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目前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剖析,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在此教学模式的指导下具体地阐述了教师如何在课堂内外具体实施这种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指导阅读教学。
关键词:阅读 外语阅读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阅读是人类所特有的复杂的心理语言过程,是读者智力(包括思维)和知识(包括非语言知识)对文字意义的消化加工过程,是书面信息与读者大脑中已有知识的有机结合。阅读活动是一种多种因素,多种样式,多项交流与反应的复杂的解码过程。(李慧,1999)实际上,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与读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Goodman K S,1973)。因此,要掌握语言知识,获取信息,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加强阅读是一个重要途径。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大量语言输入,尤其是大量阅读的基础之上的。
为此,以下将从当前外语教学的现状以及如何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等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外语阅读教学模式的现状
我国的英语学习仍以课堂为主。学生学习主要依赖教师在教室里提供大量可理解性语言输入与指导(戴炜栋,2001)。另外,一些教材里所设计的总结段落,文章大意以及相关练习,都是有标准答案的,即文章的意思是确定的(fixed meaning),学生实际只是在充当被动的猜测者(guesser),而非创造者(creater),阅读过程变成了解码过程(decoding)(Carrel P L,1984),按照罗森布拉特(Rosenblatt)提出的阅读理解的字面理解、推断理解、评价理解、欣赏理解的四个层次,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大多还停留在对词的识别、句法结构和文章字面、句意的理解上。
二、在阅读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阅读是学好一门外语的重要环节,而阅读能力的培养更加离不开阅读教学的大量实践。因为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分析、判断、推论、总结等思维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发展,可使学生得到大量创造运用语言的启示,从而使学生对于英语的认识不断深化,掌握语言的本质特征,从而提高学生创造性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1. 阅读课前准备活动(Warming-up Practice)
阅读被语言学家称之为“pleasure reading”,也就是说,它是一项愉快和有用的活动。只有当学生们有了这种感受时,才会喜爱阅读,才会将阅读变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和有效获取语言知识的手段,达到最佳阅读效果。当阅读材料较为符合他们的情况时,阅读会带给他们满足感;相反,当材料与学习者本人格格不入时,会使学习者心生厌倦,对阅读产生反感。因此,在进行阅读选材之前,应尽可能地对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学习期望、语言水平、以及对文章的趣味性、难易度、信息量、文章类型等方面的要求情况有一个深入了解,做到有据可循、有的放矢。浙江大学的调查(应惠兰,徐慧芳2001)认为:学习者希望所选的材料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语言实用性强,难易度适中;
2)话题有趣味性,知识性;
3)增加叙事类文章的比例;
4)标题本身有吸引力,能激发好奇心。
2. 阅读活动(Reading Practice)
阅读中活动(Reading Practice)包括:修辞手法、写作技巧、文体语气、逻辑谬误、思维情感。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和价值、表达技巧和风格、社会作用和时代意义、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倾向,以及写作的环境背景等进行理解和批评。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跳出课文,作为阅读的主体,以批评者的身份,表达个人的见解,从而达到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浓厚阅读兴趣及良好判断力的以情促知、情知结合的目的。以情促知突出表现在:情感影响认知的选择性;提高认知的积极性;导致认知的优化;促进认知的深化;有利于认知内化;有利于促进学生其它各种素质的发展(束定芳,1996)。布鲁姆认为只有学生同时进入认知和情感的活跃状态,才能保证一堂课的顺利进行,肯定情知是课堂教学中两个平行并进的领域,并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卞鲁霞,1988,)同时,还可进行信息梳理、归总整合、吸收创造、文意重建、自动升华等阅读活动。
笔者通过近几年来的教学探索和实践,认为读—听说—写的教学模式是全面提高学英语整体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2.1.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读
首先要明确的阅读目标。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为了某一特定目的去阅读一份材料,如有时是为了消遣、有时是为了获取某些方面的信息,但在语言课堂里,学生在阅读一篇课文时往往没有太明确的目的。一旦确立了明确的阅读目标,学生会对所读内容更加关注和感兴趣,他们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水平才能有所提高。
此外,进行英语阅读时,要着眼于:
1)识别主题(Topic);
2)中心思想;
3)铺陈的手段和方法(举例、列举、定义、因果、对比、分类等);
