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优秀教师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益显现出来。为了进一步加强南汇师资队伍建设,构筑南汇人才资源高地,原上海市南汇教育局(现南汇已并人浦东新区)在第一轮优教工程的基础上,于2006年3月启动了第二轮“优教工程”。因地制宜开展了一套由“青年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四大体系构成的多层次的优秀教师培养工程。在优秀教师的评审、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
一,实践和探索
1、创设优秀教师评审机制。制定高标准、多层次的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和评选标准。荣誉称号分为“青年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德育骨干)、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四个层级,各层逐级递进。不同层级的优秀教师有不同的评选标准。但它们都有一个共性:都注重教师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学历职称、专业引领”。
具体评审工作分为“个人申请、学校推荐、培训、教学实践、专家评审、领导审核”等步骤。增强了公开、公平和公正性。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科学、公正的优秀教师评审机制。
2、开展优秀教师培养工作。由区“优教工程”办公室,制订培养计划,落实培养措施。按照“自主发展、发展性评价、动态性、实践性”的原则,实施“华东师大网络教育远程培训、专家培训指导(主要指教学展示及研讨实践活动)、校本研修、培养对象自主研修”的培养模式。培养内容采用模块化设计,包括“通识、课题研究、实践、英语、信息技术及学员自主发展”等模块的内容。培养周期为五年。优秀教师要经历三次培养,两次荣誉称号认定。参加各模块学习且考核合格的教师,其培训学时可计入教师岗位培训学分。
3、建立优秀教师激励机制。为充分调动各级优秀教师积极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按照南汇区第二轮“优教工程”的实施意见,对于评上各级荣誉称号的优秀教师实施奖励和政策倾斜。第一、发放月津贴。标准为:首席教师1000元/月,学科带头人600元/月,区学科/德育骨干教师400元/月,青年骨干教师300元/月。第二、优先为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领衔的全国级、市级科研课题提供课题研究专项经费。提供出版个人专著的资助。第三、优先推荐优秀骨干教师参加市名师后备人选培养工程;优先提供出国培训及其它进修机会。
4、开展优秀教师考核工作。为客观评价优秀教师取得的成果和发挥作用的程度,促进优秀教师不断成长,优教工程相关部门制定了优秀教师考核评分表,于2010年4月对获得各级荣誉称号的优秀教师进行了考评。考评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内容涉及到师德表现、教育教学实绩、教育科研能力、发挥骨干作用等方面。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考核合格及以上者可继续申报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不合格者则取消优秀教师称号及相应的津贴。
二、取得的成效
优教工程自实施以来,经过不断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第一、通过实施优教工程,南汇地区已培养出一支由“青年骨干、骨干(德育骨干)、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四大层次构成的优秀教师队伍。这支队伍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带动着南汇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发展,推动着南汇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第二、优秀教师的评审,在同等条件下对农村学校作了适当倾斜,保证了农村学校优秀教师的数量。因此,优秀教师在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的比例是相对均衡的。对农村优秀教师的政策倾斜和激励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农村薄弱学校的骨干教师,激发了他们发挥作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对于优秀教师自身而言,优教工程为其创设了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提升了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增强了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优秀教师的专业再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三、优教工程实施现状的反思
1、关于优秀教师的“评审”。评审工作首先建立在“个人申请、学校推荐”的基础上,再由专家作出评审。然而,由于政策规定:“学校首先要对申报对象进行评价,并把结果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此评价要作为评审的第一依据,”因此,对申报教师而言,本校的评价至关重要。而在这至关重要的环节中,校领导的赏识和主观意识就起了关键作用,增加了评选的主观性和偶然性。然而在某些学校的评选中,的确存在着“重关系轻人才”和“论资排辈”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评审的公平和公正性。
2、关于优秀教师的“管理和使用”。优秀教师队伍建设中,评审工作的确重要,而加强优秀教师的“评后管理和使用”更为至关重要。事实上,在评选出优秀教师并给予相应的荣誉称号之后,相关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未能对优秀教师进行有效地追踪指导和后续管理,对于如何“科学合理管理使用优秀教师”上下还缺乏一定的沟通协作,未能共同搭建起优秀教师发挥辐射示范作用的平台。总体而言,优秀教师在校内、区内辐射和示范作用的发挥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3、关于优秀教师考核。严格的考核和淘汰是实现优秀教师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第二轮优教工程实施于2006年,相关部门于2010年4月对各层级优秀教师进行了考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考评合格者可继续申报优秀教师称号,不合格者则自动淘汰。这样一种滚动培养,优胜劣汰的考核机制,为优秀教师队伍建设的良性循环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笔者认为:在若干年的聘期内只考核一次,周期相对较长,不利于及时发挥考核的导向和调节功能。且一次不合格就淘汰,未能给对方一个反思、调整、提高的机会,不利于优秀教师的良性成长。
