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女性形象为切入点,对《圣经》中的女性角色进行分析与解读。探究在父系的希伯来文化中,《圣经》所展现的“贤德”型女性形象、“红颜祸水”型女性形象,反叛精神与贤妻形象共存型女性形象的特点。
关键词:《旧约圣经》;女性形象;贤德;红颜祸水;反叛精神
一、以《以斯帖记》中以斯帖为代表的“贤德”型
“贤德”指贤惠、有美德,除去体贴温柔等贤惠品质外,还包括勇敢、智慧等特点。而这一“贤德”型女性形象在《圣经》中虽较少体现,但也存在典型例子。《圣经·旧约》中有两章是以女性的名字作为标题的,一章是《以斯帖记》,另一章则是《路得记》,这在《圣经》中极其少见,因此可以看出以斯帖和路得在《圣经》中的地位十分独特。
以以斯帖为例,她作为“贤德”型的代表女性,体现出了勇敢机敏的品质。当时,为挽救处于波斯境内的犹太人,以斯帖利用宫廷宴会,在国王面前揭露哈曼的阴谋,并让其自食恶果——使哈曼被自己制作的绞刑架绞死,粉碎了哈曼企图残害波斯境内犹太人的罪恶计划。在四次宫廷宴会中,微妙诡谲的氛围对于女子而言都是一种无声的压迫,但以斯帖却时刻体现出国人的智慧。无论是以贤淑顺从的姿态获得宮内众人的喜爱和波斯王亚哈随鲁王的宠爱,还是不动声色耐心等待时机,一举揭发哈曼之罪行,设“请君入瓮”之局令哈曼无处可逃,以斯帖的每一举动都表现了身为女子的过人胆识与计谋。
此外,路得也是《圣经》中较为典型的“贤德”型女性,但她所体现出的并非如以斯帖一般的智慧与勇敢,而是温柔贤淑,以贤惠特质为典型形象。《路得记》讲述了路得在遭受丈夫、公公的相继离世,家中仅剩她与婆婆、妯娌三人后的故事。路得不论是对拿俄米还是对陌生人都体现出了贤惠与温柔。也是较为典型的“贤德”型女性形象。
二、以《士师记》中大利拉为代表的“红颜祸水”型
谈及“红颜祸水”,我们不难想到妲己、褒姒、赵飞燕、杨玉环等中国历史人物,她们拥有姣好的面容,但却正是利用这美妙的容颜致使延误国事,使君王荒废朝政,祸国殃民。而姣好的容貌及腹黑的心思便是“红颜祸水”型女性形象的特点。
《旧约圣经》成书时间约为公元前11至公元前2世纪,在距今甚远的当时,也存在以《士师记》中的大利拉为代表的“红颜祸水”型女性形象。在《士师记》中参孙运用自身神力带领希伯来人推翻了腓力斯人的统治,腓力斯人不甘于失败,但却对参孙的力大无穷无可奈何,因此他们贿赂美貌绝伦的大利拉取得参孙的秘密,腓力斯首领对大利拉说,“求你诓哄参孙,探探他因何有那么大的力气,我们用何法能胜他,捆绑克服他,我们就每人给你一千一百舍客勒银子。”(《士师纪》)在金钱的诱惑下,大利拉答应了首领的请求,背叛了参孙,随之参孙被破解魔法并置于死地。
无疑,大利拉是《圣经》中典型的负面形象,她的淫荡与背叛被认为是英雄参孙之死的直接原因。在父权社会中,常常将男性失败归因于女性身上,因此存在不少死于淫妇之手的男人,亡于女色的英雄,也由此给世人留下了“英雄难过美人关”的感叹。
三、以《创世纪》中他玛为代表的矛盾型
女性主义批判家肖沃尔特认为:女性形象在男性作者的笔下要么是“天使”要么是“恶魔”。但在《圣经》中存在复杂的矛盾型女性形象,那便如《创世纪》中的他玛,她并非是像以斯帖般纯粹的“天使”,也不至于是似大利拉般饱受批评的“恶魔”,她的身上存在反叛精神与贤妻形象共存的特点。
他玛是以色列族长犹大的儿媳,她命运坎坷,两任丈夫与她成婚后相继离世。在整个故事中,似乎犹大把儿子的死亡都归罪给了他玛,而他玛只是温顺接受,听任犹大的支配和安排,任由俄南的羞辱,他玛都选择了默然,贤惠懂事地生活在家庭中。一直到他玛发现犹大是在欺骗自己,示拉已经长大成人,但其没有践行诺言。他玛因此被迫采取行动,反叛精神从中体现。诚然,他玛的生命中出现了若干不负责任的人或耶和华眼中的恶人,他们都没能履行在他玛生命中应尽的责任,但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智慧和勇气成就了自己的一生。
但无疑,他玛设计与公公乱伦而孕,从道德与人性的角度考虑既可悲又可怕,不能为现在的价值观所接受。因此,他玛是《圣经》中典型的矛盾型女性形象,在她的身上既体现出了安抚家庭的贤妻形象,也表现出了反抗父权安排的叛逆精神。