4)组织文章的方法(推理、判断、分析等)。
2.2.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听说
Bolinger
关键词:阅读 外语阅读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阅读是人类所特有的复杂的心理语言过程,是读者智力(包括思维)和知识(包括非语言知识)对文字意义的消化加工过程,是书面信息与读者大脑中已有知识的有机结合。阅读活动是一种多种因素,多种样式,多项交流与反应的复杂的解码过程。(李慧,1999)实际上,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与读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Goodman K S,1973)。因此,要掌握语言知识,获取信息,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加强阅读是一个重要途径。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大量语言输入,尤其是大量阅读的基础之上的。
为此,以下将从当前外语教学的现状以及如何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等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外语阅读教学模式的现状
我国的英语学习仍以课堂为主。学生学习主要依赖教师在教室里提供大量可理解性语言输入与指导(戴炜栋,2001)。另外,一些教材里所设计的总结段落,文章大意以及相关练习,都是有标准答案的,即文章的意思是确定的(fixed meaning),学生实际只是在充当被动的猜测者(guesser),而非创造者(creater),阅读过程变成了解码过程(decoding)(Carrel P L,1984),按照罗森布拉特(Rosenblatt)提出的阅读理解的字面理解、推断理解、评价理解、欣赏理解的四个层次,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大多还停留在对词的识别、句法结构和文章字面、句意的理解上。
二、在阅读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阅读是学好一门外语的重要环节,而阅读能力的培养更加离不开阅读教学的大量实践。因为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分析、判断、推论、总结等思维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发展,可使学生得到大量创造运用语言的启示,从而使学生对于英语的认识不断深化,掌握语言的本质特征,从而提高学生创造性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1. 阅读课前准备活动(Warming-up Practice)
阅读被语言学家称之为“pleasure reading”,也就是说,它是一项愉快和有用的活动。只有当学生们有了这种感受时,才会喜爱阅读,才会将阅读变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和有效获取语言知识的手段,达到最佳阅读效果。当阅读材料较为符合他们的情况时,阅读会带给他们满足感;相反,当材料与学习者本人格格不入时,会使学习者心生厌倦,对阅读产生反感。因此,在进行阅读选材之前,应尽可能地对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学习期望、语言水平、以及对文章的趣味性、难易度、信息量、文章类型等方面的要求情况有一个深入了解,做到有据可循、有的放矢。浙江大学的调查(应惠兰,徐慧芳2001)认为:学习者希望所选的材料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语言实用性强,难易度适中;
2)话题有趣味性,知识性;
3)增加叙事类文章的比例;
4)标题本身有吸引力,能激发好奇心。
2. 阅读活动(Reading Practice)
阅读中活动(Reading Practice)包括:修辞手法、写作技巧、文体语气、逻辑谬误、思维情感。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和价值、表达技巧和风格、社会作用和时代意义、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倾向,以及写作的环境背景等进行理解和批评。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跳出课文,作为阅读的主体,以批评者的身份,表达个人的见解,从而达到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浓厚阅读兴趣及良好判断力的以情促知、情知结合的目的。以情促知突出表现在:情感影响认知的选择性;提高认知的积极性;导致认知的优化;促进认知的深化;有利于认知内化;有利于促进学生其它各种素质的发展(束定芳,1996)。布鲁姆认为只有学生同时进入认知和情感的活跃状态,才能保证一堂课的顺利进行,肯定情知是课堂教学中两个平行并进的领域,并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卞鲁霞,1988,)同时,还可进行信息梳理、归总整合、吸收创造、文意重建、自动升华等阅读活动。
笔者通过近几年来的教学探索和实践,认为读—听说—写的教学模式是全面提高学英语整体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2.1.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读
首先要明确的阅读目标。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为了某一特定目的去阅读一份材料,如有时是为了消遣、有时是为了获取某些方面的信息,但在语言课堂里,学生在阅读一篇课文时往往没有太明确的目的。一旦确立了明确的阅读目标,学生会对所读内容更加关注和感兴趣,他们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水平才能有所提高。
此外,进行英语阅读时,要着眼于:
1)识别主题(Topic);
2)中心思想;
3)铺陈的手段和方法(举例、列举、定义、因果、对比、分类等);
4)组织文章的方法(推理、判断、分析等)。
2.2.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听说
Boli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