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共建共享;医学院校;附属医院;信息资源
国内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和研究经历了合作共建、资源共享以及知识共享三个发展阶段。我国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虽已起步,但仍存在较大不足。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图书馆主要通过本馆“单打独斗”的方式为在校师生和医务人员提供信息服务,但随着在校师生和医务工作者对信息质量的需求与日俱增,与图书馆购买信息资源经费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图书馆信息服务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在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提出将“积极参与各种资源共建共享”的大背景下,图书馆之间开展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从而回应用户信息意识的提高带来的新诉求。在充分考虑医学院校图书馆馆藏文献齐全,而在馆藏侧重点上远不如各附属医院图书馆的“新”和“精”特点,就全面性和专业性如何实现优势互补进行分析探讨,以便为医学院校图书馆与附属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进一步研究做出初步的探索。
1必要性分析
(1)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推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适应用户信息需求与日俱增的新形势,缓解图书馆购买力不足的矛盾的迫切需要。虽然各图书馆的图书采购经费不断增加,但相对应的图书期刊价格也在不断上涨,特别是外文原版期刊的价格更是以每年10%的速度上涨,经费增速远远赶不上图书期刊价格的增速。同时,各图书馆书库空间是有限的,单靠图书馆很难存储全面的图书信息资源。伴随移动媒介的兴起,用户对信息资源的“新”“精”“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推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不仅可以节约经费,更能取长补短。(2)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推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减少重复投资,完善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途径。医学院校基本上都有一所或几所附属医院,分别承担着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教学的任务,附属医院图书馆偏重于自身专业性的需要,文献收藏重点在医学类文献,特别是临床信息资源,讲究“精”和“新”,而医学院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不仅要满足读者的专业需要,还要满足其他学科需求,其信息资源建设覆盖面更广、更全面,双方各有所长,实现优势互补。
2现状问题分析
2.1共建共享统筹谋划不足,附属医院参与度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医学院校以及附属医院图书馆在信息资源采购工作中,习惯只从自身图书馆的需求为依据来完成信息资源建设,较少思考与同系统的图书馆开展共建共享合作,造成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现象普遍存在,缺乏全局统筹谋划。此外,高等医学院校管理体系中缺乏共建共享制度,共建共享工作主要集中在医学院校图书馆来完成,从需求分析、图书联合采购、加工推行到组织共享利用“一肩挑”,而熟知医务人员信息需求的附属医院图书馆参与度不高,造成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局限在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粗浅层次。
2.2馆藏数字化发展不均衡,效能低下
各图书馆数据库的质量参差不齐,网络软件、电子数据和著录等没有统一规格导致连接障碍,数据读取存在限制,有的图书馆错误将共建共享工作理解成一项宣传工作,只做表面功夫,不求实效,甚至仍沿用传统方式方法,局限于馆际互借、文件传递等;有的图书馆对纸质图书没有完成电子化构建,馆藏结构仍然以传统纸质文献为主,购买的数据库为辅,未能为共建共享创造有利条件。由于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图书馆数字化等方面发展不均衡,加上附属医院往往分布各地,从而导致图书馆之间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进程非常缓慢。
2.3缺乏利益平衡机制,共享应用不足
各附属医院的工作和科研等工作,都是在医学院校的管理体系之下,但医学院校和附属医院之间并无系统的行政管理制度,更没有关于各自图书馆共建共享制度和操作规范,缺乏共建的根本原因也就是利益平衡机制的缺失。馆藏多、基础好的图书馆在共建共享中“付出”较多,“收获”较少,共建共享成本大于收益,这就导致“吃亏”和“占便宜”的情况出现,从而导致利益失衡。因医学院校图书馆基础较好,而各附属医院图书馆发展则很不平衡,导致各附属医院大都只愿意跟医学院校进行共建共享,横向的交流共享较少。
3应对路径探析
