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悟性的培养

来源 :教师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学生悟性的培养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及学生的一生来说都很重要。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读中悟”来实现对学生悟性的培养,这要求:初读课文,通过整体感知,把握课文的主旨,即悟“形”;重点研读,通过深思探究,获得多维的审美体验,即悟“意”;再读课文,通过深入体会,使学生获得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同化、人格的升华,达到阅读审美的最高境界,即悟“情”、悟“新”。
  【关键词】教师;学生;阅读教学;朗读;悟性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对于理解来说是很重要的。朗读是直接完整地感受课文言语,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一个“感知接受——体验理解——领悟表达”的过程。“读中悟”是指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反复朗读课文,在阅读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有所领悟和收获,达到对学生悟性的培养。“读中悟”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又适应了新课程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悟性,又如何做到“读中悟”呢?下面结合平时的教学谈一谈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在阅读教学中,我都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自然领悟思想与情感。一般通过“粗读——细读——精读”的阅读活动,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感知阶段,是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直观的感受。整体感知课文,首先要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课文的主体形象。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主体形象,有的是人,有的是物,要根据具体的课文作具体分析,这是课文最主要的信息。其次,要在阅读中把握课文的基调。基调是统摄课文的灵魂,是蕴藏在课文中的情感倾向,是贯通课文整体的主旋律。把握了课文的基调有助于从整体上认识课文,把握课文的主旨。
  在这一阶段教学中主要以粗读课文为主,以学生自由读、教师范读等为主要形式。如《社戏》这一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理解课文情节,对文中人物有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同时运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在其中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从而增强学习语文的信心;工具书的运用,训练了学生运用工具书的能力,这也是语文学习中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自读的良好习惯。可见,读可以悟“形”,能够对课文有整体直观的感受。
  不同的文体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象《社戏》、《故乡》这些篇幅较长的课文在这一阶段教学中不适合教师范读整篇课文,象《春》、《济南的冬天》、《清塘荷韵》这些散文和一些古诗文则可以。如《春》这一课,学生在通过自由读,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信息,扫除了字词障碍后,教师再范读课文,范读之前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如:文中以迎接春天写到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写到歌颂春天,听后分分看,哪几节写什么,读后让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答案。通过教师有表情的示范朗读,就会把学生很快地带入课文情境,把自己体验到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进行心灵的接触,产生课堂情感效应,如果范读达不到这种效果,可以用录音机或多媒体播放来代替,从而达到悟“形”的教学目的。
  
  2重点研读,深思探究
  
  重点研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理解阶段,是获取信息之后分析、处理信息的过程,是认识深化、思维拓展、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整体出发,“披文入情,沿波讨源,因形体味”,深入到文章的内部去揣摩,品味,分析,思考。
  在这一阶段教学中主要以细读为主,以学生自由读、齐读、轻声读、默读、指定学生读和教师范读等为主要形式。比较精彩的词语、句子、段落可以让学生熟读成诵。如《社戏》这一课的教学,首先,学生轻声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脉络,把握叙事的详略,进一步体味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读后思考问题:本文共记叙了哪些事情?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其次,默读课文,找出详写、略写的各是哪几件事,找出后齐读。思考讨论:本文课题是“社戏”,是否可以删去以下这些内容?为什么?①平桥村是“我”的乐土;②看不成戏的焦虑心情;③看戏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④归途“偷豆”。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进行点拔,和学生一起完成。
  重点研读的整个过程学生都是在读中完成的,学生不仅知道详写、略写的事件,而且还会真正体会为什么详写和为什么略写,学生讨论的是否可以删去的内容非但不是多余的,而是有力地表现了课文的主题。教师抓住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这一机会,可以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童年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一幅画面,教师加以点拨指导,并让学生在课下整理成文字东西,这也解决了学生作文时不知道写些什么的为难情绪,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可见,读可以悟“意”,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学生可以从课文的表象深入到课文的深层世界之中,去倾听作者的心声,感受作家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对自然独特的审美发现和认识,以自己整个身心的介入去获得多维的审美体验。
  
