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7月,从蒋玉秋在合肥参加廉租房公开摇号仪式开始,新华社安徽分社摄影记者李健就在关注着她。摇号结束后,小蒋拄着双拐兴奋地告诉大家,自己摇到的是“二人户”。那天的好运并非小蒋独有。坐在她边上的朋友也摇中了,在倏忽而至的好消息里,仍然显得有些难以置信、手足无措。
李健也很幸运,相机在手,不早不晚,他把这一幕定格下来了。相信每每面对那份发自内心的喜悦表情,很多人都会被瞬间感染,不由得和小蒋们一起,期待保障性住房政策的继续推进。
所谓保障性住房,简单说来,就是政府为无能力消费商品性住房的人所提供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在建设标准和租赁(或出售)价格上,都有更为严格的限定。
从1998年的房改开始,我国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也明确提出要保障多数人的住房。之后的市场化过度导致房价飞升。2007年,政府启动大规模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五年内通过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已经解决了1140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和360万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问题。2011年,政府提出今后五年计划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并首次明确“在保障性住房中,除棚户区改造外,主要用于公租房和廉租房”。
小蒋,正是保障性住房政策在合肥实施后的第二批受益者之一。去年12月,李健再去采访小蒋的时候,她已经和丈夫住进新居,门上贴着红灿灿的“囍”字。小蒋向记者介绍,这套近5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月租金只要30多块,配套齐全,他们“搬进来就可以住了”。菜场步行几分钟就到,小区物业费对廉租户减半,楼下的小花园他们常去散步……对从小在福利院长大的小蒋来说,这一切,都是深切可感的幸福。
可以说,凭着对典型人物的选定和持续关注,李健讲述了一个残疾姑娘和保障房的故事,读来让人欢喜、感动、振奋。
关于保障房题材的摄影报道,画面大多是反映颇具现代气息的新居或小区里,人们欢天喜地、其乐融融的情景。不过,俗话说穷家难舍,那些即将迁居保障房的人们,在离开生活多年的陋室和社区的时候,可曾有过一些留恋,可曾带走一段记忆?
在组照《下岗工人刘继忠新家圆梦记》中,就有一幅是新华社重庆分社记者周衡义在一家人搬往廉租房的途中拍到的:夫妇二人肩扛手端着旧居家什走下印满苔痕的石阶,身后是草木葱茏的残墙旧屋。住过的小屋已在两百米外,即将面临拆除改造。他们专注着脚下的路,神情自然平淡却安详真实。
或许这一路,40年蜗居22.5平方米旧屋的生活片段,也偶尔从他们内心闪过,正像记者一字一句记下的:丈夫从建筑公司因病下岗,就业金每月170多元,妻子打着断断续续的短工,家里的厨房是临时搭建的,上一趟厕所要走300米,16岁的儿子睡觉只能窝在沙发上……
这样的照片不是想告诉我们一个完美结局,而只是在一家人的共同岁月中截取一个片段,让人在凝视的时候,可回想,可期盼,品出蕴含其中的种种况味。
中国图片总汇签约摄影师胡国林拍到的一幅画面,同样向我们昭示出摄影中“安静”的力量。2010年岁末,一位新住户在九江市中心城区自家廉租房的阳台上晾晒衣物。晾衣杆旁悬挂的一排腊肉,也在井然有序地享受着阳光。主人对新居的适应,对生活的热爱,就由这一架衣物和一排腊肉,悄无声息地宣示出来。在他所在的单元后,一栋栋新楼也都是廉租房,住户们正在陆续搬来。这里一室一厅、两室一厅的廉租房面积分别在40平方米、50平方米左右,每平方米的月租金都是0.68元。
这位住户在兀自晾着衣物,丝毫没有注意到在对面单元有一只镜头对准了他。当摄影师拍完照片数好楼层,跑去找他、想和他聊聊的时候,敲门却没有人应。也许他出门了?
