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例13岁男性患者,诊断为“横纹肌肉瘤伴重度癌痛”,入我院行抗肿瘤治疗.临床药师全程参与患者的癌痛治疗,协助医师调整疼痛治疗方案,并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爆发痛及时处理,患者在院期间疼痛控制良好.临床药师后续对患者院外疼痛控制情况及药品不良反应进行随访及监测,调整患者院外疼痛治疗方案,患者至下次化疗期间疼痛控制良好.目前针对儿童癌痛的规范性诊疗资料较少,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重度癌痛儿童疼痛治疗方案的选择及调整,并对患者院外用药进行监测及随访,确保了患者用药安全有效,为临床实践提供了一定参考.
【机 构】
:
云南省肿瘤医院药学部,云南 昆明 650118;解放军总医院医疗保障中心药剂科,北京 10085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例13岁男性患者,诊断为“横纹肌肉瘤伴重度癌痛”,入我院行抗肿瘤治疗.临床药师全程参与患者的癌痛治疗,协助医师调整疼痛治疗方案,并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爆发痛及时处理,患者在院期间疼痛控制良好.临床药师后续对患者院外疼痛控制情况及药品不良反应进行随访及监测,调整患者院外疼痛治疗方案,患者至下次化疗期间疼痛控制良好.目前针对儿童癌痛的规范性诊疗资料较少,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重度癌痛儿童疼痛治疗方案的选择及调整,并对患者院外用药进行监测及随访,确保了患者用药安全有效,为临床实践提供了一定参考.
其他文献
2022年1 月6日,澳大利亚治疗产品管理局(TGA)发布消息,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的产品信息(PI)正在更新,以纳入肾脏不良反应方面的警告,并提示医务人员应了解这些不良反应的风险易感因素,对患者进行适当的监测.
目的:考察头孢拉定颗粒剂稳定性,确定生产、储存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方法:确定头孢拉定颗粒剂杂质谱,对原料及制剂进行加热及加热加湿稳定性实验,加热实验温度为65℃,加热加湿实验温度65℃、湿度60%,评估杂质种类及含量的变化;同时利用构效关系理论计算头孢拉定及各有关物质安全性参数.结果:头孢拉定原料及颗粒剂加热、加湿稳定性均较好.头孢拉定颗粒在包装完好的条件下,储存及运输的温度对其稳定性影响较小.结论:头孢拉定颗粒剂生产过程中的湿度为其关键控制点,可通过监控制剂中的主要杂质来考察生产工艺的合理性及制剂的安全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系统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本文通过介绍小分子化学合成类药物、JAK抑制剂、靶向IL-17药物,以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靶点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治疗进展情况,旨在为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提供新的方向.
目的:了解我院某外科地佐辛注射液的临床使用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HIS、PASS系统回顾性分析我院某外科2020年6月 –2021年5月使用地佐辛注射液的住院患者信息,收集其用药量、疗程等资料,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2020年6月–2021年5月,某外科使用地佐辛注射液金额为1023960元,占全院地佐辛总金额的62.95%;地佐辛注射液用药频次1131例次(35.82%);在抽查的300份病历中,仅66例患者存在合并用药现象,单纯使用地佐辛镇痛的比例高达78.00%,且无人
目的:对复方白及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适用性进行研究,建立该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要求,分别采用培养基倾注法、薄膜过滤法,进行微生物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采用常规法、薄膜过滤法、培养基稀释法进行控制菌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结果:微生物计数方面,培养基倾注法不能满足要求,采用薄膜过滤法,需氧菌总数、霉菌及酵母菌总数各实验菌株回收比值均在0.5~2.0的范围内.控制菌检查方面,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查采用分膜过滤联合培养基稀释法,铜绿假单胞菌检查采用培养基稀释法,试验组菌株均生长良好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的基因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期间的血药浓度和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基因芯片杂交技术检测MTHFR的基因多态性,采用酶放大免疫分析法测定MTX血药浓度,回顾性分析基因多态性与血药浓度和不良反应间的相关性.结果:MTHFR C677T TT型和A1298C CC型患儿在HD-MTX化疗后24、48、72 h的血药浓度结果均显著高于CC、CT型(P<0.01).C677T TT型患儿发生血小板
目的:探讨巴曲酶与纤溶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及经济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 –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巴曲酶组(46例)与纤溶酶组(46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巴曲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巴曲酶治疗,纤溶酶组则联合纤溶酶治疗.评估两组临床效果及经济学成本,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巴曲酶组总体治疗有效率、NIHSS、ADL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与纤溶酶组比较差异无
1例88岁男性患者,主因“间断咳嗽、咳痰2周,加重1 d”入院.入院后经抗感染治疗后病情稳定,于入院第25天停用抗感染药物.入院第32天再次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8℃,先后给予美罗培南、氟康唑、利奈唑胺抗感染治疗.入院第50天停用利奈唑胺,给予万古霉素.药物调整后第2天,体温再次升至39.6℃,呈稽留热(39.5~40.0℃),出现相对心动过缓.药师积极查阅文献、详细分析患者用药及病情,协同医生及时识别并判定为药物热,于入院第53天停用所有抗感染药物.此后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测定人血清中替加环素的浓度.方法:以盐酸米诺环素为内标,乙腈沉淀蛋白法处理样品.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4.6 mm×150 mm,5μm);以乙腈-磷酸盐缓冲液(24:76,v/v,pH=3.0)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46 nm;进样量50μL.结果:人血清中替加环素的校准曲线在0.10~5.0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低、中、高质量浓度质控样品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10%,提取回收率在99.43% ~116.
目的:研究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胺碘酮治疗与肿瘤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对南京地区某三甲医院2001年1月 –2010年12月998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胺碘酮治疗与肿瘤风险的相关性行队列研究.统计分析患者肿瘤风险的相关指标,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胺碘酮cDDD值和肿瘤之间的关联性,确定接受胺碘酮治疗的患者发生肿瘤的预测因子,并考察低、中、高胺碘酮cDDD值患者肿瘤发病率的差异.结果:44例患者发展为恶性肿瘤,与正常人群相比肿瘤患病风险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8);男性患者接受胺碘酮治疗后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