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人民公社”兴衰记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QINXIAOTI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星集体农庄”诞生内幕
  1958年以前,位于河南省遂平县的岈山还是一个寂寂无名的小山乡。
  这年春天,生活在岈山脚下的一万多农民,掀起了治山治水的群众运动。然而,由于当时的27个农业社劳动力分散、物质基础薄弱,致使治山治水运动进展相当缓慢。因此,群众都有将小的农业社合为“大社”的呼声。
  1958年春,时任遂平县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的陈丙寅向信阳地区领导提出了合并农业合作社的想法,信阳地委决定先在遂平县进行试点。那时,岈山乡的领导和群众热情高涨,群众拿着血书,喊着“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口号,请求成立大社。
  岈山农业大社的成立,在今天看来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因为,由27个合作社、四万三千多人组成的这样的一个农业社,第二天就组建了农业部、公安部等机构。因当时正值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又将岈山农业大社更名为“卫星集体农庄”。
  同年6月底,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谭震林在郑州主持召开冀、鲁、豫、陕和北京市农业协作会议。他在会议的总结中,讲到了农业合作社的变革问题。他说:“像遂平县卫星社已经不是农业合作社,而是共产主义公社。”
  信阳地委进行了讨论和研究,认为合并后的大社,实际上已构成人民公社的雏形。7月初, 岈山农业大社更名为“岈山卫星人民公社”,陈丙寅任公社第一任党委书记。
  据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博物馆里的资料显示,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建立后,河南省委和地委工作组帮助公社研究了一些规章制度,制定了《遂平县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试行简章》,并以文件下发。《简章》规定,公社实行“一大二公”,一大就是规模大,一乡一社;二公就是公社所有制。人们集体劳动、集体就餐,家家户户都不开伙做饭,社员们都端着公社的饭碗,吃出了全国第一个大食堂。
  毛主席接见带头人
  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成立后,信阳地区很快形成了成立人民公社的高潮。到7月底,全区农村即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8月7日凌晨,河南省委书记处书记史向生在专列上向毛泽东汇报了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的情况,当毛泽东专注地听完《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试行简章(草案)》后,非常高兴地说道:“这个东西好,给我!”
  毛泽东视察三省的消息相继见报,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还是办人民公社好”。1958年9月,由毛泽东修改、批示的《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简章》在《红旗》杂志上全文刊发。10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在全国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于是,全国各地掀起了人民公社化的高潮。
  1958年11月13日,毛泽东再次到河南视察,并特地安排了去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实地考察的项目。由于当时由县城通往岈山的公路既狭窄又坎坷不平,毛泽东到遂平后,便在自己的专列上接见了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的代表。
  盛极而衰,浮夸引灾
  放“卫星”事件,再次极大地提升了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的知名度。创造“奇迹”的2.9亩小麦试验田,是由韩楼大队的陈世俊、梁友仁、陈根和曹玉娥4人参与培育的。为了提高产量,培育者在试验田里横竖各播一次,麦子长成了方格状,密得只能用手拔草。他们估计,这块麦田将夺取近千斤的亩产量。割麦时,公社社长钟清德召开紧急会议说:“咱是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国内外影响很大,要放‘高产卫星’才有说服力”,并定下基调“亩产至少3000斤”。
  陈世俊想了个办法:“除非把10亩地的小麦弄一起。”钟清德表示赞同,并安排4人“告诉群众不能往外说,谁传出去就是败坏咱人民公社的名声”。当夜,十多人趁群众熟睡时收割了附近几块地的麦子。1958年6月12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由新华社记者采写的“特大新闻”:《卫星农业社发出第二颗卫星——二亩九分小麦亩产3530斤》。各地纷纷派团来参观交流经验。每一个考察团来,第一站就是来田边摸摸麦穗,攥攥土。这里的土都不知道被挖走了多少,装在罐罐里带回去测量。
  放完了“卫星”,满怀豪情的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社员们,在干部的率领下,又开始了“大炼钢铁”。一时间, 岈山公社耸立起一千多座小高炉,社员们蜂拥着上山砍伐树木、采集矿石,就连中小学生们也加入了大炼钢铁的行列。
