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正如恩格斯所说“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是“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产生的”。中国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法律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时期。
【关键词】死刑制度;法律发展;法律起源
一、法律起源过程对死刑的作用
在法律产生以前的原始氏族部落时期,那时人们之间的争斗、纠纷,是靠氏族长久以来处理事务的习惯来调节的。有时候纠纷发生后,人们按照以往的惯例解决;有时候当氏族原有的习惯协调解决纠纷机制发挥不了作用,这时,人们或者用直接的身体碰撞的方法解决纠纷,或者请氏族德高望重的长者或者族长解决。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法律渐渐的产生了,这种由氏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纠纷处理机制对法律的产生影响巨大。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认识到了血缘关系的重要性,人们注重血缘关系。在“礼”的两个原则中,“尊尊”便是体现了血缘关系的重要性,人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成为户、家、族,最后组成了国家。同样,这种影响也体现在死刑制度里面。从秦朝起,就产生了“连坐”的死刑制度。亲属之间,有谁犯了重罪,必然会牵连到亲属,封建统治者以此血缘的联系来加大死刑制度的的威慑力,以防止人们犯罪。“连坐”制度自秦代产生起,基本上各个朝代都会适用,作为加大死刑制度威慑力的一种手段。“夷三族”“夷九族”在清朝的文字狱中被广泛运用。在明朝,甚至出现了唯一的一次“夷十族”。其实,死刑制度本来就是从血缘关系中发展出来的一种刑罚。
二、中国法学思想发展过程中对死刑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国的法制思想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开创了中国立法思想百花齐放的序幕。公元前221年,秦王朝统一天下,开始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君王拥有最高的权力,不可侵犯。此后中国经历了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西夏、元、明、清等朝代。中国的法制立法指导思想经历了以法家思想为主,到独尊儒术,再到礼法并用。法家思想推崇“严刑峻法”,认为国家需要严厉的法律。所以在秦王朝,死刑被大量的滥用,有时“盗一钱”都会被处以死刑。秦人还继承并发展了三代各种惨无人道的死刑执行方法,有戮刑、弃市、定杀、生埋、腰斩、具五刑、枭首、族刑等等。及至汉代,汉代吸取秦灭亡的原因,于是提倡无为的黄老思想得到推崇。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崛起,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得到汉武帝的赏识从而汉朝发展成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采用《春秋决狱》来审理案件,这表明汉朝对死刑的态度更加严谨。从汉代开始,以后历朝基本上都延续了儒家思想,对死刑制度的态度越来越严谨。汉代的“录囚制度”发展到明清的“秋审”“朝审”制度,隋唐的死刑“三复奏”“五复奏”制度,都表明统治者对死刑的重视。
三、统治者对死刑的控制
中国的法律“刑起于兵,兵刑同制”,因为中国的法律是在奴隶主的战争中发展起来的,从其产生起就带着剥夺生命的压迫震慑色彩。统治者往往认为剥夺生命的死刑是最严厉的制裁手段,能够有效地统治民众。历史上最为代表的便是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他认为,元之所以亡国,主要是由于统治者的威信下降,纲纪废弛,法度不修。“元政弛极,豪杰峰起,皆不修法度以明军政”。明朝极度重视立法,明代的法律也在吸收了唐宋法律精髓的集大成者。明代的法律非常完善,制定的法律也很多,典型如《大明律》、《大明诰》。法律内容和形式都非常完善。但是,在明代,特别是明太祖时期,法律几乎成为一纸空文。由于明太祖是农民起义才建立了明王朝,所以他对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特别注重。他设立的“锦衣卫”“东厂”制度,法外酷刑泛滥,在朝堂上实行“廷杖”,死在其下官员不计其数。而锦衣卫直属统治者,可以滥用死刑。明朝虽然制定了大量的法律,但是由于统治者对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夸大认识导致民众人人自危。由于统治者的策略而滥用死刑从宋代也可以看出。宋初统治者也采取修养生息的政策,但随着少数民族政权的壮大以及土地兼并现象的发展,宋朝统治者渐渐摒弃了“慎刑主义”原则,开始滥用死刑以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
四、对死刑的思考
