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位校长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的成长是一段没有回程票的旅途”。一个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又恰好是在学校里渡过的,因而教师的言行就构成了对学生影响最实在的因素之一。在这个影响中,教师对学生的关爱程度及关爱的质量不仅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学习效果,而且影响着学生性格等心理质量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美国著名咨询专家、交互分析疗法的创始人伯尔尼认为:人皆渴望得到他人对自我的爱护与肯定,特别是得到自己生活中重要人物(如父母、师长、领导、朋友、爱人等)的爱护与肯定。这是人性之本,也是人格成长的需要。因为个人成长中,得到他人的关爱与肯定越多,则人格冲突就越少,自信心就越强。因此,关爱学生也就成为教师施教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作为一名教师,能否全身心地去关爱学生,是其职业道德水平的体现,也是教师的一种道德境界。
一、爱学生是一种责任
别林斯基说:“教育者多么伟大,多么重要,多么神圣,因为人的一生幸福都操在他的手里”。这说明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一生幸福的营造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身份决定了教师的态度和行为在学生心目中的“份量”。教师的态度和行为,不仅传递着某种感情和评价信息,也给学生暗示着归因的取向,所以教师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关爱学生是一种责任。教师对学生的任何一种漠视与忽略,损害的都是学生个人的健康发展,影响的将是一个民族的公民素质和未来的希望。因此,教师必须要有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要对学生的成长怀有强烈的责任感,这样才无愧于民族、历史赋予教师的职责。
二、关爱学生是一种牺牲
人们经常赞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把教师比作“红烛”春蚕”,是因为教师的工作所构建的是整个人类精神文明的殿堂,创造的价值与获取的回报无法用等比来度量。“红烛”是在用燃烧自己的青春而为别人照路;“春蚕”是把生命化为丝缕吐尽之后,来完成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说明,奉献和牺牲是教师职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关爱学生也就当然要以牺牲自身的某些利益作为前提了。
要真正做到去关爱学生,就必须从内心深处去考虑学生的需要,从心理上和行动上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决不就是简单地找学生谈一、二次心,做一、二次家访,而是一项无声无息地、没有终结的工作,这就需要教师付出许多时间、精力,失去很多的名利和机会。有时还会付出自己的所谓“尊严”以及家人、亲友之间的融洽和快乐。这就还需要我们教师能守一份淡泊,以一种超然平和的心境去面对纷繁的世界,拒绝许多绚丽多彩的诱惑。只有这样,才不会因为学生的分数不高影响自己的“声誉”而怨恨,不会因为学生的“品行差”影响自己的“荣誉”而愤怒,不会因为自己的劳动不被人承认或者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而烦恼,也不会为功名得禄而动容……
三、关爱学生是一种意志
人是社会的人,学生也是一样,他们都是有理想、有情感,有自己的是非观、价值观的活生生的人。由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个人认识水平、认知能力的差异,在接受教育、成长过程中都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教师在针对这不同的群体施以关心和爱护的时候,也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结果。教师难免会产生困惑、焦虑和失望。这就要我们的教师用一种意志来支撑我们的工作。
首先,是要有勇气:敢于面对困难,敢于接纳学生,包括他们的缺点(甚至“劣迹”),接纳他们的痛苦与不幸;还要敢于面对一切落后的或者习惯势力对你的挑战;面对你在坚持原则,贯彻先进教育思想,执行法纪法规时可能遇到的各种阻力和打击;面对各种伤痛和失败。
其次,还要树立起一种信心,相信世界是美好的,相信自己的工作一定会收到成效。面对挫折,不气馁、不退缩,相信自己的爱心与真情能化解学生心灵的冰霜;相信自己的抚慰能减轻学生精神的重负;相信自己的引导和呼唤,能让迷途的学生走上回归的路。
此外,还需要有满腔的热情,足够的耐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教师只有具备了这样一种意志,“关爱”才会在教育领域里熠熠生辉。
四、关爱学生是一种智慧
教育,不仅仅只靠热情,关爱学生也不仅仅是一种付出和给予,它包含着丰富和内容,充满了智慧和灵性。影响教育的效果主要因素包括教育者所选的内容与方式是否贴近和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实际;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学生施以什么样的关爱,教师的意愿通过什么途径和形式来表达,也将体现教师的一种智慧——会爱。
夸大其辞的责怪会让学生过于内疚和羞愧,而不一定能促使其改正错误;言过其实的溢美之辞也会让学生自大或自满,从而失去进取心;不恰当的帮助和爱抚会让学生认为老师看不起自己,让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损伤。所以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帮助也要机智、灵活,适时适度。
五、关爱学生是一种升华
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和交往中,实践的收获让教师更加懂得并学会了如何去尊重学生,去理解学生;如何去体谅和呵护学生,如何去欣赏和信任学生,并用自己的真爱,架起一座与学生沟通的桥梁,给学生的心灵带去一丝温暖,一片阳光。就在教师努力发掘学生优点同时,无意间也表露了自己的优点;在教师无私地奉献给学生真爱的时候,那投射在学生身上的光芒,也加倍地反射到教师身上,使得教师的人格魅力得到升华。所以,教师关爱学生,也是对教师人格魅力的一种重建,是个人素质的一种提升。
