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告别统一企业后的健力宝将何去何从?在业内专家看来,中信接盘后首先要解决体系、产品线、渠道伙伴和团队四大问题,若无颠覆性的动作,健力宝未来很难东山再起。
昔日“中国魔水”健力宝仍未摆脱跌宕起伏的命运。在归至统一旗下10年后,健力宝将再度易主的消息近日在业内传开。根据统一集团发布的公告,统一将以9.5亿元的价格出售健力宝100%股权,改由中信集团旗下的一家投资公司接手。
告别统一企业后的健力宝将何去何从?在业内专家看来,中信接盘后首先要解决体系、产品线、渠道伙伴和团队四大问题,若无颠覆性的动作,健力宝未来很难东山再起。
健力宝再度易主
根据统一企业与广东健力宝集团签署的股权转让合同,统一拟以人民币9.5亿元,将其持有“佛山市三水健力宝贸易”100%股权出售健力宝集团,预估处分利益约人民币3.43亿元。
据了解,2004年,健力宝集团出现资金紧张的债务风波,在三水区政府的支持下成立贸易公司,实行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管理模式。直至2005年,在原股东、三水区政府的共同认可下,与统一企业下属企业“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展开各项不同模式的业务合作。合作之初,健力宝被拆分成健力宝集团和健力宝贸易公司两大块。统一接手的是健力宝贸易公司,负责在国内分销健力宝品牌饮料,不从事生产业务。
“两年的磨合期后,统一企业最终于2007年取得各方的信任与支持入资健力宝贸易取得99.91%股权,随后再收购小股东股权后全资持有健力宝贸易的全部股权。”统一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彼时,健力宝集团也同意将其全部品牌授予健力宝贸易在中国地区的专属销售权,由此,统一在中国地区也正式具备碳酸与非碳酸的全品类经营。
据了解,此次健力宝集团收购健力宝贸易的9.5亿元资金全部来自为“中信资产管理”旗下的“北京淳信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资料显示,中信资产管理成立于2002年,为中国中信集团旗下成员,而中国中信集团为国务院直属国家授权投资机构,其2016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排名第156位,业务涵盖金融、资源能源、装备制造、工程承包、房地产等多个领域。
按照双方的规划,此次交易后,健力宝集团将会与中信集团旗下的专业投资平台公司合作,负责“健力宝”品牌及产品的生产推广,希望给健力宝品牌带来“第二次腾飞”。
统一为何抛售?
统一将“健力宝”揽入麾下达十年之久,如今为何要抛售?
对此,统一方面给出的解释是:此次出售健力宝贸易股权主要是因为健力宝集团方面希望回收健力宝品牌经营权。“由于健力宝集团授于健力宝贸易在中国地区品牌专属授权将于2016年12月到期,而健力宝集团大股东计划将健力宝品牌生产、贸易一致化,所以才有了此次统一的出售行为”。
此外,对于这次与健力宝的“分手”,统一方面还提到是因为双方对品牌定位的差异所致,“面对中国进入消费升级的新趋势,健力宝集团大股东坚持‘健力宝’应定位为民族品牌的历史地位,统一企业则希望重新赋予‘健力宝’新的产品内涵和品牌精神。”统一方面称。
而在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看来,统一抛售健力宝业务的原因,并没有上述解释中说的这么简单。“统一近年来一直在剥离不良资产,开始逐步聚焦自己的主业。从营收和利润来说,健力宝给统一带来的贡献不大,而当副品牌不能给统一带来营收上的红利,剥离一定是必然的。”
朱丹蓬表示,这几年整体市场环境不好,统一业绩在2015年出现短暂回升后,2016年表现并非很好,因此,统一肯定会选择剥离一些品牌。今年5月份,统一以12.91亿元出售其持有的所有今麦郎饮品股权,结束了二者10年的“婚姻”,现在又剥离健力宝,是想更好地聚焦自身的主营业务。
事实上,统一近年来的业绩一直不太好。据统一企业中国财报显示,2013年至2015财年收分别为233.28亿元、224.88亿元和221.01亿元。今年上半年统一收入约为117.13亿元,同比微跌2.4%;毛利下降了4.6%至43.245亿元;毛利率也由去年同期的37.8%下降至36.9%。
健力宝将何去何从?