  3再读课文,深入体会
  
  再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领悟阶段,主要是对课文的鉴赏,可以说是阅读审美的最高境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把感知、理解课文的结果重新联系、统一起来,对课文进行宏观的理性的审视和鉴别,从而“悟”出课文深藏的人生精义和表达这种意蕴的艺术方式,并对课文或课文的某一方面作出评判或进行鉴赏。如果说“感知”和“理解”是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具体品味,那么“领悟”则是吸收、过滤和重构。
  在这一阶段教学中主要以精读课文为主,以学生自由读、指定学生读、教师范读等为主要形式。如在《社戏》教学中通过反复去读,让学生懂得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领略课文中体现的美。首先采取自由读的方式,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文中最优美的部分,讨论交流后教师归纳为“三美”,即:自然美、人性美、情感美;然后,采用齐读、指定学生读、教师范读等方式反复朗读,每读一次,教师都要提醒学生体会到了什么。通过反复朗读,学生能悟出许多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东西,在这其中,不同的学生由于感悟能力不一样,领悟到的思想和情感也就不同,这正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发展的教育理念和语文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要求。又如《春》这一课,只有在反复朗读中,学生才会品味文中的妙词佳句,才能体会到那些生动、鲜明、流畅的词语和语句是怎样从笔端流淌出来的,这种感受是教师无论如何也讲不出来的。可见,读可以引导学生悟“情”、悟“新”,让学生跨越文字的界域,发现作家的心理奥秘,领略作品艺术境界的无限风光,同时也使自己获得审美的愉悦、情感的同化、人格的升华,达到阅读审美的最高境界。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要一味地去讲,要多给学生留一点时间、空间,让学生多读一读,多想一想,做到“读中悟”,通过读去悟“形”、悟“意”、悟“情”、悟“新”,这样文章中鲜活的生命才能展现出新鲜的活力,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舒展和张扬。
  
  参考文献
  [1]王富仁,傅中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144-147
  [2]朱芒芒.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7
其他文献
基金项目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论会计人员的心理优化》课题组,基金项目编号:JA2008001    当今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对会计人员心理健康的关注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一个健康的人应有健康的体魄,同时也应有健康的心理。会计人员的行为受心理过程影响,健康的心理过程才能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会计人员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利于促进会计组织的合理化,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
期刊
【摘要】结合医药类院校的特点,分析公文写作课不受重视的原因,探索公文写作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切实扭转公文写作的被动局面。  【关键词】公文写作;医药;高校;人文    公文写作是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公务活动中的具有实际使用价值与直接社会效用的文书写作。在现代社会里,公文写作是人们交流思想、互通情况、解决问题、处理事务经常用到的工具。    1医药类院校的特点简析    以笔者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等工科院校学生进行材料力学实验的必要性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指出当前材料力学实验教学对于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局限性,提出改革实验教学模式,调整实验流程,实验工程化,结合实际情况整合实验,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造就实践能力强的实用性人才。  【关键词】材料力学;实验教学;实践能力    1引言    目前,我国地方高等院校培养出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除了金
期刊
【摘要】轻微自闭症儿童既不同于自闭症患者又异于正常学生。在教学中我们针对其特点,积极学习有关特殊教育理论,倾注全部的爱心和特别的耐心,采用多次反复法、一对一指导法、游戏活动法、适时奖励法进行教育,努力帮助其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使其能够接受普通教育,达到普通小学生的状态,成为一个正常儿童。  【关键词】小学;自闭症;儿童;教育方法    2008年秋季,我接了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和班主任工作。班上有个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是高职院校当前所面临的教学改革的难点。高职院校在深化教学改革过程中,要以课程建设和改革为重点,实现由学科知识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变。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职业能力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有别于学术型、工程型和技能型人才。人才质量的高低与特色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人才的培养过程,
期刊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日益提高。语文素质是民族文化素质形成的基础,语文教学对于提高民族素质,弘扬民族精神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在基础教育中,语文教学因语文的基础性而为更多的人所瞩目,多年以来,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过,在一定程度上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们的语文教学取得的进步与成绩是任何人也不能随意抹杀的。尤其是作为语文教学与时俱进的产物——《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
期刊
湖北省郧西县位于鄂西北边陲,是一个典型的集老、少、边、穷、库于一体的山区穷县。全县现有18个乡(镇)、场(区),各级各类学校163所,专任教师4102人。受地域条件的限制和历史原因,专任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年龄结构偏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相对陈旧,很难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已经参加过新课程、新课标培训的教师不能很好的学以致用,形成学用“两张皮”现象,致使少数教师“穿新鞋,走老路”;教学设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浪潮中课堂是主阵地,作业就是分战场。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的研究,初步设计了观察操作型、演说交际型、读写积累型、采辑编创型、考察探究型五种实践性作业类型。语文作业因实践而精彩,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多元智能,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实践性作业;类型;开放;探究;合作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发展学生多元智能,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
期刊
【摘要】建构主义教学策略中的支架式教学法,借助“脚手架”搭建概念框架,帮助学习者从一个发展区攀升到一个发展区。本文从有效教学的角度出发,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思想,借助支架教学法探索《出纳实务》的教学,为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当前知识的建构提供有效支持和帮助,直至无须教师指导也能在出纳岗位技能的知识框架中继续攀升。  【关键词】支架教学法;有效教学;知识攀升    1引言    
期刊
中国烹饪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文化中,一个是烹饪,一个是中医,是值得我们自豪的东西。当今社会职业学校烹饪专业的学生即将是烹饪文化的执行者、美食艺术的设计者。但是,部分学校只重视具体的技术操作,而忽视了系统的文化知识的教学,认为学文化是与做菜无关的事情,学与不学都无关紧要。  从表面上看来,文化程度的高低似乎与做菜没多大关系。传统观点来看,烹饪以手工操作为主,被视为体力劳动。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