在不少城市的廉租房入住仪式上,人们都被安排举着扫把大的金钥匙模型,热闹的场面往往引得诸多记者围观拍摄。先不去探究此类仪式的目的更多地是在贴近民生还是在表彰政绩,单看那些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的画面,就已经让人感觉有些味同嚼蜡。而九江那面阳台上的腊肉香,却似乎在继续飘散、弥漫,让感同身受的人们隐约嗅到。
在新华社记者李晓果拍摄的《深受农民工欢迎的“蓝领公寓”》中也有一幅画面,四个并置的阳台如同一个个各自独立的舞台,把农民工家庭在公寓里的生活图景浓缩其中,整组照片直观地传播了重庆建桥工业园区把农民工纳入保障房保障计划中的成功经验。
2010年11月下旬到12月初,新华社记者刘杰接受任务,在北京丰台区多次寻访了配租廉租房的小区,拍摄了一组组廉租房家庭的环境肖像。要完成这样的拍摄,记者事先要确定小区里哪些是廉租户,然后才能逐户登门,还要在尊重住户感受和意愿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说服他们接受采访和拍摄,难度可想而知。他见到了不少因残致贫的人家,见到了亲子二人相依为命的单亲家庭,也看到个别廉租家庭在吃饭问题上仍显困顿……
回头看看那段时间拍的照片,刘杰知道还有不少欠缺,比如对摄影语言的运用尚待改进。但对一个年轻记者来说,那样的入户采访更宝贵的,也许是可以近距离地感受众多低收入家庭常态化的生活,在日后的民生采访中,拥有更为明确的立场和更加独到的视角。
保障房并非中国的独创。世界上很多国家也向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保障性住房。新华社驻美国、法国、巴西等国的记者,也拍摄了这些国家保障性住房里的生活情景,并在图片说明中附上保障房租金水平等数据和配套的设施、服务、管理等新闻背景。这样的新闻,无疑为国人开了眼界,甚至可能为有关人士提供参照和借鉴。
很多人在网上看到马德里分社记者陈海通拍摄的一组《多姿多彩的马德里保障房》的时候,都会不由得为西班牙保障房多样化的外观设计发出惊呼。照片也非常明晰地把一个问题推到读者眼前:那样的设计对于中国的保障房来讲,会不会只是种奢侈?
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答中外记者问时提到:“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现在就应该提到日程上来,那就是保障性住房的设计、建设必须有高标准、高要求,也就是说要确保质量、安全和环保。特别是在环保上,从设计到建设的整个过程,都要实行节能。这是中国房地产建设的一大机会,如果丢掉了,十分可惜……”对于保障房建设后的管理、退出机制,总理也表示:“要从现在就开始着手制定规划。”
这些设想如果真能落到实处,那么即使我们的保障房没有耀目的外观,相信居住其中的百姓,也会感知到政府的体贴保障。
五年,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牵动着世人的心,它关乎3600万个家庭的居住保障、消费模式、生活水平,甚至尊严和幸福。而今年正是“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
笔者以为,有志于记录这段历史的摄影师不应该相信“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真正的生活有如源头活水,正面报道同样可以从中撷取丰沛的灵感。而在这个飞速运转的时代,那些不一样的、能够触动人心、让人过目难忘的温暖细节,也许只有慢得下来的心灵才有缘得见。同时,摄影记者和有关部门也应该相信,通过镜头反映和提出问题,也会有助于政府规划的科学发展、完善落实,更好地促进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发展。
7月27日,摇号仪式结束后,合肥残疾女孩蒋玉秋高兴地告诉大家自己摇到了“二人户”廉租房。
当日,安徽合肥第二个廉租房项目——“天门湖家园”举行选房顺序公开摇号仪式。该项目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共466套住房。低保人员、60岁以上孤老、残疾人家庭等符合条件的365户廉租住房保障家庭参加了此次摇号。 新华社记者 李健 摄
蒋玉秋(左)在新搬进的廉租房所在的小区内,与丈夫王立君散步(2010年12月18日摄)。 新华社记者李健 摄
2010年11月29日,重庆下岗工人刘继忠和妻子告别一家三口蜗居40年的老屋,正在搬往由政府提供的廉租房。随着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刘继忠一家在该市长寿区康民家园拥有了一处建筑面积70平方米、带厨房和卫生间的廉租房,每月租金70元左右,16岁的儿子终于有了自己的小天地。目前,该小区共入住了477户低收入家庭。新华社记者 周衡义 摄
2010年12月29日,一位住户在九江市中心城区怡康苑廉租房的阳台上晾晒衣物。该小区廉租房一期楼群住户正在陆续入住,每平方米月租金0.68元。