3.1建好云化和标准化信息资源
图书馆馆际间开展共建共享的前提是对图书馆进行云化、标准化管理,需要对各自的馆藏资源电字化处理,便于在系统平台上检索查询接收。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规范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信息资源的属性与类别,对各自的信息资源进行标准化处理。医学院校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云化、标准化进程的牵头领导部门,要加强指导,有效解决各附属医院各自为战、信息资源质量参差不齐、系统间存在技术壁垒无法协同等问题。各附属医院图书馆要按照标准启动相应的电子资源标准化工作,通过数据治理,挖掘电子数据资源潜能,规范数据处理流程,构建智能处理、精细治理、分类组织的电子资源融合体系,从而形成统一调度、精准服务、安全可控的信息资源服务体系。有条件的区域,可以申请经费找数据库商进行合作,图书馆只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筛选、分类和制定标准。各图书馆要结合本馆实际,加快建立信息资源治理特色化工作机制,推动本馆馆藏资源从“你有我也有”“你买我也买”到“你没有我有”“你有等于我也有”转变。
3.2推进落实共建共享新机制
协同管理机制要重点解决共建共享过程中的资金、技术、人员、管理、利益平衡等问题,通过实行层级监督管理制度,真正形成信息资源共建联动力和共享辐射力。医学院校图书馆作为共建共享联盟龙头应担当起牵头抓总的职责,优化共建共享“利益平衡”机制,解决共建共享过程中利益分配、补偿与协调问题,坚持互利互惠、多劳多得、利险责权对等原则,纠正“共享等于免费”“轻共建重共享”等错误认识,通过公开各成员单位共建共享资源投入(资金、技术、设备、人力等)与风险损失数据等利益平衡方案,增加利益分配的透明度和清晰度,对在资源贡献大的成员单位给予更多的经费支持,从而实现共建共享的长久运行。同时要协调各成员单位建设联合书目,建设共建共享日常任务设置、推送、分派工具,以及信息资源质量检测工具等,做到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整改,从而解决重复采购、资源使用效率低、文献信息中心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实现共建共享管理智能化、精准化。附属医院图书馆要提高共建共享意识,从全局出发,按照共建共享联盟的需要规划推动好本单位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同时要开展好本单位文献资源联合书目和电子资源共享功能建设,加强对本单位医务人员信息需求的分析总结,提炼信息需求的集中点提交联合采购需求,通过共建共享联盟联合开展参考咨询、联合检索等信息服务解决,并定期对本单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完成情况和数据质量进行研究剖析,主动、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力求以有限的经费投入读者需求量最大的医学文献资源建设上,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要的同时形成联盟内实用性强的采购体系和馆藏体系。
3.3搭建能应用落地的平台
随着读者所处信息环境的不断变化,他们的信息需求逐渐趋于专业化、多元化、个性化,并且更青睐一站式、互动式服务方式。要想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真正落到实处,一是通过该平台整合各馆信息资源。目前,各馆采购的数据库数量多则上百个,少则几十个,但与之相对应的资源使用率却不尽如人意。数据库使用率偏低原因除了数据库本身的质量不高、宣传不够等因素外,图书馆无法通过统一平台进行检索是极其重要的原因。要提高资源使用率,就需要按照各成员单位医学学科特点和馆藏优势,围绕生物医学科技前沿合理将各类数据库汇聚到统一平台的“资源池”中,依托大数据架构将资源打上各馆标签,编制方便检索的联合目录和分类法,使之特征化、信息百科化,为共建共享提供数据支撑。二是读者需求归口汇总,科学构建数据模型。分析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现状,不难看出的是读者仍然采用传统方法获取异馆资源,存在信息获取成本高、耗时耗力等问题,势必影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进程。那么有了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但光做到整合信息资源还远远不够,要在未来医学信息化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各馆还应利用人力、技术、网络、数据等手段分析读者历史阅读轨迹,得到读者在教育、科研、医疗等领域的“突出需求”,形成需求分析链并输出信息成果。
4结语
当前的医学信息需求,特别是網络时代的医学信息需求,跨馆跨境需求突出,单靠一个图书馆无法解决问题,需要多馆整体机制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要以快制快,以专制专,以整体对整体。作为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的图书馆,要积极参与共建共享联盟,构建好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积极与数据库商开展信息合作,实现从标准滞后向标准先行,从厂商垄断向图书馆主导转变,主动服务医学教学、科研、临床实践,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用户少跑腿。
