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了孩子 7招让你跟他和好如初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bws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跟自己和好
  父母在意识到自己管教失控后的第一个念头通常是“自责”。家长往往一心一意“哄”孩子,很少反思,以至于下次同样被冲动的情绪冲昏头脑,陷入恶性循环。
  建议家长原谅自己,跟自己和好,之后才可能用放松的心情与建设性的方式,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比如你发现自己将要爆发时,先离开现场冷静一下,或者喝一杯水给自己一些缓冲的时间。也可在心中默念“冷静冷静”,以整理情绪。
  向孩子坦承错误
  其实,只要我们示弱,孩子是很容易原谅我们的。家长不妨蹲下来跟孩子解释刚才自己为什么发脾气了,请求他原谅自己的一时冲动,让他知道你的情绪已经平复了,而且无论如何你都是爱他的。比如,你可以这样说:“妈妈很抱歉,刚刚有没有吓到你?现在心情还好吗?”鼓励孩子将心里的感受说出来,以防憋在心里留下阴影。
  告诉孩子你学到的经验
  家长对孩子发脾气往往只是很笼统地骂孩子“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其实,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所以,在请求孩子原谅的时候,不妨跟孩子解释你这次反思学到的经验:“妈妈再怎么生气、伤心,也不应该那样说话。如果妈妈下次说:‘我很生气,因为你跟我说你要上床去睡觉,却还在玩玩具,我有受骗的感觉。’这样讲,你会不会了解呢?”如此一来,孩子下次便更容易懂得你的意思。
  主动出击
  孩子喜欢被尊重的感觉。如果孩子确实屡教不改,而你对此又很生气的话,不妨主动出击,向孩子保证自己下次不再随便发脾气,但是要询问孩子:“相同的错误再次发生,你想妈妈怎么做?”
  下次让孩子主动提醒你
  经过这次事件,你可以和宝宝来个小约定:“下次妈妈再发脾气的时候,你主动提醒妈妈‘不要生气’,好不好?”这样的方法既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发生伤害事件,又能让孩子意识到妈妈会生气,自己是不是做错事了。
  回到事情的原点,就事论事
  孩子对于你刚才的情绪失控表示理解了,但为了避免同样的应激事件再次发生,家长就应该针对这件事,好好给他上上教育课,提醒孩子下次不要再犯错了。比如:“刚刚妈妈叫你吃饭收玩具时,你说的跟做的不一样。如果再一次,你想想自己怎么做,才不会让妈妈觉得你在骗我呢?”然后和孩子一起讨论这件事怎么解决,孩子就会懂得下次该怎样做。
  谢谢孩子的原谅
  跟孩子和好的最后一步,不忘谢谢孩子的原谅,你可以和孩子勾勾指头,约定彼此生气时的表达方式不能伤害自己和别人,不随便发脾气,而是要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心情及想法。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陈染小说女性精神成长历程,全文除了引言和结语,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叛逆与逃离”,主要是分析陈染从1985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嘿,别那么丧气》以及随后的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的中国文坛上,周大新是一个始终关注着人们精神生态的作家。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失范、理想破灭、信仰与生存的尖锐矛盾等精神问题,他从自然的角度出发拷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学校对思想品德课不够重视,师资的缺乏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单一,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解决好农村思想品德的教学,有助
期刊
很多孩子过了2岁之后,就能主动安静下来,因为他对某个东西感兴趣,喜欢研究,就会把全部的激情和注意力投入其中。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人打扰他,这种专注的能力就会逐渐变成他自身具有的品质。如果孩子的专注总被打扰,那么孩子的关注能力就会慢慢丧失掉。打扰,使孩子失去了专注的能力。  打扰,使孩子失去专注力  2岁的安安正在地板上专心地拼积木,他把积木堆起来,然后哗地推掉,然后再堆再推。堆的时候一脸专注,推
【场景一】  年逾不惑的程先生,奋斗半生,历经坎坷,备尝艰辛。女儿大学毕业,本来说好进一家单位,就要报到了,没想到忽然传话说要再等等。细打听才知道已经被人顶了!晚上女儿去了朋友家。程先生和妻子提起这个话题,坎坷记忆如开闸的潮水奔涌而来。程先生面对妻子,回顾奋斗的艰难、命运的坎坷,感叹家事不禁泪水涟涟,乃至失声恸哭,不能自已。  妻子把丈夫的头抱在怀中,一边洒泪,一边轻理他的乱发。渐渐地丈夫平静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