从法律的起源角度来思考死刑制度,死刑制度早在夏商西周时期便产生了,随后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将其作为刑罚制度的一个底线,不断发展并且不断的完善。历史表明,如果运用得当的话,死刑就会充分的发挥它作为国家工具调整社会的手段的功能,起到威慑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对待死刑,大家不能过于片面,要用谨慎的态度对待死刑制度。
【关键词】死刑制度;法律发展;法律起源
一、法律起源过程对死刑的作用
在法律产生以前的原始氏族部落时期,那时人们之间的争斗、纠纷,是靠氏族长久以来处理事务的习惯来调节的。有时候纠纷发生后,人们按照以往的惯例解决;有时候当氏族原有的习惯协调解决纠纷机制发挥不了作用,这时,人们或者用直接的身体碰撞的方法解决纠纷,或者请氏族德高望重的长者或者族长解决。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法律渐渐的产生了,这种由氏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纠纷处理机制对法律的产生影响巨大。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认识到了血缘关系的重要性,人们注重血缘关系。在“礼”的两个原则中,“尊尊”便是体现了血缘关系的重要性,人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成为户、家、族,最后组成了国家。同样,这种影响也体现在死刑制度里面。从秦朝起,就产生了“连坐”的死刑制度。亲属之间,有谁犯了重罪,必然会牵连到亲属,封建统治者以此血缘的联系来加大死刑制度的的威慑力,以防止人们犯罪。“连坐”制度自秦代产生起,基本上各个朝代都会适用,作为加大死刑制度威慑力的一种手段。“夷三族”“夷九族”在清朝的文字狱中被广泛运用。在明朝,甚至出现了唯一的一次“夷十族”。其实,死刑制度本来就是从血缘关系中发展出来的一种刑罚。
二、中国法学思想发展过程中对死刑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国的法制思想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开创了中国立法思想百花齐放的序幕。公元前221年,秦王朝统一天下,开始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君王拥有最高的权力,不可侵犯。此后中国经历了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西夏、元、明、清等朝代。中国的法制立法指导思想经历了以法家思想为主,到独尊儒术,再到礼法并用。法家思想推崇“严刑峻法”,认为国家需要严厉的法律。所以在秦王朝,死刑被大量的滥用,有时“盗一钱”都会被处以死刑。秦人还继承并发展了三代各种惨无人道的死刑执行方法,有戮刑、弃市、定杀、生埋、腰斩、具五刑、枭首、族刑等等。及至汉代,汉代吸取秦灭亡的原因,于是提倡无为的黄老思想得到推崇。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崛起,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得到汉武帝的赏识从而汉朝发展成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采用《春秋决狱》来审理案件,这表明汉朝对死刑的态度更加严谨。从汉代开始,以后历朝基本上都延续了儒家思想,对死刑制度的态度越来越严谨。汉代的“录囚制度”发展到明清的“秋审”“朝审”制度,隋唐的死刑“三复奏”“五复奏”制度,都表明统治者对死刑的重视。
三、统治者对死刑的控制
中国的法律“刑起于兵,兵刑同制”,因为中国的法律是在奴隶主的战争中发展起来的,从其产生起就带着剥夺生命的压迫震慑色彩。统治者往往认为剥夺生命的死刑是最严厉的制裁手段,能够有效地统治民众。历史上最为代表的便是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他认为,元之所以亡国,主要是由于统治者的威信下降,纲纪废弛,法度不修。“元政弛极,豪杰峰起,皆不修法度以明军政”。明朝极度重视立法,明代的法律也在吸收了唐宋法律精髓的集大成者。明代的法律非常完善,制定的法律也很多,典型如《大明律》、《大明诰》。法律内容和形式都非常完善。但是,在明代,特别是明太祖时期,法律几乎成为一纸空文。由于明太祖是农民起义才建立了明王朝,所以他对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特别注重。他设立的“锦衣卫”“东厂”制度,法外酷刑泛滥,在朝堂上实行“廷杖”,死在其下官员不计其数。而锦衣卫直属统治者,可以滥用死刑。明朝虽然制定了大量的法律,但是由于统治者对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夸大认识导致民众人人自危。由于统治者的策略而滥用死刑从宋代也可以看出。宋初统治者也采取修养生息的政策,但随着少数民族政权的壮大以及土地兼并现象的发展,宋朝统治者渐渐摒弃了“慎刑主义”原则,开始滥用死刑以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
四、对死刑的思考
从法律的起源角度来思考死刑制度,死刑制度早在夏商西周时期便产生了,随后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将其作为刑罚制度的一个底线,不断发展并且不断的完善。历史表明,如果运用得当的话,死刑就会充分的发挥它作为国家工具调整社会的手段的功能,起到威慑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对待死刑,大家不能过于片面,要用谨慎的态度对待死刑制度。