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好莱坞的大周末,然而电影工业在这场庆祝之后又将陷入和奥斯卡之前同样的资金短缺状态。好莱坞的许多人——包括克里斯蒂安·贝尔(《蝙蝠侠前传》的主演)都要慢慢地接受个现实,那就是中国将成为他们的新“西部”。
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速度足以让最乐观的人感到吃惊。2005年时,整个行业仅价值2.5亿美元,而好莱坞当时价值230亿美元。当年持乐观态度的评论者估计到2010年中国电影业产值能翻三倍,反对者则摇摇头,声称中国电影太多审查、不够艺术性。不过最终的结果是中国电影业比最乐观的估计还多了至少倍,票房收入去年达到了15亿美元,按目前增长速度到2015年时可达70亿美元。
观影业在消费社会的发展中起了关键作用,2005年以来,中国努力创造观影条件,对基建项目投入巨资,包括在主要城市兴建新影剧院。整个中国现在有超过6000张大银幕,其中很多是数字式的,政府报告称每天都有三家新电影院开门营业。
电影内容也获得了很大发展。过去10年,中国的电影制片厂几乎都由中影集团支持,它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国营制片和发行企业,总是拍遵循一定政治路线的古装剧。在过去的两年中,更加多样化的电影出现了,比如悲剧《唐山大地震》、中国西部片《让子弹飞》,每一部都获得了超过1亿美元的本地票房。
中国和好莱坞之间可谓爱恨交织。像许多与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有关的故事一样,中国电影产业崛起的复杂程度要比第一眼所见的高许多,而好莱坞在挖掘中国市场的潜在利益当然为情况加入了另一层复杂。
历史上,中国和好莱坞的关系特征是怀疑和反感。首先,在中国猖獗的盗版和知识产权问题始终困扰着好莱坞,每年让美国电影制作者损失数十亿计的美元。其次,对于市场准入和收入分成。中国对美国影片的引进比其他国家严格很多,每年仅限20部,还要受制于严格的票房分成协议。
以《阿凡达》为例,它在中国总共获得2亿美元的票房,而制片方所能获得的利益只有10%~15%之间。这个数字在其他绝大部分国家大约是50%。中国并没有任何改变的信号,尽管世贸组织高调要求中国必须对国内外公司视同仁,但知识产权律师史蒂夫·迪金森提醒美国电影业不要对此过于兴奋,“美国电影行业多年来一直在寻找途径拓展中国市场。该裁决对此没有任何帮助”。
虽然如此,由于好莱坞的收入缩水,中国日益成为利益考虑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中国市场仍然比日本和欧洲的小,并有着比其他国家更可怕的利益分割,但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市场。另一个大市场是印度,印度的观众口味已经被宝莱坞培养得差不多了,所以那不是一个有潜力的金矿。
中国电影会和好莱坞起走向衰落吗?那么如何让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又如何让好莱坞在那边挣到钱?有创造性的伙伴关系也许在定程度上能成为解决方案。既然很少有人指望政府能在近期大幅度开放市场,很多好莱坞制片公司的老板开始寻求与中国电影人联合制片,以求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似乎满足于这样的现状,这样可以帮助他们自己的行业成长。
考虑到以上问题,伙伴关系正在激增。出生在上海的《黑天鹅》的制片人迈克·麦德维伊现在正与一位中国电影推广人一起推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克里斯蒂安·贝尔也签约了一部中国电影,在影片中担当主角。
这种合作也不是没有潜在的隐患。去年中国向好莱坞电影制作人发出了一个信息:如果你绕过我们,我们不会让你好过。这则信息直接传到了顶层。米拉麦克斯的主席哈维·温斯坦不得不将电影《上海》的外景地从上海搬到伦敦,因为当地不让他在上海拍。显然,温斯坦购买中国电影却不把它们分开处理的做法惹恼了当地。尽管温斯坦在《上海》的发布会上发表了对中国电影业阿谀奉承的声明,那还不够。媒体发表了尖刻的评论,中国大导演冯小刚则公开称他为“骗子”。
这种口水仗真的对谁都没有帮助。对于中国利用其国内电影产业促进商业和消费文化,对好莱坞有效的参与项目,都必须找到折中的方法来让双方合作,也让中国电影人向西方同行学习。
最终,电影还是要好卖才行。一位受过美国教育的华人银行家、一个狂热的影迷说道:如果中国电影业想达到国际水平,中国电影人应该制作一些关于那些对中国有重要价值事物的电影。为了卖座,他们必须搞清楚如何把这些故事包装成电影,然后展示给世界。
