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两年,一部名为《萧红》的电影将这位“民国女神”的浪漫情史变成了消费热点,今年十一黄金周上映的《黄金时代》又让萧红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在文学领域,人们用“文学洛神”赞誉萧红的造诣,而若论精于绘画的现代文人,萧红也算得上其中一位。
女性、革命、自由、爱情,叛逆、独树一帜……每一个词放在萧红身上都别有意味,这位让世人唏嘘不已的女文人是中国现代文坛上最擅表现自己艺术风格的作家之一,无论是在作品的结构布局上还是表现主旨方面,她的文学创作都始终未曾离开绘画。
萧红与绘画结缘,要追溯到1929年。从家乡呼兰县逃到具有异国情调的大都市哈尔滨,并就读于哈尔滨市立第一女子中学初中班时,萧红已经开始醉心绘画。在学校里,萧红的老师是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的高仰山,萧红曾在他的倡导下与同学王粟颖、沈玉书等一起组织了野外写生画会,并被大家推选为画会总干事,每逢星期日,这群爱好绘画的年轻人就带上吃食,去到野外去进行写生。萧红的绘画天赋也从此时开始显露出来,具有正义感和现实色彩的毕业作品《劳动人民的恩物》让她在众多学生中脱颖而出。因为对绘画的喜爱,毕业后萧红第一次去到北平时,曾决心考入北平艺专,无奈未果。1923年,萧红在哈尔滨度过了一段挣扎的生活。为了摆脱困境,她曾向《国际协报》发出求救信,那封信纸上画着的图案式花纹和随附的工整短诗《春曲》吸引了萧红生命中第一个重要的男人,萧军。他的出现不仅拯救了萧红的生活,也促使萧红开始了她的文学创作之路。
跟着萧军走向社会的萧红,参加了东北作家群。当时,哈尔滨被松花江大水淹没,为了赈济灾民,萧红与友人们一起举办了助赈画展,她一共创作了两幅粉笔画,画上都是简单的静物——破棕鞋和杠子头,这两幅静物画也侧面反映了萧红那时穷困简单的生活环境。随后,萧红与萧军、罗烽、白朗等人一起组织创立了“维纳斯画会”,通过绘画作品号召国民团结起来反满抗日。此后,为躲避搜索,萧红与萧军逃往上海。
从1935年开始在上海生活的萧红,师从鲁迅先生门下,在此期间,萧红备受鲁迅先生关怀,在艺术上的造诣也因此而大有所进。萧红的小说《生死场》由鲁迅先生协助编入《奴隶丛书》并在上海出版,这本书的封面由萧红亲自设计。中华民族的版图简练醒目,中间的斜线直如利斧,像是把东北三省粗暴劈开,《生死场》三字即印其上,而斜线下半部分毫无装饰,留下了和谐悦目的空间。此外,鲁迅先生为《生死场》亲书序文的署名,是按萧红的意思使用先生的亲笔制作的锌板,足以说明她对书籍装帧工艺的精心。而这份精心也同样表现在了她的《马伯乐》等一系列长篇小说上。
萧红对于绘画的爱并不逊于文学,在一次与从事绘画艺术的友人聊天时,她由衷赞美了梵高那幅充满激情的《向日葵》,梵高的向日葵精神成为了她苦难一生的精神向导。1936年,远渡日本的萧红仍念念不忘绘画,曾在写给萧军的信里道:“我对于绘画总是很有趣味,我想将来我一定要在那上面用功夫的,我有一个到法国去研究画的欲望……”1937年,回国后的萧红,有一次用炭条将萧军戴小压发帽的背影画了下来,这幅习作一直被萧军珍藏着,“她画得确属不坏,线条简单、粗犷而有力,特征抓得也很鲜明,她绘画的才能是很高的,可惜她没把它认真发挥出来……”后来,在个人生活极不愉快的时候,萧红还曾在上海吕班路附近的私立画院里跟着一位犹太画家学画,尽管只是很短的时间。
萧红短暂的一生一直在从事文学创作,但也始终未放弃过绘画。后来在文学创作上的那种清丽洗练的风格也与她在绘画上的修养息息相关。除了曾拯救她、陪伴她的萧军,曾提拔她的鲁迅先生,茅盾也曾赞过萧红的作品“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