总之,没有真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学校的工作要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掘学生的潜能为目的,教师的工作也要以是否关心学生的心理、发展等方面的需要为依据。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只有以人为本,以人的身心素质为本,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才能实施真正的教育,才是教育的最终归宿。教师也就在这样的人文关怀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宁夏中卫市西园中学755000)
一、爱学生是一种责任
别林斯基说:“教育者多么伟大,多么重要,多么神圣,因为人的一生幸福都操在他的手里”。这说明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一生幸福的营造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身份决定了教师的态度和行为在学生心目中的“份量”。教师的态度和行为,不仅传递着某种感情和评价信息,也给学生暗示着归因的取向,所以教师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关爱学生是一种责任。教师对学生的任何一种漠视与忽略,损害的都是学生个人的健康发展,影响的将是一个民族的公民素质和未来的希望。因此,教师必须要有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要对学生的成长怀有强烈的责任感,这样才无愧于民族、历史赋予教师的职责。
二、关爱学生是一种牺牲
人们经常赞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把教师比作“红烛”春蚕”,是因为教师的工作所构建的是整个人类精神文明的殿堂,创造的价值与获取的回报无法用等比来度量。“红烛”是在用燃烧自己的青春而为别人照路;“春蚕”是把生命化为丝缕吐尽之后,来完成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说明,奉献和牺牲是教师职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关爱学生也就当然要以牺牲自身的某些利益作为前提了。
要真正做到去关爱学生,就必须从内心深处去考虑学生的需要,从心理上和行动上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决不就是简单地找学生谈一、二次心,做一、二次家访,而是一项无声无息地、没有终结的工作,这就需要教师付出许多时间、精力,失去很多的名利和机会。有时还会付出自己的所谓“尊严”以及家人、亲友之间的融洽和快乐。这就还需要我们教师能守一份淡泊,以一种超然平和的心境去面对纷繁的世界,拒绝许多绚丽多彩的诱惑。只有这样,才不会因为学生的分数不高影响自己的“声誉”而怨恨,不会因为学生的“品行差”影响自己的“荣誉”而愤怒,不会因为自己的劳动不被人承认或者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而烦恼,也不会为功名得禄而动容……
三、关爱学生是一种意志
人是社会的人,学生也是一样,他们都是有理想、有情感,有自己的是非观、价值观的活生生的人。由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个人认识水平、认知能力的差异,在接受教育、成长过程中都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教师在针对这不同的群体施以关心和爱护的时候,也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结果。教师难免会产生困惑、焦虑和失望。这就要我们的教师用一种意志来支撑我们的工作。
首先,是要有勇气:敢于面对困难,敢于接纳学生,包括他们的缺点(甚至“劣迹”),接纳他们的痛苦与不幸;还要敢于面对一切落后的或者习惯势力对你的挑战;面对你在坚持原则,贯彻先进教育思想,执行法纪法规时可能遇到的各种阻力和打击;面对各种伤痛和失败。
其次,还要树立起一种信心,相信世界是美好的,相信自己的工作一定会收到成效。面对挫折,不气馁、不退缩,相信自己的爱心与真情能化解学生心灵的冰霜;相信自己的抚慰能减轻学生精神的重负;相信自己的引导和呼唤,能让迷途的学生走上回归的路。
此外,还需要有满腔的热情,足够的耐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教师只有具备了这样一种意志,“关爱”才会在教育领域里熠熠生辉。
四、关爱学生是一种智慧
教育,不仅仅只靠热情,关爱学生也不仅仅是一种付出和给予,它包含着丰富和内容,充满了智慧和灵性。影响教育的效果主要因素包括教育者所选的内容与方式是否贴近和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实际;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学生施以什么样的关爱,教师的意愿通过什么途径和形式来表达,也将体现教师的一种智慧——会爱。
夸大其辞的责怪会让学生过于内疚和羞愧,而不一定能促使其改正错误;言过其实的溢美之辞也会让学生自大或自满,从而失去进取心;不恰当的帮助和爱抚会让学生认为老师看不起自己,让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损伤。所以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帮助也要机智、灵活,适时适度。
五、关爱学生是一种升华
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和交往中,实践的收获让教师更加懂得并学会了如何去尊重学生,去理解学生;如何去体谅和呵护学生,如何去欣赏和信任学生,并用自己的真爱,架起一座与学生沟通的桥梁,给学生的心灵带去一丝温暖,一片阳光。就在教师努力发掘学生优点同时,无意间也表露了自己的优点;在教师无私地奉献给学生真爱的时候,那投射在学生身上的光芒,也加倍地反射到教师身上,使得教师的人格魅力得到升华。所以,教师关爱学生,也是对教师人格魅力的一种重建,是个人素质的一种提升。
总之,没有真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学校的工作要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掘学生的潜能为目的,教师的工作也要以是否关心学生的心理、发展等方面的需要为依据。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只有以人为本,以人的身心素质为本,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才能实施真正的教育,才是教育的最终归宿。教师也就在这样的人文关怀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宁夏中卫市西园中学7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