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星集体农庄”诞生内幕
1958年以前,位于河南省遂平县的岈山还是一个寂寂无名的小山乡。
这年春天,生活在岈山脚下的一万多农民,掀起了治山治水的群众运动。然而,由于当时的27个农业社劳动力分散、物质基础薄弱,致使治山治水运动进展相当缓慢。因此,群众都有将小的农业社合为“大社”的呼声。
1958年春,时任遂平县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的陈丙寅向信阳地区领导提出了合并农业合作社的想法,信阳地委决定先在遂平县进行试点。那时,岈山乡的领导和群众热情高涨,群众拿着血书,喊着“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口号,请求成立大社。
岈山农业大社的成立,在今天看来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因为,由27个合作社、四万三千多人组成的这样的一个农业社,第二天就组建了农业部、公安部等机构。因当时正值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又将岈山农业大社更名为“卫星集体农庄”。
同年6月底,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谭震林在郑州主持召开冀、鲁、豫、陕和北京市农业协作会议。他在会议的总结中,讲到了农业合作社的变革问题。他说:“像遂平县卫星社已经不是农业合作社,而是共产主义公社。”
信阳地委进行了讨论和研究,认为合并后的大社,实际上已构成人民公社的雏形。7月初, 岈山农业大社更名为“岈山卫星人民公社”,陈丙寅任公社第一任党委书记。
据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博物馆里的资料显示,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建立后,河南省委和地委工作组帮助公社研究了一些规章制度,制定了《遂平县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试行简章》,并以文件下发。《简章》规定,公社实行“一大二公”,一大就是规模大,一乡一社;二公就是公社所有制。人们集体劳动、集体就餐,家家户户都不开伙做饭,社员们都端着公社的饭碗,吃出了全国第一个大食堂。
毛主席接见带头人
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成立后,信阳地区很快形成了成立人民公社的高潮。到7月底,全区农村即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8月7日凌晨,河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史向生在专列上向毛泽东汇报了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的情况,当毛泽东专注地听完《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试行简章(草案)》后,非常高兴地说道:“这个东西好,给我!”
毛泽东视察三省的消息相继见报,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还是办人民公社好”。1958年9月,由毛泽东修改、批示的《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简章》在《红旗》杂志上全文刊发。10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在全国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于是,全国各地掀起了人民公社化的高潮。
1958年11月13日,毛泽东再次到河南视察,并特地安排了去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实地考察的项目。由于当时由县城通往岈山的公路既狭窄又坎坷不平,毛泽东到遂平后,便在自己的专列上接见了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的代表。
盛极而衰,浮夸引灾
放“卫星”事件,再次极大地提升了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的知名度。创造“奇迹”的2.9亩小麦试验田,是由韩楼大队的陈世俊、梁友仁、陈根和曹玉娥4人参与培育的。为了提高产量,培育者在试验田里横竖各播一次,麦子长成了方格状,密得只能用手拔草。他们估计,这块麦田将夺取近千斤的亩产量。割麦时,公社社长钟清德召开紧急会议说:“咱是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国内外影响很大,要放‘高产卫星’才有说服力”,并定下基调“亩产至少3000斤”。
陈世俊想了个办法:“除非把10亩地的小麦弄一起。”钟清德表示赞同,并安排4人“告诉群众不能往外说,谁传出去就是败坏咱人民公社的名声”。当夜,十多人趁群众熟睡时收割了附近几块地的麦子。1958年6月12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由新华社记者采写的“特大新闻”:《卫星农业社发出第二颗卫星——二亩九分小麦亩产3530斤》。各地纷纷派团来参观交流经验。每一个考察团来,第一站就是来田边摸摸麦穗,攥攥土。这里的土都不知道被挖走了多少,装在罐罐里带回去测量。
放完了“卫星”,满怀豪情的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社员们,在干部的率领下,又开始了“大炼钢铁”。一时间, 岈山公社耸立起一千多座小高炉,社员们蜂拥着上山砍伐树木、采集矿石,就连中小学生们也加入了大炼钢铁的行列。
因为当时下边虚报粮食产量,加上所有的劳力都去大炼钢铁,粮食丰产没丰收,1959年冬到1960年春,信阳地区迎来可怕的饥荒。到了1960年夏天,信阳地区的大食堂普遍断炊,曾经热闹非凡的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变得冷冷清清。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进入了改革和发展的新时代。1983年年底,人民公社寿终正寝,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的历史正式宣告结束。