2006年至今,九江市中心城区已建设完成廉租房6203套、31.32万平方米。目前,该市中心城区1万套、50万平方米的公共租赁房建设项目也已在德化路开工建设。新华社发(胡国林 摄)
2010年12月3日,李文才与妻子在位于北京丰台的一所廉租房中。他们2008年1月入住这套面积56.49平方米、月租86.7元的廉租房。李文才年轻时主要靠修理自行车、配钥匙生活,妻子多年有精神疾患。2010年,北京市配租廉租房5000套。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
2010年12月5日,赵文玲、苏志国母子在位于北京丰台的一所廉租房中。他们2008年1月入住这套面积56.68平方米、月租40.4元的廉租房。此前31年,苏志国曾与父母兄弟等7口人住在3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
2011年1月11日,马德里南部卡拉万切尔区的一栋保障性住宅楼。西班牙首都公共保障性住房的外观设计趋向多样化发展。该国政府2007年通过的《土地法》规定30%的住宅用地用于建造保障性住房以解决低收入家庭和年轻人住房困难的问题。马德里2008年已建成的6.1万多套住房中,社会保障性住房占60%。而在该市2011年总计划修建的16万余套住房中,社会保障性住房占48%。 新华社记者 陈海通 摄
李健也很幸运,相机在手,不早不晚,他把这一幕定格下来了。相信每每面对那份发自内心的喜悦表情,很多人都会被瞬间感染,不由得和小蒋们一起,期待保障性住房政策的继续推进。
所谓保障性住房,简单说来,就是政府为无能力消费商品性住房的人所提供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在建设标准和租赁(或出售)价格上,都有更为严格的限定。
从1998年的房改开始,我国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也明确提出要保障多数人的住房。之后的市场化过度导致房价飞升。2007年,政府启动大规模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五年内通过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已经解决了1140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和360万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问题。2011年,政府提出今后五年计划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并首次明确“在保障性住房中,除棚户区改造外,主要用于公租房和廉租房”。
小蒋,正是保障性住房政策在合肥实施后的第二批受益者之一。去年12月,李健再去采访小蒋的时候,她已经和丈夫住进新居,门上贴着红灿灿的“囍”字。小蒋向记者介绍,这套近50平方米的两室一厅,月租金只要30多块,配套齐全,他们“搬进来就可以住了”。菜场步行几分钟就到,小区物业费对廉租户减半,楼下的小花园他们常去散步……对从小在福利院长大的小蒋来说,这一切,都是深切可感的幸福。
可以说,凭着对典型人物的选定和持续关注,李健讲述了一个残疾姑娘和保障房的故事,读来让人欢喜、感动、振奋。
关于保障房题材的摄影报道,画面大多是反映颇具现代气息的新居或小区里,人们欢天喜地、其乐融融的情景。不过,俗话说穷家难舍,那些即将迁居保障房的人们,在离开生活多年的陋室和社区的时候,可曾有过一些留恋,可曾带走一段记忆?
在组照《下岗工人刘继忠新家圆梦记》中,就有一幅是新华社重庆分社记者周衡义在一家人搬往廉租房的途中拍到的:夫妇二人肩扛手端着旧居家什走下印满苔痕的石阶,身后是草木葱茏的残墙旧屋。住过的小屋已在两百米外,即将面临拆除改造。他们专注着脚下的路,神情自然平淡却安详真实。
或许这一路,40年蜗居22.5平方米旧屋的生活片段,也偶尔从他们内心闪过,正像记者一字一句记下的:丈夫从建筑公司因病下岗,就业金每月170多元,妻子打着断断续续的短工,家里的厨房是临时搭建的,上一趟厕所要走300米,16岁的儿子睡觉只能窝在沙发上……
这样的照片不是想告诉我们一个完美结局,而只是在一家人的共同岁月中截取一个片段,让人在凝视的时候,可回想,可期盼,品出蕴含其中的种种况味。
中国图片总汇签约摄影师胡国林拍到的一幅画面,同样向我们昭示出摄影中“安静”的力量。2010年岁末,一位新住户在九江市中心城区自家廉租房的阳台上晾晒衣物。晾衣杆旁悬挂的一排腊肉,也在井然有序地享受着阳光。主人对新居的适应,对生活的热爱,就由这一架衣物和一排腊肉,悄无声息地宣示出来。在他所在的单元后,一栋栋新楼也都是廉租房,住户们正在陆续搬来。这里一室一厅、两室一厅的廉租房面积分别在40平方米、50平方米左右,每平方米的月租金都是0.68元。
这位住户在兀自晾着衣物,丝毫没有注意到在对面单元有一只镜头对准了他。当摄影师拍完照片数好楼层,跑去找他、想和他聊聊的时候,敲门却没有人应。也许他出门了?