国内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和研究经历了合作共建、资源共享以及知识共享三个发展阶段。我国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虽已起步,但仍存在较大不足。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图书馆主要通过本馆“单打独斗”的方式为在校师生和医务人员提供信息服务,但随着在校师生和医务工作者对信息质量的需求与日俱增,与图书馆购买信息资源经费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图书馆信息服务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在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提出将“积极参与各种资源共建共享”的大背景下,图书馆之间开展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从而回应用户信息意识的提高带来的新诉求。在充分考虑医学院校图书馆馆藏文献齐全,而在馆藏侧重点上远不如各附属医院图书馆的“新”和“精”特点,就全面性和专业性如何实现优势互补进行分析探讨,以便为医学院校图书馆与附属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进一步研究做出初步的探索。
1必要性分析
(1)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推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适应用户信息需求与日俱增的新形势,缓解图书馆购买力不足的矛盾的迫切需要。虽然各图书馆的图书采购经费不断增加,但相对应的图书期刊价格也在不断上涨,特别是外文原版期刊的价格更是以每年10%的速度上涨,经费增速远远赶不上图书期刊价格的增速。同时,各图书馆书库空间是有限的,单靠图书馆很难存储全面的图书信息资源。伴随移动媒介的兴起,用户对信息资源的“新”“精”“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推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不仅可以节约经费,更能取长补短。(2)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推进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减少重复投资,完善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途径。医学院校基本上都有一所或几所附属医院,分别承担着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教学的任务,附属医院图书馆偏重于自身专业性的需要,文献收藏重点在医学类文献,特别是临床信息资源,讲究“精”和“新”,而医学院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不仅要满足读者的专业需要,还要满足其他学科需求,其信息资源建设覆盖面更广、更全面,双方各有所长,实现优势互补。
2现状问题分析
2.1共建共享统筹谋划不足,附属医院参与度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医学院校以及附属医院图书馆在信息资源采购工作中,习惯只从自身图书馆的需求为依据来完成信息资源建设,较少思考与同系统的图书馆开展共建共享合作,造成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现象普遍存在,缺乏全局统筹谋划。此外,高等医学院校管理体系中缺乏共建共享制度,共建共享工作主要集中在医学院校图书馆来完成,从需求分析、图书联合采购、加工推行到组织共享利用“一肩挑”,而熟知医务人员信息需求的附属医院图书馆参与度不高,造成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局限在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粗浅层次。
2.2馆藏数字化发展不均衡,效能低下
各图书馆数据库的质量参差不齐,网络软件、电子数据和著录等没有统一规格导致连接障碍,数据读取存在限制,有的图书馆错误将共建共享工作理解成一项宣传工作,只做表面功夫,不求实效,甚至仍沿用传统方式方法,局限于馆际互借、文件传递等;有的图书馆对纸质图书没有完成电子化构建,馆藏结构仍然以传统纸质文献为主,购买的数据库为辅,未能为共建共享创造有利条件。由于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图书馆数字化等方面发展不均衡,加上附属医院往往分布各地,从而导致图书馆之间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进程非常缓慢。
2.3缺乏利益平衡机制,共享应用不足
各附属医院的工作和科研等工作,都是在医学院校的管理体系之下,但医学院校和附属医院之间并无系统的行政管理制度,更没有关于各自图书馆共建共享制度和操作规范,缺乏共建的根本原因也就是利益平衡机制的缺失。馆藏多、基础好的图书馆在共建共享中“付出”较多,“收获”较少,共建共享成本大于收益,这就导致“吃亏”和“占便宜”的情况出现,从而导致利益失衡。因医学院校图书馆基础较好,而各附属医院图书馆发展则很不平衡,导致各附属医院大都只愿意跟医学院校进行共建共享,横向的交流共享较少。
3应对路径探析
3.1建好云化和标准化信息资源