作为70后、80后一代人的回忆,健力宝曾与可口可乐比肩,因为经常亮相各大体育赛事,被外界奉为“魔水”。1997年时,健力宝达到辉煌的顶峰,当年销售额突破55亿元,但此后却一直在走下坡路,目前年销售额在15亿元左右。告别统一企业后的健力宝将何去何从,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统一预计,这次资产处置有望让其获得约3.43亿元的税前收益,“并且为统一企业股东创造了2.5倍的巨额投资回报。”统一在公告中强调,交易完成后,健力宝集团将会与中信集团旗下的投资平台公司淳信资本合作,继续开展健力宝品牌的第二次腾飞。
“健力宝品牌目前已经失去了全国品牌的地位,没有核心产品,全国销售范围也很狭窄,未来很难东山再起。”不过,在朱丹蓬看来,中信接盘健力宝品牌对于后者帮助并不大,反而健力宝对于中信来说将是一个“烂摊子”。
朱丹蓬表示,健力宝这几年并没有太大的作为,像银鹭曾在一个县级市场就做到1亿元的销售额,娃哈哈全国做到400亿元,健力宝年销售额15亿元左右根本就不算什么。在他看来,中信接盘健力宝品牌后除非有颠覆性的东西,从营运模式、产品构建、团队、渠道运营等多方面发力,否则按照原来模式则很难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有健力宝经销商对媒体表示,健力宝一直有独立的生产和经销团队,但在品牌推广等方面弱于进口品牌。如果接手方不改变公司经营模式和产品,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
昔日“中国魔水”健力宝仍未摆脱跌宕起伏的命运。在归至统一旗下10年后,健力宝将再度易主的消息近日在业内传开。根据统一集团发布的公告,统一将以9.5亿元的价格出售健力宝100%股权,改由中信集团旗下的一家投资公司接手。
告别统一企业后的健力宝将何去何从?在业内专家看来,中信接盘后首先要解决体系、产品线、渠道伙伴和团队四大问题,若无颠覆性的动作,健力宝未来很难东山再起。
健力宝再度易主
根据统一企业与广东健力宝集团签署的股权转让合同,统一拟以人民币9.5亿元,将其持有“佛山市三水健力宝贸易”100%股权出售健力宝集团,预估处分利益约人民币3.43亿元。
据了解,2004年,健力宝集团出现资金紧张的债务风波,在三水区政府的支持下成立贸易公司,实行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管理模式。直至2005年,在原股东、三水区政府的共同认可下,与统一企业下属企业“统一企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展开各项不同模式的业务合作。合作之初,健力宝被拆分成健力宝集团和健力宝贸易公司两大块。统一接手的是健力宝贸易公司,负责在国内分销健力宝品牌饮料,不从事生产业务。
“两年的磨合期后,统一企业最终于2007年取得各方的信任与支持入资健力宝贸易取得99.91%股权,随后再收购小股东股权后全资持有健力宝贸易的全部股权。”统一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彼时,健力宝集团也同意将其全部品牌授予健力宝贸易在中国地区的专属销售权,由此,统一在中国地区也正式具备碳酸与非碳酸的全品类经营。
据了解,此次健力宝集团收购健力宝贸易的9.5亿元资金全部来自为“中信资产管理”旗下的“北京淳信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资料显示,中信资产管理成立于2002年,为中国中信集团旗下成员,而中国中信集团为国务院直属国家授权投资机构,其2016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排名第156位,业务涵盖金融、资源能源、装备制造、工程承包、房地产等多个领域。
按照双方的规划,此次交易后,健力宝集团将会与中信集团旗下的专业投资平台公司合作,负责“健力宝”品牌及产品的生产推广,希望给健力宝品牌带来“第二次腾飞”。
统一为何抛售?
统一将“健力宝”揽入麾下达十年之久,如今为何要抛售?
对此,统一方面给出的解释是:此次出售健力宝贸易股权主要是因为健力宝集团方面希望回收健力宝品牌经营权。“由于健力宝集团授于健力宝贸易在中国地区品牌专属授权将于2016年12月到期,而健力宝集团大股东计划将健力宝品牌生产、贸易一致化,所以才有了此次统一的出售行为”。
此外,对于这次与健力宝的“分手”,统一方面还提到是因为双方对品牌定位的差异所致,“面对中国进入消费升级的新趋势,健力宝集团大股东坚持‘健力宝’应定位为民族品牌的历史地位,统一企业则希望重新赋予‘健力宝’新的产品内涵和品牌精神。”统一方面称。
而在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看来,统一抛售健力宝业务的原因,并没有上述解释中说的这么简单。“统一近年来一直在剥离不良资产,开始逐步聚焦自己的主业。从营收和利润来说,健力宝给统一带来的贡献不大,而当副品牌不能给统一带来营收上的红利,剥离一定是必然的。”
朱丹蓬表示,这几年整体市场环境不好,统一业绩在2015年出现短暂回升后,2016年表现并非很好,因此,统一肯定会选择剥离一些品牌。今年5月份,统一以12.91亿元出售其持有的所有今麦郎饮品股权,结束了二者10年的“婚姻”,现在又剥离健力宝,是想更好地聚焦自身的主营业务。
事实上,统一近年来的业绩一直不太好。据统一企业中国财报显示,2013年至2015财年收分别为233.28亿元、224.88亿元和221.01亿元。今年上半年统一收入约为117.13亿元,同比微跌2.4%;毛利下降了4.6%至43.245亿元;毛利率也由去年同期的37.8%下降至36.9%。
健力宝将何去何从?
作为70后、80后一代人的回忆,健力宝曾与可口可乐比肩,因为经常亮相各大体育赛事,被外界奉为“魔水”。1997年时,健力宝达到辉煌的顶峰,当年销售额突破55亿元,但此后却一直在走下坡路,目前年销售额在15亿元左右。告别统一企业后的健力宝将何去何从,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统一预计,这次资产处置有望让其获得约3.43亿元的税前收益,“并且为统一企业股东创造了2.5倍的巨额投资回报。”统一在公告中强调,交易完成后,健力宝集团将会与中信集团旗下的投资平台公司淳信资本合作,继续开展健力宝品牌的第二次腾飞。
“健力宝品牌目前已经失去了全国品牌的地位,没有核心产品,全国销售范围也很狭窄,未来很难东山再起。”不过,在朱丹蓬看来,中信接盘健力宝品牌对于后者帮助并不大,反而健力宝对于中信来说将是一个“烂摊子”。
朱丹蓬表示,健力宝这几年并没有太大的作为,像银鹭曾在一个县级市场就做到1亿元的销售额,娃哈哈全国做到400亿元,健力宝年销售额15亿元左右根本就不算什么。在他看来,中信接盘健力宝品牌后除非有颠覆性的东西,从营运模式、产品构建、团队、渠道运营等多方面发力,否则按照原来模式则很难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有健力宝经销商对媒体表示,健力宝一直有独立的生产和经销团队,但在品牌推广等方面弱于进口品牌。如果接手方不改变公司经营模式和产品,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