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为提高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浆细胞疾病的认识.方法 通过对1例SLE合并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分析,结合最新文献,对此类疾病的诊断标准、治疗时机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例患者在SLE发病27年后出现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经多项骨髓及影像学检查证实为MGUS,肾活检提示为狼疮肾炎活动,未见骨髓瘤肾损害.结合文献报告,此类患者应监测单克隆球蛋白水
【机 构】
:
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100044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为提高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浆细胞疾病的认识.方法 通过对1例SLE合并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分析,结合最新文献,对此类疾病的诊断标准、治疗时机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例患者在SLE发病27年后出现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经多项骨髓及影像学检查证实为MGUS,肾活检提示为狼疮肾炎活动,未见骨髓瘤肾损害.结合文献报告,此类患者应监测单克隆球蛋白水平并评估进展为多发性骨髓瘤的风险,暂无需化学治疗.本例患者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病情得到改善.结论 SLE患者出现MGUS时,应按照M蛋白水平、骨髓浆细胞以及血游离轻链等因素进行危险分层,并根据狼疮的活动度及脏器受累进行治疗。
其他文献
近年来研究发现,弥漫性的骨质疏松导致骨强度降低是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特点之一.骨量的丢失主要发生在脊柱,晚期可发生椎体骨折,是造成患者神经损伤甚至死亡的原因之一。
目的 提高临床医生对原发性肥大性骨病的认识.方法 报道1例原发性肥大性骨病,对其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以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疾病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为男性,无家族史,发病年龄16岁;有杵状指(趾)、皮肤增厚、关节肿胀和多汗,X线示骨皮质增厚、骨膜增生,符合肥厚性骨关节病的诊断;应用少量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后关节肿胀症状很快缓解.结论 青少年男性出现杵状指(趾)、皮肤增生等表现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髋关节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 本组66例AS患者,男性57例,女性9例,年龄17~53岁,平均(33±10)岁,其中50例为AS伴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A组),16例为无胸腰椎后凸畸形AS患者(B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及生活质量评估量表.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和病程;实验室检查包括: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人类白
摘要:本文以青海大学藏医学院为例,通过对大一至大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我省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特点,并结合该学院特色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議。 关键词:普通高校;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乎办学方向、关乎育人根本。为了解当前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青海大学藏医学院学生管理部工作人员结合本院思想政治教育
目的 探讨端粒保护蛋白TPP1及POT1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纤维滑膜细胞(SFs)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42例RA、23例骨关节炎和13例外伤截肢患者(对照组)SFs TPP1、POT1 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RA、骨关节炎及健康对照SFs个各8例TPP1、POT1蛋白水平;多组间变量的差异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采用
自1970年首次有报道[1]某些结节性多动脉炎患者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相关后,肝炎病毒与自身免疫病的关系开始得到关注,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正式列为结节性多动脉炎的诊断标准之一。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課程中一直没有得到重视,这是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必须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要营造学习氛围,改进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提高 一、改善教学方法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一直在推进,因为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一直在调整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syndrome,AP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动脉、静脉血栓,反复流产,血小板减少,神经精神症状等为表现,血清中存在抗磷脂抗体。
韦格纳肉芽肿病(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是一种主要侵犯小血管的系统性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病程中80%可出现肾脏受累,一旦出现多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特点为局灶性、节段性、新月体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免疫荧光检测少或无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沉积,90%病情活动者血清胞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cANCA)阳性[1]。
自从1998年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tor-alpha,TNF-α)拮抗剂的出现为临床上治疗常见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AS)和其他系统性、炎性疾病带来了革命性进展以来,无论是改善疾病的临床症状还是控制病情进展方面的疗效令人振奋.但临床还会遇到许多大家关注的新的经验和新的难题,有关几个共识和进展值得和大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