图书馆馆际间开展共建共享的前提是对图书馆进行云化、标准化管理,需要对各自的馆藏资源电字化处理,便于在系统平台上检索查询接收。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规范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信息资源的属性与类别,对各自的信息资源进行标准化处理。医学院校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云化、标准化进程的牵头领导部门,要加强指导,有效解决各附属医院各自为战、信息资源质量参差不齐、系统间存在技术壁垒无法协同等问题。各附属医院图书馆要按照标准启动相应的电子资源标准化工作,通过数据治理,挖掘电子数据资源潜能,规范数据处理流程,构建智能处理、精细治理、分类组织的电子资源融合体系,从而形成统一调度、精准服务、安全可控的信息资源服务体系。有条件的区域,可以申请经费找数据库商进行合作,图书馆只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筛选、分类和制定标准。各图书馆要结合本馆实际,加快建立信息资源治理特色化工作机制,推动本馆馆藏资源从“你有我也有”“你买我也买”到“你没有我有”“你有等于我也有”转变。
3.2推进落实共建共享新机制
协同管理机制要重点解决共建共享过程中的资金、技术、人员、管理、利益平衡等问题,通过实行层级监督管理制度,真正形成信息资源共建联动力和共享辐射力。医学院校图书馆作为共建共享联盟龙头应担当起牵头抓总的职责,优化共建共享“利益平衡”机制,解决共建共享过程中利益分配、补偿与协调问题,坚持互利互惠、多劳多得、利险责权对等原则,纠正“共享等于免费”“轻共建重共享”等错误认识,通过公开各成员单位共建共享资源投入(资金、技术、设备、人力等)与风险损失数据等利益平衡方案,增加利益分配的透明度和清晰度,对在资源贡献大的成员单位给予更多的经费支持,从而实现共建共享的长久运行。同时要协调各成员单位建设联合书目,建设共建共享日常任务设置、推送、分派工具,以及信息资源质量检测工具等,做到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整改,从而解决重复采购、资源使用效率低、文献信息中心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实现共建共享管理智能化、精准化。附属医院图书馆要提高共建共享意识,从全局出发,按照共建共享联盟的需要规划推动好本单位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同时要开展好本单位文献资源联合书目和电子资源共享功能建设,加强对本单位医务人员信息需求的分析总结,提炼信息需求的集中点提交联合采购需求,通过共建共享联盟联合开展参考咨询、联合检索等信息服务解决,并定期对本单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完成情况和数据质量进行研究剖析,主动、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力求以有限的经费投入读者需求量最大的医学文献资源建设上,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要的同时形成联盟内实用性强的采购体系和馆藏体系。
3.3搭建能应用落地的平台
随着读者所处信息环境的不断变化,他们的信息需求逐渐趋于专业化、多元化、个性化,并且更青睐一站式、互动式服务方式。要想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真正落到实处,一是通过该平台整合各馆信息资源。目前,各馆采购的数据库数量多则上百个,少则几十个,但与之相对应的资源使用率却不尽如人意。数据库使用率偏低原因除了数据库本身的质量不高、宣传不够等因素外,图书馆无法通过统一平台进行检索是极其重要的原因。要提高资源使用率,就需要按照各成员单位医学学科特点和馆藏优势,围绕生物医学科技前沿合理将各类数据库汇聚到统一平台的“资源池”中,依托大数据架构将资源打上各馆标签,编制方便检索的联合目录和分类法,使之特征化、信息百科化,为共建共享提供数据支撑。二是读者需求归口汇总,科学构建数据模型。分析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现状,不难看出的是读者仍然采用传统方法获取异馆资源,存在信息获取成本高、耗时耗力等问题,势必影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进程。那么有了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但光做到整合信息资源还远远不够,要在未来医学信息化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各馆还应利用人力、技术、网络、数据等手段分析读者历史阅读轨迹,得到读者在教育、科研、医疗等领域的“突出需求”,形成需求分析链并输出信息成果。
4结语
当前的医学信息需求,特别是網络时代的医学信息需求,跨馆跨境需求突出,单靠一个图书馆无法解决问题,需要多馆整体机制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要以快制快,以专制专,以整体对整体。作为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的图书馆,要积极参与共建共享联盟,构建好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积极与数据库商开展信息合作,实现从标准滞后向标准先行,从厂商垄断向图书馆主导转变,主动服务医学教学、科研、临床实践,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用户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