1958年以前,位于河南省遂平县的岈山还是一个寂寂无名的小山乡。
这年春天,生活在岈山脚下的一万多农民,掀起了治山治水的群众运动。然而,由于当时的27个农业社劳动力分散、物质基础薄弱,致使治山治水运动进展相当缓慢。因此,群众都有将小的农业社合为“大社”的呼声。
1958年春,时任遂平县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的陈丙寅向信阳地区领导提出了合并农业合作社的想法,信阳地委决定先在遂平县进行试点。那时,岈山乡的领导和群众热情高涨,群众拿着血书,喊着“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口号,请求成立大社。
岈山农业大社的成立,在今天看来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因为,由27个合作社、四万三千多人组成的这样的一个农业社,第二天就组建了农业部、公安部等机构。因当时正值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又将岈山农业大社更名为“卫星集体农庄”。
同年6月底,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谭震林在郑州主持召开冀、鲁、豫、陕和北京市农业协作会议。他在会议的总结中,讲到了农业合作社的变革问题。他说:“像遂平县卫星社已经不是农业合作社,而是共产主义公社。”
信阳地委进行了讨论和研究,认为合并后的大社,实际上已构成人民公社的雏形。7月初, 岈山农业大社更名为“岈山卫星人民公社”,陈丙寅任公社第一任党委书记。
据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博物馆里的资料显示,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建立后,河南省委和地委工作组帮助公社研究了一些规章制度,制定了《遂平县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试行简章》,并以文件下发。《简章》规定,公社实行“一大二公”,一大就是规模大,一乡一社;二公就是公社所有制。人们集体劳动、集体就餐,家家户户都不开伙做饭,社员们都端着公社的饭碗,吃出了全国第一个大食堂。
毛主席接见带头人
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成立后,信阳地区很快形成了成立人民公社的高潮。到7月底,全区农村即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8月7日凌晨,河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史向生在专列上向毛泽东汇报了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的情况,当毛泽东专注地听完《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试行简章(草案)》后,非常高兴地说道:“这个东西好,给我!”
毛泽东视察三省的消息相继见报,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还是办人民公社好”。1958年9月,由毛泽东修改、批示的《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简章》在《红旗》杂志上全文刊发。10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在全国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于是,全国各地掀起了人民公社化的高潮。
1958年11月13日,毛泽东再次到河南视察,并特地安排了去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实地考察的项目。由于当时由县城通往岈山的公路既狭窄又坎坷不平,毛泽东到遂平后,便在自己的专列上接见了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的代表。
盛极而衰,浮夸引灾
放“卫星”事件,再次极大地提升了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的知名度。创造“奇迹”的2.9亩小麦试验田,是由韩楼大队的陈世俊、梁友仁、陈根和曹玉娥4人参与培育的。为了提高产量,培育者在试验田里横竖各播一次,麦子长成了方格状,密得只能用手拔草。他们估计,这块麦田将夺取近千斤的亩产量。割麦时,公社社长钟清德召开紧急会议说:“咱是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国内外影响很大,要放‘高产卫星’才有说服力”,并定下基调“亩产至少3000斤”。
陈世俊想了个办法:“除非把10亩地的小麦弄一起。”钟清德表示赞同,并安排4人“告诉群众不能往外说,谁传出去就是败坏咱人民公社的名声”。当夜,十多人趁群众熟睡时收割了附近几块地的麦子。1958年6月12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由新华社记者采写的“特大新闻”:《卫星农业社发出第二颗卫星——二亩九分小麦亩产3530斤》。各地纷纷派团来参观交流经验。每一个考察团来,第一站就是来田边摸摸麦穗,攥攥土。这里的土都不知道被挖走了多少,装在罐罐里带回去测量。
放完了“卫星”,满怀豪情的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社员们,在干部的率领下,又开始了“大炼钢铁”。一时间, 岈山公社耸立起一千多座小高炉,社员们蜂拥着上山砍伐树木、采集矿石,就连中小学生们也加入了大炼钢铁的行列。
因为当时下边虚报粮食产量,加上所有的劳力都去大炼钢铁,粮食丰产没丰收,1959年冬到1960年春,信阳地区迎来可怕的饥荒。到了1960年夏天,信阳地区的大食堂普遍断炊,曾经热闹非凡的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变得冷冷清清。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进入了改革和发展的新时代。1983年年底,人民公社寿终正寝,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的历史正式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