四、结语
《旧约圣经》成书之时,人类社会早已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父权至上,男性作者在创作时几乎是以自己的理解与需求来塑造女性形象。通过对“贤德”型、“红颜祸水”型、矛盾型三种女性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男性作家对女性存在多角度认识。一方面,他们向往和推崇女性的温柔贤惠、甘心为家庭奉献以及智慧果敢;另一方面,他们期望以“红颜祸水”型女性形象提醒世人勿沉迷女色。但随着时代发展,如今女性社会地位已得到极大提高,女性意识也有所发展,因此我们在阅读《旧约圣经》时应以发展的眼光理解当时塑造的女性形象。
参考文献
[1]马红英.声讨父权制重释圣经——女性主义圣经诠释刍议[J].怀化学院学报,2008(12).
[2]马月兰.《圣经》中“贤妻”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A].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
[3]李滟波.《旧约圣经》中女性形象的文化解读[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3).
[4]程小娟.《圣经》女性主义阐释与女性定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5]邹广胜.论女性主义解读《圣经》的新视角[J].外国文学,2008(05).
[6]屈冬梅.女性反叛性思维方式的流变——女性主义视角下《圣经》中经典女性人物形象探析[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10).
[7]陈忠祥.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圣经》女性形象[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06).
关键词:《旧约圣经》;女性形象;贤德;红颜祸水;反叛精神
一、以《以斯帖记》中以斯帖为代表的“贤德”型
“贤德”指贤惠、有美德,除去体贴温柔等贤惠品质外,还包括勇敢、智慧等特点。而这一“贤德”型女性形象在《圣经》中虽较少体现,但也存在典型例子。《圣经·旧约》中有两章是以女性的名字作为标题的,一章是《以斯帖记》,另一章则是《路得记》,这在《圣经》中极其少见,因此可以看出以斯帖和路得在《圣经》中的地位十分独特。
以以斯帖为例,她作为“贤德”型的代表女性,体现出了勇敢机敏的品质。当时,为挽救处于波斯境内的犹太人,以斯帖利用宫廷宴会,在国王面前揭露哈曼的阴谋,并让其自食恶果——使哈曼被自己制作的绞刑架绞死,粉碎了哈曼企图残害波斯境内犹太人的罪恶计划。在四次宫廷宴会中,微妙诡谲的氛围对于女子而言都是一种无声的压迫,但以斯帖却时刻体现出国人的智慧。无论是以贤淑顺从的姿态获得宮内众人的喜爱和波斯王亚哈随鲁王的宠爱,还是不动声色耐心等待时机,一举揭发哈曼之罪行,设“请君入瓮”之局令哈曼无处可逃,以斯帖的每一举动都表现了身为女子的过人胆识与计谋。
此外,路得也是《圣经》中较为典型的“贤德”型女性,但她所体现出的并非如以斯帖一般的智慧与勇敢,而是温柔贤淑,以贤惠特质为典型形象。《路得记》讲述了路得在遭受丈夫、公公的相继离世,家中仅剩她与婆婆、妯娌三人后的故事。路得不论是对拿俄米还是对陌生人都体现出了贤惠与温柔。也是较为典型的“贤德”型女性形象。
二、以《士师记》中大利拉为代表的“红颜祸水”型
谈及“红颜祸水”,我们不难想到妲己、褒姒、赵飞燕、杨玉环等中国历史人物,她们拥有姣好的面容,但却正是利用这美妙的容颜致使延误国事,使君王荒废朝政,祸国殃民。而姣好的容貌及腹黑的心思便是“红颜祸水”型女性形象的特点。
