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掐指一算,2018居然也就只剩下短短两个月了!回顾塞一年,很是感慨,突然矫情了—把,发条朋友圈吧,结果打开微信界面,却又无话可说……朋友圈这么多好友,说啥都怕暴露自己,被吐槽矫情怎么办?算了,不发文案直接发张自拍吧?可是自认美貌被吐槽又怎么办?—番纠结之后,分享了一首十分冷门的钢琴曲。嗯,这样才能显示我的高格调……
想必很多同学都陷入过发朋友圈的纠结中,不管是热衷发朋友圈还是不屑—顾,或许我们都正在慢慢陷)、传播圈的漩涡中而不自知。
朋友圈Vs.戏剧理论
朋友圉中的人际交流,就像戈夫曼提出的戏剧理论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是演员,在朋友圈这个舞台上竞相表演:我们把自己的一些生活状态通过照片或文字的形式展示出来,这就是在表演;微信好友对照片进行点赞、评论,他们就是“观众”,配合着我们的表演。
因为知道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留下某种印象,所以每个人都会有意无意地用某些技巧控制自己给别人的印象,尽量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印象管理”。比如,在发朋友圈的时候,我们往往更喜欢分享自己积极生活的状态,比如健身、旅游、美食,或者是取得了优秀成绩,而一些负能量的想法就不会或很少在朋友圈发布出来。
朋友圈作为“舞台”,本身也为演员提供了进行“印象管理”的功能,比如内容分组可见、提醒某些人看或者不让某些人看朋友圈等功能。相对于现实中与人面对面交谈,在朋友圈里,我们可以更方便、从容地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印象管理,换句话说,更方便我们的“表演”。
朋友圈Vs媒介情境论
如果你同时使用的社交媒体超过—个,你可能会发现,—个人在不同社交媒体中的表现是完全不同的。许多人在朋友圈晒风景、晒美食,整天“岁月静好”的模样,但一到了微博就愤世嫉俗、骂骂咧咧,和朋友圈中判若两人。问题在于,为什么在不同的社交媒体,我们会出现“多重人格”呢?
我们之所以在朋友圈和微博会有不同的表现,就是因为朋友圈和微博这两种社交媒体创造了不同的情境,而我们的种种行为,正是适应不同情境的表现。具体来说,朋友圈是—个“强关系”平台,因为大部分微信好友与我们都有现实联系,平常生;舌中会彼此交往。而相比较来说,微博是—个“弱关系”平台,关注你微博的很多都是“路人”,换句话说,你们只是在网上认识,现实中基本不可能遇到。正是由于两个平台提供的情境不—样,所以你的行为也就不一样。在朋友圈中你要顾及自己的形象和朋友的关系,所以言语比较谨慎,而在微博里面对的大部分都是陌生^,像对着树洞喊话—样,你自然也就会无所顾忌地“放飞自我”了。
朋友圈Vs.信息茧房
为什么说朋友圈是一个“信息茧房”?我们可以想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朋友圈发布内容的基本都是你在现实中认识的同学、朋友、亲人,他们大部分人的年龄、见识、兴趣、生活环境都与你相似。你们有着共同的生活圈,因此遇到的事情以及对事.睛的观点,虽然不能说完全相同,但大体上是—致的。
另外,朋友圈也为你提供了进行自我封闭,从而制造“信息茧房”的手段。在这里,你不但可以订阅、分享自己喜欢的内容,还可以屏蔽或删除观念与你强烈冲突的人。这样,经过重重“筛选”之后,留在朋友圈的观点越来越与你意见一致,也越来越符合你的“三观”和要求,朋友圈就因此变成了一个“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的危害
那“信息茧房”有什么危害呢?就像前文所说的,你接触到的都是单一且与你的取向一致的信息,但你意识不到自己是处在“信息茧房”之中,就会把这些片面的内容当成是真实世界的全貌。就比如,你发现朋友圈里有很多朋友都在讨论一部电视剧,这就会给你一种“这部电视剧很火很流行”的错觉,但也很有可能只是因为这部电视剧刚好适合你们年龄层、生活地域和生活环境,因此只在你的朋友圈里比较火爆,這就是“信息茧房”的影响。
解决办法
在“信息茧房”里,你的很多判断都是基于接触朋友圈的有限信息而做出的选择,有时候许多事情变得真假难辨,对世界的看法也变得片面。要解决这一问题也有方法,那就是尽量丰富信息来源,开阔自己的视野。遇到一个事情在朋友圈流传,不要盲目相信,而是争取从各个渠道搜索信息,多方求证辨别真假,只有这样才能破除“信息茧房”。
不管是在网上,还是在生活中,只要你认真思考,总能发现传播学存在的痕迹:为什么同样的知识,老师说出来我们无条件相信,同学说出来我们却要质疑一番呢?为什么“标题党”新闻层出不穷呢?又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跟风”呢……慢慢用传播学的视角重新观察和分析生活,你将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