4、关于优秀教师的激励。对于获得荣誉称号的优秀教师,区教育局给予了相关奖励。奖励方式主要集中在物质津贴上。虽然还涉及其他奖励方式,但它们的惠及面极小。绝大多数优秀教师并没有从中受益。笔者认为:一套完整的激励措施,应该是区级和校级层面相结合,物质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如只侧重物质奖励,忽视精神层面的激励,将会增加优秀教师参评的功利性思想,不利于优秀教师的专业理想和信念等内源力的提升。
四,进一步改善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完善优秀教师选拔和评审方法。当前,有学者提出:应侧重于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测量评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保证在人选问题上的客观、公正性。除此之外,笔者认为:美国建立的全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简称NBPTS,其主要功能就是为“一个优秀教师应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确定严格的具有挑战性的标准,为达到优秀教师标准的教师颁发全国通用的优秀教师专业资格证书),NBPTS实施非常严格的“全美优秀教师专业资格认证机制和认证程序”,其严谨科学、公平公正的工作方法和作风值得我们借鉴。
2、加强优秀教师的评后管理使用工作。笔者认为,加强优秀教师的评后管理,积极发挥优秀教师示范引领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和与基层学校应形成合力,分工协作,对优秀教师加强过程性管理和追踪指导,积极搭建优秀教师发挥作用的平台。在管理体制上,可建立优秀教师“校用区管”的体制,教育根据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调配优秀教师或让其承担一定的职责义务,如:支教、开展课程培训、参与区级课题等。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对学校而言,可组织优秀教师团队,发挥团队在学校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3、健全优秀教师考核和激励机制。考核工作可以把聘期考核和年度考核结合起来。年度考核每年一次,分别占30%的权重,考核为不合格的给予警告;第三年进行聘期考核,占4%权重。如果三次考核的平均值未达到合格要求的,取消骨干教师资格和相关待遇。对于综合考核合格及或优秀的教师,可采取区级和校级层面相结合、物质激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激励措施。在发放津贴的基础上,增加“弹性工作制、吸纳优秀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教职工大会上进行表扬”等精神激励。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起优秀教师发挥作用的积极性,推动优秀教师队伍建设的稳步前进。
总得来说,优教工程的实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但无论怎样,作为优秀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和探索,优教工程的实施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作为新世纪的教育者,我们应该立足于现实,在不断地探索中总结和汲取成功的经验,同时深入反思工作的不足之处,这样我们才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一,实践和探索
1、创设优秀教师评审机制。制定高标准、多层次的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和评选标准。荣誉称号分为“青年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德育骨干)、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四个层级,各层逐级递进。不同层级的优秀教师有不同的评选标准。但它们都有一个共性:都注重教师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学历职称、专业引领”。
具体评审工作分为“个人申请、学校推荐、培训、教学实践、专家评审、领导审核”等步骤。增强了公开、公平和公正性。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科学、公正的优秀教师评审机制。
2、开展优秀教师培养工作。由区“优教工程”办公室,制订培养计划,落实培养措施。按照“自主发展、发展性评价、动态性、实践性”的原则,实施“华东师大网络教育远程培训、专家培训指导(主要指教学展示及研讨实践活动)、校本研修、培养对象自主研修”的培养模式。培养内容采用模块化设计,包括“通识、课题研究、实践、英语、信息技术及学员自主发展”等模块的内容。培养周期为五年。优秀教师要经历三次培养,两次荣誉称号认定。参加各模块学习且考核合格的教师,其培训学时可计入教师岗位培训学分。
3、建立优秀教师激励机制。为充分调动各级优秀教师积极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按照南汇区第二轮“优教工程”的实施意见,对于评上各级荣誉称号的优秀教师实施奖励和政策倾斜。第一、发放月津贴。标准为:首席教师1000元/月,学科带头人600元/月,区学科/德育骨干教师400元/月,青年骨干教师300元/月。第二、优先为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领衔的全国级、市级科研课题提供课题研究专项经费。提供出版个人专著的资助。第三、优先推荐优秀骨干教师参加市名师后备人选培养工程;优先提供出国培训及其它进修机会。
4、开展优秀教师考核工作。为客观评价优秀教师取得的成果和发挥作用的程度,促进优秀教师不断成长,优教工程相关部门制定了优秀教师考核评分表,于2010年4月对获得各级荣誉称号的优秀教师进行了考评。考评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内容涉及到师德表现、教育教学实绩、教育科研能力、发挥骨干作用等方面。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考核合格及以上者可继续申报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不合格者则取消优秀教师称号及相应的津贴。
二、取得的成效