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速度足以让最乐观的人感到吃惊。2005年时,整个行业仅价值2.5亿美元,而好莱坞当时价值230亿美元。当年持乐观态度的评论者估计到2010年中国电影业产值能翻三倍,反对者则摇摇头,声称中国电影太多审查、不够艺术性。不过最终的结果是中国电影业比最乐观的估计还多了至少倍,票房收入去年达到了15亿美元,按目前增长速度到2015年时可达70亿美元。
观影业在消费社会的发展中起了关键作用,2005年以来,中国努力创造观影条件,对基建项目投入巨资,包括在主要城市兴建新影剧院。整个中国现在有超过6000张大银幕,其中很多是数字式的,政府报告称每天都有三家新电影院开门营业。
电影内容也获得了很大发展。过去10年,中国的电影制片厂几乎都由中影集团支持,它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国营制片和发行企业,总是拍遵循一定政治路线的古装剧。在过去的两年中,更加多样化的电影出现了,比如悲剧《唐山大地震》、中国西部片《让子弹飞》,每一部都获得了超过1亿美元的本地票房。
中国和好莱坞之间可谓爱恨交织。像许多与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有关的故事一样,中国电影产业崛起的复杂程度要比第一眼所见的高许多,而好莱坞在挖掘中国市场的潜在利益当然为情况加入了另一层复杂。
历史上,中国和好莱坞的关系特征是怀疑和反感。首先,在中国猖獗的盗版和知识产权问题始终困扰着好莱坞,每年让美国电影制作者损失数十亿计的美元。其次,对于市场准入和收入分成。中国对美国影片的引进比其他国家严格很多,每年仅限20部,还要受制于严格的票房分成协议。
以《阿凡达》为例,它在中国总共获得2亿美元的票房,而制片方所能获得的利益只有10%~15%之间。这个数字在其他绝大部分国家大约是50%。中国并没有任何改变的信号,尽管世贸组织高调要求中国必须对国内外公司视同仁,但知识产权律师史蒂夫·迪金森提醒美国电影业不要对此过于兴奋,“美国电影行业多年来一直在寻找途径拓展中国市场。该裁决对此没有任何帮助”。
虽然如此,由于好莱坞的收入缩水,中国日益成为利益考虑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中国市场仍然比日本和欧洲的小,并有着比其他国家更可怕的利益分割,但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市场。另一个大市场是印度,印度的观众口味已经被宝莱坞培养得差不多了,所以那不是一个有潜力的金矿。
中国电影会和好莱坞起走向衰落吗?那么如何让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又如何让好莱坞在那边挣到钱?有创造性的伙伴关系也许在定程度上能成为解决方案。既然很少有人指望政府能在近期大幅度开放市场,很多好莱坞制片公司的老板开始寻求与中国电影人联合制片,以求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似乎满足于这样的现状,这样可以帮助他们自己的行业成长。
考虑到以上问题,伙伴关系正在激增。出生在上海的《黑天鹅》的制片人迈克·麦德维伊现在正与一位中国电影推广人一起推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克里斯蒂安·贝尔也签约了一部中国电影,在影片中担当主角。
这种合作也不是没有潜在的隐患。去年中国向好莱坞电影制作人发出了一个信息:如果你绕过我们,我们不会让你好过。这则信息直接传到了顶层。米拉麦克斯的主席哈维·温斯坦不得不将电影《上海》的外景地从上海搬到伦敦,因为当地不让他在上海拍。显然,温斯坦购买中国电影却不把它们分开处理的做法惹恼了当地。尽管温斯坦在《上海》的发布会上发表了对中国电影业阿谀奉承的声明,那还不够。媒体发表了尖刻的评论,中国大导演冯小刚则公开称他为“骗子”。
这种口水仗真的对谁都没有帮助。对于中国利用其国内电影产业促进商业和消费文化,对好莱坞有效的参与项目,都必须找到折中的方法来让双方合作,也让中国电影人向西方同行学习。
最终,电影还是要好卖才行。一位受过美国教育的华人银行家、一个狂热的影迷说道:如果中国电影业想达到国际水平,中国电影人应该制作一些关于那些对中国有重要价值事物的电影。为了卖座,他们必须搞清楚如何把这些故事包装成电影,然后展示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