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如煮,“雁溪”杯消烦暑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an_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端午一过,南方就正式开启“烧烤”模式了,再加上今年“厄尔尼诺”的推波助澜,大地正渐渐变成一只巨大的烤箱。
  炽热眩日的阳光,把一切都晒得苍白,聒噪鼎沸的蝉鸣,仿佛在呐喊助威,烹煮着烦闷的盛夏午后。
  “长安客舍热如煮,无个茗糜难御暑。”当年王维在长安逆旅,也是在一个如煮的夏日里。不过,他御暑有方,靠茶粥米解暑气。“茗糜”距今已年湮代远,且用材、煮法皆语焉不详。然则何以消夏?最宜莫过喝杯老白茶了。
  止欲觅一饼老白茶来泡时,茗飨堂堂主茗淑飞来微信约茶,茶品“正中下怀”——2009年~2012年的老寿岿。微信看罢,内心早就按捺不住欣喜,便头顶骄阳,爽然赴约。
  一
  茗飨堂在城东,从城北过去并不算远,但抵达时,已是挥汗如雨。
  稍事休息,堂主从茶仓里“请”出四位“主角”。剥开棉纸,茶刀依次撬开,芽叶“咝咝”分离。置于茶荷,一字排开,御暑茶“宴”正待开席。
  侯汤的间隙,堂主道出了它们的“底细”:四款茶皆来自福鼎管阳镇雁溪一带。“雁溪”,名字听起来就美得像幅画。据传,宋代礼部侍郎陈桷隐退后得如来梦示随雁迁徙至此而得名,让茶带上了几分浪漫的色彩。而且,那里完好地保留了第四纪古冰川的遗迹,去过的人都说“美翻了”。
  堂主的这番描述着实令人心生向往,不过,一时还无法亲临此处,一饱眼福。好在有茶,可以藉由茶吞茶味来想象,也算是种神游吧。
  暂停走心,目光回到茶荷。四款都露出了真面目,无一例外,都有着粗朴甚至有些不修边幅的模样,犹如身着粗褐布衣的贫士。参差的剖面,枯槁的芽叶,紧紧地抱在了一起,在炎夏里淌着凉爽的秋意。它们在同时间抵抗的过程中,渐渐失去了莹泽,却还依然留存着曾经丰盈的记忆。
  2009寿眉:粗疏的外形下,难掩古朴之韵。芽叶完整,呈黄褐色,如苍苔古岩一般。木质的清香中,略带些悠淡的梅子香。
  2010寿眉:黄、绿、褐三色相间,银白色的嫩芽点缀其间。叶脉清晰,有着类似化石的深沉质感。干茶的清香,使人联想到森林里落叶的气息。
  2011寿眉:芽叶连着粗梗,如雪类银的芽头镶嵌在褐色的背景下,甚是好看。枯叶的干香,清新且清纯。
  2012寿眉:叶形完整,形态自然,黄、褐相间,散发着淡雅的木质香。
  二
  沸水冲淋,漫过茶面,浸润。失水的芽叶汲水,次第苏醒。
  在蒸腾的茶烟中,茶的干香转成淡淡的药草香,隐约间透出点轻轻的毫香。
  芽叶渐渐舒展,在水中洇成澄澈明亮的金黄。四款茶,年齿有序,呈现出深浅不一的汤色。2009年寿眉的色泽最深,金黄中略有些红,确切地说,应是一种亮丽的蜜黄。
  明净剔透的金黄,是属于晨阳或秋阳的颜色,明媚但不强烈,还带着微风。的确,白茶是阳光的宠儿,它沐阳而生,又在阳光里定格,然后在杯中被晕染了一抹阳光的亮色。一瞥窗外亮晃晃的一片,似乎与之有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除了阳光的味道,在它们身上还能品尝得到时间。也许,6年、5年、4年、3年……只是人为划分的刻度。时间本无始终,却真实地横亘贯穿在我们日常的一切中。然后,在微妙的变化中,有意或无意地透露它的蛛丝马迹,譬如茶味。
  亮丽的金黄,继续在摇曳荡漾,点点浮光中,我们感觉到了时间悄然生长的痕迹——醇厚甘甜,沉着而内敛,如旧诗行,须慢慢品味,方可知味。
  2009寿眉:开汤后,千茶带的梅子香更明显些,这是陈年的香气。从第二道开始一直到第五道,茶汤颜色都保持着蜜黄透亮。滋味甘醇饱满,在舌面上铺展开来时,酣畅淋漓。入喉,爽滑细腻,涌起阵阵甜润。
