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文化的生态特征

来源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xi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也有生态,它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稳定性和平衡性、连续性和继承性、适应性和内生性、开放性和包容性。
  【关键词】文化特征
  文化是什么? H. H. Stern(1992:208)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 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本文倾向于下面的观点。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本文所讨论的文化的生态特征的相关观点,既吸收了生物学中生态系统的理论观点,也吸收了社会生态学和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观点,但又不完全局限于这些理论观点。我们如果把文化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看的,笔者认为它应该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一、整体性和层次性
  如果把文化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它也是一个由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成的有机统一体。社会学家们一般认为,文化由六种基本要素构成:信仰、价值观、规范和法令、符号、技术、语言。
  而且构成文化这一整体的要素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一定的层次结构的。有人把文化的内部结构分成四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还有些人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 高级文化,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 大众文化,指习俗、仪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际关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 深层文化,主要指价值观的美丑定义,时间取向、生活节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与性别、阶层、职业、亲属关系相关的个人角色。 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均植根于深层文化,而深层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种习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众文化中,以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学主题反映在高级文化中。
  二、多样性和复杂性
  2005年10月第3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文化多样性”被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在他们内部及其间传承。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可见诸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居民建筑、风俗习俗等各个方面。我们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应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文化的种类繁多,它的内在异质性又十分显著,分类的标准形形色色。如饮食文化与服饰文化,法治文化与德治文化,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等等,都是文化系统的分系统。这样分类难以穷尽,致使文化系统的体系至今无法梳理。而人世间的问题、麻烦、争斗等等, 都与文化上的差异性密不可分。这种过分发达的内在异质性给文化研究带来巨大的复杂性, 更不用说文化发展的复杂性。
  三、稳定性和平衡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指的是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内在原因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就被称为达到了生态平衡。文化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是指一种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虽然不断遭到内部与外部的诸多因素的种种冲击,但它的深层文化,乃至浅层文化却很少产生变化。因为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依靠积累、凝结与积淀,因此越是成熟的文化,越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而很少变异性。如语言这种符号,当然语言也是一种文化,它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时也养育了一方语言和文化。人们之所以在语言的变化上反应敏感,原因不仅在于听不舒服,说不方便,更在于一种文化认同的差异。而这种文化认同通常是较长时间养成的,尽管人们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接受新的语言,甚至可以学会使用新的语言,但语言背后的文化却很难短期内改变。文化的稳定性来源于文化本身,也就是人类生活的方式、内容、习惯以及风俗,它一旦形成,就成为人们(部落、部族、民族)生产、生活、相处的基础和条件,因而必然会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任何外部力量都对之无可奈何。虽然在传承的过程中也必然有所丰富、变异、发展、衰落,但只要文化符合人们生产、生活、相处的需要,特别是如果形成了人们的信仰和哲学,而这种信仰和哲学又已经浸透在其它种种文化形式之中,就不会被颠覆。
  四、连续性和继承性
  生物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物物种的稳定性,而生物物种的稳定性最终的决定因素是生物的遗传基因。文化一样有文化遗传基因,这种文化的遗传基因同样保证了文化的连续性和继承性。文化的这种连续性和继承性突出地表现在世界四大文明的传承中,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保持着自身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在数千年发展演变的历史中,一脉相承,从未中断,从没有中国以外的文化征服或取代中国传统文化的情况。有人认为西方历史文化多有断层(裂),其实不然!世界上的民族、国家,历史文化大多是连续的。中科院欧洲研究所所长陈乐民先生指出:“日耳曼民族的迁徙,拯救了欧洲文明。古罗马承袭了希腊文明,日耳曼承袭了古罗马文明”。“到9世纪,日耳曼的查理曼大帝统一全民族,建立‘西方帝国’,现在欧洲除了部分法兰西、意大利、西班牙以外,大部分归他管辖,那时全民族已皈依基督教。查理曼大帝有三个孙子,合不来,帝国三分、、、、、、这也就是后来法国、德国、意大利的来源”。现代欧洲文化和文明的根,在古希腊。   五、适应性和内生性
  所谓文化的适应性指的是一种文化形态与其所对应的物质生产方式相符合的性质。历史表明,任何一种现存的文化形态都有其产生的物质根基,都为着这一特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服务,因而也都有其适应性一面,都有其存在的理由,这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道理。所以,当一种文化形式还适应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发展现状时,人们不应急于抛弃这种文化形式,而应当给予必要的保护。当然,如果一种文化形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了,那也应该对其及时进行改革。生物的适应性在于生物能够面对生存环境的改变而进行变异,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获得继续生存的机会。文化的适应性也在于能够面对外部环境(如经济、政治、自然环境等)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迁,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获得人们的认同。
  一般认为文化的变迁发展有“内生”和“外引”两种模式,但最终起对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通过“内生”来实现的。应该说,一切文化的发展都只能通过主体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即“内生”来实现。这也符合哲学中内外因的辩证法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这一观占的正确。当然,内生不等于自发和自然生成,而是比起“坐等”和照搬、模仿来,促进内生需要有更高的自觉、更大的勇气和智慧。至于怎样通过挖掘内部资源与创新相结合来促进内生,离不开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种形式,这更是需要引起注意和讨论的。
