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时代,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职教二十条”为引领,依托“供销社+职业教育”平台,突破现有人才培养模式颈瓶,重构了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注重产教融合的深度有机统一发展、打造了一批“金课”,淘汰了一批“水课”、着力提高教师队伍内涵建设,为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效路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金融服务与管理;“职教二十条”;供销社
本文索引:文燕,刘进,吴寿丽.“供销社+”视角下高职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商展经济,2021(24):-091.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24.29
《國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加快贵州职业教育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必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4]。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特质,然而,在“供销社+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大背景下,制约高职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发展的因素越来越多。因此,结合贵州省供销社农村金融人才的需求,突破传统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时代命题是“链思维”“盟思维”“评思维”,即“产教研融合”“校企合作”,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隶属贵州省供销合作社,依托供销社行业资源,本文在研究“供销社+”视角下,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应如何培养专业的人才,目前遇到的瓶颈以及解决的
办法。
1 背景分析
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民生的专业,在金融科技、人工智能服务、大数据、农村金融系统等领域作用巨大,特别是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农村金融服务系统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对接乡村振兴,社会对本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具备系统的金融学科知识体系,还要有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服务意识、服务地方,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的大局意识、金融行业的创新意识。当前,高职院校的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未及时跟上新时代职教改革的步伐,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5~6]。因此,立足高职院校办学宗旨,积极融入国家战略、紧扣职教改革步伐,不断满足金融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好发挥高职院校的办学功能,服务地方发展。
2 供销行业背景下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瓶颈
2.1 教学运行机制欠缺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进行教学、教研活动的总体方案,指导思想先进与否直接影响培养出的人才是否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教师是人才培养的过程实施者,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很有必要。与职教改革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急需修改,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应着力于专业本事,构成适应产业需要的专业群,用产业链的思维去思考专业的未来发展,应该如何培养有用的人才,多方位、全面地培养职业技能方面的能工巧匠,“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刻不容缓。
2.2 产教研融合人才培养教学组织形式僵化
在人才培养体系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为更好地实现教学既定目标,教学实施主体依据制定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与现有的教学条件,适应“供销+”视野下产教融研合人才培养模式所需要的。目前,本院的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在产教研融合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方面,仍然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
在教学形式方面,教师在教室进行授课教学,课堂教学缺乏激发学生活力,发展良好个性品质的力量。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实训目前有商业银行业务,证券投资业务,保险业务等,由于目前的实训设施欠缺,几乎所有的实训都在校内完成。学生学习的实训技能,与企业所需要的技能有所差距,一部分技能在金融机构存在过时的情况,企业进行社会实践的传统模式。
在管理方面,目前仍然采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老师上课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习惯了“拿来主义式”的学习方法,遇到有困难的知识点,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这种僵化的教学组织从在教学内容的实施、教学课次、教学地点的安排及教学评价都体现了传统 “教师本位、学生被动”的教学组织形式[7]。
2.3 产教融合的有效模式尚未形成
当前,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与诸多企业建立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主要靠感情关系维系,尚未形成联动机制、能够深入的行动。校企双方的沟通平台欠缺、合作运行机制缺乏动力,尚未与供销系统形成内生动力需求。由于缺乏有效的合作模式,校企双方的沟通平台欠缺,都对当前校企进行产教融合育人的深度与广度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3 供销行业背景下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3.1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紧扣职教发展方向
2020年9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印发的《贵州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若干措施》(黔府发〔2020〕13号)明确指出,把职业教育摆在贵州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紧扣职教改革的方向,紧跟职教发展的步伐,结合本校办学宗旨,重点突出在“供销社+”贵州“三农”服务模式,融入地方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并积极融入“供销社+”时代,助力于职业教育与供销系统的有机结合,创新探索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育符合新形势下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专业化的高素质职教人才。
3.2 打造“金课”,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作用
专业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化和目标化。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也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直接发挥知识传授作用的重要载体。多方位打造“金课”,淘汰“水课”是新时代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总目标,专业核心课程问题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基础、最微观的问题,是解决立德树人理念“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打造“金课”,淘汰“水课”是职教改革刻不容缓的课题[8]。打造“金课”的前提是进行精心设计的课程设计,立足学情,在了解学生实际学情的基本情况基础上,通过重新构建教学目标、梳理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合理的教学策略,以使用为原则、简化教学难点、着重于重点教学内容的传授、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等。以建设“金融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为重心,深入黔南、安顺等供销系统实践,将专业核心课程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保险学、证券投资学等课程,重新建立适应新时代农村合作金融业务的需求,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地方课程,更好的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