  2010寿眉:甜香融在金黄明亮的茶汤中,入口时醇和甜润。在第三道,随着内含物的释放,滋味转为蜜甜,汤色亦变成橙黄,口感丰润,有着山泉水般的清冽。
  2011寿眉:金黄清澈的茶汤,散发着令人愉悦的草木香。啜之,汤中“有物”,清甜醇和。第四道、第五道,汤色转为橙红,但不失清亮。浸泡5分钟后,汤色呈现出类似红茶的红艳明亮,却毫不苦涩。
  2012寿眉:汤色金黄油亮,茶汤柔顺爽滑,清甜润口,透出木质的清香。第三道以后,汤色转为橙黄,清甜的口感保持得很好。
  三
  茶过五道,初来时的烦闷在清甜醇和的茶汤中消解,窗外的太也已西斜。
  打开窗户,放阳光进来。它敛去了嚣张的气焰,变得温驯起来。几朵散淡的云,懒r懒地漂浮在天空,也浮在了澄澈的汤面上。
  时间在流逝,云在流动。饱蘸了水的芽叶重新莹润。然而,美丽的尽头是寂灭。茶色茶香茶味会渐淡,直到回归无色无香无味的原初。
  茶汤滤尽,留下雪泥鸿爪。完全绽放的芽叶,伏贴在碗壁,展现它的柔软,没有繁华落尽的苍凉,而是从容自在的宁静。
  2009寿眉:叶色褐,微红。柔软,较匀整,富有光泽,有清新的木质香。
  2010寿眉:叶色黄褐,较柔软,叶脉明显。
  2011寿眉:芽叶黄褐,微红,较柔软、匀整。
  2012寿眉:叶色黄褐,叶张较大,较匀整。
  四
  终于,太阳在地平线沉没。晚风徐徐,把暑气慢慢吹散。晚霞,在天边徘徊着,迎接暮色的降临。
  茶,越来越淡,我们却不舍丢弃。堂主把四款茶的叶底都收集起来,倒进一只大容量的养生壶,加热烹煮。
  沸声汩汩,芽叶旋转、飞舞。茶烟嫋嫋,一壶“新”茶,又要开汤了……
其他文献
1972年,中美关系和缓,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毛主席把4两大红袍作为珍贵礼物送给尼克松,成就了一段关于“半壁江山”的大国外交佳话。201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在时隔13年之后,重回中国举办,而“海堤”大红袍作为国礼入选APECT商理事会国宴,无疑又为中国茶在世界的舞台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海堤”大红袍为何能够通过层层筛选,成为APEC会议款待各国来宾的特供“国礼”?在它大放异彩的背后,
期刊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是由下而上的,并与儒家思想结下不解之缘,因此,探讨中国茶文化不能不研究儒家思想体系:又由于中国文人、雅士的洒脱不拘于形式,茶文化呈现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中国古典哲学中的美学理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滋润着中国的茶文化,既有儒家文雅含蓄之美,又有佛家圆通空灵之美以及道家幽玄旷达之美,于是,茶文化被称为“美的哲学”。  茶文化的主体是人,茶是作为人的客体而存在。中国茶
期刊
武夷山乌龙茶制作工艺向外传播始于清朝雍正年间。清乾隆三年(1738年),经过十五年的实践积淀,福建安溪试种、试做乌龙茶获得成功。当时,福建物产运输主要靠内河贸易完成,所以安溪茶也要运到武夷山统一贩售。对此,释超全在《安溪茶歌》中这样描述:“溪茶遂仿岩茶样,先炒后焙不争差”。乌龙茶制作工艺从武夷山传到安溪后,闽南乌龙茶产区逐渐形成,所产乌龙茶衍化成了安溪铁观音。  乌龙茶制作工艺传入台湾有“两脉说”
期刊
