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对HbA1c>9%的新诊断的T2DM患者进行地特胰岛素(Det)联合二甲双胍的短期强化治疗,探讨Det作为基础胰岛素在T2DM起始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56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78例,两组在口服二甲双胍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Det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12周。对其治疗前后血糖控制、低血糖情况和HOMA-β功能进行自身及组间比较。结果:12周治疗后,两组中FBG、2 h PBG、HBA1c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FC-P、2 h C-P和HOMA-β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3.85%(3/78)、症状性低血糖1例,对照组24.36%(19/78)、症状性低血糖5例,Det明显优于门冬胰岛素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et作为基础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时HbA1c>9%的T2DM患者可以良好控制高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门诊强化治疗方案,适合初诊2型糖尿病的起始治疗。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地特胰岛素; 门冬胰岛素30; 起始治疗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糖尿病患病率快速上升,成年人已高达9.7%[1]。T2DM以血糖升高为最显著的表现。IDF临床指南建议,新诊断时的HbA1c>9%的T2DM患者直接启动胰岛素或联合药物治疗[2]。本研究通过对新诊断的HbA1c>9%的T2DM患者选用Det作为基础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并与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进行对照,探讨Det作为基础胰岛素在新诊断T2DM起始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8月本院门诊新诊断的156例T2DM患者,男85例,女71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3],HbA1c>9%,病程<3年。从未接受任何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治疗;排除DM急慢性并发症,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心脑血管疾病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et治疗组和门冬胰岛素30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年龄35~65岁,平均(42.37±11.09)岁;病程0.25~3年,平均(1.68±0.32)年;对照组患者年龄33~77岁,平均(45.23±11.97)岁;病程0.32~3年,平均(2.08±0.55)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门诊治疗,接受糖尿病知识教育,进行饮食、运动指导,熟练应用血糖仪(拜耳公司)自测指尖血糖。治疗前禁食过夜,晨8:00~9:00时空腹至门诊行标准餐实验,抽血测定HBA1c、FBG、2 h PBG、及血清胰岛素、C-P值。所有患者均同时口服二甲双胍500 mg,3次/d。治疗组注射Det 1次,根据FBG起始剂量为10~14 U/d,每晚22:00时皮下注射;对照组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Asp),起始剂量为6~8 U/次,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每3天调整1次,2~4 U/次,两组均以FBG<6.1 mmol/L、2 h PBG 4.4~7.8 mmol/L为控制目标;每周随访1次,观察治疗12周。血糖测定用葡萄糖氧化酶法,HBA1c用色谱法、血清胰岛素、C-P值用放射免疫法。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后血糖、FIns、C-P值、低血糖发生率(血糖<3.9 mmol/L定义为低血糖)[4]。用稳态模型(HOMA)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20×FBG/(FBG-3.5)][5]。观察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低血糖事件,一旦出现可疑的低血糖症状立即测血糖,并与医生联系调整治疗。12周治疗结束时患者在门诊重复标准餐实验,观察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治疗前两组年龄、病程、BMI、SBP、DBP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HbA1c、C-P和HOMA-β的比较 12周治疗结束时,以FBG<6.1 mmol/L为血糖达标,治疗组达标率为87.2%,对照组为79.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体重分别为(72.16±11.23)kg、(71.94±10.17)kg,治疗后无体重增加;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69.35±9.97)kg、(71.06±10.23)kg,较治疗前轻度增加,但体重增加幅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的HBA1c、FBG、2 h PBG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FC-P、2 h C-P和HOMA-β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见表2。
2.3 低血糖发生率和不良反应事件 以指尖血糖<
3.9 mmol/L定义为低血糖。已经证实的低血糖发生率在治疗组为3.85%(3/78),症状性低血糖1例;对照组24.36%(19/78)(P<0.01),其中发生5例症状性低血糖;两组均无低血糖昏迷等严重低血糖事件。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衰退为主要特征,而在出现糖尿病症状的数年前β细胞功能缺陷已经存在。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能够恢复β细胞功能,延长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功能,有助于血糖的长期控制[6-9]。虽然严格血糖控制可以改善糖尿病的预后,但是增加了低血糖的危险,严重者可诱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新诊断T2DM患者的门诊治疗方案的选择在兼顾控制血糖和改善β细胞功能和IR的同时还要考虑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与低血糖的风险[10]。Det是一种新型的可溶性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它在结构上除去了人胰岛素B链上第30位的苏氨酸,并在第29位的赖氨酸上结合了一个14碳脂肪酸侧链,这种结构增加了分子间的自我聚合作用,并与白蛋白可逆性结合,不仅使得作用时间延长可维持约24 h,且无明显峰值[11-13],从而减少了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本研究结果证实,Det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在短期内有效的降低了HbA1c>9%的新诊断的T2DM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HbA1c达标,治疗效果确切。与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者均能良好的降低患者的FBG、PBG、HbA1c,而Det治疗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对Det治疗的耐受性良好,而且伴有平均体重的轻度下降,提示Det作为基础胰岛素在初诊时血糖较高的T2DM患者的治疗中有着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研究选取的T2DM患者在首诊时已经HbA1c>9%,提示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更为严重,在早期进行Det联合二甲双胍或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强化治疗后,HBA1c及FBG均达标,改善了基础胰岛β细胞功能,且治疗后HOMA-β改善显著,提示对这类患者进行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减轻糖尿病病情具有良好效果。
本研究同样也观察到了接受Det治疗的T2DM患者体重的下降,除了饮食运动管理及联合二甲双胍的作用外,还与Det独特的减少体重增加的特性有关[14-16]。
综上所述,Det作为基础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时血糖代谢紊乱严重的T2DM患者,可以有效、安全、平稳的控制血糖,改善基础胰岛β细胞功能,操作方便,便于在基层医院和门诊使用,为广大T2DM患者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门诊强化治疗方案,适合初诊2型糖尿病的起始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Yang W Y, Lu J M, Weng J P,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 N Engl J Med,2010,362(1):1090-1101.
