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禁忌,但为了交际又不得不提,因此与之对应的委婉语应运而生。例如,在英汉文化中,“说凶即凶”、“说祸即祸”的思想普遍存在,生病和死亡则是人们最恐惧、最忌讳的话题。英语中表达“死亡”时,人们多数使用go,depart,depart from the world for ever,pass away,be in (go to) Heaven,be with God等委婉语来表达;而在汉语中人们也用“去世”“安息”“寿终”等词来代替“死”。人们也常用“不舒服”、“He doesn’t feel well.”来表达“生病”。这些都体现了人们使用委婉语最基础的心理因素 ——为了避免忌讳。
(2)礼貌
“礼貌”是产生委婉语的另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如果说忌讳是对“不快”之事的回避,那礼貌则是对“不雅”之事的回避。根据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在交际过程中,说话者为了避免粗俗和失礼,使用更加优雅的说法,或者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和尊重听话者或话语涉及到的对象,在语言形式上采取优雅赞美对方和自谦取悦对方的手段,有效调剂人际关系,以达到顺利沟通的目的。比如,现代女性都喜欢自己有苗条的身段,对于一位身体肥胖的女士,人们更愿意说她put on weight(发福了),plump(丰满的),chubby(圆脸的),而不会直接用fat直接说她“胖”。人们也会用委婉语来称呼一些行业的体力劳动者,英语中用sanitation engineer(清洁工程师)代替garbageman(垃圾工人),用utensil maintenance man(餐具维护者)代替dishwasher(洗盘子的)。汉语中也存在这类词语,人们忌言扫大街的,而说环卫工人;忌言剃头的,而称理发师;忌言看孩子的,而说家庭保姆。这些委婉的说法都是出于礼貌心理,不仅避免了交流过程中的不快,维护了对方的自尊和面子,而且使自己给别人留下了礼貌、高雅的印象,促进了交流。
3.相同的构造原则。
委婉的表达方式有多种多样,但一般都遵循几个基本的构造原则。所有委婉语的构造都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距离原则、相关原则、动听原则。
(1)距离原则:长期以来人们将语言符号与它所指的事物等同了起来,在社会交往、语言交际中,委婉语在语言符号的所指与能指之间造成心理上的疏离效应,拉开这两者“距离”,力图代替、掩饰、衰减婉指语的禁忌、直接和粗鄙,且这种距离拉得越大越显得婉转。
(2)相关原则:人们不能随意选用任何一种表达法来表示委婉,新造的委婉语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与原语言符号有一定的联系,能为人们正确理解提供线索。距离原则要求所指事物与委婉语之间距离越大越好,而相关原则则紧紧制约着它,使两者之间的距离不超过在正常语境下听话者所能理解的限度。
(3)动听原则:要求委婉语具有一个较好的伴随意义,能给人一种比较好的联想,要比原表达法更“好听”一点。
4.共同的应用范围。
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因此,在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的各自社会背景中,委婉语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其共同的使用范畴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
(1)有关迷信、宗教方面的委婉语。由于人类社会早起的语言拜物教,委婉语最初来源于禁忌,在英汉语言所处的文化中,都存在着关于迷信和宗教的大量委婉语。
(2)有关生疾病、死亡的委婉语。人们都希望处在健康、年轻的状态,从情感上不愿直接谈论关于疾病、死亡等话题,更愿意使用委婉语,目的是避免使用引起恐惧和不祥联想的话语,使话题变得轻松,以帮助人们尽可能轻松地面对现实。
(3)有关生理行为、身体器官的委婉语。为避免交流过程中的尴尬,在中西方文化中,人们在提到身体的某些器官及生理行为时都会采用委婉的说法。
(4)有关年龄、相貌等外观特征的委婉语。根据礼貌原则,人们在提到长相欠佳、生理缺陷或年老的对象时,为了避免使人难堪,则会使用委婉语来描述。
(5)有关贫富状况的委婉语。在中西方社会,都存在着贫富差别,在金钱万能的西方社会,财富则意味着成功,这一社会现实使得“贫穷”成为产生英语委婉语的一片沃土。而“钱财”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却曾一度为禁忌的对象,因此对于“钱”有着许多婉称。
(6)有关职业的委婉语。在社会生活中,常常因为分工不同而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相对于那些受过专门教育和技术训练而受人尊敬的职业者而言,其他行业也纷纷冠以知识型人才的美称,从事服务性行业的人地位不断提高。
(6)有关社会、经济生活的委婉语。当今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经济危机频繁,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贫穷、事业、工业萧条等,中西方国家的政府和媒体都会使用委婉语来报道,以避免矛盾激化,缓解大众的压力。
三、英汉委婉语不同点
如前部分所述,中西方委婉语的产生有着相似的根源,同样的社会心理基础,遵循相同的构造原则,从文化角度看,由于中西方的历史发展、社会制度和价值观的不同取向,英汉委婉语有如下不同。
1.英语委婉语的宗教色彩更强烈,汉语委婉语的阶级性更为明显。
从英汉委婉语的起源看,最早都来源于禁忌。西方国家信奉基督,上帝的名字是最大的禁忌,就连taboo一词在波利西尼亚语种的原意也是宗教性的,意思为sacred(神圣的)或accursed(被诅咒的)。与上帝有关的称呼都采用委婉语。例如,“死”的委婉语,很多都是与宗教有关,如be with God,be in Heaven,be in the arms of Jesus等。