说起茶文化,总离不开茶圣陆羽,他的著作《茶经》也被后人广为流传,堪称茶学史上的经典。但是,在茶文化历史上,还有一位具有深远意义的人物,他就是——葛玄。  为了纪念这位“江南茶祖”的历史贡献,12月11日,在葛玄植茶之地——台州,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江南植茶始祖葛玄诞辰1850周年的活动。  活动期间,2014中国·台州茶文化博览会也在台州路桥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  道家胜地千载遗风  台州,特别是天
期刊
有资料表明,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之一,这除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外,大抵与他们悠久的嗜茶习俗不无关系。日本人称茶为“益寿的灵丹,延年的妙药”、“健康的希望,美好的享受”,人均年茶叶消费量颇大,为中国人均的三倍。日本人喜欢喝茶,对喝茶的礼仪也颇为考究。为了亲自感受下日式茶道,2013年7月,我借旅游的机会,在日本札幌参与了一场日式茶道会。  与我随行的是我留学日本的侄儿。临去的路上,侄子意味深长
期刊
若单从字面上解读,“茶”字拆解开来,就暗含了“空间”的意象与概念。  “人”在“草(艹)”“木”间,想必是一幅唯美的图景:一片蓊郁的山林,绿草依依,身处其中,有穿过树杪的透明阳光,有啁啾的鸟鸣,有淙淙的溪流……这样的联想,还可以无限铺展衍生。茶,在中国人最原始、最朴素的观念中,原本就是“天人合一”的隐喻。  于是,在漫长的时间中,中国人总是通过与茶、空间的和谐互动中找准了自己的定位。  中国人把茶
期刊
这个圈子,越来越往美的方向发展。人美、器美、景美,这些与茶不太相干的元素,现在是茶文化的重点。诚然,茶文化能让我们在不那么完美的生活里感受美,但我想,感受美应该不是茶文化的核心。在追求外表的美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追求真和善。  我想特别举3个人的例子,是在我12月的韩国行中遇到的3位茶人,她们用亲身实例告诉我何为茶人的追求。  第一位是天福茶博物院的二姑,大家都很亲切地称之二姑。二姑年长,但在第四届
期刊
立春过了,春节也过了,清明前的采茶季节快到了,春节时家家户户集中在一起,我一个人在中国过节让我回忆我家乡印第安人的传统。  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中部的农村,三月份地上的雪开始变化,之前的软软的并似粉的雪变得像小冰块的样子,白天天气变得温暖所以雪就渐渐的溶化而晚上又变冷雪又结冰,而树上的芽慢慢开始长,就在这个三月中旬的时候枫树里的树液开始流动。我过去的祖先从小都知道要做枫糖,而我三十几岁时才体会了也学会
期刊
尽管西式咖啡与罐装饮料近年不断挟强势广告,逐渐改变消费者的喝茶习惯,但作为台湾首善之区的台北,今天仍保有一千多家茶行,以及栖身在闹区巷弄或古迹建物的大小茶馆。近年为赶上现代都会的紧凑节奏,商圈内屹立至今的几家老字号茶馆也不断转型,继续为车马喧嚣的台北闹区飘摇茶香。加上古迹活化的议题近年逐渐发烧,注入文创新活水后,不仅让古迹再次展现生命力,也带来了无限商机,比如台北市八德路公卖局酒厂变身的“华山创意
期刊
以心传心,最初是透过诗词,如今是透过一盏茶了。不觉,一别已是七年。  犹记得初离别,笔下有诗云:复至昔日只有梦,缘何梦中不见卿?  就在这时候,雅芬寄茶来了,从此年年寄茶过来。思念起,透过一盏茶,天涯就成了咫尺。思念灭,咫尺又成了天涯。就这样看着心上生起相忆的念头,一个接一个的来,一个接一个的去。以前透过注意,把某个瞬间的念头记下来,形成了诗。如今透过注意,念头流进手指,开始与茶器依依惜别,犹如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