[2] Del Prato S, Felton A M, Munro N, et al. Improving glucose management: ten steps to get mor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to glycaemic goal.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global partnership for effective diabetes management[J]. Int J Clin Pract,2005,59(2):1345-1355.
[3] Mudaliar S. Choice of early treatment regimen and impact on β-cell preservation in type 2 diabetes[J]. Int J Clin Pract,2013,67(9):876-887.
[4]李延兵,曾龙驿,时立新,等.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不同血糖水平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预后的影响[J].中华内科杂志,2010,49(3):9-13.
[5] Bretzel R G, Eckhard M, Landgraf W, et al. Initiating insulin therapy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failing on oral hypoglycemic agents: basal or prandial insulin? The APOLLO trial and beyond[J]. Diabetes Care,2009,32(Suppl 2):260-265.
[6]沈洁.地特胰岛素减少体重增加的可能机制与临床应用[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0,18(4):238-240.
[7]谢新荣,赵妮,赵弋于.地特胰岛素对初治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3,35(2):193-195.
[8]邵爱萍.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22):28-29.
[9]于佩,孟振兴,周赛君,等.地特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3,11(1):19-23.
[10]李尚瑜.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初探[J].四川医学,2013,34(2):309-310.
[11]杨立勇.优化胰岛素剂量对糖尿病血糖管理的意义[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12):1146-1149.
[12]谢崇凡,周海川.地特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评价[J].使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4):89-91.
[13]刘飞.地特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对比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1):19-20.
[14]林茂伟,余丹.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中外新进展[J].中国卫生产业,2013,17(5):74-75.
[15]蔡淑帆.地特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J].海峡药学,2012,24(1):157.
[16]王晓丽,孙侃,常向云.地特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肥胖及非肥胖患者血糖及体重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1,19(6):413-415.
(收稿日期:2014-04-17) (本文编辑:王宇)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地特胰岛素; 门冬胰岛素30; 起始治疗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糖尿病患病率快速上升,成年人已高达9.7%[1]。T2DM以血糖升高为最显著的表现。IDF临床指南建议,新诊断时的HbA1c>9%的T2DM患者直接启动胰岛素或联合药物治疗[2]。本研究通过对新诊断的HbA1c>9%的T2DM患者选用Det作为基础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并与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进行对照,探讨Det作为基础胰岛素在新诊断T2DM起始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8月本院门诊新诊断的156例T2DM患者,男85例,女71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3],HbA1c>9%,病程<3年。从未接受任何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治疗;排除DM急慢性并发症,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心脑血管疾病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et治疗组和门冬胰岛素30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年龄35~65岁,平均(42.37±11.09)岁;病程0.25~3年,平均(1.68±0.32)年;对照组患者年龄33~77岁,平均(45.23±11.97)岁;病程0.32~3年,平均(2.08±0.55)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门诊治疗,接受糖尿病知识教育,进行饮食、运动指导,熟练应用血糖仪(拜耳公司)自测指尖血糖。治疗前禁食过夜,晨8:00~9:00时空腹至门诊行标准餐实验,抽血测定HBA1c、FBG、2 h PBG、及血清胰岛素、C-P值。所有患者均同时口服二甲双胍500 mg,3次/d。治疗组注射Det 1次,根据FBG起始剂量为10~14 U/d,每晚22:00时皮下注射;对照组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Asp),起始剂量为6~8 U/次,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每3天调整1次,2~4 U/次,两组均以FBG<6.1 mmol/L、2 h PBG 4.4~7.8 mmol/L为控制目标;每周随访1次,观察治疗12周。血糖测定用葡萄糖氧化酶法,HBA1c用色谱法、血清胰岛素、C-P值用放射免疫法。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后血糖、FIns、C-P值、低血糖发生率(血糖<3.9 mmol/L定义为低血糖)[4]。用稳态模型(HOMA)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20×FBG/(FBG-3.5)][5]。观察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低血糖事件,一旦出现可疑的低血糖症状立即测血糖,并与医生联系调整治疗。12周治疗结束时患者在门诊重复标准餐实验,观察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治疗前两组年龄、病程、BMI、SBP、DBP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HbA1c、C-P和HOMA-β的比较 12周治疗结束时,以FBG<6.1 mmol/L为血糖达标,治疗组达标率为87.2%,对照组为79.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体重分别为(72.16±11.23)kg、(71.94±10.17)kg,治疗后无体重增加;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69.35±9.97)kg、(71.06±10.23)kg,较治疗前轻度增加,但体重增加幅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的HBA1c、FBG、2 h PBG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FC-P、2 h C-P和HOMA-β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见表2。