想必很多同学都陷入过发朋友圈的纠结中,不管是热衷发朋友圈还是不屑—顾,或许我们都正在慢慢陷)、传播圈的漩涡中而不自知。
朋友圈Vs.戏剧理论
朋友圉中的人际交流,就像戈夫曼提出的戏剧理论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是演员,在朋友圈这个舞台上竞相表演:我们把自己的一些生活状态通过照片或文字的形式展示出来,这就是在表演;微信好友对照片进行点赞、评论,他们就是“观众”,配合着我们的表演。
因为知道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留下某种印象,所以每个人都会有意无意地用某些技巧控制自己给别人的印象,尽量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印象管理”。比如,在发朋友圈的时候,我们往往更喜欢分享自己积极生活的状态,比如健身、旅游、美食,或者是取得了优秀成绩,而一些负能量的想法就不会或很少在朋友圈发布出来。
朋友圈作为“舞台”,本身也为演员提供了进行“印象管理”的功能,比如内容分组可见、提醒某些人看或者不让某些人看朋友圈等功能。相对于现实中与人面对面交谈,在朋友圈里,我们可以更方便、从容地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印象管理,换句话说,更方便我们的“表演”。
朋友圈Vs媒介情境论
如果你同时使用的社交媒体超过—个,你可能会发现,—个人在不同社交媒体中的表现是完全不同的。许多人在朋友圈晒风景、晒美食,整天“岁月静好”的模样,但一到了微博就愤世嫉俗、骂骂咧咧,和朋友圈中判若两人。问题在于,为什么在不同的社交媒体,我们会出现“多重人格”呢?
我们之所以在朋友圈和微博会有不同的表现,就是因为朋友圈和微博这两种社交媒体创造了不同的情境,而我们的种种行为,正是适应不同情境的表现。具体来说,朋友圈是—个“强关系”平台,因为大部分微信好友与我们都有现实联系,平常生;舌中会彼此交往。而相比较来说,微博是—个“弱关系”平台,关注你微博的很多都是“路人”,换句话说,你们只是在网上认识,现实中基本不可能遇到。正是由于两个平台提供的情境不—样,所以你的行为也就不一样。在朋友圈中你要顾及自己的形象和朋友的关系,所以言语比较谨慎,而在微博里面对的大部分都是陌生^,像对着树洞喊话—样,你自然也就会无所顾忌地“放飞自我”了。
朋友圈Vs.信息茧房
为什么说朋友圈是一个“信息茧房”?我们可以想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朋友圈发布内容的基本都是你在现实中认识的同学、朋友、亲人,他们大部分人的年龄、见识、兴趣、生活环境都与你相似。你们有着共同的生活圈,因此遇到的事情以及对事.睛的观点,虽然不能说完全相同,但大体上是—致的。
另外,朋友圈也为你提供了进行自我封闭,从而制造“信息茧房”的手段。在这里,你不但可以订阅、分享自己喜欢的内容,还可以屏蔽或删除观念与你强烈冲突的人。这样,经过重重“筛选”之后,留在朋友圈的观点越来越与你意见一致,也越来越符合你的“三观”和要求,朋友圈就因此变成了一个“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的危害
那“信息茧房”有什么危害呢?就像前文所说的,你接触到的都是单一且与你的取向一致的信息,但你意识不到自己是处在“信息茧房”之中,就会把这些片面的内容当成是真实世界的全貌。就比如,你发现朋友圈里有很多朋友都在讨论一部电视剧,这就会给你一种“这部电视剧很火很流行”的错觉,但也很有可能只是因为这部电视剧刚好适合你们年龄层、生活地域和生活环境,因此只在你的朋友圈里比较火爆,這就是“信息茧房”的影响。
解决办法
在“信息茧房”里,你的很多判断都是基于接触朋友圈的有限信息而做出的选择,有时候许多事情变得真假难辨,对世界的看法也变得片面。要解决这一问题也有方法,那就是尽量丰富信息来源,开阔自己的视野。遇到一个事情在朋友圈流传,不要盲目相信,而是争取从各个渠道搜索信息,多方求证辨别真假,只有这样才能破除“信息茧房”。
不管是在网上,还是在生活中,只要你认真思考,总能发现传播学存在的痕迹:为什么同样的知识,老师说出来我们无条件相信,同学说出来我们却要质疑一番呢?为什么“标题党”新闻层出不穷呢?又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跟风”呢……慢慢用传播学的视角重新观察和分析生活,你将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