  六、开放性和包容性
  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众不同 在某一系统与其它系统之间的信息、能量、物质的交流,从而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文化的开放性毫无疑问,也是为了自身在开放的交流中文化之间可以相互修复,相互促进,最终使不同文化都焕发出新的力量。当然,开放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开,更不意味着以某种文化之外的力量促使其放开。开放是为丰富人们文化需求,满足多元需要,而不是以一种文化代替另一种文化。因此,在一些关系到文化核心内容的领域,本地文化必须坚持。
  文化包容性就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兼容并蓄、求同存异。文化的包容性首先要允许世界上各民族都能展现其文化特色,其本质在于承认、尊重,并且欣赏文化的多元性。所以文化包容性的一个方面是承认文化多元化。但从这里我们看不出文化包容性是一个动态过程,即:本土文化与不同外来文化的相互关系。其实,文化包容性应是本土文化对不同外来文化的吸纳和借鉴的过程。所以文化包容性的另一个方面是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纳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最有包容性、开放性,里面很多东西都是将外国文化吸收融入到本土的文化中间,才不断地发展。如佛教文化就是吸收了印度文化。
  文化的生态特征对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路径选择,也就是在如何处理古今文化、中外文化和不同区域文化的关系,发展文化的多样性,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摘 要】环境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并用收费的方式调节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但对于环境税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对我国现阶段开征环境税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基本构想,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税制度,加强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  【关键词】环境税;可行性;基本构想  对于环境税的界定,现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共识,而从名称上主要有以下几种称法:生态税制、绿色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安全的主要内容,并针对网络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环境;企业;会计信息;建议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010-02  一、网络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安全的内容  会计信息是在会计工作的数据基础上进行相关的加工产生的会计工作产品,是企业进行内部管理和外部投资者及政府部门进行监管的重要
期刊
【摘 要】针对传统预算体系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在成熟的网络技术条件下,借助完善的会计电算化预算管理制度,建立基于C#编制预算绩效管理平台,实现预算绩效管理的数字化,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地方高校;绩效管理;数字化  一、预算绩效管理产生的背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高校办学规模与办学层次不断扩大,高校对资源配置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急需一套以预算为主线、以绩效为核心的科学预算
期刊
【摘 要】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本文阐述了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除本身森林资源的保护,还应增加资金投入,转变经营机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自然力,发展保护好天然林。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人类的各种活动,使原有的自然生态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加剧自然生态恶化,而自然环境的恶化又影响到人类的生产、生活进而危及生存。回顾历史过去,总结种种经验教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也应运而生,并在近年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被许多经济专家认为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这种电子商务模式对管理水平、信息传递技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安全体系的构建又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建立一个安全、便捷的电于商务应用环境,对信息提供足够的保护,是商家和用户都十分关注的话题。安全问题己成为电子商务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电子商
期刊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005-01  古人云: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家有余粮心中不慌,粮食问题永远是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粮食一直是一种关系国计民生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任何一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粮食安全基础之上。尤其是对我们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讲,只要做到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才能在复杂多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廓清零售业自主品牌优势入手,在剖析当前内资零售业创设自主品牌过程中的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企业自身定位和自有品牌打造策略方面提了相关措施。  【关键词】零售业;自有品牌;发展战略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002-02  自有品牌又称自有标签、商店品牌或零售商品牌,指零售企业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个性化需求的信息,提出新产品的功能、价格、
期刊
【摘 要】理财产品作为一种居民财富管理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其质量可以由投资后的收益率衡量。为了提高其质量,需要控制和消除多方面的不利风险。本文主要分析银行理财产品业务面临的外部风险,并对其应对措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外部风险;风险控制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011-01  一、引言  在刚过去的2013年,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余额宝五
期刊
【摘 要】 社会责任会计作为会计发展的新领域和新分支, 逐步成为企业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揭示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此提出几点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会计; 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009-01  一、引言  我国的社会责任会计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与实务都相对落
期刊
【摘 要】我国大豆油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对2013年大豆油期货与现货价格走势数据的SPSS分析可知,二者虽然存在着阶段性背离,但运行趋势基本趋同。研究表明,大豆油现货市场比期货市场的稳定性强,市场参与者的心态较为保守,而期货市场的投机心态更浓,因此变化幅度较大。  【关键词】大豆油;期货市场;现货价格;相关性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