在不少城市的廉租房入住仪式上,人们都被安排举着扫把大的金钥匙模型,热闹的场面往往引得诸多记者围观拍摄。先不去探究此类仪式的目的更多地是在贴近民生还是在表彰政绩,单看那些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的画面,就已经让人感觉有些味同嚼蜡。而九江那面阳台上的腊肉香,却似乎在继续飘散、弥漫,让感同身受的人们隐约嗅到。
在新华社记者李晓果拍摄的《深受农民工欢迎的“蓝领公寓”》中也有一幅画面,四个并置的阳台如同一个个各自独立的舞台,把农民工家庭在公寓里的生活图景浓缩其中,整组照片直观地传播了重庆建桥工业园区把农民工纳入保障房保障计划中的成功经验。
2010年11月下旬到12月初,新华社记者刘杰接受任务,在北京丰台区多次寻访了配租廉租房的小区,拍摄了一组组廉租房家庭的环境肖像。要完成这样的拍摄,记者事先要确定小区里哪些是廉租户,然后才能逐户登门,还要在尊重住户感受和意愿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说服他们接受采访和拍摄,难度可想而知。他见到了不少因残致贫的人家,见到了亲子二人相依为命的单亲家庭,也看到个别廉租家庭在吃饭问题上仍显困顿……
回头看看那段时间拍的照片,刘杰知道还有不少欠缺,比如对摄影语言的运用尚待改进。但对一个年轻记者来说,那样的入户采访更宝贵的,也许是可以近距离地感受众多低收入家庭常态化的生活,在日后的民生采访中,拥有更为明确的立场和更加独到的视角。
保障房并非中国的独创。世界上很多国家也向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保障性住房。新华社驻美国、法国、巴西等国的记者,也拍摄了这些国家保障性住房里的生活情景,并在图片说明中附上保障房租金水平等数据和配套的设施、服务、管理等新闻背景。这样的新闻,无疑为国人开了眼界,甚至可能为有关人士提供参照和借鉴。
很多人在网上看到马德里分社记者陈海通拍摄的一组《多姿多彩的马德里保障房》的时候,都会不由得为西班牙保障房多样化的外观设计发出惊呼。照片也非常明晰地把一个问题推到读者眼前:那样的设计对于中国的保障房来讲,会不会只是种奢侈?
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答中外记者问时提到:“有一件事情非常重要,现在就应该提到日程上来,那就是保障性住房的设计、建设必须有高标准、高要求,也就是说要确保质量、安全和环保。特别是在环保上,从设计到建设的整个过程,都要实行节能。这是中国房地产建设的一大机会,如果丢掉了,十分可惜……”对于保障房建设后的管理、退出机制,总理也表示:“要从现在就开始着手制定规划。”
这些设想如果真能落到实处,那么即使我们的保障房没有耀目的外观,相信居住其中的百姓,也会感知到政府的体贴保障。
五年,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牵动着世人的心,它关乎3600万个家庭的居住保障、消费模式、生活水平,甚至尊严和幸福。而今年正是“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
笔者以为,有志于记录这段历史的摄影师不应该相信“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真正的生活有如源头活水,正面报道同样可以从中撷取丰沛的灵感。而在这个飞速运转的时代,那些不一样的、能够触动人心、让人过目难忘的温暖细节,也许只有慢得下来的心灵才有缘得见。同时,摄影记者和有关部门也应该相信,通过镜头反映和提出问题,也会有助于政府规划的科学发展、完善落实,更好地促进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发展。
7月27日,摇号仪式结束后,合肥残疾女孩蒋玉秋高兴地告诉大家自己摇到了“二人户”廉租房。
当日,安徽合肥第二个廉租房项目——“天门湖家园”举行选房顺序公开摇号仪式。该项目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共466套住房。低保人员、60岁以上孤老、残疾人家庭等符合条件的365户廉租住房保障家庭参加了此次摇号。 新华社记者 李健 摄
蒋玉秋(左)在新搬进的廉租房所在的小区内,与丈夫王立君散步(2010年12月18日摄)。 新华社记者李健 摄
2010年11月29日,重庆下岗工人刘继忠和妻子告别一家三口蜗居40年的老屋,正在搬往由政府提供的廉租房。随着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实施,刘继忠一家在该市长寿区康民家园拥有了一处建筑面积70平方米、带厨房和卫生间的廉租房,每月租金70元左右,16岁的儿子终于有了自己的小天地。目前,该小区共入住了477户低收入家庭。新华社记者 周衡义 摄
2010年12月29日,一位住户在九江市中心城区怡康苑廉租房的阳台上晾晒衣物。该小区廉租房一期楼群住户正在陆续入住,每平方米月租金0.68元。
2006年至今,九江市中心城区已建设完成廉租房6203套、31.32万平方米。目前,该市中心城区1万套、50万平方米的公共租赁房建设项目也已在德化路开工建设。新华社发(胡国林 摄)
2010年12月3日,李文才与妻子在位于北京丰台的一所廉租房中。他们2008年1月入住这套面积56.49平方米、月租86.7元的廉租房。李文才年轻时主要靠修理自行车、配钥匙生活,妻子多年有精神疾患。2010年,北京市配租廉租房5000套。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
2010年12月5日,赵文玲、苏志国母子在位于北京丰台的一所廉租房中。他们2008年1月入住这套面积56.68平方米、月租40.4元的廉租房。此前31年,苏志国曾与父母兄弟等7口人住在3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
2011年1月11日,马德里南部卡拉万切尔区的一栋保障性住宅楼。西班牙首都公共保障性住房的外观设计趋向多样化发展。该国政府2007年通过的《土地法》规定30%的住宅用地用于建造保障性住房以解决低收入家庭和年轻人住房困难的问题。马德里2008年已建成的6.1万多套住房中,社会保障性住房占60%。而在该市2011年总计划修建的16万余套住房中,社会保障性住房占48%。 新华社记者 陈海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