《旧约圣经》成书时间约为公元前11至公元前2世纪,在距今甚远的当时,也存在以《士师记》中的大利拉为代表的“红颜祸水”型女性形象。在《士师记》中参孙运用自身神力带领希伯来人推翻了腓力斯人的统治,腓力斯人不甘于失败,但却对参孙的力大无穷无可奈何,因此他们贿赂美貌绝伦的大利拉取得参孙的秘密,腓力斯首领对大利拉说,“求你诓哄参孙,探探他因何有那么大的力气,我们用何法能胜他,捆绑克服他,我们就每人给你一千一百舍客勒银子。”(《士师纪》)在金钱的诱惑下,大利拉答应了首领的请求,背叛了参孙,随之参孙被破解魔法并置于死地。
无疑,大利拉是《圣经》中典型的负面形象,她的淫荡与背叛被认为是英雄参孙之死的直接原因。在父权社会中,常常将男性失败归因于女性身上,因此存在不少死于淫妇之手的男人,亡于女色的英雄,也由此给世人留下了“英雄难过美人关”的感叹。
三、以《创世纪》中他玛为代表的矛盾型
女性主义批判家肖沃尔特认为:女性形象在男性作者的笔下要么是“天使”要么是“恶魔”。但在《圣经》中存在复杂的矛盾型女性形象,那便如《创世纪》中的他玛,她并非是像以斯帖般纯粹的“天使”,也不至于是似大利拉般饱受批评的“恶魔”,她的身上存在反叛精神与贤妻形象共存的特点。
他玛是以色列族长犹大的儿媳,她命运坎坷,两任丈夫与她成婚后相继离世。在整个故事中,似乎犹大把儿子的死亡都归罪给了他玛,而他玛只是温顺接受,听任犹大的支配和安排,任由俄南的羞辱,他玛都选择了默然,贤惠懂事地生活在家庭中。一直到他玛发现犹大是在欺骗自己,示拉已经长大成人,但其没有践行诺言。他玛因此被迫采取行动,反叛精神从中体现。诚然,他玛的生命中出现了若干不负责任的人或耶和华眼中的恶人,他们都没能履行在他玛生命中应尽的责任,但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智慧和勇气成就了自己的一生。
但无疑,他玛设计与公公乱伦而孕,从道德与人性的角度考虑既可悲又可怕,不能为现在的价值观所接受。因此,他玛是《圣经》中典型的矛盾型女性形象,在她的身上既体现出了安抚家庭的贤妻形象,也表现出了反抗父权安排的叛逆精神。
四、结语
《旧约圣经》成书之时,人类社会早已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父权至上,男性作者在创作时几乎是以自己的理解与需求来塑造女性形象。通过对“贤德”型、“红颜祸水”型、矛盾型三种女性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男性作家对女性存在多角度认识。一方面,他们向往和推崇女性的温柔贤惠、甘心为家庭奉献以及智慧果敢;另一方面,他们期望以“红颜祸水”型女性形象提醒世人勿沉迷女色。但随着时代发展,如今女性社会地位已得到极大提高,女性意识也有所发展,因此我们在阅读《旧约圣经》时应以发展的眼光理解当时塑造的女性形象。
参考文献
[1]马红英.声讨父权制重释圣经——女性主义圣经诠释刍议[J].怀化学院学报,2008(12).
[2]马月兰.《圣经》中“贤妻”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A].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
[3]李滟波.《旧约圣经》中女性形象的文化解读[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3).
[4]程小娟.《圣经》女性主义阐释与女性定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5]邹广胜.论女性主义解读《圣经》的新视角[J].外国文学,2008(05).
[6]屈冬梅.女性反叛性思维方式的流变——女性主义视角下《圣经》中经典女性人物形象探析[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10).
[7]陈忠祥.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圣经》女性形象[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