传统的汉文化比较注重等级观念,在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就有国讳、家讳、圣讳、官讳种种。例如,在封建社会,皇帝被认为是“天子”,神圣不可侵犯,因此皇帝的名字或同音、同形的字都是禁忌,这就是所谓的“国讳”,必须使用委婉语来避讳。例如,为了避开秦始皇嬴政的“政”名,将“正月”改为“端月”,“正直”改为“端直”。汉高祖名刘邦,汉人便以“国”代“邦”,先秦叫“邦家”,汉代则改为“国家”,并沿用至今。至于家讳或私讳也是源自于“忠”和“孝”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宗亲长辈的名字同样神圣不可侵犯,这是汉语委婉语阶级性的另一体现。再列举“死”为例,由于不同的阶级地位,有不同关于“死”的委婉语与之相对应:皇帝去世称为“驾崩”,百姓过世则称为“千古”或直接用“死”字。
2.“掩饰”是英语委婉语中重要的心理基础。
与汉语相比,英语中和政治相关的委婉语更为丰富。在西方的政治生活中,言语常借助委婉语来自我美化,掩人耳目。于是西方的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成了委婉语的另一片沃土。例如,在劳资关系中出现工潮时,在谈到如何对付罢工时,不说strikes(罢工),而说industrial action(工业行动)。美国大城市里没有slums(贫民窟),而只有old,more crowded areas(旧的,居民拥挤的地区)。在政治、军事界,为转嫁国内矛盾而将赤裸裸的侵略战争(invasion)美化成police action(警察行动)或preventive war(预防性战争);通常用incomplete success(不圆满的胜利)来代替failure(失败)。Fowler在论及委婉语时曾风趣地指出:几乎每一件事——政府可能采取行动的不愉快事件,都小心谨慎地称之为emergency。
尽管中国历史上,集权统治下思想不自由,人们语言表达有隐讳曲折的特点,但这种现象在汉语中并不明显。这是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体制不同而引起的差异。
3.反映的传统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不同。
(1)对待“老”的态度不同:西方社会因为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认为“老”(old)便意味着对社会无用,不再受欢迎,因此在西方国家,年龄是一个敏感问题,人们都害怕被认为get old,从而出现了senior citizen,golden age或feel one’s age这一类委婉语。而在中国文化中,一直传承着“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老人被认为是智慧、经验的象征,因此加上“老”一字,则显尊重,例如,称手艺好的长者为“老师傅”,称有学问的老者为“老先生”,称富有的人为“老板”。
(2)对待“金钱”的态度不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拜金主义盛行,在英语中“poor”是一个可怕的字眼,它意味着生活窘迫和社会地位地下,为了缩小贫富人之间的差距,大量使用了很多关于贫富的委婉语,如needy,underprivileged,disadvantaged, man of modest means(财产不丰的人),而对于富人,他们也喜欢被委婉地称作the less deprived(受剥削少的人),people of means(有财产的人),the well off(境况好的人)。而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崇尚勤劳致富,而不是单纯把金钱看作推崇的对象,在儒家思想里,赚钱是低级的行为,商人地位并不高,因此,汉语中关于贫穷的委婉语不多,只有“拮据”、“手头紧”、“手头不便”等少数几个,甚至对“钱”这个字眼也赋予了委婉的说法,比如“孔方兄”、“大团结”等。由此可见,对贫富的态度也反映出中西方价值观的巨大反差。
(3)思维方式不同:西方文化以个人价值至上,人人注重自立, 因此在互相交流中表现出来的是直接、公平。而中国人则是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强调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讲究谦恭礼让。在称呼对方或相关事物、行为时,多用敬语,对自己则使用自谦方式,比如:贵姓—敝姓,令尊—家父,令堂—家母,令郎—犬儿,府上—寒舍等。在中国人看来,言谈中表现出的这种谦虚或恭敬,会给对方一种尊重感,从而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汉语中多用“过奖了”、“哪里”、“惭愧”等谦辞来委婉回应别人的赞扬,而英语中则以一句 “Thank you.”欣然接受。 在面对邀请或者要求时,习惯上不直接给出答复,只是用“我试试……”、“我尽量……”等回答委婉地接受,而英语中则是“Yes,I will.”或者 “No,thank you.”两种语言的不同表达,反映了西方人直率、中国人含蓄的不同思维风格。
四、结语
委婉语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适当的语言形式,存在于不同的文化中,从中折射出社会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文化的民族性和共同性。本文主要从文化角度对比了英汉委婉语,就其历史起源、心理基础及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的异同点进行了探究,将为我们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促进跨文化交流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4]杜学增.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6]陆宇萍,陈硕.英汉委婉语对比[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7]彭文钊.委婉语——社会文化领域的语言映射[J].外国语,1999,(1).
[8]邵志洪.英汉语研究与对比[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9]束定芳.委婉语新探[J].外国语,1989,(3).
[10]吴松初.“中英当代流行委婉语的文化比较”.现代外语,19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