一代“文学洛神”香消玉殒,却未能给世间留下什么绘画作品。若要拿什么词语来形容萧红的画,恐怕只余一句画如其文。
女性、革命、自由、爱情,叛逆、独树一帜……每一个词放在萧红身上都别有意味,这位让世人唏嘘不已的女文人是中国现代文坛上最擅表现自己艺术风格的作家之一,无论是在作品的结构布局上还是表现主旨方面,她的文学创作都始终未曾离开绘画。
萧红与绘画结缘,要追溯到1929年。从家乡呼兰县逃到具有异国情调的大都市哈尔滨,并就读于哈尔滨市立第一女子中学初中班时,萧红已经开始醉心绘画。在学校里,萧红的老师是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的高仰山,萧红曾在他的倡导下与同学王粟颖、沈玉书等一起组织了野外写生画会,并被大家推选为画会总干事,每逢星期日,这群爱好绘画的年轻人就带上吃食,去到野外去进行写生。萧红的绘画天赋也从此时开始显露出来,具有正义感和现实色彩的毕业作品《劳动人民的恩物》让她在众多学生中脱颖而出。因为对绘画的喜爱,毕业后萧红第一次去到北平时,曾决心考入北平艺专,无奈未果。1923年,萧红在哈尔滨度过了一段挣扎的生活。为了摆脱困境,她曾向《国际协报》发出求救信,那封信纸上画着的图案式花纹和随附的工整短诗《春曲》吸引了萧红生命中第一个重要的男人,萧军。他的出现不仅拯救了萧红的生活,也促使萧红开始了她的文学创作之路。
跟着萧军走向社会的萧红,参加了东北作家群。当时,哈尔滨被松花江大水淹没,为了赈济灾民,萧红与友人们一起举办了助赈画展,她一共创作了两幅粉笔画,画上都是简单的静物——破棕鞋和杠子头,这两幅静物画也侧面反映了萧红那时穷困简单的生活环境。随后,萧红与萧军、罗烽、白朗等人一起组织创立了“维纳斯画会”,通过绘画作品号召国民团结起来反满抗日。此后,为躲避搜索,萧红与萧军逃往上海。
从1935年开始在上海生活的萧红,师从鲁迅先生门下,在此期间,萧红备受鲁迅先生关怀,在艺术上的造诣也因此而大有所进。萧红的小说《生死场》由鲁迅先生协助编入《奴隶丛书》并在上海出版,这本书的封面由萧红亲自设计。中华民族的版图简练醒目,中间的斜线直如利斧,像是把东北三省粗暴劈开,《生死场》三字即印其上,而斜线下半部分毫无装饰,留下了和谐悦目的空间。此外,鲁迅先生为《生死场》亲书序文的署名,是按萧红的意思使用先生的亲笔制作的锌板,足以说明她对书籍装帧工艺的精心。而这份精心也同样表现在了她的《马伯乐》等一系列长篇小说上。
萧红对于绘画的爱并不逊于文学,在一次与从事绘画艺术的友人聊天时,她由衷赞美了梵高那幅充满激情的《向日葵》,梵高的向日葵精神成为了她苦难一生的精神向导。1936年,远渡日本的萧红仍念念不忘绘画,曾在写给萧军的信里道:“我对于绘画总是很有趣味,我想将来我一定要在那上面用功夫的,我有一个到法国去研究画的欲望……”1937年,回国后的萧红,有一次用炭条将萧军戴小压发帽的背影画了下来,这幅习作一直被萧军珍藏着,“她画得确属不坏,线条简单、粗犷而有力,特征抓得也很鲜明,她绘画的才能是很高的,可惜她没把它认真发挥出来……”后来,在个人生活极不愉快的时候,萧红还曾在上海吕班路附近的私立画院里跟着一位犹太画家学画,尽管只是很短的时间。
萧红短暂的一生一直在从事文学创作,但也始终未放弃过绘画。后来在文学创作上的那种清丽洗练的风格也与她在绘画上的修养息息相关。除了曾拯救她、陪伴她的萧军,曾提拔她的鲁迅先生,茅盾也曾赞过萧红的作品“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
一代“文学洛神”香消玉殒,却未能给世间留下什么绘画作品。若要拿什么词语来形容萧红的画,恐怕只余一句画如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