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课是基于微概念指导下所提出的一种全新育人载体,在当前的施教环境中所呈现的应用功能以及实践范围比较显著,能够支撑课程实现现代化改革,彰显整体的育人品质。在初中阶段,为推进数学课程实现优化革新,教师需以科技为助力,本着课程教学高效落地的实践原则,探索微课在整个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加强微课导向下的前提提要、翻转课堂、专题训练、巩固提升等几个模块的深入分析,从而有效总结教育的实践经验,为彰显现代化课堂的育人品质而提供一定的思想支撑。
关键词:微课;初中;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与以往的板书式教育模式具有一定差异,微课所彰显的现代化、创新性特征比较显著。通常指在计算机等载体的支撑下,将基础的文本内容进行整合、转化,构建出多元化的教学模块,以短视频的方式加以呈现,让学生在观察中通过深入思考,掌握和理解具体的文化内涵,实现学生思维的启迪以及综合学习能力的有效锤炼。因此,在针对初中生组织数学活动时,需正确看待微课的功能,然后规范应用,从而让整个教学环境得以改善,并突出整体的育人体质。
一、借助微课,做好前情提要
在数学课领域,教师需做好前情提要规划设置。充分发挥学生所具备的中心地位,强调以学为本课堂理念的深入贯彻,在微课的支撑下构建预习环节。就相关的数学概念以及所包含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统筹,然后通過细化分析与有效整理,构建成综合性的导学方案,进而为学生自主预习相关数学知识而提供一定的素材参考。
以“二次函数”为例,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需做好资源统筹与整理分析。然后通过微课模块优化设置,为学生提供正确的预习导向[1]。引领其在阅读微课资源的前提下,就二次函数所呈现的图像和性质等各个要素加以分析。促使其能够在课程进行之前便掌握一定的概念,然后结合自身的理解深入探索,以强化自身对数学要领的巩固。
二、基于微课,搭建翻转课堂
微课的应用能够让整个数学课堂的面貌得以有效地调整和改进,让教师不再以传统的板书形式组织教学活动,而是在微课的正确支撑和导向下,构建翻转式的育人环境。转变师生之间在课堂探究上的地位关系——以学为主,引领学生围绕相关数学内容和任务展开有效探索。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更灵活,也能够全面提高其在数学领域的综合探析能力。
比如说,在初中阶段的数学课领域,“投影与视图”是比较重要的内容,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投影和三视图等基础模块内容加深掌握,教师需遵循微课教学原则,全面整合教材中所包含的数学概念。然后联系生活,发掘现实生活中与投影和视图有关的案例资源,搭建更加灵动且有趣的情景[2]。然后渲染良好的课堂氛围,优化教学条件,引领学生在观察中进行思考和探究,总结投影与视图所对应的数学特点。充分发挥学为主的思想地位,引领学生在微课辅助下,通过思维发散以及深入思考,总结相关的投影规律以及三视图的相关特点。也可以在微课助力下展示相关的模型,引领学生从几何思维的角度出发,探索各个类型几何模型所呈现的三视图特征。
三、借助微课,拓展专题训练
相较于传统的板书课堂形态,微课所具有的科技型、现代化特征比较显著[3]。教师以微课为助力,能够有效地构建专题训练体系,以改变传统题海战术的弊端。同时,也能够引领学生在微课专题深入分析和拓展训练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数学问题解题思路和方法要领的理解与掌握。
比如说,在初中学段,“一元二次方程”属于重要知识点,同时对于学生解题能力具有较高要求。为了夯实学生解题基础,教师则可以规范设置训练专题。对多元化的题型进行整合,然后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借助不同方式进行分析,以培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变式思维。
四、利用微课,强化巩固提升
微课的应用能够为学生自主复习以及实现对基础数学要领的巩固,奠定良好的学习条件。依托微课就教材中相关的重要数学概念定理,以及需掌握的知识进行整合,合理地设置复习专题。引领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复习活动当中,通过对微课资源的深入,来强化对数学内涵的理解。同时在引领学生利用微课进行自主复习期间,还可以在微课短视频中,设置一定的思维导图,引领学生在总结归纳的过程中不断地整合知识,以强化学生的理解。也能够拓展其对数学的认知范围,提高整体的理解层次。
结论:依前所述,微课能够切实改善整个数学课的教学形态和面貌,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其在微课辅助下,更深入、全面的探索相关数学要领,掌握一定的规律和应用技巧。所以,在数学课育人实践中,教师需基于微课的辅助,本着高效教学的目标导向,对课程结构以及施教方法加以优化。通过微课的支撑,做好前情提要、构建翻转课堂、设置专题训练,引领学生自主地巩固和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凤娥.微课在初中数学个性化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中旬),2021(12):18-19.
[2]龚天军.巧用微课突破初中数学教学重难点[J].学周刊,2021(34):103-104.
[3]张双全.初中数学翻转课堂微课设计思路——以等腰三角形性质教学为例[J].新课程,2021(4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