2.3 低血糖发生率和不良反应事件 以指尖血糖<
3.9 mmol/L定义为低血糖。已经证实的低血糖发生率在治疗组为3.85%(3/78),症状性低血糖1例;对照组24.36%(19/78)(P<0.01),其中发生5例症状性低血糖;两组均无低血糖昏迷等严重低血糖事件。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衰退为主要特征,而在出现糖尿病症状的数年前β细胞功能缺陷已经存在。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能够恢复β细胞功能,延长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功能,有助于血糖的长期控制[6-9]。虽然严格血糖控制可以改善糖尿病的预后,但是增加了低血糖的危险,严重者可诱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新诊断T2DM患者的门诊治疗方案的选择在兼顾控制血糖和改善β细胞功能和IR的同时还要考虑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与低血糖的风险[10]。Det是一种新型的可溶性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它在结构上除去了人胰岛素B链上第30位的苏氨酸,并在第29位的赖氨酸上结合了一个14碳脂肪酸侧链,这种结构增加了分子间的自我聚合作用,并与白蛋白可逆性结合,不仅使得作用时间延长可维持约24 h,且无明显峰值[11-13],从而减少了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本研究结果证实,Det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在短期内有效的降低了HbA1c>9%的新诊断的T2DM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HbA1c达标,治疗效果确切。与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者均能良好的降低患者的FBG、PBG、HbA1c,而Det治疗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对Det治疗的耐受性良好,而且伴有平均体重的轻度下降,提示Det作为基础胰岛素在初诊时血糖较高的T2DM患者的治疗中有着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本研究选取的T2DM患者在首诊时已经HbA1c>9%,提示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更为严重,在早期进行Det联合二甲双胍或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强化治疗后,HBA1c及FBG均达标,改善了基础胰岛β细胞功能,且治疗后HOMA-β改善显著,提示对这类患者进行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减轻糖尿病病情具有良好效果。
本研究同样也观察到了接受Det治疗的T2DM患者体重的下降,除了饮食运动管理及联合二甲双胍的作用外,还与Det独特的减少体重增加的特性有关[14-16]。
综上所述,Det作为基础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时血糖代谢紊乱严重的T2DM患者,可以有效、安全、平稳的控制血糖,改善基础胰岛β细胞功能,操作方便,便于在基层医院和门诊使用,为广大T2DM患者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门诊强化治疗方案,适合初诊2型糖尿病的起始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Yang W Y, Lu J M, Weng J P,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 N Engl J Med,2010,362(1):1090-1101.
[2] Del Prato S, Felton A M, Munro N, et al. Improving glucose management: ten steps to get mor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to glycaemic goal.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global partnership for effective diabetes management[J]. Int J Clin Pract,2005,59(2):1345-1355.
[3] Mudaliar S. Choice of early treatment regimen and impact on β-cell preservation in type 2 diabetes[J]. Int J Clin Pract,2013,67(9):876-887.
[4]李延兵,曾龙驿,时立新,等.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不同血糖水平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预后的影响[J].中华内科杂志,2010,49(3):9-13.
[5] Bretzel R G, Eckhard M, Landgraf W, et al. Initiating insulin therapy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failing on oral hypoglycemic agents: basal or prandial insulin? The APOLLO trial and beyond[J]. Diabetes Care,2009,32(Suppl 2):260-265.
[6]沈洁.地特胰岛素减少体重增加的可能机制与临床应用[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0,18(4):238-240.
[7]谢新荣,赵妮,赵弋于.地特胰岛素对初治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3,35(2):193-195.
[8]邵爱萍.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22):28-29.
[9]于佩,孟振兴,周赛君,等.地特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3,11(1):19-23.
[10]李尚瑜.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初探[J].四川医学,2013,34(2):309-310.
[11]杨立勇.优化胰岛素剂量对糖尿病血糖管理的意义[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12):1146-1149.
[12]谢崇凡,周海川.地特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评价[J].使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4):89-91.
[13]刘飞.地特胰岛素与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对比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1):19-20.
[14]林茂伟,余丹.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中外新进展[J].中国卫生产业,2013,17(5):74-75.
[15]蔡淑帆.地特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J].海峡药学,2012,24(1):157.
[16]王晓丽,孙侃,常向云.地特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肥胖及非肥胖患者血糖及体重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1,19(6):413-415.
(收稿日期:2014-04-17) (本文编辑: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