  因为当时下边虚报粮食产量,加上所有的劳力都去大炼钢铁,粮食丰产没丰收,1959年冬到1960年春,信阳地区迎来可怕的饥荒。到了1960年夏天,信阳地区的大食堂普遍断炊,曾经热闹非凡的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变得冷冷清清。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进入了改革和发展的新时代。1983年年底,人民公社寿终正寝,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的历史正式宣告结束。
其他文献
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老人们退休后的生活将会越来越长。许多老年人在退休后由于生活习惯的突然改变,失去了以往日常工作的节奏和与同事交谈的机会,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消磨时间,感到生活百无聊赖。  人的行为和方式对寿命的影响远远比基因要大得多。一些关于长寿的科学研究显示,人类合理的行为方式能够延长寿命,比如平时多做高难度的口算,可以使你多活2.5岁。  下面来看看这些经过科学研究证明的好方法:  唱赞歌可
期刊
五十岁的人充满回忆;五十岁的人需要亲情;五十岁的人渴望健康;五十岁的人心里——是淡淡的忧伤、浓浓的无奈……  50岁之前的人生:为别人活着。  为什么真正的人生从五十岁开始、从退休开始?因为人到二十岁,是个迷茫的年龄,岁月飘渺,心中充满憧憬,理想与现实有相当的距离。你的意志,必定会在30岁之前的人生道路上遭受不断的打击,你的情感甚至无所归依。到了30岁,若能像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则职业有了,但自由
期刊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了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大力发展社会办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等7个方面27项重点工作,医改全线提速。  生老病死,人生之大事。是否有个健康的身体,生病了能否得到妥善的救治,是人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  众所周知,我国的医改走过弯路。2009年,新一轮医改启航,俗称“新医改”。新医改最主要
期刊
“瑶香灵谷”健康调理机构秉承贵州世居瑶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瑶族医药、药浴疗法”的精髓,结合现代SPA五感体验,融合现代SPA的理念和技术,形成独创的瑶浴SPA整体疗愈系统(包含药茶调理、药浴疗法、功能性精油调理、瑶和手法、瑶膳),带给您由身体到心灵,由外物到精神层面的轻松、愉悦、和谐。  “瑶香灵谷”作为独具特色的高端民族養生SPA,在传承和发展古老民族智慧的同时,为您提供一种新的健康休
期刊
医院:首要破除“以药补医”,还要优化医院布局  【现象】明明是同一种药,药店可能卖五块六块,医院却要收你十块甚至更多。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家门口没有像样的医院,好医院都集中在大城市,要看一次病要大费周折,花钱、累心。  【对策】此次国务院文件中,“破除以药补医”被列为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首要重点任务。国务院要求,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和试点城市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降低虚高药价。  
期刊
相遇  成方圆至今记得“一个黄昏”,1980或1979年,她偷偷摸摸到一个朋友家。一打开大盘601,“那是从来没有的震撼,每一句歌词都是新鲜的,每一句旋律都是新鲜的”。此前没有听过爱情题材,最多就是民歌里的“阿哥阿妹”。“正值情窦初开,豆蔻年华,但我们没有听过这样的音乐。”成方圆是以拉二胡进的中央民族乐团,是民乐里的佼佼者。“那歌词就是我心灵的写照。虽然是中文歌,但歌词、形式都没见过。当时流行音乐
期刊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一项重大决策。1958年8月毛泽东提出“还是办人民公社好”,8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举行扩大会议,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人民公社化”运动即骤然兴起,迅速席卷神州大地。由此开始,到1982年全国农村取消政社合一的体制建立乡政权为止,人民公社存在了近25个春秋。  
期刊
关于粉碎“四人帮”的历史事件,学界有不少著述和文章。由于缺乏档案文献,研究者主要依据回忆和口述资料来梳理和讨论。亲历者和当事人的记忆多有龃龉和出入,研究者关于一些史实特别是细节的叙述也不尽一致;至于种种未经证实的说法,在坊间更有不少流传。抓捕“四人帮”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高层权力更替,政治风险极大。笔者猜测,出于谨慎和保密,除了笔记、日记、字条之类的个人资料,很可能当年就没有多少文献。目前和今后一个时
期刊
父亲离开我已经整整一年了,我几次想到要提笔写些东西,但每次都是心颤得不能自已。所以几次闪过念头,又几次停笔。如果要问如何写下这带泪的文字,我只能承认是残酷的麻木。从去年底被确诊病情到离开世间,不到整整三个月,我相依为命的父亲就这样匆匆地离开了。  父亲出身在上世纪50年代,苦了一辈子。他15岁时,奶奶因60年代那场荒唐的政治运动惊吓过度撒手人寰,父亲从此成了没娘的孩子。我难以忘记,每年清明扫墓,父
期刊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邓小平领导我们首先在农村进行了改革,依靠8亿农民的抉择和创造,很好地回答了这个农业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的问题:“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但是,邓小平的农业改革思想和废除人民公社制度的决策,经过了长时间(一二十年)的酝酿,经过了极其慎重的选择,实际上也是全党和8亿农民的抉择。  取消人民公社,是历史的必然  回顾我国上世纪50年代前期,党领导农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