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报载,我国小中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作文障碍。更为严峻的是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几千年文明史的大中国至今尚无一位本国籍作家问鼎诺贝尔文学奖,以至于近期一部,《作文三步法》,引起许多家长和学生抢购,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这些老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关注,作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改革作文教学呢,笔者作出以下思考。
一、教师必须认真学习领会《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阶段目标部分,第一学段称为“写话”,第二、三学段称为“习作”,到第四学段称为“写作”,这正体现了小学阶段学生作文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不断提高的过程。这些精辟的论述,体现了现代作文教学的新理念。要把作文教好,教师必须认真学习这些理论知识,并把它落实到具体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去。
二、作文教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信心
如今,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害怕写作文的心理。强调学生的写作欲望,这点更具有现实意义。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同样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怎么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呢?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换句话说,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学生的生活为本源。写学生喜闻乐见的,写学生心里向往的,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创作欲望,进行对写作充满信心。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把着力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观察、阅读积累,如何启发学生勤于练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作文实践活动中获取作文知识,提高作文能力。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表达的需要,激发学生表达欲望,把“乐于表达”与“学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难点在如何启发学生自由表达:一是要学生自主选择表达内容,写真话,说实话,抒真情;二是要学生根据需要自主选择表达的方式,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写作环境,减轻学生对作文的心理负担;三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作文修改,这往往是学生最高兴做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让学生自我修改、可以让学生相互修改、还可以师生共同修改。
三、作文应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这就是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学生因家庭背景、生活环境、性格爱好不同,写出的相关作文应该是各式各样的。但如今他们写出的“可爱的家乡”却是大同小异,习作中的主人公也毫无个性可言,好人好事叙述的也是不看也知。这就说明现在许多小学生作文没有写出自己的主观感受,而是人云亦云,如反映家乡的变化全部都写筑新房喜迁新居——这样作文当然千篇一律,写作缺乏个性化。作文教学应鼓励学生写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这就是说,要寓创新能力的培养于作文教学的过程之中,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
首先应鼓励学生在作文拟题上进行创新。平时多作这方面的训练,刚开始教师可组织学生从交流作文素材入手,引导学生从自己积累的作文素材中拟定作文题目,再组织班级评比,看谁拟定的题目新颖、有趣、有创意。
其次要鼓励学生在思想内容上进行创新思维。目前中小学作文缺乏新意,其中的原因往往表现在思想内容的雷同上。如写“红旗”必须想到“先烈”;写“长天”必会想到飞机、白云和飞鸟,等等。为克服这些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定势思维,教师应鼓励学生对作文思想内容进行逆向或多向的思维训练。就像司马光砸缸救人是让“水离人”。而不是其他小朋友所认为的“人离水”。
此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如同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视点、不同层面去思考;还可启发学生通过相关的联想,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如写“中秋之夜的月亮”不光可以写思念远方的亲人,更可以写中国未来的登月计划……总之,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培养他们思维的独特性。
综上所述,要把作文教好,需要作文老师对这方面的不懈努力、研究和尝试。
(作者单位:344300江西省乐安县敖溪中心小学)
一、教师必须认真学习领会《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在阶段目标部分,第一学段称为“写话”,第二、三学段称为“习作”,到第四学段称为“写作”,这正体现了小学阶段学生作文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不断提高的过程。这些精辟的论述,体现了现代作文教学的新理念。要把作文教好,教师必须认真学习这些理论知识,并把它落实到具体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去。
二、作文教学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信心
如今,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害怕写作文的心理。强调学生的写作欲望,这点更具有现实意义。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同样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怎么由“要我写”变成“我要写”呢?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换句话说,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学生的生活为本源。写学生喜闻乐见的,写学生心里向往的,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创作欲望,进行对写作充满信心。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把着力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观察、阅读积累,如何启发学生勤于练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作文实践活动中获取作文知识,提高作文能力。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表达的需要,激发学生表达欲望,把“乐于表达”与“学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难点在如何启发学生自由表达:一是要学生自主选择表达内容,写真话,说实话,抒真情;二是要学生根据需要自主选择表达的方式,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写作环境,减轻学生对作文的心理负担;三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作文修改,这往往是学生最高兴做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让学生自我修改、可以让学生相互修改、还可以师生共同修改。
三、作文应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这就是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学生因家庭背景、生活环境、性格爱好不同,写出的相关作文应该是各式各样的。但如今他们写出的“可爱的家乡”却是大同小异,习作中的主人公也毫无个性可言,好人好事叙述的也是不看也知。这就说明现在许多小学生作文没有写出自己的主观感受,而是人云亦云,如反映家乡的变化全部都写筑新房喜迁新居——这样作文当然千篇一律,写作缺乏个性化。作文教学应鼓励学生写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这就是说,要寓创新能力的培养于作文教学的过程之中,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
首先应鼓励学生在作文拟题上进行创新。平时多作这方面的训练,刚开始教师可组织学生从交流作文素材入手,引导学生从自己积累的作文素材中拟定作文题目,再组织班级评比,看谁拟定的题目新颖、有趣、有创意。
其次要鼓励学生在思想内容上进行创新思维。目前中小学作文缺乏新意,其中的原因往往表现在思想内容的雷同上。如写“红旗”必须想到“先烈”;写“长天”必会想到飞机、白云和飞鸟,等等。为克服这些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定势思维,教师应鼓励学生对作文思想内容进行逆向或多向的思维训练。就像司马光砸缸救人是让“水离人”。而不是其他小朋友所认为的“人离水”。
此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如同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视点、不同层面去思考;还可启发学生通过相关的联想,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如写“中秋之夜的月亮”不光可以写思念远方的亲人,更可以写中国未来的登月计划……总之,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培养他们思维的独特性。
综上所述,要把作文教好,需要作文老师对这方面的不懈努力、研究和尝试。
(作者单位:344300江西省乐安县敖溪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