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deyangl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以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于我院行肝癌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为肝癌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80例为对照组.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一周以及治疗后三个月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的计数水平.以NLR>2.0、PLR>48.0为阳性,统计NLR、PLR对肝癌患者的阳性率.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判断NLR及PLR对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肝癌组患者NL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L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一周肝癌患者的NLR水平明显下降,PLR水平明显上升;与治疗后一周相比,治疗后三个月肝癌患者的NLR水平明显下降,PLR水平明显上升.治疗前NLR、PL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1.25%(73/80)和80.00%(64/80).治疗前肝癌患者NL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0,灵敏度为83.8%,特异度为81.2%;PL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3,灵敏度为67.5%,特异度为73.1%.结论:NLR水平在肝癌患者中明显上升,PLR水平在肝癌患者中明显下降;NLR对肝癌的检测阳性率高于PLR;治疗前NLR对肝癌的诊断价值高于PLR;NLR、PLR的水平变化可在临床上作为诊断肝癌患者病情的指标.
其他文献
2003年,新修订的《保险法》颁布,新法允许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短期人身险业务。至今,上海市场上一共有40多家保险公司经营意外伤害保险。再加上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扩大,外资保险公司得
国际上以母子公司制为基础、同时存在事业部、区域式和直线职能管理单元的大型集团公司处处可见。在国内,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企业兼并重组的不断增加,混合型的组织结构已经非
根据高职院校教学的实际情况,浅谈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在新环境下高职教师如何思路转换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普及、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