优教工程自实施以来,经过不断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第一、通过实施优教工程,南汇地区已培养出一支由“青年骨干、骨干(德育骨干)、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四大层次构成的优秀教师队伍。这支队伍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带动着南汇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发展,推动着南汇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第二、优秀教师的评审,在同等条件下对农村学校作了适当倾斜,保证了农村学校优秀教师的数量。因此,优秀教师在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的比例是相对均衡的。对农村优秀教师的政策倾斜和激励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农村薄弱学校的骨干教师,激发了他们发挥作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对于优秀教师自身而言,优教工程为其创设了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提升了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增强了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优秀教师的专业再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三、优教工程实施现状的反思
1、关于优秀教师的“评审”。评审工作首先建立在“个人申请、学校推荐”的基础上,再由专家作出评审。然而,由于政策规定:“学校首先要对申报对象进行评价,并把结果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此评价要作为评审的第一依据,”因此,对申报教师而言,本校的评价至关重要。而在这至关重要的环节中,校领导的赏识和主观意识就起了关键作用,增加了评选的主观性和偶然性。然而在某些学校的评选中,的确存在着“重关系轻人才”和“论资排辈”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评审的公平和公正性。
2、关于优秀教师的“管理和使用”。优秀教师队伍建设中,评审工作的确重要,而加强优秀教师的“评后管理和使用”更为至关重要。事实上,在评选出优秀教师并给予相应的荣誉称号之后,相关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未能对优秀教师进行有效地追踪指导和后续管理,对于如何“科学合理管理使用优秀教师”上下还缺乏一定的沟通协作,未能共同搭建起优秀教师发挥辐射示范作用的平台。总体而言,优秀教师在校内、区内辐射和示范作用的发挥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3、关于优秀教师考核。严格的考核和淘汰是实现优秀教师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第二轮优教工程实施于2006年,相关部门于2010年4月对各层级优秀教师进行了考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考评合格者可继续申报优秀教师称号,不合格者则自动淘汰。这样一种滚动培养,优胜劣汰的考核机制,为优秀教师队伍建设的良性循环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笔者认为:在若干年的聘期内只考核一次,周期相对较长,不利于及时发挥考核的导向和调节功能。且一次不合格就淘汰,未能给对方一个反思、调整、提高的机会,不利于优秀教师的良性成长。
4、关于优秀教师的激励。对于获得荣誉称号的优秀教师,区教育局给予了相关奖励。奖励方式主要集中在物质津贴上。虽然还涉及其他奖励方式,但它们的惠及面极小。绝大多数优秀教师并没有从中受益。笔者认为:一套完整的激励措施,应该是区级和校级层面相结合,物质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如只侧重物质奖励,忽视精神层面的激励,将会增加优秀教师参评的功利性思想,不利于优秀教师的专业理想和信念等内源力的提升。
四,进一步改善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完善优秀教师选拔和评审方法。当前,有学者提出:应侧重于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测量评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保证在人选问题上的客观、公正性。除此之外,笔者认为:美国建立的全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简称NBPTS,其主要功能就是为“一个优秀教师应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确定严格的具有挑战性的标准,为达到优秀教师标准的教师颁发全国通用的优秀教师专业资格证书),NBPTS实施非常严格的“全美优秀教师专业资格认证机制和认证程序”,其严谨科学、公平公正的工作方法和作风值得我们借鉴。
2、加强优秀教师的评后管理使用工作。笔者认为,加强优秀教师的评后管理,积极发挥优秀教师示范引领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和与基层学校应形成合力,分工协作,对优秀教师加强过程性管理和追踪指导,积极搭建优秀教师发挥作用的平台。在管理体制上,可建立优秀教师“校用区管”的体制,教育根据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调配优秀教师或让其承担一定的职责义务,如:支教、开展课程培训、参与区级课题等。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对学校而言,可组织优秀教师团队,发挥团队在学校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3、健全优秀教师考核和激励机制。考核工作可以把聘期考核和年度考核结合起来。年度考核每年一次,分别占30%的权重,考核为不合格的给予警告;第三年进行聘期考核,占4%权重。如果三次考核的平均值未达到合格要求的,取消骨干教师资格和相关待遇。对于综合考核合格及或优秀的教师,可采取区级和校级层面相结合、物质激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激励措施。在发放津贴的基础上,增加“弹性工作制、吸纳优秀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教职工大会上进行表扬”等精神激励。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起优秀教师发挥作用的积极性,推动优秀教师队伍建设的稳步前进。
总得来说,优教工程的实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但无论怎样,作为优秀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和探索,优教工程的实施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作为新世纪的教育者,我们应该立足于现实,在不断地探索中总结和汲取成功的经验,同时深入反思工作的不足之处,这样我们才会取得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